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加快发展

“250马力!”张廷枢顿时就『露』出了惊叹的神『色』,这可比现在奉军使用的发动机动力强劲了三倍,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就意味着能生产出更强大的战车,张廷枢是彻底动心了。

“老熊,这款发动机能装到坦克上么,你们有过实验么?”

熊梦远笑了笑说道:“能不能适应咱们的坦克,还要研究,不过法国人确实装过,而且他们已经有了一款超重型的坦克,足足有70吨!”

“你说多少,70,吨?不是在开玩笑吧,你确定不是7吨?”

“张师长,要是7吨,用得着这么大的发动机么?”

张廷枢摇了摇头,不过他还是不敢相信,70吨的坦克会有多大啊,简直不敢相信。当然就连张廷兰也对这个数据吓住了,要知道后世的主战坦克,普遍也就五六十吨而已,当前可是一战啊,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怪物啊!

熊梦远也当即向他们做了解释,法国人的确有70吨的坦克,也就是fcm-2c重型坦克,这玩意已经完全能够叫做陆地巡洋舰了,恐怕唯有德国的鼠式坦克,会更加疯狂。

这种坦克长10.27米,高3.8米,重达70吨,装备一门75主炮,以及一挺机枪,在车身上还有三挺机枪,光是『操』纵人员,就多达12人,绝对堪称丧心病狂的典范,这种武器也再一次证明了战争会把人『逼』上疯狂的绝路。

其实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建造这么大的坦克,技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法国人最初计划订购500辆,然后削减到300辆,后来再度削减到80辆。而实际上,知道大战结束,法国人一共生产了十辆这种坦克。

而且法国人使用的是100马力的chenu发动机,不过这种发动机无法满足要求。根本推不动庞大的坦克,结果法国人转而从战败的德国找到了更大的发动机,也就是摆在眼前的梅巴赫发动机,法国人一共装了两台发动机。才把这种超重型的坦克驱动起来,保证这个怪物能够以10到15千米的速度前进。

奉军也一直在重点发展坦克,不过由于技术水平制约,发动机还要向外国淘换。这种梅巴赫发动机,自然也被奉军通过秘密渠道,买了回来。想要好好研究一番。

听完了熊梦远的介绍。张廷枢顿时眼睛就直了:“哥,法国人不愧是老牌强国啊,竟然能造出这么庞大的玩意,简直太厉害了吧!”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的确,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上讲,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也仅此而已!”最初张廷兰听到法国有70吨的坦克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后世的记忆出了问题,毕竟他不精通军事,对于一些著名装备,也仅是一知半解。

不过等到熊梦远讲完之后,张廷兰顿时就明白了,说穿了这种坦克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哥,这可是70吨的大家伙,装备了75炮,要是开到了战场上,简直横扫一片啊,你怎么还如此轻视呢,就不怕咱们的坦克落后啊?”

“张廷枢师长,你先告诉我,怎么把这玩意开到战场上?”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坦克最大的威力在于机动『性』,我们也搞过多少次的长途奔袭,如果用70吨的庞然大物,能够执行此类任务么?”

张廷枢一听这话,顿时也清醒了过来,脸上也有点发烧,的确作为一个坦克兵的指挥官,他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作为一种武器,绝对不是数据看起来越先进越好,毕竟要考虑武器的适用『性』。

就拿坦克来说,不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要大量的进行机动,因此坦克吨位就不能超过桥梁和铁路的承受能力,不然还怎么进行大范围的调动。70吨的重量,别说是现在,就是放到后世,中国的基础建设非常发达了,也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坦克。

而且中国本身地形复杂,周边作战区域,环境多样,坦克必须有非常好的适应『性』,换句话说绝对不能太大太重。以目前的情况开看,如果在北方使用,20吨上下,就已经是极限了,放到南方,或许只能承担十吨左右的轻型坦克。

法国人研制这种坦克的时候,显然没有想明白坦克的用途,结果弄出了这么一个大而无当的东西。

“哥,的确是小弟错了,把问题想简单了,不过我觉得咱们的坦克也应该做得更大一些。”

张廷兰点点头:“这话没错,我们最好能研制出一款20吨以内,成熟可靠的坦克,主炮可以是五十毫米,或者可以装上75毫米短身管火炮,既可以提供步兵支援,又可以进行长途奔袭。另外在这款地盘的基础上,最好再研制出一型自行火炮,两者之间,可以采用一些相同的零件,便于维修,而且可以保证行军速度相同,自行火炮能为坦克提供火力掩护。”

