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

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

张益德一时有些恍惚,但到底是忍耐不住:“敢问董君,如何拿一千郡卒收复郡南十城?”

董昭当然猜到对方会有此问,倒是放下捻须之手,在榻上拢手一声轻笑:“益德既有此问,那你可知郡南十城如今是什么模样?”

“来时路过, 稍有知晓。”张飞正色答道。“所谓郡南十城,乃是指除去最远,也是唯一在漳水南面的广宗外,钜鹿泽以南八个县,十座城,而如今为许子远以官位相购,尽归于袁氏。我来时查看,每城各有所据,大城千五百众,小城千人,甚至千人不到,除此之外,挨着钜鹿泽东南向的浦落津小城那里,因为是顶在最前面,威胁瘿陶,堪称位置紧要,所以有许子远亲自坐镇,有约三千人……无论如何,合计得有万五之数。”

“说的不错。”董昭也跟着正色起来。“这其实便是以地方大族掌权的好处了……益德也曾久在地方,应该知晓,平常的官府倒有一半力气与这些地方大族对抗周旋,偏偏地方上的人力物力皆在他们手中,所以做起事来不免事倍功半, 我这里与孙伉便是如此情形;而如今,袁本初待下以宽, 乃至于许子远这般干脆将地方职务拱手相让, 自然反过来事半功倍, 这也算是与咱们君侯之间最大的不同了……不过,这种做法也是有巨大坏处的,也正是在下以为益德可以凭一千人马收复十城的根据。”

“愿闻其详。”张飞听得此言,愈发严肃。

“益德请想一想,这些人本就有地方之实,一旦又借着乱世被袁本初许了官身,也就是有了地方之名,那么名实兼备,便是一地之主了。”言至此处,董昭不由冷笑。“而既然为一地之主,自然威福自用,视本县本城为私产,视别县别城为敌国,并以治下其余大族为隐忧,再加上彼辈本是骤然得此大利,连印绶都不全,所以心中必然极度不安……换言之,此时此刻,这些郡南诸城,名为一体,其实各怀心思,相互提防,甚至坐在城中还要疑虑本县本地昔日故旧不服自己……一句话,此诚所谓上下左右前后皆相疑之秋也!”

张飞已经听出了一些端倪,却是缓缓颔首:“董君是说,我领兵前往郡南,若是进取的够快,让许子远这唯一统筹之人来不及反应,则彼辈根本不会守望相助,甚至于根本不会合流聚兵?”

董昭缓缓摇头:“进取疾速自然是要的,而且越快越好,但即便益德不能快速扫荡,也无须忧虑许子远能轻易回师聚众……不瞒益德,你此番南下我有两个小策相助,或许会有些效果,一为乱敌之策,一为惑敌之策!”

张飞怔在当场。

“乱敌之策,乃是说郡南那些大族,我素来知晓他们的根基,明白他们的恩怨纠纷,所以今日这一下午便已经按照他们的性情、实力,新旧交情、怨恨,写好了几十封伪作的书信。”董昭却不慌不忙,继续坐在榻上从容言道。“信中尽是合纵、连横、威胁、挑拨之言,益德一旦出兵,便会有数十名当地出身的吏员假做使者同时单独南下,乱送一气,届时联合着益德的军事作为,必然让他们互相生疑对立,甚至说不定会相攻相拒。而惑敌之策就更简单了……益德不妨除去军服,领一千兵从蒲津中间暗渡过去,先不要碰任县、平乡,而是假做许攸委任的官员,行到他们身后的广平、南和一带,再突然发动,肆意出击!”

于是乎,其人立即催动全军上前,后降气力充足的兵马在前,先降却因为转战多出气力已失的兵马在后,六千大军,顺河而击,一个下午便在漳水边上斩首过千,降服过千,而剩下的人中,其实只有两三百人渡河成功,其余俱皆因为在浮桥上踩踏拥挤,而淹死在了河水中,与当年的黄巾军殊途同归!

河对岸的许子远还有数千安平守军,隔河看到自家兵马被屠杀殆尽,早已经惊惶失语,不知所措,但偏偏张益德还没有放过对方,其人借此大胜之威,仿效公孙珣当日渭水一战,将降兵中军官还有自己军中之前向许攸买过官却无什么出彩表现的降将尽数拖出,尽数斩首,行刑示众!

