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本是练兵

龙落都沙在城头看了,急急赶到王庭。被请进了客厅,仆固怀恩匆匆地赶了过来,问道:“什么事情?莫非宋军已经到了?”

龙落都沙道:“回大王,确实是宋军到了。我在城头看得清楚,来的约有五千人,全是骑兵,在城东列阵。这些人不用刀枪,全部是在手里拿根短枪,前面刀刃,想来就是以前的人说的火枪了。他们的阵形也很古怪,排阵并不密集。中间的人全部下马,手握短枪,一排一排,相当疏阔。两边是骑兵,都用的是刀,刀形细长,以前见的不多。”

仆固怀恩道:“到胜州的军人,都说宋军古怪,看来还真是与一般军队不同。”

龙落都沙道:“大王,既然宋军到了,要不要我带兵出城一战?”

仆固怀恩摇头:“想十几年前,我们还曾派使节到开封府,朝贡宋国。两国交好,向无征战,现在突然派兵进攻,必然无话可说。可先派个使节去,诘问宋军无故起兵之罪。”

龙落都沙道:“大军已经到了,现在派使节去,还有什么用处?兵来将挡,先战一场再说!”

仆固怀恩道:“宋军是无故兴师,我们本就着理字,岂能无敌兴兵?将军先点兵,先派使出城。”

龙落都沙无奈,只好悻悻而去。这次宋军来的太过突然,高昌以西的要地全部失守。本来柳中城在高昌西边,守着蒲昌过来的谷口,正当要道。不想宋军突然进攻,高昌连消息都没有,柳中还没有来得及闭城,大军就已经过去。此时高昌周围已经无险可守,只能与宋军硬拼。

张岊站在蒲昌城的望楼上,举目南望。只见南边一片黄沙,山积高耸,极是壮观。从城里出去的大道,沿着沙漠北缘,一直向西南而去。

阿马里站在一边,顺着张岊的目光道:“将军,那里就是大患鬼魅碛,多沙山,极是难行。唐时向南即是到沙州的大海道所在,这几年久已无人通行。”

张岊点了点头,问道:“再向高昌去,路上还有哪些城池?比不比蒲昌好攻取?”

阿马里道:“回将军,向南下一处名为宝庄,比蒲昌还要小一些,没有城池,只是个村庄。过了宝庄出了谷口,就是柳中城。那里水泉充足,适应灌溉,与这里相差不大。过了柳中城,就再无大城,直到高昌了。将军的火炮能够轰塌蒲昌,自然也能轰塌柳中城。至于高昌,就非我所知。”

张岊道:“高昌如何,我也不需要知道。此次出兵,我只要把除高昌之外的城池攻下即可。明日我出兵去宝庄,可以到吗?”

阿马里道:“宝庄距这里三十里,到柳中又有三十余里。若是将军起得早,柳中也到了。”

张岊听了忙问:“你说宝庄并没有城池?那大军前行,岂不是可以直接过去,直到柳中就可以了?”

阿马里道:“确是如此。此蒲昌到柳中是谷道,北边是火焰山,南边是大患鬼魅碛,这一带是高昌的东大门。只要过了柳中,后边再无险可守,就一马平川了。”

张岊看着南边,阿马里口中的谷道,北边火焰山自是南行,南边的大患鬼魅碛却并不险要,只是沙漠地区,自然不适于行走。不过大军强行过去,也非不可,其实不是什么难过之地。当然,这次是七八万大军攻来,双方实力差距实在太大,这一带自然无用。如果双方实力相差没这么大,高昌倒是可以利用这一带的地形,挡一挡宋军。后方伊州在数百里外,还是有用的。

阿马里是土著,现在没有了到伊州去的商路,高昌不重视蒲昌,没有派官员,让他做城主。高昌治下很多地方如此,除了重要地方,还是延续以前的治理结构。既然是土著,张岊轰塌了城门,阿马里并不感到大难将至,只是当作曾经的中原王朝回来了,对张岊毕恭毕敬。特别是降了之后,看到后边的部队源源不断,更是觉得自己英明。没想到此次进攻高昌,宋军竟然出动了这样的大军。

看了一会,张岊道:“赵滋的大军已经过去,高昌应该知道朝廷大军已到,再掩饰没有必要。明日天不明造饭,及早出发,最好攻下柳中。后面赵滋的大军,一路无阻,可直到高昌城下。”

