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战盖州

张鼓峰是中俄边境间的小山峰,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东南,图们江左岸,中朝俄三国分界点的土字碑(边境的界碑,碑上写有“土”字)的西北方不到5千米处。

当初满清和沙俄签订瑷珲条约的时候,这里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俄国人玩了一个花招,私自改动了俄文的条约文本,将这里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张鼓峰以北2千米处另有一个小山峰,称为沙草峰,张鼓峰东侧是南北长条形状的哈桑湖,西侧是图们江边小平原,南距防川村1.5千米。

别看这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却关乎重大,张鼓峰是海参崴的屏障,同时还扼守图们江入海口,是中国钉在日本海的一颗钉子,战略价值惊人。

原本这里是中俄日三国博弈,但是自从远东帝国成立之后,俄国在远东的地位,已经被奉军取代。海参崴已经被奉军租借,张鼓峰也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奉军在这里修筑了堡垒,扯上了铁丝网。

日本人同样清楚这里的价值,因此也垂涎不已,他们打着朝鲜人要到张鼓峰祭祖的名义,让间谍化妆成朝鲜人,不时过来刺探情报,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此时中日之间剑拔弩张,韩朔再度发现了行踪诡异的朝鲜人,当然不会放过,他们将这两个家伙全都击毙。

在他们的衣兜里面,发现了几张纸,上面正好画的是张鼓峰附近的地形,这两个家伙是日本间谍无疑。

枪声打破了宁静,对面的日本人也被惊动了,一个小队的日本兵快速向张鼓峰冲了过来。韩朔他们人数处在劣势,只能退回张鼓峰阵地,一面和日本人交火,一面向上级报告情况。

开火了!

这个消息像是一颗重磅炸弹。落到了所有人的头上,负责图们江防线的正是秦威,他此时刚刚下了飞机,就接到了前线的报告,看到了这份报告,秦威也是大吃一惊。

在战斗部署的时候,唯有张廷兰注意到了图们一线。并且预言可能有冲突发生,结果事实果然如同张廷兰预言的那样。和日本人的陆上第一枪没有发生在奉天,也没有发生在辽南,偏偏就出现在了小小的张鼓峰。

到了这时候,秦威也不得不佩服张廷兰妖孽一般的预见能力了,这哪里还是人的思维啊!

其实秦威不清楚。张廷兰之所以注意这里,也是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张鼓峰事件,才让张廷兰比别人多想了一点而已。

不过秦威可不知道这些,他对张廷兰的『迷』信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马上调一个营上去,给我死死守住张鼓峰,沿线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应付日本人的攻击。”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军队动作相当快,休假的士兵回到军营,武器下发,缺额补齐,粮食军需源源不断的运来,士兵们进行着临战动员,构筑防御工事,修建临时机场。

各地的民兵动员起来。运输物资,抢修桥梁和道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奉军的动员体系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而此时张鼓峰的战斗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日本人攻击部队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个大队,他们强渡图们江,利用火炮掩护。向张鼓峰发动了猛烈的突击。

枪炮声响成了一团,一团团黑烟在狭小的高地上面腾起。韩朔已经连续在张鼓峰驻守了两天,最初的一个班的战士,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其他人不是牺牲,就是由于受伤,送到了后方抢救。

日本人再度从下面冲了上来,严谨而又死板的三道散兵线,如同波浪一般,向着山上涌了过来。

“快,子弹!”

机枪手沙哑的声音在喊着,哒哒哒,哒哒哒,马克沁重机枪发出了急促的声音,日本热一个接着一个的被扫倒。

韩朔的枪口对准了一个冲在最前头的军曹,啪!一颗子弹准确的钻透了他的脑袋,山坡上面又多了一具死尸。

双方的拼杀越来越进入了白热化,但是这只能算是整条战线的缩影。自从张鼓峰发发生了交火之后,日本人也知道,此时唯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斗!

