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酬功

秦阿爹与一众挑夫好奇地看着四周,见道路平整,田野空旷,好奇地问身边的差役:“哥哥,这里就是营田务么?我们来做什么工?”

差役道:“就是这里了。孔目吩咐得清楚,你们到了之后到砖瓦场做工,离此不远。”

秦阿爹奇道:“原来这里还有砖瓦场么?以前见到的都是自烧自用,设场倒是少见。”

那差役也不理他,只管小心看着众人,不准离开人群自己走动。

走不多远,迎面见到一队人来,带队的吏人急忙吩咐众人停到路旁,等人群过去。

秦阿爹见前面是一个骑马的少年官人,忍不住低声问身边的差役:“哥哥,这个官人是谁?”

差役道:“这是知军官人!前些日子留你们在这里的不正是官人?莫非你不认得?不要喧哗!”

秦阿爹只好闭嘴,低声嘟囔道:“小的见官人哪敢抬头?自然记不得官人长相。”

杜中宵见数十人站在路边,认得是前些日子挑钱回来的挑夫,叫过吏人问了对他们的安排,才知孔目官派他们去烧砖瓦。营田务正是大搞建设的时候,砖瓦稀缺,安排倒也合理。这里煤炭多,黄土又特别深厚,正适合烧制砖瓦。与夯土建筑比起来,砖瓦房建得更快。

吩咐吏人好生对待这些挑夫,杜中宵一行向不远处的营田务衙门行去。几个月之后,这些挑夫会带着火山军收获的柴胡回并州,此事非常重要。随着营田务的建立,商业的发展,火山军出现了钱荒。前些日子运回的七八千贯,也不过是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商业发展,现钱还是缺得厉害。杜中宵的打算是卖掉柴胡,在并州全部换成现钱,由那时从并州返回的冯原等人带回。

回到营田务衙门,略作修整,便有吏人来报,内附的蕃人首领香布求见。

香布进了衙门,来到花厅,见杜中宵已经坐在那里,急忙上前见礼。礼毕,道:“官人,前些日子派小的查探唐龙镇来家的人,小的不敢懈怠。经过多方查访,已知最少有来家三人现居火山军,且都在营田务。一个来守延,改名换姓,与一些逃到这里的蕃民一起,应募在营田务垦田。一个来用,假说自己是汉人,一样应募。还有一个来中平,是来守顺的侄子,与内附的小蕃部在一起。”

杜中宵听了,连连点头,让香布坐下,问他:“这几人到底是何身世,你细细说来。”

香布道:“来守延和来用是来家远支,其实与一般蕃户相差不多。惟有来中平,是以前首领来守顺的亲侄儿,想来前些年西贼来攻时,与家人失散了,与嘉舒、克顺等小蕃部混在一起。”

来家是唐龙镇世袭的首领,不过其家族并不太大,只有百多人,主要是靠依附他们的部族,还有朝廷的认可维持统治。党项攻入唐龙镇的时候,其首领来守顺和蕃官马崖、巡检乜罗一起叛入党项。山中的这些小蕃部,类似于部落联盟,其间的从属关系并不紧密。像来家这种首领,大多是因为历史原因,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授于官职,允许其世袭形成的。一旦没了中原王朝的认可,其势力也迅速瓦解。

杜中宵找来家的人,并不是要依靠他们的声望拢络人心。别说一个来守顺的族人,就是来守顺自己的声望,也远比不上大宋的一纸官告。杜中宵的目的,是自己手里有这么个人,日后争夺唐龙镇时,方便跟契丹和党项打笔墨官司。从来守顺叛入党项时起,来家在唐龙镇的统治其实就已经瓦解了。

嘉舒、克顺等蕃部跟香布的部族一样,靠近火山军汉地。党项破丰州后,那里的蕃部东迁,进入这些小蕃部的地盘,七族成了十四族。新来的蕃部跟旧蕃部既有融合与合作,也有战争。丰州被攻破,府州折家对这些蕃部不闻不问,他们不得不周旋在大宋、契丹和党项三方势力之间。

