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对八策,骄兵之计

树倒猢狲散,见得太姒、姬冲明身陨,如何还有胆反,当下伏跪在地,大呼侯爷恕罪,姜子牙见此便得转身稽首:“今西岐初定,众人翘首以盼,求西平侯登西伯侯位,不日兴讨贼义师,以救黎民水火!”

“小王才疏寡薄,落西平侯位,乃觉心中有愧,这西伯侯位,如何僭越而得!”姬发暗下窥西伯侯位久矣,可明面上却还需谦让一番。

散宜生闻言,忙得跪拜行礼:“先侯生前最喜二公子,如今兄长伯邑考已逝,西岐嫡系自当归二公子所有,公子虽居西平侯位,可终究姬家长子,依祖礼乃继侯位,况此间形势危恶,正需公子这般大仁大义之君登高来呼,以为天下诸侯表率!”

“登高一呼,天下表率!”散宜生话音刚毕,众人便得齐声呼喊,吼震山林,恰似雷声滚滚,姬发见此,方才示意众人停歇:“天命如此,姬发便代天而行,居于此为,待日后事成,当效先祖圣皇,举贤为君!”

姜子牙见大事已成,这便凌空一甩,将封神台悬于正台之上,那卷一落,正见得霞光万千,层层白烟雾霭,正见得一白眉道人,端坐封神台上:“封神榜立,日后杀劫伤陨,乃得福缘之人,尽归此处。”

众人未曾识得真仙,见得如此,纷纷跪拜行礼,姜子牙打个稽首:“如此有劳伯鉴道友,请西伯侯祭天!”

伯鉴点头,扬手一挥,开一方八卦高桌,自上祭奠三生,上落古铜炉鼎,只奉封神榜书,姬发向前,手持三柄高香,一一祭拜行礼,口中祷西岐事成之语。

祷告完毕。姜子牙方才呵道:“传侯爷命,此番天下当立,乃改国号为周,姬发为君。奉先侯姬昌,为周文王!”

姜子牙话毕,凌空出得一方黑色镶金大旗,上落一字,正是苍虬“周”字。众人山呼千岁,姬发更是意气风发:“传西周军令,着姜子牙为大周元帅,统领一切军务,散宜生、南宫适为左右文武将军,负理军务,飞虎将军武吉乃为先锋,待得粮草充足,即日伐商!”

西岐消息,自是一夜间传遍殷商南北。张帝辛宫中早朝,听得此间消息,更做大笑:“天子八罪,好啊,好啊!这姬发肚中倒有几分墨水!”

众臣听得天子之言,俱是面面相觑,张帝辛一笑,自与众人解释,且说这八罪,其一。不遵祖礼,篡改祖宗之法,于先圣祖皇不敬,天子爱民。彰以民为本,更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语,此间破旧立新,去奴隶鼓生产, 废人殉,解耕地。使得人保暖,不饥不饿,万民方得太平。

其二,唯才是用,立黄金台,破身份之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若不唯才是用,如何得高明、高觉、梅山六人为朝效力,便是成汤之祖成事之时,已不是王宫大臣,千载明相伊尹亦是出身贫庐,若言此间不是,岂有成汤江山!

其三,沉迷美色,荒废朝政,天子后宫最多之人,不过姜文蔷、杨玖、黄飞燕、苏妲己、若菟五人,若说沉迷美色,天子似乎与诸侯都无法得比,便是妲己,自入朝之后,虽得天子宠爱,也少有奢侈之举。

其四,任用佞臣费仲、尤浑、姜子牙,使得朝刚败坏此三人之中,费仲、尤浑已于前日斩于午门之外示众,且立铜人于万人墓前悔罪,便那奸臣姜子牙,也得天子呵斥,出朝歌而去,此番不知所踪,此等罪名,自不成立。

其五,好大喜宫,修摘星楼、鹿台,此两物修建之时,乃得朝歌众臣同意,更有甚者,朝歌万民,往往自发前去修建,况出灾之时,天子请自下令,着暂停工程,以为赈灾之用,如此工程拖沓三载乃成。