说完,带着阿马里一起,下了城墙。进了城主府,张昇正在看地图,见到张岊进来,各自见礼。

两人落座,张昇道:“过了蒲昌,宝庄无城,南下即是柳中城。那里是高昌要地,当年王延德奉诏来使西域,曾记载那里。由柳中到高昌城不过八十里路,走的快是一天,走得慢恰好是两天时间。我们攻下柳中,打开进攻高昌的大门,就不必再急行了。可以驻军柳中,各自派出军队,分兵出去攻取各地,静等赵滋大军到来。高昌这个地方,除了焉耆、北庭、彰八里、仰吉八里等要地,多是由当地的土著出任城主,只要税赋交得齐全,高昌便就不管。赵滋围了高昌,我们就可以尽情攻略各地。”

张岊道:“高昌的守军,最强大的兵团应该在焉耆,与黑汗相对。其他地方的驻军不多,本来这里的土著人口就不多,只要小股驻军就要弹压。我们占了柳中之后,还应该去占焉耆来的谷口,防止焉耆大军回援高昌。那里几个小城,并不难攻取。”

张昇点头:“将军说的对,那几座小城应先攻取。只是这一带的道路,俱是东西相向,去哪里还要经过高昌。须等赵滋大军到了之后,我们随在其后,前去南部山口。”

张岊有些不甘心,自己五万大军,处处受制于赵滋。不过想了想,此次最重要的就是高昌城,赵滋是攻那里的主力,还是同意了。只要把高昌的大军隔绝在盆地外,高昌就是一座死城。

张昇道:“其实自全军整训,人员大改之后,节帅对现在的河曲路大军有些信心不足。此时高昌不过三五万人,我们八万大军,全部枪炮,应该轻松攻下才是。节帅不宣而战,处心积虑,造成这样一个局面,怕的就是高昌大军集中,与我们作战。想当初,节帅带三万人入河曲路时,是何等的锐气。先败耶律重元,再灭耶律宗真,三战夺党项之地数千里,没有丝毫犹豫。与契丹、党项相比,高昌又算得了什么?”

张岊叹了口气:“说起来,节帅可能觉得,我这些人,没有赵滋、杨文广那些将军能打仗吧。”

张昇摇头:“与你无关,还是中下层将领的事情。以前的营田厢军中,能者上,不行的就除了厢军的役,安心做别的事。现在补进来的将领,多是本身有禁军官职,能者上容易做,不能者下那可就难了。”

杜中宵真正担心的,是现在大军的中下级将领,不能适应战争形势。全军刚刚整编完成,以前行之有效的措施,还需要实战检验。打完高昌,这支军队也该成熟了。

第40章 模范村庄第55章 传颂天下第86章 多学多炼第28章 也是狗官第2章 托付第112章 撞铁板第131章 不同的声音第99章 轻重缓急第56章 人多粮少第24章 晴天霹雳第41章 张驰有度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25章 提携旧人第54章 同病相怜第73章 在商言商第93章 死路一条第108章 教科书式失败第206章 闲话党项第43章 战前聚议第103章 接见使节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82章 乱起第42章 债券第13章 杀良冒功第108章 赏功第56章 依山而阵第76章 天生神将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干吗的第245章 越次入对第17章 自寻出路第65章 天赐良机第160章 新生活第215章 军校第69章 打出去第37章 白纸做画第10章 模范部落第53章 无主之地第105章 去牢城营吧第78章 重炮第32章 首战溃败第104章 海商第93章 工农并举第77章 无可奈何第113章 最后一战第56章 人多粮少第23章 意兴阑珊第202章 动物园第77章 祸福自招第140章 拒绝第131章 边打边谈第162章 布置第90章 十三郎第212章 缩一缩吧第73章 在商言商第145章 开拓的本钱第20章 烧成白地第90章 十三郎第92章 不买别动第180章 劝君熟读封建论第9章 酒糟蒸酒第114章 重兵出击第70章 试探第205章 抓人第131章 京城来使第228章 奇怪的军队第48章 君自为之第45章 定计第170章 地震第19章 走访民间第267章 敌军再至第75章 小人书第16章 好大的雪第67章 生意第14章 隐情第22章 实验第58章 铁监第219章 打猎第132章 离别第114章 重兵出击第49章 党项军略第85章 幽州是灾区第85章 幽州是灾区第162章 发展不易第90章 十三郎第135章 不为他人做嫁衣第122章 新的时代第102章 拿人第235章 先锋南下第18章 互相推诿第225章 新与旧第36章 穷则独善其身第138章 查粮第84章 实在听不懂第223章 军制暗合第22章 大胜?第73章 内部牵制第230章 大势第145章 西域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