八月三十日,张飞难得分出两千兵,其中包括一开始从郡北带来的一千兵马,交与了司马芝,让其在曲梁这个与邯郸只有一个鸡泽相隔的地方安守,然后便有故技重施,领着几乎全是降兵的剩余全军三千余,只带数日干粮回师向北……而降兵们也跟往日一样,毫无思考余地,便茫茫然随着张飞继续奔走出战去了;

当然,张飞并不知晓,就在他大破许攸,震慑漳水的当日上午,得到之前南和一战讯息的董昭便直接邀请了郡丞孙伉,让其人来官寺后堂相会。

“如此,在下现在便去做。”孙伉听得此言,只觉死里逃生,简直欣喜。

回到眼前,张飞轻兵疾行不止,赶到之时,那三千人马已经扔掉了浦落津小城,并建好了浮桥,正准备在河对岸的安平守军接应下渡河逃窜呢……只是,张益德身为军中宿将,此番出征又急袭如狼如虎,战至此时早已经气血难抑,见此情形又如何会有所迟疑?

当然了,此时这瘿陶城中并无一人知晓,许攸早已经逃出浦落津小城,而张益德急袭如狼,狠厉如虎,此时正在漳水畔大显神威呢!

“不取你一命,何以立威建德,膺服钜鹿上下数十万人?”董昭端坐在上,黑胖面容上只有冷冷之意。“大战之前,你何必发此可笑之语?”

话说,早在一开始张飞突然领兵失踪,孙伉便已经不安起来;而数日前,随着张飞在郡南大闹天宫的迹象初显端倪,其人的这种不安便愈发明显;等到这一日,消息传来,任县、平乡、钜鹿三城一起出兵南和却败于张飞之手,而张益德几乎已经扫荡郡南成功的消息传来后,他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再无多余逾矩举止。

九月初一,张飞攻破广年县城;

九月初三,张益德回到一开始占据的南和县城,已经聚兵四千,且收复郡南过半,而此时,不过相距他一开始攻破此城十日而已,北面的任县、平乡县、巨鹿旧城三处,居然才刚刚相互试探清楚,然后在许攸的逼迫下,聚集一起,试图夺回南和,方在路中……张益德当即立断,迎面出击,两军黄昏时相遇,张益德冲杀在前,穿透敌阵,全军一个照面便斩首三百,当场逼降其众,到此为止,这位曾得公孙珣亲口称赞的万人敌却是在十日之内,尽复钜鹿郡南八县九城,甚至还要外加一个魏郡曲梁县城……仔细算算,此时居然只剩一个浦落津小城尚未收复了;

九月四日,张益德依旧没有给这些降将降兵任何思考时间,居然一边送信过钜鹿泽告知董公仁,一边马不蹄停,挥全军六千余众北上,直扑浦落津;

九月初六日,张飞又是在漳水这个水系几乎遍布整个冀州的河北大河畔遇到了敌人……原来,许子远虽然被张飞打得措手不及,难免有些茫然,但其人智计摆在那里,却早已经察觉到了危险,所以他一边下令全军撤退到漳水对岸的安平国中躲避,一边先行渡河,去安平国领了数千兵马前来接应,而之前逼迫任县、平乡等三处兵马合力南下,其实本就是虚晃一招,是为了掩护这次撤退而已……堪称明智!

但许攸虽然如此小心,却依旧万万没想到,任他聪明一世,却一时遇到了一个天下间难寻的熊虎之将,而且可能是天下间最善如此乱战的一员名将……张益德十日九城,各处皆一战而胜,三城兵马汇聚反而让他节省了时间,可以扔下三城,直扑浦落津而来。

“我家与黄氏乃是世交。”孙伉浑身冰凉之余赶紧解释。“他有我的书信乃是寻常事啊……彼辈才反叛不过两月而已,之前的书信焉能作数?”

而片刻后,其人复又努力挣脱董昭,俯身在地上下跪叩首谢罪,却是举手指天发誓:“属下一叶障目,妄自尊大,不识泰山可笑至极,还望府君见谅……今日之事,属下在此立誓,若府君能让属下免遭此祸,将来必然结草衔环以对!”

郡中上下谁人不知张益德已经功成泰半?而且刚刚忙了一下午,眼看着董访收了军权将孙氏的力量全部带走,再加上那边功曹等人查看信件,果然是笔迹、印鉴清晰,哪里还会有所犹疑?

孙伉早已经彻底放松下来,此时只当对方是要趁机拿自己立个威权,定好上下仪制,如何不愿。

董昭哑然失笑,却又上前扶起对方:“公告过虑了,咱们二人君臣一场,之前虽然有些龃龉,但若是执意要灭你全族,又何必等到现在呢?”

