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第307章

中平五年,十一月底,正是隆冬时节,卫将军公孙珣持节溯大河而上,其人率领自己的义从、河内本地再度跟上的旧部掾属,于河东境内渡过冰封的大河, 转入函谷关西,也是位于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弘农郡境内。

之所以如此,乃是公孙珣不愿意违背昔日孟津割瓶赠酒的誓言,不愿意以无所为之身踏入洛阳境内,哪怕他之前已经实际上而且非常严重的参与到了洛阳政争之中。

但不管这些掩耳盗铃的小动作了,回到眼前,随着公孙珣移动着自己的白马旗来到此处, 函谷关西此时已经大军云集。

不得不说,大将军何进还是很讲信用的, 为了表示对公孙珣的支持,也确实是为了长安的安危,他非但毫无折扣的发出了北军五校全军,征调了河东、河内、河南的骑士,还将洛阳武库尽数打开,尽可能的为这支征西部队凑齐了最好的装备。

毕竟,士卒可以流失,这些当初平黄巾后收回的铁甲、钢刀什么的不可能消失不见,尤其是大汉朝煌煌数百年,攒下来的家底子绝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

不过,公孙珣依旧不是很满意,因为专门军营侧门转入的他一进来就敏感的注意到,此时的三河武士早已经今非昔比……黄巾之乱时,三河骑士个个都是青壮, 而且士气高昂,颇有家资, 很多人还自带战马与驼兽, 甚至兼有武装侍从。

但如今,不要说所谓骑士中自带马匹之人的比例大大降低,更重要的一点,很多面孔居然都是熟人,而其余少许面孔却又不免偏向于老弱。

这一切,都让骑马入营的公孙珣颇有不满。

当然了,面对着出帐行礼参拜的三河骑士,公孙珣却只是在马上微笑颔首,并无半分流露。

那个小顾终于还是死了,其人被捞上来以后到底是脱力受了风寒,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来,但送回洛中后却又风寒加剧,高烧不止,然后如这年头得病的人一样,说死便死了,干脆利索。

“正是如此。”贾诩依旧不卑不亢,应声而答。

公孙珣愈发失笑:“你二人如此恳切,倒让我不好意思了……且取一文钱来。”

别的不说,这其中有一位骑都尉,名曰鲍信,以副将身份跟了过来;又有一位北军中候,名曰刘表……鲍信倒也罢了,他来做副将像模像样,但刘表做这个北军中候就有些让人如鲠在喉了。

而何进将此人送来,实在不知道是好心还是坏意了……毕竟,以刘表的声望和政治能量为监军,怕是公孙珣也不好受的。

话说,在西园禁军之前,所谓三河五校的禁军制度……其实是指一有战起,人数偏少的北军五校立即以军官的姿态接管三河骑士,形成一只有战斗力的部队。而公孙珣上来直入中军大帐,直接就安排了徐荣、吕布、韩当各自接管三河骑士,又让刘表单独摘出来掌管后勤,让贾诩为军法官,却无人作梗,到此为止,这位卫将军其实已经算是靠着自己的威望轻描淡写之下成功接手了这支部队。

“属下在!”吕布激动之下,居然嗓音微颤。“请卫将军下令!”

然而,就在公孙珣大致安排好了这些东西后,却发现帐中依旧有人不安,依旧有人跃跃欲试,便是公孙珣本人也觉得哪里似乎有些遗漏。

公孙珣闻言一笑,却是与刘表对视了一眼,复又朝着身下二人微微一笑:“就在此处砍了赵延!”

赵延与张斌俱皆一时惊吓,然后来不及分辨,旁边吕布便拔出刀来,一刀枭首。

二人如此不堪,军中上下却并无几人真的侧目相对,实在是因为这年头阉宦对北军的侵袭力度极大,帐中军官,倒有两三成是阉宦子弟与投靠了他们的人,故此多有惊吓。

言至此处,公孙珣径直拔出腰中断刃,插上面前几案。

公孙珣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径直在中军大帐前下马。

张斌闻言不由面色惊恐看向了身侧赵延,而赵延情知此时绝无幸理,也是红着眼睛咬牙赌了上去:“有字!有字居上!”