其六,妄动刀兵,致使灾祸四起,民不聊生,北海、东夷反商,乃是逆为枉施,如此祸患不平,天下难得安稳,若不此行事,当是祸患之极,且两方祸平,北海平灵王、东夷洛昊具得安稳,乃向大商称臣,如此刀兵之行,当使四方安稳,无得灾祸再生。

其七,非重祭祀,获罪于天,乃得水、旱之灾并起,非重祭祀,如何修建那般女娲庙,如何行善馒头、三牲之礼,旱水二灾至此,朝歌无甚惶恐,百姓更得少允,所谓多难兴邦,如此灾祸,倒更现殷商国富民强,正是天祥瑞。

至于第八,则是更为简单,不尊兄长,乃是微子启、微子衍二人欺君罔上,谋害帝乙圣君在前,行反逆之事再后,若依常礼,当以斩杀示众,天子仁爱,才得保两人性命,至两人贫民之位,那不寻礼法立嫡,反教外姓为子,更是无从谈起,殷郊逆反、殷洪不肖,更不会承之天位,此间根无嫡庶可言,哪吒三太子虽有太子之名,却无行政之实,便是西伯侯姬昌都有义子数十,堂堂天子便无得一义子可言?若如此算是天子八罪,岂不荒谬至极!

听得天子之言,众人当若醍醐灌顶,登时聪慧明了,纷纷伏跪在地,大呼天子英明,比干更是奋笔疾书,将天子之言尽数抄写写来,待得朝散,便铺张而开教天下万民得知。

张帝辛道:“姬发杜撰天子之罪,乃是谋逆大罪,此人罔顾君恩,必心怀谋逆之心,来人起旨,姬发为臣,天子为君,是为不忠;逆施妄为,使先贤蒙羞,是为不肖;行乱反政,致百姓蒙羞,使天下大乱,万民重陷疾苦,乃为不仁;借平叛之机,壮大己力,勾结西戎共行反事,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肖。不仁不义之徒,乃得罪己行刑,当为四面诸侯讨杀!此番君危,请四面诸侯起兵勤王,令众人与姬发决战至底!”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听得张帝辛之言,纷纷伏跪呼喊。

“依臣之意,当以兴盛王师,直捣西岐,一正天子威名!”梅伯面色激愤,“微臣不才,愿提三尺剑。亲赴沙场,斩杀叛逆!”

梅伯不过一介文臣,听天子之言,尚有如此感受。若成汤武官听此,更应是群情激奋,张帝辛要的便是如此效果,倒不是为了四方诸侯,真行讨逆之事。而是要的如此情绪,使得朝歌万众一心。

西岐如此行反事,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必得知晓,依稳当来看,两人亦有野心,当是坐山观虎斗之人,若天子胜,则助天子,兴兵讨逆。诛杀姬发;若姬发胜,则举替天行道之旗,尽起刀兵,直攻朝歌之中。

便是朝歌与西岐战得你死我活,等得姜恒楚、鄂崇禹二人心意,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若是长久之争,东、南二地自可趁机而肥,如此算计。当是三面得利,稳坐先机。

可张帝辛却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之人,自知此间算计,这便道:“梅伯如此。朕心甚慰,不过上大夫乃朝廷肱骨,又是两朝老臣,寡人如何人心老大夫出征,传朕旨意,南伯侯鄂崇禹距西岐甚近。乃赐黄白戊,以待天子征讨,东伯侯姜恒楚、北伯侯崇侯虎,乃得派军征讨!”

张帝辛自不会想此三方诸侯尽来勤王,此番旨意不过稳定三方诸侯之心,要之不得轻举妄动。

梅伯本是文臣,听得天子之言,自是不再请求,此间事毕,自将散朝而去,不过临去之前,张帝辛却将闻仲、黄飞虎、比干、商容四人留下,众人见天子如此,更知天子圣明,乃要起兵伐周。

“陛下邀我等前来,可是要兴兵讨逆?”闻仲听得战事来起,眼中直露精光,“老臣不才,愿挂帅出征!”

黄飞虎自也不肯落后,起身言道:“如此兴兵之事,飞虎当要领军而行,老太师乃是朝廷肱骨,治世良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如此微小波澜,遣我等小辈去之便好。”

闻仲听得眉角一挑,佯怒道:“武成王可是看老朽年迈,行不得马,开不得弓,方才如此言语,可知姜是老的辣只说?”

