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新民党

“闻兄,听说你刚从欧美回来,不知道又有什么诗作没有,我们可都望眼欲穿啊?”

闻一多也是满脸带笑,从皮包之中拿出了几张诗稿,送到了周叔弢的手里头,笑着说道:“周先生,我听说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法国人将失去几十年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块土地拿了回来,心里头十分感慨,不知道中国的土地,何时才能真正回到中国人的手中。我准备为七个地方分别写首诗,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广州湾,旅大,威海卫,九龙,就叫做七子之歌。国家支离破碎,民族也在流血啊!”

周叔弢翻了翻手上的草稿,然后笑道:“闻兄才情果然天下少有,字字含血,句句是泪。不过还有一点小问题,我要提醒一下闻兄。”

闻一多一听,急忙说道:“周先生,有什么文辞格律不周的地方,还请指点。”

周叔弢笑道:“我哪敢指点文辞啊,不过只是要告诉闻兄,这个七子之歌,要变成六子了,有一个孩子要回来了!”

一听这话,闻一多从座位上面豁然站起,满脸的不可置信,声音颤抖的问道:“周先生,到底是哪里要回归了啊?”

“旅大。”

闻一多先是一皱眉,然后随机露出了狂喜,一把拉住了周叔弢,急忙问道:“周先生,是奉军把日本人打败了么?旅大要回归了?”

周叔弢笑着点点头:“应该有希望了,咱们占着北半个朝鲜,要是日本人不还旅大,咱们也不还平壤,到时候看谁的损失大。”

“平壤?咱们都打下了平壤?”闻一多脸上的喜色就更浓了。他坐船回国的时候,奉军和日本人刚刚开战。结果这段时间漂洋过海,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情况。此时一听到周叔弢提起了战事,他顿时一脸的懊丧。

“我真该死,竟然连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周叔弢笑道:“现在知道也不晚,奉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了汉城,消灭了五个日本师团,把日本人的气焰给打掉了。英美法三国出面调停,双方已经坐到了谈判桌的前面,正在协商条件。看这个意思,日本人应该要低头了,旅大和南满铁路,应该会交还中国。”

“周先生,我不是做梦吧。要是这两处都交给了奉军,岂不是日本人在东三省的势力就一扫而光了?这个消息到底是真。还是假啊?”

周叔弢也哈哈大笑:“闻兄。你觉得我能弄一个假消息糊弄你么?”

这时候闻一多才想起来,周叔弢不光是财神爷周学熙的侄子,而且还是东三省巡阅使张廷兰的堂舅子,他的消息绝对是再可靠不过了。

一想到这里,闻一多激动的直搓手,忍不住说道:“奉军真是好样的。以一隅之力,竟然击败了东洋日本,兰帅堪称只手补天,中华重兴又有希望了。能收回一个。就能收回七个,早晚中国会真正站起来!”

周叔弢也说道:“闻兄,以前面对着洋人,其实我也没有多少信心,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奉军先后战胜了俄日两国,声威大振。如今的东三省,俨然德国之普鲁士,国家崛起强盛的希望就在眼前,实在是让人倍感振奋啊。”

“周先生说的真好,的确如今中国和当初德国的确有些相似之处,国家四分五裂,德国有普鲁士,有俾斯麦,而中国也有东北,也有兰帅,真是天不亡中华啊!”

“闻兄,听你的话,也是赞同兰帅的主张了?”

“赞同,当然赞同!”闻一多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些年东北实行了不少新政,也遭到了很多非议,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理解,可是如今情况已经摆在了眼前,奉军能够击败日本,就证明他们的做法是对的,是强国之路。只要对中国有好处,我就毫不犹豫的支持!”

周叔弢也笑道:“早就知道闻兄是有大局观的人,我想邀请闻兄,参加民党,担任宣传干事,多为这个国家出力。”

民党?闻一多一听,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不可思议的问道:“周先生,民党的孙文不是和兰帅已经闹翻了么,民党的核心骨干,多数都被抓了,怎么现在又要组建民党,这话又从何说起啊?”