“君侯,这……这该如何上报?”出言的,乃是河内王象,其人才学文笔出众,公孙珣临时拜将持节,手下乏人,便将他重新招来作为文书。

而这个时候,之前出正门相迎的北军军官们,才慌里慌张往回跑,而等他们回到中军帐前,白马义从却早已经接管了中军大帐,代表了至高无上权威的节杖更是立在了帐前,公孙珣本人更是端坐在了帐中。

“属下在此。”刘表丝毫没有因为自己仓促间从清贵之身沦为帐下听令之人而有所恣容,起身执礼时依旧是云淡风轻不以为意,唯独其人身高八尺,弯下腰来也比普通人要高。“请将军吩咐。”

帐中众人一时茫然,赵延却不禁心中一动。须臾间,果然有人赶紧摸出一文五铢钱来送上,而公孙珣接过钱来,不急不缓,却又让身量极高的刘表上前,与他抛在了手背之上。

“你的才能不在此处,军律的事情就不要管了,明日起为我副将,兼管粮草、民夫等后勤事,今日军议后,即刻将营中老弱淘汰,分到后营做护卫,只留一万战兵……兵在精不在众,那些老的老小的小,留在正兵里反而会失了军中锐气。”公孙珣头也不抬,径直吩咐道。“明日便要西行,今日务必速速去做。”

而公孙珣却没给他机会:“我既然已经擅杀一两千石,那便直言与诸位好了。非是我不痛恨阉宦,也不是我不想杀人,可如今长安危殆,关中危殆,天下危殆,大将军以关中军事委任于我,我无论如何要以大局为重!便是今日杀一人立威,也是不得已要表明心迹以证清白而已……景升兄。”

而有意思的是,当公孙珣看到这些人以后,却不免失笑。

“你兼领河南骑士!”

“军司马贾文和。”公孙珣复又点了一人名字。

当然了,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反正都要重新清洗与布置的。

鲍信一时语塞,但醒悟后反而更加想要说话了。

“先写一封公文给大将军府奏罢其人职务,贬为军司马。”公孙珣盯着地上血迹嗤笑道。“等公文下来了,再写一封公文,说这位军司马点卯未到……所以杀了。”

越骑校尉张斌听得此言,也是当众失色,顾不得对赵延破口大骂便也直接跪地叩首求情。

“喏。”王象无奈应声道,却是径直转到后面去写文书了。

为什么这么说?

而刘表也是恭恭敬敬再度大礼相拜:“请卫将军放心,今日后,再有人在军中妄为派系事,表一力担之!”

“将军为何一定要杀他呢?杀张斌不好吗?他到底是将军妻族吧?”犹豫了一下,眼看着公孙珣坐在帐中默然不语,贾诩还是忍不住问出了一个问题,这也引得立在两侧娄圭与戏忠纷纷好奇看了过去。

“子伯先生说的不错。”又落后半个马身的新任军司马贾诩低头言道。“黄巾乱后,三河骑士其实损失不多,但之前张温征西,十万大军进入凉州,结果只有六七万退了出来,那一仗让三河骑士颇多损伤,然后还有部分留在了关西为前将军董公所制,用来防备叛军,故此不显。”

而且,这里面也是有些别的缘故的,公孙珣听送人的属下事后说,这小顾平日里仗着自己年轻体壮,独居在洛,所以多把财货送回长安族中以作资助,回到住处也强撑着不求人,却不料关键时刻缺炭少人,到底是一命呜呼了。

但鲍信刚要说话,一直沉默不言盯着死尸的公孙珣又忽然正色开口了:“诸位,待会张斌醒后让他解印自去,然后这二营中军官自推长官,我假权署任……然后不许再有纠缠!”