黄飞虎亦不含糊:“老太师可是看我等年轻气盛,轻突冒进,殊不知,自古英雄出少年,拳怕少壮之词?”

“你!”闻仲听得虎躯一颤,“武成王,老朽年迈,怕是活不得多少时日,如此小功,便让予老朽如何?”

“既老太师言此小事,如此小事,如何用得太师出马,太师便得培养晚辈,将这小功,让予末将才好。”黄飞虎虽是闻仲旧部,可一提战事,却是丝毫不让。

闻仲、黄飞虎如此言语,便看得西岐好似口中之头,砧板之鱼一般简易,在张帝辛眼中,姬发亦是如此,可此间之战,却非是寻常之战,阐教、西方教、天庭、截教,天下四教,此番才要真真切切得来之一战,此番可真要撕破面皮,需要以命相搏。

闻仲、黄飞虎二人,虽得统兵有方,行军有理,可若碰上三教仙人,当若水中浮萍、风中落叶,顷刻间便将化作乌有,张帝辛见得两人越争越急躁,自是忙言阻止:“非也,非也,两位将军此行,却是都将错了。”

“这……”闻仲、黄飞虎二人听之俱是一愣,忙得问道,“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张帝辛道:“此番之战,乃为杀劫风起,此间大修为者不甚枚举,若得尔等肉体凡胎,当是必败无疑,特此寡人有一不情之请,需得两位参考一二。”

黄飞虎虽不修仙,却见过金光仙、巫雷之能,知晓仙人厉害,闻仲乃在截教之人,亦知张帝辛所言非假,当下道:“不知陛下有何对策?”

“此法简易尔,不至最后之战,不得胜上一阵,两位可看如何?”此言一出,闻仲、黄飞虎二人都不由得皱眉,这便起身道,张帝辛又道,“行军之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西岐之人,此时正如那锋利之矛,不若稍避锋芒,以为缓中求进。”

“这……”黄飞虎听得皱眉,“若此,败上一两阵则好,若……若如陛下所言,一直败下,朝歌岂不危矣?”

“置之死地而后生,武成王岂不知这般道理?”张帝辛道,“两位放心,寡人自有妙计,让你我反败为胜。”

自张帝辛征北,便得大大小小数百战,未曾落败,此间听天子言法,闻仲、黄飞虎自是深信不疑,张帝辛又道:“不过……两位的声名,怕此间要受些许影响。”

黄飞虎听之不解,闻仲乃得老辣,自是思得明白:“陛下此言,乃为骄兵之阵,要之恃才而前,终得一颗骄心升腾,乃落必败之境,武成王与老夫乃得大商名臣,败一阵可比三阵。”

“太师所言极是!”张帝辛听得大喜,“骄兵必败,一战不得全灭西岐,不若不战!哀兵之道,往极盛,诛其心!”

闻仲、黄飞虎听之点头,同言道:“陛下便得忍辱负重,微臣自不可幸免。”

张帝辛听之点头,暗下道,若行比较,你两人比老丞相商容,可谓差得远咯:“此番战事一行,需得数事来行,皇叔你管内朝之事,但得军报,直得压住,不得上报,晚间时,再秘密行送摘星楼中,不得要别人知晓,老丞相商容,劳烦你再行一事,集北海、东夷二地粮草,秘密押送朝歌,亦不得旁人知晓。”

比干、商容二人言是,张帝辛有道:“此番还少不得两位受苦,两位莫要怪罪。”

商容早得忍辱负重,自是不甚在意,倒是皇叔比干生得七窍玲珑之心,笑道:“陛下使得好一番苦肉计,能举国行此之人,怕世间只有陛下一人!”

