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赵王

永昌二十六年,冬至。

昌寿大长公主代皇帝发敕诏令,以赵王五岁的幼子李耀代天子行祭冬礼。

此事一出,京中议论此起彼伏,嫉妒者有之,钻营者更多。

赵王闭门谢绝了络绎不绝的道贺之人,将门一关,随手拉了一个婢女便发泄起来。

床幔动了动,很快事毕,草草收场的赵王似乎并不尽兴:“来人,再找几个女人来。”

守在门外的太监应了声“喏”。

不一会儿,门被推开,赵王看都没看直接道:“脱了衣裳自己过来。”

然而,良久,也没有等到回应。

“哑巴了?本王的吩咐敢不从?”赵王心里本来就憋着火,此刻又当是府中的婢女,哪里还能继续憋气?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王爷。”

赵王回头:“王妃?你怎么来了?”虽然是多年的老夫妻,但想起方才的姿态,赵王依旧觉得有些难堪。

王妃并不是拈酸吃醋的,今天怎么会来这里?

“都下去吧。”赵王妃当然察觉到了丈夫的难堪,她心里也不舒服。作为妻子,这种事情知道是一回事,见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见之前那婢女用被子将自己裹好,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她上前亲自给赵王披上衣裳:“王爷,您这是何必呢?”这般纵欲,到头来伤的还不都是自己的身子?

赵王顺势穿好衣裳:“本王……本王是觉得憋屈!”

卢氏出身显赫,朝堂内外皆有其亲族、树大根深,而卢氏本身又跟着赵王熬过了幽闭之苦,所以无论赵王如何胡闹,总还记得要给妻子一点脸面。

“是委屈王爷了,可耀儿不也是王爷的孩子么?王爷要往开了想。”李耀只是个庶子,但不知何故竟然投了昌寿大长公主的眼,早几年就常常召他去身边侍候,如今竟然连祭冬这种大事都交给了他。

可李耀也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同样是孩子,大长公主为何不愿意看一看自己的佳儿?

“呵。”赵王只扫了一眼就知道妻子在想着什么,佳儿已经懂事了,并不那么好控制,昌寿怎么会选?

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女儿家,嘴上劝着自己都是儿子,其实心里面只记挂着她自己的亲子。

“王爷,妾身只是担心您的身子。楚王不足为惧,鲁王又被幽闭日久,只要大军能拦住南下的齐王,咱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您实在无需这般……”

“这般什么?”赵王自嘲道:“你不懂,一点也不懂。你当昌寿真的属意我?”

卢氏诧异:“难道不是?”大长公主虽然不喜欢佳儿,但只要依旧看重赵王就可以了。

如今局势,除了齐王,还有谁能与自己夫君比肩?

只要夫君能登上大宝,那自己便是皇后,佳儿可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李耀再得宠也没有用,所以她一直告诉自己,不要急,也急不得。

“大长公主喜欢和信任的,只有她自己。”赵王冷冷道。

这是什么意思?卢氏愈发的摸不着头脑。

许是卢氏看丈夫的眼神太过崇拜,让赵王一下子找到了优越感,许是赵王自己也憋闷太久需要倾诉,他竟然破天荒耐着性子解释道:“如今局势看似对我最有利,姑祖母最属意我,但我这个父亲与耀儿这个儿子还是不同的。齐王、鲁王、楚王,呵呵,我们这些姓李的,说不定到最后活的最久的会是鲁王。”

卢氏一听脸色发白。

王爷的意思莫不是说……鲁王已经被幽闭了,只要他能安享寂寞,便少了外面的争斗,活的也久?王爷是担心打不过齐王?

她劝道:“王爷放心,京畿十六卫不是闹着玩的,况且大长公主已经从四处召集兵力了。”

“你还是不懂。”赵王叹气:“我们这些姓李的再怎么斗,恐怕都是为了昌寿做嫁衣,这么说,你可懂了?”

“怎么会……王爷是说?”卢氏张张口,又捂住嘴,怎么可能?

“呵呵,也就你没看明白。”赵王冷哼一声:“我已经装的这么懦弱和恭敬了,竟然还不能取信于姑祖母,以为他现在信了耀儿?不,她只是觉得孩子年龄小,好控制罢了。”

卢氏面如白纸,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说起来,姑祖母也姓李,年少时得到过的赞誉最多,比先帝区区一个庶子可强上太多了,若不是因为生来是个女人,哪里会有先帝什么事儿?”

“王爷禁声!”卢氏吓坏了,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赵王哈哈笑道:“怕什么?难道在自己家里还不能说句实话?李慎这个妖妇,她不信命,可她生来就是个女人,她怎么能,她怎么敢啊!啊,你说,你说!”

