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秋风起兮白云飞

第267章 秋风起兮白云飞

无情的战争中,时间才是最无情的。

公元184年,汉光和七年秋。

八月二十四,下曲阳城内的黄巾军发生内乱,部分豪强出身的小帅发动叛乱,试图挟持地公将军张宝投降城外汉军, 却引发了城内的军事冲突。

忠于张宝的黄巾军和发生动摇的黄巾军进行了大规模火并,结果是汉军大举入城,绝望之下,忠诚于张宝的黄巾军首领带着烂醉如泥的地公将军一起在城内高台上举火自焚,宁死不降。

昔日合兵十余万,纵横河北北部,扫荡六郡的张宝部黄巾就此覆灭。

不过,可能是因为真正决定性的大战早在之前滹沱河畔就已经结束了, 这一战索然无味,尤其是张宝和相当一部分首领自杀,使得像样的军功都没有多少,想如河间张郃那般一战而被表为正式的别部司马,就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当然了,好在下曲阳城中府库没有被波及太多,聚拢了六个郡的财货被汉军轻松收下,然后五官中郎将依旧大方如斯,大手一挥,除了额外留给郭典这个钜鹿太守部分钱粮外,其余财货几乎全部赏下。

一时间,城内外军心鼎沸。

八月二十六,未等公孙珣的捷报送入中枢,南面广宗的董卓就正式和从汝南匆忙赶过来的皇甫嵩进行了交接,并老老实实的坐进了槛车往洛阳而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董仲颖上来做出了战略误判,致使攻城进度全功尽废以后, 这个下场就基本上已经注定了。

皇甫嵩这里,那两万从颍川转到汝南再到此处的士卒倒也罢了,曹操带来的新募之兵也同样无所谓,可是一直蹉跎在城下的四万汉军以及一万西凉军却是什么都没有……没有赏赐、没有功劳,只有成年累月的辛苦围城。

“只要羌兵!”公孙珣毫不退让。“将军莫要装糊涂,我的心意你真不知道吗?西凉板荡,离心离德,若是让这些异族抢上瘾了,养出了桀骜之心,一回去便造反怎么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我自幼在辽西便学来的东西!皇甫公若是觉得他们辛苦,可以提前赏些财货,或者我来赏赐也行,唯独不可以在汉室腹心之地放纵他们!”

“皇甫公其实已经要尽全功了。”公孙珣闻得此言,不由失笑道。“我此番援助倒像是画蛇添足。”

城内外一片缟素,哭声震天,做戏绝不可能做到这份上,而眼看着张梁放弃外营匆忙入城,皇甫嵩作为百战宿将也立即醒悟,战机已到,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若是不吃下去简直是暴殄天物!

放眼望去,整个城中一片凋零之意,城墙上的简易防护工事几乎丧失殆尽,而且防守区段严重缺失,很多地方大段大段的缺少守军……已经在下曲阳用过一次土山的公孙珣对这幅情形心知肚明,这俨然是汉军从土山上进行抛射压制的后果。

借着卢植在时搭建的围垒工事,董卓和皇甫嵩重新进行了围困,这使得之前昔日坚固无匹的广宗城,如今已经城防破败。

说话的是熟人阎忠,而他这番言语,说的极为不客气,甚至可以说,其人言语中未免充斥着太多怨怼之气……有对公孙珣的,还有隐约对汉室与中枢的,堪称无礼至极。

至于公孙珣,却不知道有什么倚仗可言了。

九月七日,辞别了常山相冯歆,并托付了包括甄氏族人在内的公私各种首尾给对方后,公孙珣便与钜鹿太守郭典,校尉程普、宗元一起引精选后的精兵三万,直下广宗。

皇甫嵩缓缓抬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这位自己的乡党名士,方才轻声静气问道:“哪里来的什么良机啊?”

阎忠同样转怒失笑:“君侯,五官中郎将今日言语虽然有些不客气,却也是窥尽人心的……你知道我兄长从乡中来信,直言凉州汹汹,今冬必反吗?秋日之后,便是冬日了吧?你以为,这天下真能安生得了?”

