第九百九十四章 察看灾情

其他的农民们也都向南总理和党中央表示着感谢,他们是真的从心底里感激南总理,这么大的干部,能够到崇津县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来慰问他们,真的是太不简单了,他们仿佛又看到了几十年前**人深入群众的样子。

南总理道:“大家不用谢我,这是我们该做的。说起来,我们没有做好啊,让大家受苦了!”

陈姓老农道:“南总理,您千万别这么说,党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我们感谢党中央啊,你们今年给我们取消了农业税,还有提留统筹,我们的负担已经全没了,几千年来种粮都要交皇粮,只有**不要我们交皇粮,我们没什么不知足的。”

农民们七嘴八舌的说:“是啊,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今年这是天灾,不能怪南总理。”

“等天灾过了,我们好好干活,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

“是啊,皇粮都不用交了,以后种多少粮食都是我们自己的。”

……

看着农民们淳朴的眼神,还有他们淳朴的话语,南总理感慨万千,他转头看了看那些省市干部,他们连忙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南总理在心里叹息一声,有些话他也不好在这里说。

不过对许多省市干部,他还是有些失望的,绝大多数的市县都还没有取消农业税和提留统筹,在这种时候,大多数干部想的都不是老百姓,而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啊。

等大家安静下来,南总理便询问起了今年的灾情,陈姓老农看着地里那些七零八落的稻子,他说:“今年的早稻估计没什么收成了,不过等早稻收割之后,我们会补种晚稻的,争取不给党中央增加负担。”

南总理正色道:“你不能这样说,你们可不是我们的负担,建国以来,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的国家能够建设成这个样子,可以说,是你们养育了全国十几亿人民啊!”

听到南总理对农民如此高的评价,他们不由得又激动了起来,陈姓老农又开始抹起了眼泪。

南总理道:“希望你们能够在县里的干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量弥补损失,不过呢,党中央也不会忘了你们的,很快就会有慰问款发下来,等到今年抗洪结束,党中央还会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发放救济款的,请大家放心!”

南总理的话让大家都是欣喜万分,南总理这么大的干部,说出来的话肯定是一言九鼎,而且他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的,那就更加不可能有假了。

陈姓老农点头道:“好的,总理,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南总理起身道:“那你们带我到村里去看看吧。”

老农们起身将南总理一行人带到了村里,净堡村的灾情确实还是很严重的,被洪水浸泡倒塌的房屋不少,南总理看着这副景象,紧紧的皱住了眉头。

南总理问起了村里具体的灾情,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向他介绍了情况。

南总理道:“有这么多房屋倒塌,有伤亡没有?”

村主任道:“苏县长提前就让我们把这些危房里的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了,所以没有伤亡情况出现。”

南总理又是很意外的看了苏星晖一眼,对苏星晖接触得越深,他就越觉得苏星晖是一个人才,他身上可贵的品质太多了,这么年轻的一个县长,居然有着这么缜密的心思,真是太难得了。

执政者不但要有能力,而且也很需要这样全面细致的心思,苏星晖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县长所能具备的了。

南总理又问道:“那这些受灾群众现在住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没有问题吧?”

村主任指着村西头道:“苏县长让人调了几十顶帐蓬过来,现在受灾的群众基本都住在帐蓬里,每天所需的生活物资都由县里送来,他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南总理顺着村主任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果然,那里隐隐可以看到一片蓝色的帐蓬,他说:“那我们去帐蓬那里看看。”

走到这片帐蓬区,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南总理进了一间帐蓬,只见一名老妇靠坐在一张床上,村主任介绍说,这位老妇是村里的五保户,八十多岁了,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在这一次的洪水中倒塌了,她又没亲人了,所以现在一个人住在了这个帐蓬里。

南总理大步走上前,握住了老妇的手道:“老嫂子,我代表党中央来向您表示慰问了!”

村主任大声道:“张大娘,这是中央的南总理,他是来看望受灾群众的。”

张大娘八十多了,已经行动不便,耳朵也不是很灵光了,她侧耳倾听道:“什么?小五,你说啥来着?”

村主任的小名叫小五,不过他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被张大娘当众叫出他的小名,他不由得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大声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两遍。

张大娘这才听懂了,她虽然很多官职都听不懂,但是她知道总理是干什么的,对总理这个称谓,她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因为以前有一个好总理,太深入人心了。

她紧紧的握住南总理的手道:“总理,谢谢你了!谢谢党中央还记得我这个老婆子。”

南总理又跟她说了几句话,她虽然听不清,可是看南总理的表情,她也能知道南总理是在慰问她,她连连点头表示感谢。

南总理转头问道:“这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有没有人照料她的生活?”

村主任道:“村里专门有人照料她们的生活的,苏县长说,还要在乡里建福利院,把这样的老人都接到福利院去住,那样她们的生活就更有保障了。”

南总理又赞许的看了苏星晖一眼,苏星晖时刻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连这样的五保户都没有忘记,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啊!

