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

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

春夏之交,万物勃发,平原城西城,渤海太守公孙瓒全服披挂,手握一条马鞭,正独自站在城门楼上望着远处的大河故渎发呆。

所谓大河故渎, 乃是出身乐浪的水利专家王景建造金堤、整理黄河后留下的故道,由于原本郡国分界正是依靠黄河故道而为,所以便作为边界线继续留存了下来;而又因为其自魏郡至渤海长数千里,再加上河北这年头又水患颇多,所以很自然的演变成了一条河北境内最大的季节性河流。

换言之,现在的这条长河,早已经没有了百余年前波涛滚滚的雄姿,其在冬日里多半只有潺潺溪流可见,甚至于干涸断流,唯独随着春夏之交雨水渐盛,才会渐渐重新丰沛起来。

而回到眼前,此时正是春夏之交、水面渐起之时,再加上河道格外开阔,所以下午时分,阳光自西而下,波光粼粼,这才能让公孙瓒隔着七八里地遥遥‘望见’此河。

值得一提的是,袁绍的军营就在大河故渎对岸……一条故渎,一条新河,两条黄河才勉强拦住了袁本初的攻势。

“府君,府君是在思索破敌之策吗?”

忽然间,有人从身后出声,惊动了正在城头上出神的公孙伯圭, 回头一看,赫然是其今日刚刚赶到平原心腹, 原本留守渤海的郡丞关靖。话说,公孙瓒始终没有获取一个将军印, 只能拿着一个渤海太守印委任属下,而关士起能为郡丞,并留守身后,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是也不是。”见到是自己最信任的下属,公孙瓒复又回头持鞭望西而言。“只是望河兴叹,想起了一些少年往事而已。”

“看来府君心意已定,不然不至于如此轻松。”关靖当即迎合道。“只是不知是何等往事,居然能让府君如此沉醉,我这一路上楼,府君居然没听到动静?”

总之,这些人或是公孙瓒心腹,或是其人同族,或是其人私交,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然而,而此时宴席中真正居于次位的,乃是辽西田楷田公直。

“士起啊!”公孙瓒俯身重新拾起马鞭,尚未抬头时便已经冷笑不止。“你恐怕不知道,此时此刻,最嫌弃我,最视我公孙瓒为无物的人,恰恰就是这位‘卫将军’!”

关靖心中微动,却并未开口。

但实际上,其人心态倒是和公孙瓒有些仿佛,公孙珣昔日故旧,一朝高高在上,他非但没有攀龙附凤的想法,反而觉得一时难以接受,更兼彼处人才众多,他也担心自己去了没法重用,这才受了公孙瓒的邀请前往……乱世刚起的时候,这种人太多了,张邈、张超就是难以接受昔日盟友袁绍陡然成为‘明公’而落到那个地步的。

要知道,田楷出身幽州世族,乃是辽西田氏分支中的佼佼者,算是辽西唯二世族,更是公孙珣、公孙瓒、公孙越、公孙范等人的郡中同僚兼少年好友……而此人之所以没有随公孙珣而是选择了公孙瓒,表面上的缘故乃是他位于辽西,行事有些拖沓,在讨董事起后一时犹疑,不知道是该和赵苞一起选择畏缩,还是跟公孙珣一起闯一闯,以至于晚了一步。

“是啊。”公孙扶着城楼微微感叹。“事到如今,天下谁还不知道我那位婶娘呢?但当日,我是真的很感激我这位婶娘……若无她,我幼年、少年时不知道要多受多少委屈,束发以后去阳乐为吏,那地方距离塞内家中足足有五百里距离,也都是蒙她照顾,数年间,我都是与我那族弟睡在她家中商栈里。”

而此时,随着公孙瓒话音落下,又有一名亲卫捧着一条双头钢槊送上,公孙伯圭便在席中接过来,然后扶槊而起,复又睥睨左右:“诸君可有异议?”

关靖仰头而叹:“府君是说当日出高柳塞时吗?”