全帐整肃。

“你乃党人八骏,又是北军中候,军中士人当以你为主。”公孙珣正色相告。“我有一言相告,自明日动身西行起,军中不许提及阉宦、党人之论,洛阳之事我为军中主帅当在后为诸君一力当之,尔等只需努力作战,早日逐叛军出关中便可。若有违反,阉宦门生子弟那里我自为之,而党人那里我却要唯你是问!”

比如屯骑校尉徐荣、射声校尉吕布,这两个人也是公孙珣索要北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另一边,因为太急,很多镀金的高门子弟与阉宦子弟居然也在此处,然后稀里糊涂跟着北军被大将军何进撵到了函谷关。

抛完之后,公孙珣随便瞥了一眼便让刘景升自己捂住手背,然后复又笑看向了身前跪下的二人:“我听闻你们阉宦子弟尤擅赌钱,想曹破石那厮在我家多年,每日辛苦工作除了吃饭外得了钱也还要去与工友赌……赵延,如今党人八骏的刘景升在此作证,你说这是有字在上还是无字在上?”

但话谁回来,此时公孙珣不怒不躁,只是轻描淡写,甚至微微含笑,但等到他收完军权以后,赵延却已经汗流浃背了——之前想是一回事,可真的身临其境,羊入虎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赵校尉……”公孙珣见状笑的更开心了。

血溅三尺,人头更是滚落在了张斌身前,后者被身侧血柱喷了一脸,又看到昔日同伙死不瞑目的双眼,倒是干脆胯下一湿,直接整个人晕了过去。

所有人都没想到,公孙珣居然会擅杀一名两千石校尉,还是赵忠最倚重的族弟,而且,众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还是有些念叨,这终究是公孙珣理论上的妻族长辈吧?莫非,背地里真如表面那般毫无来往,且为大义反目成仇?

不管如何,持节也不是这个持法吧?

但是反过来想,如今局势摆在这里,一个两千石校尉,杀便是杀了,洛中天子又能如何呢?他敢如何?!

中军大帐中沉默了许久,而首先渐渐有些按捺不住的却居然是作为副将的骑都尉鲍信。

“昔日阎忠阎叔德在长社曾备言你的才能,故此,我此番将你专门举调过来,也是准备要有所倚仗的……”公孙珣到底是多说了几句话。“你可居我中军,与我两位从事中郎共参军事,兼掌三军军律,务必好生奉公!”

只能说,其人要么看不上他公孙珣不愿出力,要么对忽然被征召入军中之事颇有耿介……不然呢,这位被自己母亲称之为‘乱武’的文和先生,总不能是因为之前那个小顾身死的事情还心存郁郁吧?

没错!

“喏!”徐荣也当即出列,而且一脸的理所当然。

“军中现有员一万三千余。”三通鼓后,点卯完毕,公孙珣便自顾自的安排了下去。“可见大将军确实尽力了,但其中颇有老弱……北军中候刘景升何在?”

“屯骑校尉……徐伯进!”公孙珣继续吩咐道。“你除了本部外,兼领河东骑士。”

如此说来,无论是溺水还是后来的风寒,怎么都算不到他贾诩头上,如何又会让他贾诩心中郁郁呢?恐怕还是自己这位卫将军未能来得及让此人心服罢了。

“河内骑士我自领……义公,你为我将军府司马,兼主骑之职,此番要辛苦一些。”

“卫将军!”赵延居然扑通一声直接跪了下来。“越骑校尉张斌乃是张常侍族侄……请念在我到底是你妻族的面上,杀了张斌立威便是,且放我归洛!”

什么意思?

要知道,汉代官场制度,禁军中的高级军职是有清贵意味的,很多时候都是公卿子弟甚至公卿本人担任,乃是镀金升迁的必由之处……不过自从黄巾乱起后,中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北军这里用来镀金的职位到底是少了一些的,还是留用了不少真正武职的。

因为北军中候虽然只是秩六百石的曲军侯一层,却是北军中的监军,是有权监理整个北军五营的!