南总理向张大娘告别,然后又去其它帐蓬慰问了受灾群众,慰问完毕之后,南总理问苏星晖道:“受灾群众的房屋倒塌了,重建工作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现在天气热还好,天冷了长期住帐蓬可不太好。”

苏星晖道:“重建工作可能要到汛期结束,抗洪抢险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才能开始了,现在实在抽不出人手,而且随时有可能会再下雨。”

南总理理解的点了点头,一般来说,发生了这样的特大洪水,重建家园工作都要等到汛期结束之后再开始进行,除了苏星晖说的两个原因之外,还要统计受灾群众的受灾情况,确定损失,然后要上报国家拨下救灾资金,才能开始重建家园。

其实,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苏星晖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那就是今年的抗洪救灾工作结束之后,极有可能会实行退耕还湖,到时候净堡村就将成为一片泽国,那么给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建房也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现在建房就完全是浪费。

慰问完这些住帐蓬的受灾群众,便已经到了吃饭时间,村主任很机灵的说村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请领导们就在这里用餐,南总理饶有兴趣的点头道:“好,那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吃一顿饭。”

村里的饭菜还是很丰盛的,除了村里的一些土鸡土鸭蔬菜之外,最多的居然还是罐头食品,像什么午餐肉、豆豉鲮鱼、桔子罐头、黄桃罐头之类的,这些罐头食品都是于锐志的慈善基金会向受灾群众捐赠的救灾物资。

在前段时间连日暴雨,各种物资都比较缺乏,这些罐头食品可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让这里的村民们顺利度过了那段日子,而村民们对这些罐头食品也看得比较稀罕,在暴雨停歇之后,他们把这些罐头食品珍藏了起来,等闲不会拿出来吃。

今天南总理来了,还来了这么多省市领导,村民们就把这些罐头食品都拿了出来,全都打开了,让他们这些贵客享用。

村民们不知道,省市领导们哪看得上这个啊?他们天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这种罐头食品他们才不爱吃呢,村民们热情的劝他们吃这些罐头,让他们一个个面露难色。

倒是南总理满面春风,他带头夹了一筷子午餐肉,放进了嘴里,吃得香着呢,其实,他平时的生活就十分简朴,别说这种罐头食品,就算是一碗阳春面,他都吃得很香,再加上今天他步行了这么久,早就饿了,所以什么饭菜他都吃得香。

柯志方跟苏星晖也不挑剔,什么都吃,同样也吃得香,村民们看到他们吃得香,都很高兴。

看到南总理都不挑剔,那些不喜欢吃罐头食品的省市领导们也不得不吃了起来,南总理都吃的东西,他们不吃,那他们比南总理还高贵?没有这个道理嘛。

就这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不过呢,有的吃得很香,有的装着吃得很香,等南总理放下筷子,大家便都放下了筷子。

第五百六十六章 商量提亲第四百一十六章 哈克特第一百六十章 你欠我三次人情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马跃进汇报工作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任卫东的出色表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任卫东的出色表现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从头开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不放在眼里第八百三十五章 崔文彬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我来做顿年饭第一百零八章 这姑娘不错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分润功劳第九百零九章 苏镇长回来了!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你们也配谈血性?第两千零六十一章 有什么要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省厅督查组第九百三十一章 余高山要建厂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九百五十九章 事态恶化第九百四十一章 这个后门,我帮你走!第两千零一十五章 汛情第两千零二十四章 吃食堂第两千零六十三章 故人相见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原来你这么霸气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去香港第一百四十二章 睿智的老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苍龙在野第六百八十四章 唐学方第六百零九章 任贵胜的电话第五百四十五章 省厅督查组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乡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你尽管出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廖小燕要上大学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翟英杰要当爸爸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就别臭美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泪花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案情进展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万众一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吃得香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耍中幡第一千零五章 国之英雄第五百二十二章 多往市里跑跑第两千零五十六章 伤农第四百七十五章 要露脸了第两千零三十一章 再去江右?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钟玉泽的想法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信任危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气魄,大手笔!第三百二十八章 彭太平辞职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回到嶙山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言外之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想不想他啊?第两千零八十章 再见傅维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原来是苏市长第六十七章 犯众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球场冲突第七百五十七章 王柳的心思第九百四十九章 省委大秘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您一定可以看到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好消息频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国道通车第五百六十四章 哈先生是朋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案情进展第八百二十章 厉害的老太太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北方娱乐之都?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广告代言人?第九百三十一章 余高山要建厂第三百五十四章 上上签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过留名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马蜂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调研组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整装待发第四百六十四章 没得商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新的干部考核制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升官快了也不好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能打折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嶙山煤化集团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家园重建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坚决第三百八十七章 咱们争得过吗?第七百三十四章 胜读十年书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碰瓷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讲理的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蔡副市长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事件发酵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举几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好好考虑一下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瀚海三代第五百一十二章 集资热潮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赔偿标准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高下立判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听课第八百一十五章 优质水源地第六十二章 灰溜溜的走了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开幕式前夕第一百四十五章 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