消息传来,公孙珣无可奈何,只能又例行上了一份奏疏,请求以自己的功劳给昔日董方伯换来优待。

“一起调拨给我充当追兵吧!”公孙珣不以为意道。“毕竟城中还有五万黄巾军,一旦逃窜,还是很难尽全功的……”

从北面过来的三万大军旗帜迎风飘荡,战马、辎重车辆、军士绵连十余里不停,在广宗城内外的黄巾军、官军十几万部队的复杂目光中近乎轻松的到达了目的地,并立即开始安营扎寨。

皇甫嵩尴尬一笑……倒是不再多言。

而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九月中旬的时候,公孙珣引兵来到了广宗城下。

其实,战局这个地步,怎么打都没问题了,甚至对于公孙珣、皇甫嵩这个层面的主帅人物的事后功劳也都没问题了……从中枢那里看下来很简单的,公孙珣宰了张宝,皇甫嵩逼死了张角,其余的功劳对这二将并没有太大影响。

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手下士卒的心态。

然而,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和无言以对的是,就在公孙珣刚刚动身的第二日,也就是九月初八日,广宗大局突然间有了些尘埃落定的意味!

皇甫嵩死活都没想到,他来到广宗城下才数日,张角就死了!

“五官中郎将此举岂不是掩耳盗铃?”就在两名持节主帅议定方略,并一度想转身各自归营时,旁边一名文士却忽然间忍耐不住了。“凉州之事我们凉州人难道不懂吗,非得将军来教?你可知自凉州三明起,凉州所谓屡次羌乱,其中汉人却是多数?你若嫌我们西凉人无忠谨之意,那便不要只在意两三千羌人骑兵,怕是要将一万西凉兵还有我家君候,以及我这个文弱之士一起带走才妥当!而且,汉室之衰微,中原河北腹地之板荡,难道不是人尽皆知吗?其余十二州难道就没有野心之辈见到如此光景而对汉室心生杂念吗?”

这简直是黑色幽默!

说到底,这跟军事无关,实在是张角的死,让绝大多数黄巾军丧失了生存和奋斗的意义。没了他,黄巾之乱也就注定要在汉军的打击下迅速烟消云散。

此言一出,不知为何,公孙珣居然难得有了一番萧瑟感慨之意,故此秋风飒飒,二将一时并肩无言。

公孙珣勒马仔细观察,然后立即点头不止表示赞同。

跟来的吕范、娄圭等人倒还好,只是饶有兴致的打量起了此人,而韩当等武士便不免怒目而视了。不过此人巍然不惧,更是有不少跟这个皇甫嵩的西凉亲卫涌上前来护住此人。

“君侯!”阎忠此时居然转怒为喜。“你看到没有,便是公孙珣这种人都觉得汉室有倾颓之危,其人看似忠谨异常,但其实说出这番话来,说明其人内心也对局势不满,以至于内心动摇,心中不安……这是天赐良机啊!”

“皇甫公,我听说南阳那边朱公一番辛苦也要尽全功了,想来黄巾之乱不日将平。然而黄巾虽定,可今年秋收匮乏,天下汹汹之象却已经显露无疑……你我统大军在外,需要对天下人有所交代的……愿公好自为之。”

“是!”皇甫嵩莫名其妙。“乃是董仲颖之前从西凉征募兵马后带来的……人数不多,跟西凉骑兵混杂着组队,两三千人吧!”

“是啊,我这里也是使者催促不断……不过我也确实有个想法。”皇甫嵩缓缓颔首。“文琪,之前卢公命全军围住此城,乃是因为北面自有下曲阳互为依仗,担心彼辈直接逃窜汇合张宝,祸乱幽并。而如今,张宝已死,下曲阳已定,又有你带来的那么多骑兵做依仗,那便无所谓这么多事情了。我意放开广宗三面围城,然后集中全军精锐强攻此面城墙,迫使城中黄巾贼张梁部五万大军往漳河、巨鹿泽而走,然后便交与你的骑兵进行追逐和杀伤……你觉得如何?”

“那是地道。”皇甫嵩见状指向那片城墙言道。“借着土山掩护,我们挖了一条地道,然后在地道中堆柴放火,那段城墙的根基已经烧酥了,用上撞木,稍微一用力怕是就能整片推到。”

故此,黄巾军一战便溃,城外五万余人,战死者不下两万,逃走者不下一万,剩下的……则选择转身向城外清河国与钜鹿郡的界河,也是清河国得以得名的清河中赴河而死。倒是与死在浊河的卜已部,相互呼应,让人唏嘘。

“君侯!”阎忠表情狰狞,一刀见血。“今天下善用兵者,无外乎君侯与五官中郎将而已,而且天下精兵,现在将军手握七万余精锐,河北唯一可匹敌之师三万众也正在身侧,并不是不能拉拢……既如此,为何不先破张角,赢天下之望,然后南面称制,并许白马将军幽州之地,二人联手,成则进取天下,退则割据河北呢?须知庸主在洛,如芒在背,五官中郎将尚且不安,何况是德行功劳更高的将军呢?”