对此,昨日见到张飞,只觉得此人是个一勇之夫,且董昭依旧无能为力的孙伉倒是并无什么多余说法,该如何便如何,只是拿住司马芝随军一事,也派出其弟孙行作为副将随行军中而已。

当然,董昭也是一如既往和蔼可亲,他亲自来到堂下扶起对方,又拉到后堂上首并列挽手而坐,多少是让孙伉长出了一口气。

但很快,随着二人坐定,董昭开口,这位做了许多年钜鹿郡丞的本地世族之冠,却还是瞬间浑身冰凉起来。

孙伉醒悟过来,赶紧再度谢罪,而两人就在官寺后堂中并坐,呼唤董访还有诸多孙氏心腹来到此处,然后孙伉当面吩咐,移交兵权与董访……自家主人和郡守俱在当面,孙氏心腹如何敢多言?而董访也毫不迟疑,先接手郡卒,然后便出城汇集了那一千城外的孙氏族兵,便匆匆南下往与浦落津对峙的城方向去了,俨然是真要与张飞夹击许攸。

张飞闻得此言,一改之前的收敛,却是昂然相应,再不犹疑,宛如猛虎睡醒,猎豹弹腰一般。

孙伉被按在地上,此时抬头张口欲言,一开始想呼喊求救,却想起自己可用之人如今皆不在此;复又想向同僚辩解书信乃是伪造,却自知无人会信自己;最后又想质问对方为何出尔反尔,却忽然想起自家胞弟尚在军中,家人已无抵御之力,如今局面,族诛一事并非虚妄……实际上若非上午被骗走兵马,族诛一事反而可笑!

最后,其人只是怔怔反问:“府君真不能饶我一命吗?”

“公高,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董昭摸着对方的手,略显无奈。“益德击破郡南八县九城,得到了无数降人的口供,检索出了无数机密书信……别的倒也罢了,唯独任县的黄氏那里却居然寻出了一封你手书的信函,笔迹相同、印鉴齐整,使者据说也是你亲信家人……”

“益德不必如此多礼。”董昭见状也跳下榻来,赶紧还礼。“人有所长,事有所分,若无益德熊虎之姿作为倚仗,我这番筹划安排,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徒惹人笑而已,接下来还要看益德如何威风八面了。”

“这信是伪造的!”孙伉几乎要哭了出来。“先不说张益德张将军南行我根本不知情,只说图谋卫将军,我哪来的这个胆子?而且,我也的确没有写信啊!府君,你是知我的,我虽然之前多有不敬,且有怨言,但绝不会冒着家门被灭的风险作出如此蠢事……至于印鉴,我做郡丞多年,郡中上下交游广阔,多有人见到,真要有人拿泥丸仿造一二也算寻常……总之,请府君务必信我!”

“你且稍安勿躁,听我说完……”董公仁扯住对方,将对方拉回座位中,继续从容讲道。“而此信后半截中,你却又与对方商议,要黄氏那边稍作隐忍,等卫将军出兵邯郸,再突然献上瘿陶,引袁军直捣卫将军身后,以成不世之功……公高,你自己说,这封信摆在这里,不管是什么时局,不管你家门如何,不管你本人名望如何,说破大天去,难道逃得脱灭族之祸吗?!”

而二人来到前堂,董昭端坐到了堂上正中之位,孙伉侍立在下方侧翼,郡中贼曹、兵曹、功曹、计吏、狱吏等等也皆受召而来,侍立于堂下两侧。

两千兵马匆匆而去,城中并无其余军士,而董昭依旧端坐于后堂巍然不动,弄的孙伉也只好继续战战兢兢陪同在旁。

三日后,八月廿三日,伪作袁军,出现在郡南腹心之地的张益德轻易骗开南和县县城大门,斩杀守将与伪县长,兼并其众,与此同时,整个郡南各处势力,几乎全都接到了使者传递的各类讯息;

孙伉再无可言,只能仰天而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属下自视甚高,却不过府君掌中一物而已,确实可笑……事到如今,只求一壶烈酒,一柄利刃,绝不会他人再为属下之愚钝自大而平白送命了!”

只能说,没有和其他同僚一起见到关云长那个怪物,是许子远的幸运,而更幸运的是,他居然独自见识到了张飞这个怪物!

行刑完毕,张飞为防董昭在后实力不足,有万一之虑,便烧断浮桥,将尸首尽数扔入漳水,然后又亲自聚众七千,大张旗鼓,顺着浦落津大路往瘿陶城去为董公仁撑腰去了。

说着,就在张益德愕然不知所言之时,董昭复又从怀中取出一封文书,放到了对方身前,然后面上却是显出一副心疼姿态:“益德请看,这是许子远卖官的文书,千石别部司马,盖有袁绍的车骑将军大印,十足真货,你持此文书,尽管大摇大摆,装作安平来的援军,从钜鹿泽嚣张南行便是,说不定还能诈开城门……唯独一个千石官职,却花了我足足两千贯!两千贯,比先灵帝卖的都贵,也就是许子远能卖出这个价来!”