此时关东军的司令官正是白川义则中将,这家伙是也是罪行累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他任陆军大臣期间,炸死了张作霖,后来他又率领着军队挑起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双手沾满了累累鲜血。

不过他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在1932年,受王亚樵之命,朝鲜人伊奉吉在庆典上,炸死了白川义则,为无辜的民众,铲除了这个刽子手。

眼下的白川义则还是意气风发,在他的手上,有两个完整的师团,分别是第十一师团和第六师团,这两个师团全都是日本常设师团之一,尤其是第六师团,更是日本军中的劲旅。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六师团先后两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对东北极为熟悉,是白川义则的王牌力量。

自从金刚号和雾岛号被击沉之后,白川义则就清楚,大战不可避免,他亲自着手,制定了战斗计划。与奉军猜测的完全相同,他派遣了第六师团作为主力,沿着南满铁路,发动攻击,目标直指海城。

另外他又派遣了第十一师团的骑兵第十一联队,沿着海岸线攻击,最终目标是丹东,拿下这里之后,就能为驻朝鲜额第十九师团开辟道路,关东军和朝鲜驻军就能连城一片。

战斗计划做好之后,国内并没有传来宣战的消息,让白川义则十分的纳闷,国内的这帮官僚简直就是豆腐做的,怎么面对支那人都没有了勇气呢!

他也不甘心这么等着,所有的部队都进入了一线战备状态,白川还四处搜罗火车和马车,就在他积极筹备的时候,日本国内终于下达了出击的命令,要求关东军按照计划。发动攻势。

虽然没有宣战,但是有了战斗命令,白川就已经非常兴奋了,他拉着第六师团师团长小池安之的手,得意的说道:“小池君,第六师团威名赫赫,铲平支那人。占领满洲,就在翻手之间。”

小池也狂妄的笑道:“大日本关东军兵锋所指,支那人根本不是对手,五天之内,帝国的勇士就会成为奉天的新主人。”

第六师团离开大连之后,一路顺畅。终于来到了盖州,在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劲敌,边防军第一师奉命驻守盖州,两支王牌军队,针尖对了麦芒。

战斗首先在炮兵间打响,率先进攻的日军第六师团集中了48门75野炮、4门刚从国内运来的明治38式120重炮和6门38式150重炮,这也是日本人最大程度的火力。对大清河北岸的奉军阵地狂轰滥炸,当然奉军也不示弱,第一师作为奉军的王牌,拥有一个重炮营的配置,十二门152重炮,对日本人展开了猛烈的还击。

在火炮数量上奉军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性』能上大大压过了日本人,对轰之中。日本人的炮兵阵地不时涌起一团火焰,火炮就被奉军炸成了碎片,炮兵也瞬间蒸发。

不过在这场炮战之中,日本人还有杀手锏,两艘老式的装甲巡洋舰,率领数艘驱逐舰也利用舰炮狂泻炮弹。两艘主力舰上的254毫米炮弹声势惊人,每次落下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弹坑。短短几分钟内大清河近海一侧的阵地就被炸得七零八落。

对第一师士兵来说,应付舰炮还是一个难题,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空军,或者是水下的潜艇。能够将这些该死的军舰送到海底。不过在他们完蛋之前,士兵们只能被动的削弱舰炮的伤害。

张贺年亲自布置防线,大副减小近海一侧的固定阵地数量,利用多层次和纵深尽量拉散敌人的火力密度,战壕挖掘时加大锯齿状凸出部位的厚度,这样即使有几枚炮弹落入战壕,冲击波也会被堑壕阻挡,不会出现一枚炮弹炸死上百人的惨剧。

在真实的战场上,所有的战壕都是弯曲的,而不是一些草率的影视剧中的直线。一旦阵地修成了直线,一枚炮弹落下,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只有锯齿形状的,才能够削弱炮弹的杀伤力。

另外虽然奉军的轰炸机被调到了鸭绿江一线,但是盖州还有不少侦察机,不断的巡逻,所以日本海军也无法升起观测气球,大部分炮弹都砸到了无人的空地上,除了听响,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轰击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本海军才开始调转炮口,对准盖州城,面对城市时舰炮充分发挥出了威力,无论是254毫米还是120毫米,甚至是76毫米只要落下必然会导致附近建筑倒塌,尤其是主炮,一枚炮弹下去往往几幢或十几幢房屋都被夷为平地。