周叔弢笑道:“此民党已经非彼民党了,就在不久之前,唐绍仪,岑春煊,伍廷芳,陈炯明等人联合发出倡议,要重组民党,建立一个真正为了中国利益奋战的新型政党。也得到了奉天方面的支持,我的叔叔,还有一些元老名宿也要加入其中,民党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正式的政党,在辛亥的时候,立下过汗马功劳,只是期间有一段时间,走偏了道路,现在也该回到正路上面。”

虽然周叔弢只是轻描淡写的提到了奉天的意思,但是闻一多也敏锐的把握到了,看来这次重组,和奉天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他的猜测并没有错,先后击败日俄之后,奉军的大势已成,问鼎中原已经成为了必然。但是究竟该如何一统天下,张廷兰也费尽了心思。最容易的就是组建庞大的军队,然后直接平推,一统南北。

这样看起来最直接,也最容易,可是后患也不少,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内战,对国家的损耗非常大。另外奉军的人才构成,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如果再利用北方的军队,去统一天下,北方势必占有绝对优势,南北由来已久的分歧又怎么消除?

而且张廷兰可以在东三省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是因为东三省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而且资源足够丰富,回转的余地也大。可是到了中原,到了江南,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牵涉到了方方面面。如何推动改革,怎么彻底改变中国。这些全都是最大的难题。

眼下东三省的工业化还处在冲刺阶段,一旦奉军控制了全天下,必然要扩大工业的范围,可是这样就摊薄了投入,甚至会影响一些关键项目的投入,影响奉军的冲刺速度。

如果早十年,张廷兰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统天下,然后在全国范围内,靠着强大的行政力量,去推动工业化。但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留给奉军冲刺的时间很有限,要想在二战有所作为,就必须集中财力,发展东三省。

工业化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其实是要看人口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当然从长远来看。工业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中国的庞大人口优势。是重回世界巅峰的最大资本。

但是在二战之前,很多产业都没有,七八千万左右的人口,是最理想的状态,人口过多,反而会成为累赘。因此二战之前。最强大的工业国是德国。至于美国虽然总量超过了德国,但是由于没法完全利用庞大人口,才造成了29年的大危机。

统一是一种必然,但是又不能一刀切的按照东三省模式走。这也成了张廷兰最大的困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张廷兰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利用类似邦联的模式,想把中国统一起来。

消除外国势力,保证国家统一,然后再逐步削弱地方势力,把权力收回中央。同时再以东北为基地,输出工业化,让中国完全步入工业时代。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消除内战,而且可以逐步推动改革,协调各方的利益,保证未来政府能兼顾各方的利益。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是非常大,如果不是有着穿越者的经验,张廷兰根本不敢尝试。当然搞邦联,也不是真的让国家分裂,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也就是政党的力量,把社会全都组织起来。

张廷兰原本也有过另起炉灶的打算,不过他身边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并不多,最后还是联系到了唐绍仪,然后唐绍仪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重组民党。

唐绍仪提出了重组民党的三点好处,第一是民党成立早,影响大,尤其是在南方,知名度非常高;第二是重组民党可以避免刺激北洋和地方的实力派,有利于和平统一;第三是此时孙文和汪兆铭等人已经到了日本,民党之中的亲日派已经消失了。上一次的行动,对于民党来说,是一次劫难,但是也是一次新生。

毕竟民党之中,大多数的中下层,还有一部分元老,是真正想要这个国家变好的,只是策略有些争议。可是如今奉军用胜利证明了正确,争论也就变得没有价值了。

本来民党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支持张廷兰理念的人也不少,正好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彻底拉到张廷兰一边,就算孙文有一天能回到国内,党羽也全都消失了。

经过再三的权衡,张廷兰终于同意了唐绍仪的提议,唐绍仪当过总理,在南北都有人脉,他首先联系了伍廷芳和岑春煊,然后又找了陈炯明,他们互相联系起来,原来的民党宿老也都被找了出来,比如张澜,比如吴玉章,谢持,邹鲁,林森等人。

同时张廷兰也授意周家,让他们帮忙,随着奉军的崛起,周家早就把家族的兴衰,寄托在了张廷兰的身上。重组民党,是为了张廷兰夺取最高权力铺路,他们哪能不积极啊。

周家在北方也到处奔走,招兵买马,同时又逐个和以往的民党骨干联系,比如胡汉民,比如廖仲恺,比如邓演达,比如陈铭枢等等。

除了周家之外,另外辜鸿铭和章太炎也出头了,他们主动帮着联系学界名人,吸收那些真正爱国者,真正的实干家。

其实不只这些人,梁启超竟然也加入了进来,本来他就组建了进步党,在政治上是非常有诉求的,但是随着蔡锷的早逝,梁启超已经缺少了军队支持,变得十分尴尬。

此时民党重组,他也要求加入进来,其实说白了,还是看好了奉军这支超级潜力股。张廷兰本以为重组会遇到重重困难,光是想摆平各路人马,就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