又是汉代制度中典型的以卑临尊。

鲍信无言以对……正如公孙珣之前所言,刘表才是军中士人领袖,他都服气了,你鲍信又如何呢?

转回帐中,韩当自去接手河内骑士,而公孙珣与娄圭、戏忠、贾诩等人终究是要留在中军的,且明日就要启程西行,这大帐也没理由就此更换,故此,只是几名义从进入,将尸首拖出去了而已。

韩当从身后转到堂上,也是躬身行礼称是。

军议到此结束,除了该留在中军之人,其余俱皆散去。

“奉先!”公孙珣复又点了一人之字。

“谢过将军,必不负将军所托!”吕布自然大喜。

这是将刘表的职权光明正大给了贾诩,而有意思的是,贾文和也和刘景升一样,面色如常,一拜到底:

“谢将军倚重!”

“国难当头,不该如卫将军所言,先尽力与当面叛军吗?”身高八尺的刘表面色如常,却居然反问。“而且,我以十数年禁锢之身,都对卫将军心服口服,骑都尉哪来的如此杀气呢?”

不过,随着身侧戏忠在一片沉寂之中的忽然一声咳嗽,公孙珣本人却是终于恍然大悟,也是不由一笑,便当即又点了帐中一人姓名:“步兵校尉赵延何在?”

这些人来不及多想,便忽然又听到帐旁鼓声作响,俨然是点将之鼓,却又更慌忙往帐中集合——不怪这些人如此不堪,实在是公孙珣当日有过一次‘劣迹’,所谓昔日河内出征前找茬杀人杀马!

想当初,这位还只是个中郎将,一名北军司马与监军的坐骑被他一股脑的给杀了立威,而如今其人为卫将军,洛中又如此混乱,天晓得会不会有所清洗?

刘表面色如常,居然没有任何反驳的意思,当即便接下军令。

“正是。”公孙珣正色相对。“猜对了,你走、张斌祭旗;猜错了,你死,张斌走!”

赵延闻言是三分惊三分怒,却居然又有三分喜:“这便是一文钱之意了吗?卫将军是说,我猜对了,便可全身而走?”

“属下在。”就在主座几案前的刘表后退数步,躬身参拜。

“老卒居多,从战力上来说是好事。”骑马跟在自家主公身后的娄圭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些,故此,临近中军大帐时,他还是忍不住捻须谈及此事。“但从此处也能看出,天下动乱,三河骑士也开始疲敝了,那些顶名的老弱便是明证……文和先生在太尉府久掌兵事,应该对此有些了解吧?”

赵忠最倚重的族弟赵延,闻言哆哆嗦嗦地从旁闪出,却是心下惊慌失措到了极点。

言罢,刘表攥紧手中那枚钱币,便径直离去了。

“还有朝廷最近屡屡征兵,青壮兵源多入西园的缘故吧?”戏忠也插了一句嘴。

“属下在此。”贾诩当即正色出列。

要知道,来之前他还抱着一万个侥幸,觉得自己是比两千石的校尉,公孙珣不能奈自己何,而大事在前,偏偏赵忠又不舍得放下如此紧要的一个位置……西园禁军在大将军与蹇硕的争夺中,对于这些老宦官而言,却只有北军还能勉强插手了,所以是真不舍得。

实际上,公孙珣眼见着自己上来撸了刘表的监军职责,军中上下却无一人质疑……便已经放下心来了,看来多年的声望与战绩终究不是白饶的。

鲍信彻底被憋在了当场,而军帐中那些投靠过阉宦之人也都纷纷释然起来。

而鲍信出帐不久便愤然追上刘表:“景升兄何故如此懦弱,此时正是说服卫将军清理北军门户之时……千载良机啊!”