至于如今董昭有召,他自然不敢不去……实际上,整理好仪表,高冠直裾,黒绶铜印,其人非但没有拖延,反而及时一反常态,笑靥如花,匆匆进入了熟悉的官寺,等来到后堂,更是纳头便拜,口称府君。

“这我自然知道。”董昭失笑道。“但这封信却非是之前的旧信,乃是数日前益德出征后才送到的,而且信中前半截便是提醒黄氏小心益德举止……”

“不必你去,你便在此处与我同坐,吩咐他们过来便是。”董昭不以为然。

“敢不从命?”

故此根本不用几名侍立在门外的甲士动手,贼曹、狱吏直接上前,便在堂下轻松拿下孙伉,并解走了对方印绶、佩刀。

孙伉惊慌失措,几乎要从座中跳起来。

孙伉盯着对方那张黑胖脸颊,不由怔在当场。

“之前在下愚蠢,以君臣之份悖逆君臣之义,却不料今日竟然承府君如此大恩。”隔了许久,喘过气来的孙公高方才苦涩言道。“还请府君吩咐,若能做到,属下必然倾力而为。”

隔了不知多久,张飞方才反应过来,却是并未着急收起这封文书,反而是直接下榻朝着董昭躬身一礼:“世事如棋,皆在智者所料,董君如此分划,简直将十城之敌戏于鼓掌之中,在下若不能为足下复郡南十城,怕是连一介武夫也难自称了。”

董昭当然不会告诉此人他弟弟孙行其实比他死的更早,所以只是缓缓点头,挥手示意而已,然后,狱吏自然将此人带走。

廿八日,没有理会独立悬在漳水南面,几乎要突入清河的广宗城……实际上董昭口中的八县十城本就没算上这座城……张益德选择了聚拢优势兵力直接往西南方向逆流而上,却是在一日内连续攻取了钜鹿最南面的斥章、列人两县;

廿九日,已经拿下五座城,手握五千之众的张飞居然选择绕道魏郡曲梁县回师向北,却是在曲梁守军目瞪口呆与猝不及防之下再度轻易得手,到此为止,整个钜鹿泽以南已经成为了张益德的猎场,莫说仅凭这些地方守军,便是袁绍调遣主力部队来援,恐怕也不一定能轻易胜之了。

“此事易尔。”董昭拢手在旁,不急不缓。“请公高将你家藏在城北三个庄园中的一千多族兵与我,还有本城剩余的一千郡卒,其实也多是你家弟子委任的军官,现在一并与我……咱们现在就唤他们过来,让我弟董访领着,即刻动身出兵浦落津,与益德合力击破许攸……你放心,你胞弟孙行在益德军中,多有功劳,你这两千兵,交与他来带便是!”

然而,其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待这一千兵行到钜鹿泽边缘时,他的弟弟却是干脆被张飞一刀两断,并扔入了钜鹿大泽之中,反而成为了张益德立威的手段。然后,全军千人立即转向南面,趁着秋日水系丰满,大泽便于行船之时,登上了董昭早就备好的船只,直接南行往郡南去了。

二人既然议定,又都不是什么拖泥带水之人,那么第二日上午,张飞便直接出兵,带着司马芝,领着一千人连军服都不齐备的郡卒,只打着汉字大旗,匆匆往东南而行……据说是要往钜鹿泽东面的县城中屯驻,去拒县南面浦落津小城的许攸。

廿五日,之前匆匆委任了一个降人为县长,然后就扔下南和不管,率全军带着两日干粮轻兵出行向东的张飞夜间悬索而上,突袭广平得手,再下一城;

廿六日,依旧扔下城池不管,肆意轻兵出击依旧向东的张飞以三千众兵临漳水畔的曲周城下,城中伪县令惊惧之下以为卫将军大军已过钜鹿泽,将要渡漳水袭袁绍之后,居然直接投降,而此时,处于浦落津小城的许子远方才得知身后出了天大的岔子,却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由于张飞的肆意妄为和董昭那根本毫不在意是否露馅从而依旧满天飞的假使者,许攸的使者已经无法取信于任何人了;

而就在狱吏还要按照规矩,免去其人冠冕之时,董昭却忽然抬手制止:“同僚一场,何必羞辱?孙公高……你虽屡次忤逆于我,屡次大放厥词批判卫将军之政,战事起后,更是屡次推诿拖延军情,但我念你多年辛苦维持郡中有功,今日与你一份恩义……你今日大罪,罪不可赦,但若自戕了断,我便为你在卫将军处求情,只罪你一人,不涉家族!”