“文琪且看。”二将披着披风,骑着高头大马,引着各自属下心腹、亲卫、仪仗、旗帜并马来到一处土山上,端是威武,而皇甫嵩倒也干脆,开口就直接介绍敌情,其人言语也是一如既往的温和。“广宗城经过你恩师卢公还有东中郎将董公的围困,其实已经摇摇欲坠……就等你来,咱们一鼓而下了。”

于是乎,就在当夜凌晨,皇甫嵩尽发大军直冲位于城外清河与广宗城中的黄巾军营寨。

此战后,尽管张梁还带着好几万人苦守广宗,但黄巾之乱却已经在事实上平定了。

要知道,此时城下汉军有一开始卢植带来的四万大军;然后曹操带来了一万人;董卓又带来了一万西凉兵;现在皇甫嵩又从汝南带来了两万余兵马……去掉半年来的损伤和减员,依旧合兵近七万众,兵力本就不弱了!再加上董卓的西凉兵乃至于羌人部队对西凉名门的皇甫嵩也是格外尊重,所以也不存在指挥不协调的问题。

说起来有些野蛮,但却是无可奈何之事。而皇甫嵩如此安排,既考虑到了战利品的划分,又考虑到了战事的合理分配,确实称得上是面面俱到。

稍待片刻后,皇甫嵩大概也是觉得无趣,便引兵回营。

“听说广宗军中有一些羌人?”心下了然的公孙珣刚要答应,却是想起了之前吕布大发神威后,徐荣、曹操等人给自己的信件描述,然后忽然心中一动,并蹙眉问道。

之前便说过,十万之众,一半随张角在城内,一半随张梁在城外,互为倚仗。而此时,一来张角新丧,城外黄巾军绝望难承;二来指挥官张梁此时刚刚入城,城外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帅;三来,此时两军实力对比也确实到了一定份上了。

皇甫嵩看了看自己的这个乡党,忽然失笑:“我皇甫嵩夙夜辛苦公事,心中从不敢忘记忠谨二字,既如此我为什么要不安啊?”

九月初四日,朝廷中使到来,并未提及任何封赏和功过之论,而是要公孙珣速速提兵向南,与皇甫嵩合围张角。

皇甫嵩也是摇头失笑,却并没有否认,因为确实没必要:“侥天之幸罢了,谁能想到张角忽然病死呢?其人一死,万事皆休,可见天命在汉不在彼辈。”

然而,等到入帐之后,那之前还气势汹汹的阎忠却忽然屏退帐中士卒,并让人小心看守左右,然后却是对着有些疲惫的皇甫嵩说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来。

故此,这座聚集着魏郡、钜鹿郡、安平国、清河国等地财货,供给着十万黄巾军后勤的大城是需要让给这些士卒发财的。

等待他的,毫无疑问是和卢植卢老师一样的下场——减死一等, 安心等大赦吧!

与此同时,还在搭建营寨的北面军营地中,娄子伯实在是忍耐不住,终于还是当众夸奖了公孙珣一句:“君侯刚刚卖的好破绽!”

但是,最有意思的乃是皇甫嵩和公孙珣的态度,这二人分明已经定下协议,此时却居然放任属下武士如此对抗……很显然,涉及到家乡清誉,哪怕是温和如皇甫义真也绝不像他表面上表现的那么和气。

与此同时,已经让属下部队吃饱了的公孙珣似乎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和余地。

可见,朝廷真的是等的不耐烦了……毕竟,张角一日不死,中枢一日难安。而如今越是到最后,天子和中枢就越是焦躁不安,就越是等不得。

“我不至于如此不通道理。”公孙珣叹气道。“皇甫公也不用担心我半路上把他们全杀了……毕竟是为国效力的国家军士,我还不至于如此。”

一番对峙之后,果然还是初来乍到的公孙珣率先笑道:

毕竟,皇甫嵩说的是大实话……有些东西是肉眼都能看的清的。

数月间,举兵三四十万,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让战火绵延七八个州、近三十个郡的太平道首领,号称符水救人数十万的大贤良师就这么病死了。

不过,过了一会后,其人终于还是勉力点头:“文琪如此直白,我倒无话可说了,但有一言在先,我是凉州人,你是幽州人,虽然都是边郡,但却截然不同!有些东西并不是你想的那般……于我们凉州人而言,羌人和汉人其实在民间早已经混居,你不能不把他们当人看。而且,此番他们终究是为国效力,敌我之分清晰无误。”

公孙珣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而且还是夜袭!