但是并没有想到竟会如此的顺利,南北双方,各界的认识,竟然真的联合到了一起,新的民党,在影响力上,还远远超过了过去。而且不只是在南方,华北,东北,甚至西北,都开始有了大量成员,一个全国性的,庞大政党终于有了雏形。

能有如此的成效,其实也和张廷兰如今头上的光环有着必然的关系。甲午战败,对于中国来说,伤口实在是太深了,就算到了后世,这个伤口也在不断的流血。

一直匍匐在中国脚下的小国,骤然跃上了中国的头顶,这个落差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如今奉军靠着酣畅淋漓的胜利,洗血了国人心中的伤痛,张廷兰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任何的政治人物和团体,除了和张廷兰合作,已经没有太多别的选择了。

张廷兰原本认为组建党派是一个麻烦的事情,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了眉目。而相反,同日本的和谈,竟然陷入了困局之中。

最开始日本人态度十分骄横,要求奉军必须停止军事行动,并且主动退回到开战前的区域,并且交还俘虏,这些无理条件成了日本人谈判的前提。不过张廷兰一条都没有答应,并且针锋相对的派遣轰炸机,炸了仁川港口。

挨了揍的日本人,终于老实了不少,而且英美也联手施压,最后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上,但是双方的条件差距太大。奉军要求日本势力完全退出东三省,将满铁和旅大全都交给奉军。

并且还要求拥有在朝鲜驻军的权力,并且日本人要赔偿军费损失。可是日本人死活不愿意退步,顾维钧和日本外相内田康哉争得脸红脖子粗,迟迟没有结果。

这一天,张廷兰正在办公,顾维钧突然气呼呼的找了过来,一见面,他就说道:“大帅,两天前,日本人已经松口,答应交还旅大,可是今天又抛出了什么主权交还,日方要保留治权的说法,并且威胁我们,不同意,就要退出谈判。”

张廷兰一听,顿时就豁然站起,冷笑着吐出了四个字:“痴心妄想!”

ps:这一章尽量自圆其说吧,有些东西小的也没有办法,人在江湖啊……难!

不过好在有书友的支持,这几天又收到了好多月票,还有打赏,小的虽然不太喜欢表达,但是都记在心里头了,真心感谢大家支持,士为知己者死,小的会尽力的,拜谢啦。

第358章 一个俘虏第160章 法律为重第719章 风不止第24章 抓棒子第78章 三吨黄金第374章 投资女孩,投资未来第22章 第一笔军火第356章 学生们第721章 各方动作第153章 追逐第662章 阻敌第828章 雄心勃勃的抄底行动第704章 最后的公平第72章 截杀第818章 小人物的国葬第43章 日本人的拉拢第269章 滚滚而来第97章 肥羊过境第41章 假作真时第295章 出击第162章 引蛇出洞第553章 开门红第461章 否极泰来第473章 冲锋枪第668章 和谈第29章 对峙第290章 万事俱备第609章 打你丫的第129章 称帝第811章 以打促和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9章 吃饺子了第37章 拷问善耆第633章 海军之梦第323章 日本人逼宫第91章 未雨绸缪第740章 一边热闹,一边悲哀第465章 “月亮女神”号第192章 一统奉天(二)第360章 搜刮京城第658章 掏空朝鲜第212章 东窗定计第452章 两场记者会第571章 后院起火第210章 追兵在前头第434章 倒戈将军第154章 抓到了第760章 民心所向第697章 风起南洋第778章 闷声发大财第402章 虐杀侨民第36章 治安和地皮第16章 压力第777章 一击定乾坤第191章 一统奉天(一)第39章 往常的武器第768章 南洋大暴动第293章 轰然倒塌第126章 真相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22章 第一笔军火第24章 抓棒子第642章 不宣而战第544章 德国考察团第355章 吃两头第316章 铁道游击队第285章 沙里淘金第744章 千年剧变(上)第73章 黑手第358章 一个俘虏第264章 黄金组合第423章 一战终结第132章 北洋兵第118章 遇袭第710章 颠覆第671章 港口交锋第430章 一意孤行第295章 出击第278章 仆从军第236章 强行军第342章 村村通第326章 纵兵抢掠第565章 你打仗,我买单第666章 土匪作风第539章 坦克第15章 我是为了你们好第494章 秀才来访第89章 单刀会第810章 一条大鱼第698章 星火第255章 化学之父第7章 军队闹饷第41章 假作真时第118章 遇袭第641章 要打仗了第120章 震撼第780章 海军向前冲第82章 就剩一条枪了第42章 收买第747章 庖丁解牛话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