关靖欲言又止。

宴席中人,除了一个田楷和关靖算是镇定外,便是白日间去整备兵马的王门与严纲还有其他军官全都陡然失色……他们还以为公孙瓒白日间那番准备,晚上又让将士披甲而来,是要乘夜逃窜呢!至于公孙方和公孙犊,前者清河世族之人,后者平原豪强之辈,就更是愕然当场了。

“他以为我不知道他的心思,他以为我不懂他的谋划。”城门楼上,随着这位渤海太守负手踱步,其人的声音愈发大变大,其中嘲讽或者自嘲的意味也愈发浓厚了起来。“但别人不懂我怎么可能不懂?我从十六岁开始,就跟他在一个屋子里同吃同住,在一个郡府里算账、写字、传话,我看着他长大,他看着我长大……”

“叔父与阿犊守城,士起连夜回渤海,公直以下俱从我出兵。”稍进酒食后,公孙瓒便放下宴饮姿态,径直起身。“我意已决,趁着对方大胜无备之时,今夜只提五千骑兵渡过黄河旧渎,突袭袁营!”

故此,等到公孙瓒击破北面分流的黄巾,占据平原后,他便干脆委任田楷为南面主将,还为对方私表了一个校尉之职,算是集团内唯二的两千石,而如今更是负责整个黄河防线,掌握两万步卒。

到了晚餐时间,公孙瓒复又召集城中城中所有军官、吏员、亲信,却依旧不卸甲、不去刀,而且严令军官皆如此。

关靖愕然当场。

“那府君意欲何为?”关靖勉力相询。

关靖听得此话,默然无言,只是陪着自己的恩主一起立在城头之上,静观夕阳渐渐沉没在了远处的黄河故渎对岸,然后方在暮色之中一起离开。

言未迄,公孙瓒眼皮都不眨一下,便直接出席,对着此人一槊下去,将此人当场刺死,看他那样子,不像是杀人,倒像是杀一只鸡。

“府君。”关靖正色俯首。“当日是属下错了,不该鼓动君侯南下平原,去争雄青冀,因为现在看来,与、与卫将军还有袁本初相比,我们实在是根基浅薄。而如今韩馥既败,平原已经是死地,何妨北走?恕属下直言,往渤海去,一来府君在彼处多年经营,兼有人望;二来府君只要轻骑往涿郡范阳走一趟,荡寇将军(公孙范)那里无论如何都要帮一帮的,届时……”

“我军兵少!”有人硬着头皮起身。“府君不……”

关靖三分恍然三分无奈,却又有几分疑惑:“君侯,我知道荡寇将军乃是公孙氏嫡脉,你因为幼年往事心中有异也属正常,可如今做主的毕竟是卫将军,他也只是卫将军所命的一方镇守而已,你二人同为卫将军族兄弟,你又与卫将军自幼向上,便是去了也不至于居于人下吧?!”

当然,两万成军方一年的步卒,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那五千骑兵的……这不仅仅是战斗力的问题,更是说,这五千骑兵都是幽州人,是公孙瓒这个小集团真正的核心家当,至于那两万人,有渤海人、有平原人,多少更像是这五千骑兵的配属部队。

关靖一时苦劝:“府君千金之躯,莫要冒险。”

“我知道士起要说什么。”公孙瓒似乎脑后有眼睛一般,直接回头看向了自己的郡丞。“你此番专门从渤海过来,不就是觉得局势不行了,所以想劝我扔下平原,扔下黄河畔的两三万步卒、辅兵,直接引五千骑往归渤海吗?”

“这些事情属下倒是知道。”关靖忽然插嘴道。“听说当时袁本初居然有眼不识真英雄,仗着家门高第,多有轻侮,逼得府君兄弟三人愤然而走。不过,袁本初大概也没想到,时事易转,如今能与袁氏并争天下者,竟然是公孙氏吧?”

关靖向前踱了几步,却低头不语,毕竟,这种时候也确实没法说话。

“若不冒此险,我一辈子在我那族弟面前,在袁本初面前,便是一文不值!”公孙瓒凛然而应。“三十年间,眼见着我那族弟如蛟蛇化龙一般,一日日腾空而起,我也曾扪心自问,从何时从何处落后于他,倒也有所醒悟……别人不知道,士起你应该知道是哪一次吧?”

