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day5

在许多人的手表上,显示的今天的日期还是2017年的8月2日星期三。

经过两天内断断续续的修复,几艘一起穿越过来而被搁浅在河滩上的渔船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几艘渔船的船长激动的亲吻了帮他们修船的几名海关船和海监船上的机械师,在抗灾自救委员会的安排下,这几艘渔船的船长开船在哈得逊河上捕鱼,这样可以让穿越者换个口味。

今天,最后一个重伤员脱离了危险。也在这一天抗灾自救委员会向穿越者们公布了大家猜测已久的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穿越。

许多前段时间都聚在一起讨论的人们终于等到了真相。和王文龙想的一样一群在前两天还在热烈讨论真相的幸存者们在得知到真正的真相的时候如断了线的木偶一样呆坐在一边。

幸存者们的临时宿营地的一侧堆砌着夸张的码头库存物资,但是这些物资还是第一批被挖出来的物资,就凭着这第一批的物资就足够幸存者们吃上一年半了。

当然现在还没有幸存者去关注食品问题,在那位女心理专家的刻意安排下,为了减轻幸存者们灾后忧虑和营造安全感,何海洋领导的抗灾自救委员会几乎敞开了对幸存者们的食品供应。但实际上按抗灾自救委员会所掌握的食品储备,只能撑过三到四个月。

此时何海洋站在一个大集装箱上拿着喇叭响人群说着什么,王文龙却躲在人少的地方在写着什么东西。

此时李同和、李仁军走了过来,李同和问道:“王哥,昨晚的委员会会议你怎么不去参加啊,根据昨晚委员会的讨论我们要向南迁移,到那个被我们发现的那个被荷兰人废弃的码头区进行生活。”

“昨晚我不去是因为你嫂子去临时医疗队帮忙了我必须在家照看着孩子。”

“对了王哥,我觉得何指挥他们好像很看重你。”李仁军一边对王文龙说着一边举起了手,而李同和在举起自己的手后顺带帮王文龙抬起了手,因为在集装箱上的何海洋在象征性的进行全民拒收表决,这个动作打断了王文龙的书写。

“因为他们需要帮手来帮助他们管理,其实我觉得你同和还有梁豪军、童仁海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人选。”

“我和仁军也是?”李同和有些诧异的问道。

“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了,或者你们等下可以去问问委员会李的那位女心理专家,我想她会告诉你们的。”说完这句话王文龙放下笔笑着说道。。

“王哥你在写什么呢?”

“我把我记忆里能想到的过去或未来几十年欧洲人殖民北美的情况都写了下来。怕过段时间忘了。现在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可比武器重要多了,你们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王文龙把指递给了李同和后说道。

李同和看了看后道:“王哥你写的已经很详细了,我现在也有点想不起来。说完又把纸递给了李仁军。

李仁军看了一眼后说道:”王哥等我想起来我把它也写在纸上吧!“

”王哥你现在有什么结论吗?

“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在什么时段,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群来自欧洲的清教徒倒霉鬼在距离我们上千公里以外的海岸登陆。这是四周声浪想起,幸存者们在抗灾自救委员会委员长河海洋的演讲下或喜或忧。

“王哥你指的是五月花号吧。”

“没错就是五月花,它登陆的地方在东南方、说句实在话五月花号,是一群创造了历史的非常倒霉的一群清教徒。”

“创造历史吗,也许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吧!”听到王文龙的话后李同和还有李仁军想到。

又休整了一日后,幸存者们开始携老扶幼地在抗灾自救委员会的安排下沿着哈得孙河岸分批前往。

从废墟中找来的轮胎被简单地制作成平板手推车载着一些重量小的物资,一车一车的推着南下。重量比较大的物资则由被修复好的卡车和渔船进行轮番运输。

幸存者们的目的地是那片被荷兰皮毛废弃的码头营地附近,几个自称是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幸存者带着几十名码头工人已经在荷兰商人废弃的码头营地附近进行详细的勘测。

在水泽和森林的交界处几十名码头工人手拿着消防斧分散在一片高大的北美桦木林内,高大的树木在一阵“突突”声和砍树的号子声里微微摇晃。仅有的几把原本属于码头设施修建单位的钢锯现在成为了最高效率的工具。

随着一声“树倒了”,在树木四周的人们快速的闪开,巨大的北美桦木在吱吱呀呀的声中倾倒,残枝碎叶纷纷而下。人们简单的砍掉树的分枝后,这根北美桦木和其他的几根被绳索捆在一起,然后由几辆经过小改的叉车在远处缓缓拉扯而走。

