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封王

收到高明送来的消息,邓九公已经踏上归程,这次大胜,东鲁主力损失过半,已无力对朝廷用兵,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帝国终于得到了喘息。

只是纣王昏庸,被一个狐狸精当枪使,敢打自己女儿的主意。邓九公想想都觉得好笑,这世间有聪明人,也有愚蠢人,可这般不自力量,自毁长城的愚蠢之人还是少见。

妲己虽攻于心计,但到底格局有限,以为迷惑了纣王,就可以为所欲为,简直是坐井观天,既然她自己找死,那就怨不得自己了。

“大帅,我张奎自修道有成,拜为一城守将以来,从未佩服过一人。可东鲁之行,实在令我大开眼界,大帅用兵、用谋,末将佩服的五体投地。”

大军快到绳池时,张奎崔坐骑上前,当着邓九公的面,将内心话说了出来。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铮铮铁汉,若非佩服到极点,他绝不会这般作态。

邓九公笑道:“张将军鬼魅般的速度让我也是大开眼界!”

“前面就是渑池,末将要与大帅分开了。”

张奎叹了一声,一个多月的行军打仗之旅,让他习惯了这种生活,突然分别,难免有些不舍。邓九公劝道:“张将军,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此次分开,只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重逢。”

“大帅说的是。”

张奎拱了拱手,骑坐骑往另一条路驰去,很快消失在一片尘土飞扬中。

……

回朝歌休息一晚,次日纣王升了早朝,跟往常一样,凡朝中在职官员,一律不得缺席。

“邓大人,恭喜,恭喜啊!”

皇宫大门,一位官员小跑上前,脸上堆着笑容朝邓九公贺喜。邓九公道:“此乃朝廷之喜,邓某身为人臣,为陛下效率,此乃本分。”

“邓大人谦虚了,满朝文武谁不知大人你是国之柱石,擎天玉柱,若不是你为陛下征战四方,这天下只怕早就大乱了。”

邓九公诧异地看了来人一眼,道:“不知大人高姓大名。”

那人精神一震,忙道:“下官邓昆,见过邓大人。”邓九公可是天子眼前的红人,此次立大功归来,声势只怕盖过张谦,自己跟他同姓,也许几百年前还是一家人了。若巴结上他,飞黄腾达岂在话下。

“邓昆。”

邓九公眉头一凝,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听过,对了,此人不就是黄飞虎的姨丈。原书中,正是他和西岐里应外合,害死了卞吉,放西岐大军入关。对于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邓九公不屑结交,于是道:“邓大人,朝会在即,本帅就恕不奉陪了。”

“邓大人等等。”

到了九节殿,纣王还没来,满朝文武议论纷纷,见到邓九公,大殿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大家上前,将邓九公簇拥起来,争先恐后的拍马屁。

这些文武百官,大多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让他们安邦定国,上阵杀敌,实是难为他们了。可让他们说些阿谀奉承的话,那是张嘴便来。

“诸位大人静一静。”

一旁的微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了一句,大家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微子上前,朝邓九公打了声招呼,笑道:“下官贺大帅大胜归来!”邓九公打了胜仗,平了东鲁之乱,对朝廷来说,可是一件举国同欢的大喜事。

邓九公道:“殿下言重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说得好,若是满朝都是邓大人这种忠臣,天下何至于战乱四起,百安又何至于流离失所。”微子脾气刚烈,只要大商能延续下去,他不怕得罪文武百官,哪怕是死也在所不惜。

邓九公淡淡笑道:“殿下这话有些偏激了,鸡犬牛马,各司其职。邓某只会些力气,在战场上与敌厮杀还行,若论安邦定国,还得靠殿下与文武百官才行。”

自己私下做了不少形同谋逆的大事,可在朝廷百官眼中,自己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形象,还以自己为表率,弄得邓九公都有些哭笑不得,难道是自己扮演的忠臣形象太成功了。

微子尴尬的笑了笑,又道:“邓大人,如今北疆的崇应鸾声势浩大,朝廷派去的人马吃了大败仗,导致朝廷颜面受损。下官斗胆一问,大人可有剿贼安乱之策。”

“这……殿下,邓某刚从东鲁回来,对于北疆之事一无所知,仓促之间哪来良策。殿下不急,等邓某了解清楚战事,再与殿下详谈。”

微子道:“邓大人说的极是。”

……

纣王上朝,一眼就瞧见了邓九公,忙宣他上前进谏。

邓九公上前,大声道:“陛下,微臣此次出征,与姜文焕打了大小数战,共歼灭敌军十五万,斩敌首平灵王,以及麾下北海余孽。只是姜文焕此贼贪生怕死,见势不妙,率残部退回莱州府,臣欲攻下莱州,擒姜文焕回朝歌问罪,只是军中粮草不济,臣无法,只得向附近的城池借粮,均告之无粮,臣只好率大军返回朝歌。”