来中平在与党项战事的时候,与家族失散,到了火山军附近,依托在小蕃部之下。最近营田务招募民户,他跟一些这些部族的边缘人员一起,进入了火山军。

早在庆历四年的时候,范仲淹便曾上书朝廷,让府州和火山军招募这些小部族,保持对唐龙镇的影响力。事情已经过去两年,直到现在,才在杜中宵手上真正去做。

听香布仔细讲了最近进入营田务的蕃部人员的情况,杜中宵道:“你举族内附,来得又早,正该抬举你。反正现在你的族人大多已经编户,今后便不必再管族内事务。这两日我上书帅司,给你补个一官半职,把这些进入营田务的蕃人管起来。以后凡有蕃人投靠,都由你管辖,等他们熟习汉话,适应了营田务的生活之后,再编入村落。此事马虎不得,你要用心做事。”

香布听了,大喜过望,急忙道谢。这些日子在营田务做工,那些官员什么待遇,他都看在眼里,早就羡慕不已。一样是做事,官员既有营田务发的工钱,还有俸禄领着,酒肉不缺,哪里是自己这种蕃人小首领可比的。官员生活不宽裕,那是跟谁比。与中原地区的富户比起来,下层官员的日子窘迫,但跟蕃人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了。

杜中宵又道:“这个来中平,以后会有用处,你要用心照看,切不可有闪失。来家是原来唐龙镇的首领,有属下,但仇人更多,小心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生事。”

香布笑道:“官人多心了。自来守顺带着族人叛入西境,来家便泯然众人,哪个还正眼瞧他。现在来中平就是个普通的蕃人,一样要替人做工,为人放羊牧马。”

杜中宵道:“小心些总是不错的。这一带的部族,好多都分散各地,有属西境的,有属契丹的,当然还有心向朝廷的。纵然你们蕃人不生事,难保昊贼与契丹也不生事。”

香布听了,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蕃部势力分散,成不了大事,但他们背后党项和契丹的势力,却不可小视。现在虽然三国讲和,边境的形势却错综复杂,谁也说不出会出什么事。

看着香布,杜中宵心中暗道惭愧。这个蕃人小首领还真是实诚,自己一说,他便心领神会。却不知现在杜中宵的做法,同样也是准备借助蕃落生事,香布却一点不向这方面想。

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杜中宵有些不忍心让他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却又没有办法。现在到营田务应募的蕃人,都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以部族内附的只有香布。自己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帮着自己管理内附的蕃人。蕃人和跟汉民是不同的,不只是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部落村落只差一个字,组织形成却迥然不同,生产和生活大不一样,来营田务的蕃民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前来应募的蕃民,要先在香布那里适应一段时间,学会了语言,适应了营田务的生活,才会正式编入营田务。如果真接编户,由于种种不适应,会给营田务带来各种麻烦。

第107章 商机第49章 免死第96章 新米第21章 契丹来客第117章 无路可逃第98章 无事生非第215章 军校第112章 庆功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132章 先下手为强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56章 互相帮忙第40章 两军对峙第15章 意外收获第205章 先读书第77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63章 长见识第181章 封建与削藩第206章 不自知第114章 难以捉摸第115章 国之重器第31章 炒钢第33章 家事第231章 大不一样第8章 制硝第91章 大胜惹大祸第177章 分进南北第251章 援军来了第7章 御史台案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8章 无路可走第74章 邻居登门第128章 伊州来使第115章 契丹相争第52章 若即若离第36章 发财的机会第26章 合作第68章 稀罕物第148章 各寻退路吧第225章 新与旧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72章 担忧第235章 先锋南下第122章 见面第56章 身边人第75章 大军到来第50章 粮草第103章 不凑巧第57章 用人不疑第84章 兄弟相见第20章 烧成白地第142章 迷惑行为第174章 大炮主义第79章 剪羊毛第130章 没有不同第41章 阻力重重第113章 亏了第5章 刁难第70章 商场开业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76章 无冕之王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58章 暂且忍耐第257章 偶遇第250章 兵临城下第216章 集结叶县第60章 交锋第102章 投降第87章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第51章 各有封赏第81章 新知州第192章 银钱两清第140章 重逢第267章 敌军再至第87章 先利其器第50章 粮草第49章 草棉第168章 你们不管我管第99章 轻重缓急第197章 不欢而散第16章 用刑第57章 挂面第134章 惧其不来第128章 进城前夜第24章 大军集结第9章 叶县第19章 牙人为主第90章 狼狈为奸第142章 旅游团第173章 带话就是第80章 左右逢源第114章 重兵出击第70章 试探第2章 托付第74章 压力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178章 军民配合第4章 仗势欺人第17章 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