对于公孙瓒而言,他的五千骑兵,装备是靠着渤海武库,战马是几个渔阳义兄弟尽全力帮忙从北面收购的,而骑士就要靠公孙瓒自己的威望去边郡招募了,田楷就是带着不少族中子弟,并顺带招募了辽西、辽东诸多边郡子弟与杂胡勇士,然后才来到渤海的。

公孙瓒听到这个称呼,心中微动,自然是没有出矛,但却依旧摇头:“士起不用再劝,出兵之事我意已决。”

“再后来,”公孙瓒直起身子、捏着马鞭,望着西面的大河故渎,眼睛却渐渐眯了起来。“我便时来运转,得以与两个族弟一起去了洛阳读书,拜在了卢师门下,还因缘巧合拜又在了刘师门下……还认识了袁本初、袁公路、傅南容、刘玄德。”

当然,更措手不及的还在后面。

“是啊。”公孙伯圭也跟着冷笑起来。“袁本初四世三公……若是算上他这个自表的车骑将军的话,其实已经是五世六人登万石位了,十足的天下仲姓,其人十余载前当然觉得我等不值他一面之赐,可如今却居然要与我们幽州一个边郡世族共争天下,简直可笑。”

公孙瓒终于怔住。

因为一支骑兵,不仅是装备,更重要的是战马,可尤为重要的乃是骑士本身。

“我知道足下的忠心。”公孙瓒见状无奈摇头,便扔下马鞭,俯身扶起对方。“也知道足下是一片好意……但士起,我真不愿再被人瞧不起,再被当成一文不值的东西了!”

关靖应声而起:“主公……属下有异议。”

换言之,这是一个真正带着家当的合伙人,而非一般下属。

“不错!”公孙瓒回过头来,盯着自己最信任的下属,不急不缓。“正是那一次!虽然彼时他官位已经远远高于我……可我始终不服,唯独经此一事,却陡然心知肚明,我这辈子是追不上他了……弹汗山火起,我一度想不顾一切回头去寻他,却终于只能是被败兵裹挟回来!士起,大丈夫生于世,眼看着自己的当日的兄弟或横行天下,或坐镇一方,却又怎么能忍受自己本人不值一文呢?今日我若走而投范阳,生必然是生,且将来多少有一份前途和富贵,但我这辈子就再不能在我那些兄弟,还有袁本初这个小婢养的狗贼面前抬起头了。”

言至此处,愤懑至极点的公孙瓒反而忽然冷静下来,并对关靖说了真心话:“士起,我这人恩怨分明,自幼及长,看的起我的人,我都牢牢记在心里……我婶娘看顾我,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你第一个投身于我,田楷引其族中子弟来奔我,王门、严纲愿意从我,我也不会忘记;还有族叔公孙方,族弟公孙犊愿意从我,我也心存感激;甚至我那几个出身极差的义兄弟,我握有渤海、平原的这些日子也多有照顾。可是另一边,那些看不起我的人,如公孙范、袁绍、公孙珣这些人,我又何尝能忍?现在袁本初在前,你让我不战而逃,往公孙范处寻公孙珣的庇护……道理对,利害也对,但我心不能平!”

文自然是关靖,武为王门、严纲,然后又有公孙瓒在清河的远房族叔公孙方、平原本地的远房族弟公孙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随军的卜师刘纬台……后面这位,加上家中开机房做织布生意的李移子、以及做典当生意的乐何当,其实都是安利号的附庸商贾,而且都是渔阳人,乃是公孙瓒在渔阳任职期间结交的义兄弟,算是对公孙伯圭起兵多有赞助,只是后两者如今并不在平原罢了。

“届时是能保住渤海半郡还是能稳住最北面两三座城?”公孙伯圭直接打断了对方。“又或是干脆引这五千骑兵去河间易县一带隔着易水为公孙范做缓冲?以至于寄人篱下,不值一钱!”

“我已经让田楷、王门、严纲去准备了。”公孙瓒复又望向了城西的黄河旧渎,彼处随着夕阳西下,金色的闪光已经更加清楚了。“你晚上便会知道。”

但无论如何,身为前线两万大军兼黄河防线的总负责人,其人忽然归来,却是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此人来到渤海,倒是真遂了他的愿,成了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毕竟,公孙瓒据有渤海,人口百万,加上本地武库什么的,想拉出来一支步卒是很容易的,但想武装起来一支骑兵,就显得格外辛苦了。

关靖当即失色,赶紧引着西面太阳下跪请罪:“府君,属下绝对是一片忠心,自当日高柳塞蒙君收留,便已决心为君效命终身……”

“然而幼年时节,偏偏族中同辈诸兄弟之中,我年纪最长,个子最高,人最漂亮,声音最大,所以每每有客人来访,总是先夸奖我……而族中长辈,还有我父,却都不以为然,尤其是我父,其人若不在倒也罢了,若他在,非但不会引以为豪,反而会多有尴尬之色,回去后还要苛责我母亲。”公孙伯圭语气平淡,宛如真的在说什么少年趣事一般。“而我母亲总是不知所措,她什么都不懂,一边总想让我被人夸奖称赞,一边却又不停挨训斥,挨了训斥后自怨自艾,然后依旧想让我被人夸奖……最后,还是我婶娘屡屡看不过眼,并在掌握族中财政大权后常常维护于我,我记得有次还当众嘲讽了我父亲一回,让他多有收敛,然后还让我母亲出来做事、长见识,省的在家里徒劳受气……你知道我婶娘是哪个吗?”