不少没有来得及撤退的百姓全都受到了波及,炮弹炸碎了他们的家园,巨大的火舌吞噬了一切。不过好在奉军提前做了准备,将主要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全都搬了出来,轰击只是杀伤了一些平民,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小小的盖州城根本承受不住多少轰击,很快全城都笼罩在了黑烟之中,火光滚滚,吞噬着一切。不过舰炮到底不是陆军炮,炮弹有限不说,每次发『射』还会磨损炮管,原本军费就捉襟见肘的日本海军在摧毁了盖州城能看见的大部分目标后,就留下了几艘驱逐舰掩护主动撤走了主力。

其实这也有忌惮奉军潜艇的因素,因为天『色』已经黯淡下来,在浑浊的海水之中,还不知道有没有奉军潜艇在隐藏,因此他们完成了支援任务之后,就匆匆离开。

虽然舰炮上日本军队占据绝对优势,但在陆军炮兵上奉军却更加主动,随着战斗的进行,奉军又调来了八门122毫米炮,另外还有两门240毫米炮。

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奉军在炮战之中,已经渐渐的获得了优势,张廷兰在陆军建设的时候,完全秉承了大炮至上的理念,尤其是能够自行生产火炮之后,奉军爆炮兵的力度是不遗余力的。

火炮按照不同的『射』程口径,梯次配置,能够让杀伤效果大幅度增加,相比日本人将所有大炮排成一线的做法,奉军无疑要高明许多。

在掩体之中,小池安之注意着前线的情况,他也看到了炮兵打的十分辛苦,不过他并不在意,日本的炮兵早就需要加强了,不过由于经费都投到了海军身上,因此陆军就只能守着日俄战争的九装备过日子了。

不过这一次就是一个契机,他要让日本『政府』明白,战争还是要看陆军的,小池对着身边的人说道:“给第47联队下命令,让他们从左翼冲击支那人的阵地!”

第802章 硬骨头来了第420章 三军齐备第248章 新老师第526章 杀倭第72章 截杀第81章 找个大师捧杀你第586章 地狱火第26章 深挖狠揪第505章 你们还不觉悟么第767章 一飞冲天第94章 来了第340章 要挟第684章 冲击权力第350章 我们要去奉天第125章 开门办公第327章 洗劫双城子第17章 冲突加剧第673章 偷鸡不成第280章 天然掩体第184章 仿制手枪第106章 风水轮流转第528章 万岁冲锋第729章 冤死的出云号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207章 步步紧逼第679章 大洗牌第182章 气急败坏第581章 目标赤塔第590章 致命一击第423章 一战终结第617章 推销武器第364章 盐场第192章 一统奉天(二)第419章 突飞猛进的奉军第57章 混蛋总统第788章 张啸林第548章 必争之地第494章 秀才来访第411章 人才大丰收第46章 破土动工第427章 采购方向第466章 愤怒的美国人第345章 复辟闹剧第33章 捉放曹第131章 超市陷阱第883章 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第44章 初一十五第809章 围猎第234章 激战第486章 兵锋西指第665章 冲进汉城第156章 老袁出招第242章 山县的态度第381章 直捣黄龙第44章 初一十五第460章 经济大反攻第67章 三不去第140章 包围第799章 长驱直入第388章 烧钱游戏第415章 代理人第44章 初一十五第409章 惩凶第289章 筹建护路军第422章 海军战略第394章 空军第120章 震撼第82章 就剩一条枪了第273章 副师长第363章 人品问题第298章 赚大了第632章 荡平群马第517章 德国的好消息第197章 水稻育秧第482章 下马威第56章 留守人员第547章 天生侠骨第81章 找个大师捧杀你第195章 一波未平第786章 权力撞资本第804章 血肉磨坊第542章 代理人第544章 德国考察团泣血说明第781章 民族融合第262章 吉林有金矿第292章 钢铁厂归属第622章 人头滚滚第514章 人才云集第576章 黑幕第85章 大忽悠第42章 收买第332章 向大豆进军第515章 大炮换人才第464章 气急败坏第290章 万事俱备第189章 划算的生意第544章 德国考察团第496章 封疆大吏第786章 权力撞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