从崇城运来的五十万石粮,邓九公只留了二十万石,剩余的粮食让陈奇运去了莱州府。

纣王和颜悦色道:“邓卿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才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让姜文焕大伤元气,替朕了却一桩心事,朕心甚慰。”

“可微臣没有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姜文焕仍在莱州逍遥法外。”

纣王淡淡道:“无防,没有平灵王出谋划策,姜文焕能成什么气候。当年,他拥兵三十万尚且攻不下一个游魂关,更何况十几万人马。”

邓九公道:“陛下英明。”

纣王看了他一眼,道:“邓卿,此次你为朝廷立下大功,朕要大赏你,为群臣做表率。”

邓九公一怔,以为纣王要赏赐一些金银珠宝,于是道:“陛下,此次大功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臣只不过做了臣该做的事情,不敢据此功。”

纣王笑道:“此言差矣,若非你排兵布阵,他们焉能立下此功,你的功劳比他们所有人要大。邓卿,你现在已是兵马大元帅,朕欲封你为平南王,为朝廷荡平叛乱。”

“平南王。”

邓九公一愣,满朝文武大吃一惊,没想到纣王对邓九公如此看重。纣王在位几十载,只封过两人为王,第一个是平灵王,第二个便是武成王;一个是为了安抚蛮夷,不让他们生乱,二个是为显示皇恩浩荡,毕竟黄氏几代都对朝廷忠心耿耿。

“不错,爱卿镇守三山关多年,多次打退鄂顺,为朝廷屡立大功。朕知你祖籍在南方,所以特赐你平南二字,有着平定战乱的寓意。”

纣王一脸笑意,瞥了一眼张谦,张谦心领神会,忙出列道:“陛下圣明,邓大人功劳卓越,封王乃众望所归。”

微子虽然不赞同封王,可还指望着邓九公早日去平了崇应鸾,跟着出列道:“臣附议。”

文武百官一看这阵势,不禁目瞪口呆,这时谁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提出反对,于是纷纷道:“臣等附议。”

一场封王就这样尘埃落定了,没闹任何风波,这要放在纣王即位之初,简直是一件不敢相象的事情,邓九公还在消化这份赏赐,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第一章 西征大帅第二百八十六章 与虎谋皮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上天庭第二百七十二章 国运第二百四十八章 结束第一百二十三章 彩头第一百零四章 法身第二百九十一章 强势第二百九十四章 联姻第三百零五章 圣人陨落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还金霞冠第一百一十章 面见第一百七十九章 刺激申公豹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战覆灭第六十一章 下战书第一百零九章 返回师门第六章 哪吒的悲剧第二百八十七章 共同的敌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战覆灭第九十五章 受降第二百八十四章 佛教的阴谋第十一章 围攻杨戬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还金霞冠第二百八十一章 嫦娥第一百七十一章 禁足十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封神(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斩二将第二百六十九章 归位第二百九十章 一网打尽第四十一章 谈判人选第六十六章 黑虎之死第二百七十八章 盛会(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送还金霞冠第四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威胁第一百二十章 金鳌岛第一百五十三章 杀第一百一十七章 发展国力第九十三章 忽悠吕岳第一百三十四章 云中子下山第七十二章 高继能的难题第八十九章 愁云惨淡第一百二十九章 东征第一百七十五章 邓婵玉的变化第二百四十章 血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锋第一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马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袭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上天庭第三十一章 运筹帷幄第四十一章 谈判人选第二百九十三章 鬼谷子献计第二百九十四章 联姻第二百一十三章 姜子牙死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瑶池金母第二十章 雷震子之痛第一百八十三章 道德真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连擒二将第二百八十一章 嫦娥第五十一章 申公豹第七十六章 斗法第三十五章 鏖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当第二十八章 内丹第一百六十三章 纣王的无奈第二百八十二章 蟠桃大会第二百二十一章 昊天的难处第二百零五章 痛斥第六十一章 下战书第二百二十一章 昊天的难处第二十四章 纣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国运第二百五十八章 郁闷的元始第八十六章 撤退第四十章 分宝第二百四十四章 罗宣发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罗宣发威第五十四章 有事相托第二百二十九章 论功行赏第九十章 王的意志第二十三章 庆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乱战第八十二章 焦虑的武王第十七章 避而不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传位第一百零四章 法身第一百一十二章 妇人心第八十六章 撤退第二百四十八章 结束第一百四十四章 洪锦身死第一百四十章 大军压境第八十二章 焦虑的武王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投罗网第二百三十一章 苏醒(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娲娘娘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一十五章 杀第三十三章 阵前斗将第一百六十八章 女娲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