见丈夫已经几近疯癫,卢氏忽然道:“王爷,那我们逃吧?带着佳儿,我们一家人逃出京城。”

“逃?逃到哪里去?逃去你娘家么?呵呵,你也不看看,如今群雄割据、义军四起,弄不好西北和西南都要乱了。逃到哪里都是个死。”

“不,王爷,我娘家虽然不领兵,但亲族领兵的不少,若是我们……”

赵王一凛,脸上疯狂之色尽收。

…………

永昌二十七年,三月三。

赵王在昌寿大长公主的赏春宴上发动政变,最后以失败收场。

赵王妃卢氏、其子其女并卢氏党羽共计一十六口丧命于花萼楼前,主谋赵王自刎于妻儿身前,其他党羽包括裴氏一族、汪氏、钱氏、奚氏尽数伏诛。

四月,皇帝李纬久卧病榻,终于驾鹤西去,昌寿扶赵王之子李耀登基为帝,并以摄政国大长公主身份垂帘听政。

史称“廿七之变”。

听说那一年,花萼楼前的草木长得格外茂盛,皆因血染玉阶,尸骨累累,不计其数。

…………

四月末,经过数年争斗割据的无数支义军有十九路渐渐成了气候,且相继自立为王,有称之“十九路反王”。

十九路反王以“清君侧”之名,纷纷向昌寿发出讨伐。往常,这等乱臣贼子联合、割据不一而足,但此刻因为昌寿纷纷握手言和,共商除奸大计,并于五月初向着京城进发。

同样是四月,西狄残部联合漠北西支踏破野都,与黑水靺鞨再度集结,向着凉州进发,大宁西北门户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大宁的乱局,彻底爆发。

第四百五十二章 玉玺第十八章 吃肉的兔子第四百七十章 小丑第二百一十九章 他不在乎我过去第二百零九章 大刀阔斧用力踹第二十八章 我想去京城第三百七十章 发落第四十六章 京华有双姝第二百六十六章 你为何天生异香第四百四十八章 出城第九十二章 认定的误会第六十七章 算各取所需?第三百九十五章 合离第四百二十三章 任性第四章 雪夜战群狼第二十二章 大营里耍耍第一百五十章 我克妻,我乐意第三十一章 那个沈家啊第二十五章 半路遇敌袭第一百三十章 乍听闻打掉孩子第四百七十章 小丑第二百七十四章 有多臭就有多香第一百九十五章 谁算计谁是祸首第三百零一章 莫非是脑子有病第一章 永昌十二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毒第三百八十章 遇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产第一百五十四章 药婆原来是男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摸鼻子铁树开花第二百八十六章 沈秋杺陈述往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想主动诱他出来第三十一章 那个沈家啊第二百二十三章 刘泠玉真假出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浓云遮日惊风雨第一百一十四章 两只松鼠蠢相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浓云遮日惊风雨第三百七十章 发落第九十二章 认定的误会第三百七十五章 为你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虎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还知道你有罪第三百一十章 将香膏给我瞧瞧第八十九章 谢家两姐妹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交第一百六十章 看大胸目瞪狗呆第四百五十一章 虎啸第一百三十七章 论穿越早有同乡第四百三十九章 选择第八十三章 因果有相还(新年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相见秋槿疯傻?第一百七十九章 巧做戏有人相护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登宝泰银楼门(感谢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我会站在你这边第二百零七章 我不是墙能挡风第三百零五章 越俎代庖买人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交第一百三十六章 灯如昼上元佳节第九十三章 五色椒成熟第一百六十一章 酒后乱性要不得(免费搓澡不可能的)第二十八章 我想去京城第三十五章 大闹接风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减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深人静好办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再变第十章 阎王萧季青上架前说点儿什么第三百三十五章 遇刺第六章 突然的安静第八十五章 太平的沈家第四百六十七章 突围第八十六章 终于开张了第一章 永昌十二年第二百五十六章 希望而去失望归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梦醒处济阳城头第一百二十四章 细分说谁得谁失第四十二章 学学九妹妹?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染第二百三十四章 乱哄哄打成一片第二百二十二章 数罪并罚没商量第四百二十九章 神医第一百八十六章 浓云遮日惊风雨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起第三百零三章 总会有水落石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善人替天行道第四百零一章 强抢第四百二十六 应验第二百四十章 明晃晃高人爬墙第三百三十三章 正中下怀去北川第四百一十四章 再变第六章 突然的安静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哥哥,我们走第八十四章 去问问世子第四章 雪夜战群狼第二百七十九章 我会站在你这边第二百三十六章 殿下你怎么肥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送别第一百八十三章 悄悄地给你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