这样的施工已经展开了三天,距大灾难过去也才过去了10天。参与施工的人们也从刚开始的热火朝天然后慢慢地懈怠了下来。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这段所谓比较适合施工的沿岸小平原有太多的地方让哪些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年轻人们不曾算计精准的地方。

没有多少更准确的实地勘测数据,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年轻人用的图纸是从一位地理老师随身携带笔记本里谷歌地球和某几位幸存者随身携带的世界城市旅游地图和美国地图等地图中临摹而来的。

在历史的几百年的光阴里,连哈德孙河和伊斯特河(东河)河岸都被屡次填补修整过。至于后世的炮台广场、中央公园在目前还是被茂密的森林占据着,因此自救委员会才会放弃在那边建立定居点的想法。

除去老幼妇孺和伤病员,以及必须占用的物资搬运和负责最低程度警戒的人手,参与新定居点建造的人只有差不多400多人。虽然只有400多人,但有这希尔当中曾经的码头工人最多,这些码头工人在由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年轻人组成的建筑规划小组的指引下在努力的工作着。

在穿越前是港区员工的退役特种兵梁豪军统计完第一批被挖出的人员后在委员会的安排下成为了定居点工程项目的施工领头人几名穿越前就是工程师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且在建筑公司有工作经验的人被委员会认命成为了建筑规划小组的工程师。

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2)一百三十一章医药研究小组四十九章 除夕节第十八章 特立尼达的回忆(4)一百三十二章医药研究小组(2)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谈判四十一章 对五月花号的整备无题一百一十三章鹿特丹八十二章会议九十八章里斯本的宴会(2)一百七十八章李仁军来到大明(3)一百八十四章克里斯一家的圣诞节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达九十九章里斯本的宴会(3)一百五十九回到曼哈顿一百九十六章移民管理一百一十三章鹿特丹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一百七十九章李仁军来到大明(3)一百九十四章谈判(2)一百四十章和摩和克人的战争一百五十五章斯科特、珍妮与电台一百四十九章移民检查六十九章宴会后的谈论九十章招聘搅屎棍七十八章与佩科特人的战争一百八十五章克里斯一家的圣诞节(2)一百三十七章蒸汽内河运输船八十七章和佩克特人的战争结束一百四十二章和摩和克人的战争(4)无题四十一章 对五月花号的整备五十一章讨论和农业计划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来一百七十一章选举后的诸事(2)第三章day2(1)无题一百八十九章财政预算案(2)一百三十四章宪法号下水(2)第七章day3(2)一百三十一章医药研究小组四十三章 社区的问题无题一百六十八章选举的前兆一百八十六章第二批移民到来一百二十六章委员会会议第六章day3二十三章 我们的曼哈顿社区(1)七十五章建设西点镇一百三十三章宪法号下水一百三十九章和摩和克人的战争一百二十七章曼哈顿社区立法准备七十七章出事了一百一十八章圣萨尔瓦多港(2)五十一章讨论和农业计划七十章晚宴结束后的谈论(2)一百九十章“阿德莱德的隔离生活一百二十六章委员会会议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一百一十六章卢老和钟老的谈论二十二章一百三十八章 蒸汽内河运输船(2)第十九章 询问特里尼达六十六章交谈一百七十二章娜答生子二十一章 特里尼达的回忆(5)二十六章寻找资源第七章day3(2)第十五章 特里尼达的回忆一百七十四章去向资本家的路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莱德医院记和金属晾衣杆四十三章 社区的问题五十章 去欧洲之前的讨论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会议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谈判一百六十一章欧洲之行汇报会一百九十四章谈判(2)一百六十九章选举第十七章 特里尼达的回忆(3)三十章 发现印第安人(2)一百一十四章鹿特丹(2)七十八章与佩科特人的战争一百零九章 印第安村落的变化一百一十九章圣萨尔瓦多港(3)三十六章五月花来了(4)一百八十八章财政预算案六十五章和亚速尔总督加西亚的交谈八十七章和佩克特人的战争结束七十一章布鲁克林工业区第一章序幕九十二章里斯本诸事第八章day5二十一章 特里尼达的回忆(5)第十九章 询问特里尼达一百四十八章回程前的会议四十八章 达玛和法提玛(2)四十二章总督岛一百零二章斯本的宴会(4)一百零三章战争后的西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