贾诩与娄圭还有戏忠一样,俱皆沉默以对。

“杀眼前人易,杀心中人难。”座中的公孙珣闻言一时感慨。“不杀他,我如何有面目在心中坦然告诫自己,此行西征,是要为救关中士民于水火,是要为傅南容复仇呢?多年为祸天下的,没有他们赵家人吗?当日为赵忠爪牙,驱南容去送死的,不就是他赵延吗?妻族是什么?况且,我没给他机会吗?”

前面的公孙珣闻言不由微微蹙眉,这贾文和虽然被他一纸诏令轻松纳入麾下,又一封书信举为军司马,可却始终有些不温不火的感觉,别人问他就答,而且一定回答的详细备至……但如此表现,却跟自家母亲口中那个算无遗策之人还是差的太远!

再说了,连之前相遇的阎忠都在长社亲口所言,这贾文和有良、平之才,这说明其人的才能绝不是以讹传讹,其人肯定是真的有良、平之才啊!而且人也四十多岁了,儿子都要加冠了,也不可能是半成品吧?!

原来,军务太急,更兼公孙珣与何进有言在先,北军全军必须全都予他出征,故此,此番北军之中颇有不少不该出现的人出现了。

而公孙珣,却是忽然拔起案上断刀,转身到后帐歇息去了。

—————我是破心中贼难的分割线—————

“太祖征西至函谷关,收三河五校,五校中阉宦子弟泰半,太祖持节而斥,中有步兵校尉赵延,赵忠族弟也,亦太祖岳父赵苞族弟也,以妻族跪涕求走,太祖闻而叹:‘既为妻族,独不可留也!’乃诛赵延,而赦全军。军中震动,遂使如臂指。”——《新燕书》.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纪

PS:感谢新盟主山鹧鸪,好吧,这也算是老书友……

(本章完)

第86章 霜降第156章 谋断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532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中)第62章 临阵(上)第1章 楔子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359章 但教方寸无诸恶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419章 诚知匹夫勇(跪谢若冰大佬的白银盟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3章 请战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378章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441章 云台千尺尽功臣第369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附录11:《旧燕书》孝庄文皇后本纪——sduyi第407章 空期戎马收河北第349章 西北功名奋发冬第140章 慷慨(上)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295章 读书万卷不谋食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429章 鱼困自见水第81章 鸡汤(上)第494章 故人北走临沂水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506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续)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222章 掷首而还(7.7k)第214章 宴于桑庭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212章 万众皆北走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121章 崩坏(下)第47章 软纸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286章 公山阳货本同谋第400章 河北风清人自知(7k勉强2合1)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160章 秋猎(上)第255章 时时斗战欲何须第387章 贵贱不相逾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285章 万事俱可忘第105章 渡口第284章 一觞浇不平第525章 使人听此凋朱颜第407章 空期戎马收河北第384章 西宫东阙何所罪?第382章 定跨赤龙越长塬第131章 求见第31章 洛阳城外第333章 伐心在强不在谋第74章 秋风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60章 出奇第80章 赠刀(8k)第250章 群英会玄德做歌第429章 鱼困自见水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228章 左右为难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528章 铜雀游客恨来迟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286章 公山阳货本同谋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425章 解衣方见血(4合一大章还债)第16章 存问风俗第269章 草木黄落兮雁北飞(中)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109章 道旁第536章 今逢四海为家日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第507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上)第368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附录12:《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二——第487章 握手相别去第87章 表文第455章 白云出处从无例(感谢白银大盟江南第215章 论于樊舆第74章 秋风第185章 淡淡夕阳景(还债)第346章 单于在山西(下)(新年快乐!)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240章 赴前连赴后第472章 岂余心之可惩第339章 河北有义士第431章 漳河连清河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466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8k为白银盟加更)第33章 却陷纷争(5.6k)第76章 撤屯(中)第108章 中台第501章 虎啸喧争如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