熊梦远听到了张廷兰的话,连连点头,笑着说道:“大帅一下子就把坦克发展的方向指点出来了,我们再研究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计划先把这款发动机『摸』透,并且做出适当的改进,毕竟最初是用在飞艇上面,体积过大,而且油耗也非常惊人,并不完全符合坦克的要求。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现在奉军刚刚结束战斗,恐怕会有想当长的一段休整发展的时机,也不需要太着急,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把科研团队培养好,这就很不错了。

“你们可以先进行充分的论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在战场上,一款武器的稳定『性』往往比什么都重要。”

张廷兰交代清楚之后,就离开了兵工厂,张廷枢还有些失落:“哥,我本来还以为有了发动机,就能弄出新式的坦克呢。没想到还要等一段时间,这不是让人着急么?”

“老二,你这得愿意当一辈子的坦克兵么吗?”张廷兰突然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张廷枢顿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脸上有些变颜变『色』。

“哥,你是觉得我干得不好,想要把我调走么?”

张廷兰摇了摇头:“说实话,我对你的指挥能力还是很满意的。只不过我觉得你还有提高的可能,或许应该趁早多学一点东西,先把亲成了,然后去欧美留学一段时间。”

张廷枢的脑筋转得相当快。一听这话,他顿时就感到了不对,兄弟俩之间的气氛也有些异样。

“哥。是不是因为我在朝鲜的时候。擅作主张,让你不好做了?”

半晌张廷枢突然问道,张廷兰并没有否认,而是叹了口气:“如果是别人,我可以大加赞赏,甚至加官进爵,但是我的亲弟弟。顾忌就要多了,明明你是对的,但是又有人会说你飞扬跋扈,不服指挥。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调整行政系统,至于军队内部,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就是有些人事情,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理。”

张廷兰说的也是心里话,地位不同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了,张廷枢擅作主张,攻击了汉城,虽然取得了歼敌三个师团的战果。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军官,只会受到各方的赞许崇拜,可是放在了大帅弟弟的身上,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哥,你会不会把我永远的调离军队?”沉默了半晌,张廷枢才略微迟疑的问道。

“当然不会!”张廷兰坚定的说道:“我就算想要展示铁面无私,也不会拿亲弟弟开刀。其实从我本心来讲,也希望你出国多学点东西,其实不只是你,包括冯庸等人,都应该出去走一趟。”

“就像六哥一样么?”

“没错,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一生的成就,格局越大,看问题就越清楚。而且军队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作为好的指挥官,你们要引领『潮』流,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被动的等待。”

张廷枢想了想,然后点点头:“哥,我都听你的,准备一下,我就去欧美游学。”

张廷兰欣慰的点点头:“我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一定要给我办好了。”

虽然张廷枢口头上答应了,但是心里头难免有些失落,可是一听张廷兰有任务,顿时就来了精神,急忙问道:“哥,究竟要我干什么啊?”

“去一趟美国,向他们的船厂下达订单,我们要购买两艘高速巡洋舰。排水量在八千到一万之间,装备203毫米主炮,另外最大航速要达到28节。”

“哥,这玩意恐怕不便宜吧,怎么也要一千万元以上,两艘就要两千多万啊,这段时间不是一直说财政吃紧么,能拿出钱来吗?”

张廷兰微微一笑:“这次不用花钱,我准备用茂山铁矿和美国人作为抵押,地质专家已经勘察了茂山的情况,那可是一座少有的大型『露』天铁矿,矿石品位非常好,我想美国人一定会上钩的。”

订购军舰可不是张廷兰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高速巡洋舰,名义上是能够配合战列巡洋舰一同行动,执行海上破交任务,威胁敌国的海上交通线。

给日本人造成一种奉军采购辅助舰只,让马肯森号尽快形成战斗力的假象,引诱他们在大炮巨舰上投入更大的资金。

当然这笔钱不会白花,实际上建造的高速巡洋舰,是为了给航母提供保护,充当带刀护卫的角『色』。

至于把茂山铁矿抛出来,纯粹是为了搅浑朝鲜半岛的局势,毕竟奉军和日本人刚刚爆发了战斗,双方搞不好还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张廷兰可不愿意和日本再发生直接冲突了,因此把美国人引进来,半岛上就多了一重牵制。

张廷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张廷枢忍不住说道:“哥,你真阴险,这么算计日本人,我看他们迟早要上当!”