而半晌之后,公孙珣方才继续开口问道:“既如此,皇甫公有什么想法和安排吗?洛阳那边得知张角死后,每日间使者不断,催促我尽快到此,以求汇合皇甫公尽快了结此战……咱们得尽快给洛阳一个交代吧?”

这次轮到皇甫嵩沉默了。

几个月前都还有成千上万人坚信着此人能将大汉朝掀翻,建立黄天基业,几日前朝廷还咬牙切齿,为了杀此人而屡次更换主帅,催促合兵……但此人此时却在广宗城中化为了一具冷冰冰的尸首,再也不能回转。

皇甫嵩一时色变。

“彼辈也算是辛苦围城……”皇甫嵩微微一怔,但旋即苦笑。“文琪何必如此?若是缺骑兵,我将从汝南带来的骑兵亲卫全都给你便是。”

除此之外,公孙珣甚至看到了其中一片城墙,居然整个都有摇摇欲坠的感觉。

言罢,公孙珣便不再计较,而是直接转身勒马而走,空余对方在土山上面色严峻。

至于说主帅公孙珣,不及与汉军营中诸多熟人寒暄,便在第一时间汇合了皇甫嵩,两个持节且不尴不尬合作过一次的中郎将马不停蹄,直接往城下一处土山上登高观看形势。

公孙珣嗤笑一声,没有理会自家心腹的奉承,只是依旧监督眼前士卒搭建营寨。然而,不知为何,秋风萧瑟中,面对着眼前大好河山,他却又缓缓肃然起来。

——————我是南面称制的分割线——————

“太祖既平下曲阳,遂进广宗,联皇甫嵩,合兵十万。时张角已亡,南阳渐平,天下皆知黄巾事将了。至夜,嵩心腹,故信都令阎忠谒见太祖,乃说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操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太祖缓缓问曰:‘何所言也?’忠对曰:‘今天下善战者唯将军与皇甫公也,天下精兵亦在二君,若二君先取黄巾,得天下德望,则庸主必扰,将军心何安也?’太祖笑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忠惭而退。”——《汉末英雄志》.王粲

PS:抱歉,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忽然困得睡着了。

还有书友群,684558115有兴趣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254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第168章 天命第281章 文物多师古(下)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409章 又见猛虎起河东(下)第24章 緱氏山下第505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第386章 人生有新旧(继续2合1还债)第391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续)第10章 家暴第57章 归家牙疼的受不了,请假去急诊第82章 鸡汤(下)第130章 一招第51章 当走第424章 请降须受缚第421章第396章 中原北望气如山第108章 中台第383章 迁藏就岐何能依?第340章 关东起群雄(上)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273章 豪杰如土士如铁(下)第400章 河北风清人自知(7k勉强2合1)第382章 定跨赤龙越长塬第156章 谋断第57章 归家第430章 鸟飞似得林第486章 新策闻故地第204章 谁问道左人(2合1)第119章 崩坏(上)第283章 不如持一觞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117章 相邀第398章 莫将生死较疏亲第198章 摒除万般事(上)第266章 天凉好个秋第173章 请降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484章 猎马敢齐出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风(大章还债)第29章 峰回路转第228章 左右为难第89章 移镇第466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8k为白银盟加更)第11章 远方的讯息第8章 破营第74章 秋风第122章 乱箭第53章 中流击水第22章 借刀第215章 论于樊舆第88章 巡视(8k)第318章 青草覆宗庙第283章 不如持一觞第216章 郭公之愿第158章 定策(上)第241章 盗马亦盗人第319章 纷纷塞上行第235章 轻兵取双城第123章 更胜第63章 临阵(中)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辽东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395章 塞上长城空自许(2合1)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壶第250章 群英会玄德做歌第17章 归家第362章 马上相逢无纸笔第63章 临阵(中)第478章 邺下书味亦何偏第46章 帻巾第205章 寒随霞堤去第59章 问策第460章 汉室诸公鸣玉佩第80章 赠刀(8k)第15章 熊孩子附录4:《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一——第99章 小谋第147章 意外第216章 郭公之愿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487章 握手相别去第460章 汉室诸公鸣玉佩第139章 劫持(下)第355章 舟车何处不通津?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68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第406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还债)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23章 不疑(6.6k)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第365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302章 河内洛中两相隔第51章 当走第298章 星河挂户夜长晓附录4:《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