张帝辛大笑,与众人交谈一阵,这才叫众人散去,方舒下一口大气,又得往云梦山去,见得飞廉,要之往西岐一行,令告刑天、银灵子,好生准备一二,择日便须往岱舆山一行,凤皇之事,已是不得再拖。

此间安排妥当,张帝辛便需得往玄岳山火云洞一行,其一为看女魃之事可解,其二便是邀三皇、镇元子,能否助凤皇出山……(未完待续。)

第58章 皇境出,腾蛇之恨第149章 八卦山,又逢无当第267章 祸事起,朝歌大旱第248章 天道祸,九黎危(一)第164章 谋算,帝辛交黑莲第376章 封神劫,三教大会万仙阵(三)第123章 朝歌会,二子来京第376章 封神劫,三教大会万仙阵(三)第81章 帝辛斩妖,苏护夸马第156章 帝辛谋,巧惑明王三百零二章 三圣至岱舆凤皇出扶桑二第258章 疑云,黑圭饕餮第39章 道友请留步,申公豹登场第185章 鏖战,无支祁斗猰貐第52章 阴阳镜,张帝辛计诓长生第106章 妲己计,伯邑考身败第335章 双圣决,通天斗原始(下)第372章 圣人道,鬼谷入归墟(七)第66章 混沌钟,九黎辛秘第333章 化三清,老君退二圣第312章 玄坛败,情义赵公明第140章 帝辛计,姜尚建鹿台第165章 赌斗,帝辛对准提(上)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90章 金蛟剪,三仙岛碧霄三百零二章 三圣至岱舆凤皇出扶桑二第317章 拜碧游,三仙来阻第323章 西昆仑,天庭之秘(四)第334章 双圣决,通天斗原始(上)第2章 殿下?寿王?第267章 祸事起,朝歌大旱第27章 四侯来京,张帝辛智服文焕第271章 白矖疏,青牛祸第3章 蝼蚁之志第105章 苏护求情,伯邑考进宫第16章 北方定,哪吒出第243章 退陆离,碧霄之怒第246章 替身木人,帝辛论道第166章 赌斗,帝辛对准提(下)第322章 西昆仑,天庭之秘(三)第265章 犬戎败,申渠献宝第99章 算命事,姜子牙降妖第8章 帝乙崩,宫中霍乱第206章 东夷密,殷商凯旋第195章 东夷败,双仙退道行第184章 烛龙子,猰貐显威第69章 高人尤浑,冀州苏氏第22章 婚庆,生祭之争第49章 误会,帝辛战金光第66章 混沌钟,九黎辛秘第269章 飞廉计,黑碗擒女魃第6章 梅山猎,袁洪出场第229章 皇季来,刑天出三淆第359章 命运回转,姬发身陨第54章 虬首怒,青狮现第174章 狗血,袁洪与妲己第18章 孟津祸解,吕岳收徒第157章 诡谋算,鬼谷斗慈航第284章 对八策,骄兵之计第359章 命运回转,姬发身陨第37章 寻疫源,九龙岛周信、李奇第108章 武吉威第307章 临潼危,哪吒拜营第9章 太乙真人第240章 北海缘,姜尚逢柏鉴第99章 算命事,姜子牙降妖第228章 魔神刑天,远古辛秘第148章 帝辛谋,计算黄龙(下)第272章 老君谋,白矖下山第205章 东夷复来,孔宣战羽翼第210章 计姜尚,帝辛犯险五十六章 太乙冤无当寻仇第158章 幽冥地,奈何桥?第153章 异象,风陷岛至宝将出第247章 天庭围,九黎危第158章 幽冥地,奈何桥?第97章 姜尚怒,愤休马招娣第304章 三圣至岱舆,凤皇出扶桑(四)第256章 寻明主,姬旦之对第190章 战事起,杨戬初立威第142章 排位争,袁洪与孔宣第169章 岱舆山,帝辛谒凤皇第205章 东夷复来,孔宣战羽翼第104章 九龙岛修士,妲己心意第195章 东夷败,双仙退道行第287章 拜三皇,远古之秘第85章 陈塘危,哪吒战敖光第40章 四德真仙,六昧真火第125章 显庆殿,帝辛遇刺第229章 皇季来,刑天出三淆第260章 帝辛计,巧陷陆离第293章 七窍玲珑心,敲山震虎之法第180章 水出朱厌,申公豹来京第171章 洛书,东皇遗宝第32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36章 天官命,上帝德行第179章 水灾兆,横公鱼第271章 白矖疏,青牛祸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来阻第58章 皇境出,腾蛇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