“主公当日用属下的计策才进取青冀,以至于有今日危局,如今主公要去生死相搏,属下又怎么能弃主公而走呢?”关靖抬起头来,恳切相对。“靖愿从征!”

“非是此事。”关靖避席当众俯首下拜。“属下虽多年未曾从军,却依旧能骑马作战,请从征!”

“并不是什么让人沉醉的旧日好事。”公孙瓒闻言头也不回,只是不由失笑而已。“士起知道吧,我母亲出身很低……当然,也不至于到袁本初母亲那种地步,连个说法都没。”

“府君说笑了。”关靖无奈摇头苦笑。

话说,此时的平原城内,自公孙瓒以下,大概有这么几个要紧人物。

众人骇然,而公孙伯圭复又立在死人席前一边以绢擦拭钢槊,一边复又扬声相询:“我刚才所言,可还有人有异议?”

“前年讨董的时候,幽州乡人和族中长辈都发信质问我,问我为何不从他,但那些人怎么可能知道,我若是从他,渤海百万人口的基业就要直接弃掉,因为其人八成是要我引兵随他去关中的。所以我才低三下四派人去求个将军号,想暗示留下来镇守一方……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三十年的兄弟,在他眼里一钱不值,他连个将军号都不给我,连一方镇守的资格都不给我,反而是给了什么关羽、程普这种人送了将军印!”

“既如此,”公孙瓒仰头一叹,也不去扶起对方,而是立在席间持槊相对。“今日你我同去,务必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公孙瓒绝非一文不值之辈,君等亦非一文不值之人!”

此言说到最后,其人复又持槊环环一周,指向周边诸人,而非只关靖,从田楷往下,连着王门、严纲,还有席中其他军官,也纷纷起身俯首称喏。

—————我是心态崩了的分割线—————

“瓒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袁绍

(本章完)

第236章 铁骑横百里(上)第307章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527章 尽日徘徊浓影下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壶第95章 当走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451章 白雪纷纷落庭中(上)第121章 崩坏(下)第104章 折返第379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7k勉强二合一)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拟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第304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第497章 千里连舸断龙背第432章 伏盾终起盾(本月153k)第165章 雾气第448章 爱叹非为婚姻故第365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讯第350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第215章 论于樊舆请来领奖!第2章 卢龙塞第67章 大人(上)第436章 师生贵礼轻(2合1小小还账)第495章 旧友南行雨纷纷第354章 道德几时曾去世第510章 天时怼兮威灵怒第421章第406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第191章 天意怜孤草第131章 求见第338章 丈夫功业本相依第358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下)第312章 李广无功缘数奇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77章 撤屯(下)第422章 智士见事迟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208章 喜怒形于色(下)第252章 辨声知人心第259章 铁刃瘦黑立北营第85章 首尾第424章 请降须受缚新书《绍宋》已发,欢迎老朋友们去试试口味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232章 虚言复东阿第181章 日出东南隅第320章第448章 爱叹非为婚姻故第324章 忽进忽退忽渡河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继续大章提前还债第206章 人从河中来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74章 秋风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30章 花明柳暗第7章 激战第148章 女人(10k还债)第148章 女人(10k还债)第354章 道德几时曾去世第482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完)第507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上)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57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上)第190章 春去夏渐腥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74章 秋风第241章 盗马亦盗人第54章 见识第492章 当头退避也应难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110章 宫前第26章 緱氏县中第114章 凶淫(9.6k假设群里有人考了700分的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384章 西宫东阙何所罪?第161章 秋猎(下)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369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第84章 槛车第82章 鸡汤(下)第71章 大飨(下)第409章 又见猛虎起河东(下)第117章 相邀第254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第63章 临阵(中)第307章第497章 千里连舸断龙背第190章 春去夏渐腥第149章 清楚第349章 西北功名奋发冬第390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第215章 论于樊舆第387章 贵贱不相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