其实日本人已经开始上当了,自从奉军放出了要改造马肯森号的风声,并且派出人手,满世界的采购技术设备的时候,日本人就感到了压力。

奉军在陆空军上面,已经开始领先日本了,如果在海军上,再追赶上来,日本还剩下什么了!这可是关乎岛国兴衰存亡的大事情,谁也不敢放松。尤其是惨败在了奉军的手上,也激发了岛国同仇敌忾的决心。

他们已经开始抛弃大正初期的民主风『潮』,社会越来越右转,扩军备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日本海陆军也趁势公布了发展规划,针对奉军潜在的海上威胁,他们提出了中国造一艘,他们就造两艘的应对策略。

而且日本人还派出了专门人手,主要就是破坏奉军和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易,拖住奉军前进的步伐,日本人已经毫不犹豫的跳到了一个精心为他们准备的陷阱之中。

“算计小鬼子,可是我最愿意干的事情,哥,你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其实也不只是张廷枢,奉军一大批的年轻将领,都被有计划的送到国外学习,当然不只是军人,也包括更大的大学生和技术人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德两国,奉军还专门和德国人签订了留学生协议,另外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在选择的范围之内,毕竟老牌工业化国家,都有看家的本事,能学来多少,就努力吸收多。

张廷兰专门设立了一千万元的专助学金,就是为了把更多的优秀青年送到海外深造。之所以这么不惜血本的投入,很多程度上,也是因为奉军的高速发展,别看连续的战斗,把奉军打成了一个穷鬼,但是各项工业指标,还是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钢产量,在20年达到了四十六万吨,而21年由于有三座新建的钢铁厂落成,总产量有望突破56万吨。这个数字已经基本上达到了日本人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尤其是随着日本失去了南满铁路和旅大,他们不能继续剥夺中国的矿石,失去了原料来源,日本人在钢铁领域,领先优势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至多五年之内,奉军就能赶上日本,那也是双方力量对比,出现逆转的那一刻!

另外东三省和内外蒙古等地的煤炭产量也超过了五千万吨,而发电量超过了1.5亿度的大关,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左右,,如果两年之后,等到丰满水电站完全建成,总的发电量就能超过6亿度,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三以上,

这些数字相当喜人,不过张廷兰显然还不满意,或许可以更快一点,他已经准备祭出五年计划这个法宝了!

第495章 驱虎吞狼第435章 刺杀第789章 收割成果第183章 一方诸侯第191章 一统奉天(一)第330章 众志成城第357章 天价学费第280章 天然掩体第224章 时代的错误第497章 假途灭虢第146章 欲擒故纵第302章 中东路争夺战(四)第597章 新机遇第424章 五亿抄底第515章 大炮换人才第754章 航母时代第126章 真相第547章 天生侠骨第275章 丛林法则第40章 冯庸来了第2章 我有办法第288章 巨额贷款第655章 金属风暴第398章 大力丸第289章 筹建护路军第118章 遇袭第778章 闷声发大财第704章 最后的公平第654章 狂飙第750章 锄奸第38章 商路 财路第213章 拿下一省第222章 国家脊梁第237章 聚歼第375章 简体字第151章 对轰第832章 捞到宝贝了第768章 南洋大暴动第605章 分化瓦解第512章 工业大爆发第663章 合围第507章 嚣张的白俄第88章 汹涌民意第460章 经济大反攻第471章 段祺瑞下台第136章 失踪了第366章 杀进紫禁城第635章 营救第152章 壕沟第702章 洋人的朝廷第188章 廉价教育第460章 经济大反攻第465章 “月亮女神”号第175章 血战第818章 小人物的国葬第777章 一击定乾坤第124章 辽阳民变第104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4章 抓棒子第689章 日本人退缩了?第629章 噩耗连连第560章 四面俄歌第755章 孙文走了第518章 火种计划第461章 否极泰来第615章 大换装第203章 高士傧第645章 炸桥第755章 孙文走了第594章 俄国人低头第266章 谋取金矿第599章 皮卡第299章 中东路争夺战(一)第541章 俄国的小花招第463章 通车了第442章 大权在握第713章 顷刻覆灭第131章 超市陷阱第367章 驱逐第349章 目标航校第133章 巴掌甜枣第188章 廉价教育第150章 袭扰战第628章 直捣黄龙第716章 复仇的号角第8章 第一笔买卖第592章 捧杀第773章 大力援助第590章 致命一击第19章 挺身护民第747章 庖丁解牛话土改第192章 一统奉天(二)第195章 一波未平第797章 庙算第326章 纵兵抢掠第652章 过江第544章 德国考察团第568章 长驱直入第400章 统一战线第554章 超级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