许子远目眦欲裂,几乎晕厥,却又无可奈何。

“张将军荡平郡南,逼降任县王氏,检到一封书信,内有一人勾结叛逆,图谋不轨,欲献钜鹿至袁贼,以邀功赏,王氏族长也供认不讳了。”董昭望着堂下诸多郡吏集合完毕,却是毫不犹豫,直接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然后又以手指向了已经懵住的孙伉。“叛逆者,正是郡丞孙伉……贼曹何在?拿下此人!功曹何在?来检视此信,并传送左右查看!”

孙伉今日心潮澎湃,忽上忽下,闻得此言释然之余几乎全身垮掉,差点瘫在地上,但好在董公仁稍胖,力气也足,到底是将他重新扶到了座位之上。

“我自然信你。”董昭继续握住对方已经满是汗水的双手,一脸恳切。“我如何不信你呢?因为那封信本就是我伪书的,印鉴也是我之前寻得机会偷偷伪作……但如此局势下,伪造的又如何呢?不能灭你全族吗?郡中上下都知道你以往的跋扈,也都知道你对我还有卫将军有些眦怨,再加上之前和现在的局势,他们难道会不信吗?”

“差不多了。”眼看着日头偏斜,估算着兵马已经远行,董昭这才发言。“咱们一起去前面大堂中,一起处置一件公事就散了吧!”

郡中上下在堂中肃立随侍等候,而不过片刻,狱吏便复又来报董昭,说孙伉畏罪自杀,已经自刎于狱中。而等到翌日,郡中在各处亭舍、义舍处贴出公告,明示孙伉忤逆叛乱之实,自不必多说了。

到此为止,九月初七日,钜鹿离乱数月,一朝遂平。

————我是一朝无力的分割线————

“董昭为钜鹿太守,驻瘿陶,郡丞孙伉,国中大户也,举孝廉十载,望于郡中,素不齿昭,多有不敬。建安初,袁绍交攻公孙珣珣于冀州,河北一日三变,朝南暮北者众,许攸持袁绍印以官购钜鹿郡南诸族,九县十一城,一朝叛离,瘿陶悬于钜鹿泽北,一日三惊,而孙伉无礼愈甚。及张飞北行钜鹿,以千兵转战,十一日连战连捷,克复十城,郡中重定,复有降人举孙伉交通袁氏,罪当族诛。昭闻言叹曰:‘董卓乱后,数载动荡十三州,本即上下相疑之秋也;冀州离乱七载,亦即天下动乱之源。居于此,当此时,今日叛,明日降,多时势所迫也!伉虽不敬,情法不容,然以族诛,终不忍也!’伉闻之,于狱中泣拜于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重;一时无知,不识英雄之容,当以死谢之。’狱吏者,郡中故旧也,遂借其刃自戕欲狱中,而昭赦其族。郡中闻之,皆曰:‘此府君以德报怨也!’乃膺服。”——《汉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谢飞翔大笨熊同学的飘红……这章总算赶出来了。

(本章完)

第95章 当走第304章 聊持宝剑动星文第23章 不疑(6.6k)第149章 清楚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483章 违天辄非凯第503章 寒声一夜传刁斗第384章 西宫东阙何所罪?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第482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完)第509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下)第503章 寒声一夜传刁斗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302章 河内洛中两相隔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177章 背德第355章 舟车何处不通津?第350章 南辕咄咄欲何求第469章 及年岁之未晏兮第109章 道旁第48章 务实第541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全书完)第152章 无力(上)第311章 卫青不败由天幸第335章 直指边城虎翼飞附录10:公孙离和她的“家”——冬树寒枝第513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第138章 劫持(上)第453章 何敢自矜医国手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262章 带长剑兮挟秦弓(不欠账了)第248章 城门口公孙仗势欺太守第315章 白马猎长原第100章 大事(上)第421章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372章 纷纷入歧途第159章 定策(下)第450章 大江东去老诸侯第348章 降虏西击胡第527章 尽日徘徊浓影下第276章 门前立故友(下)第9章 战后第243章 亿钱予一钱第340章 关东起群雄(上)第506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续)第274章 陌上显大德第118章 大事第356章 波涛失意虓虎起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261章第39章 虚惊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264章 志气方自得(上)第472章 岂余心之可惩第202章 一意起高楼(下)(四合一还债)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辽东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535章 山形依旧枕江流第246章 孙文台所向无前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266章 天凉好个秋第181章 日出东南隅第469章 及年岁之未晏兮第81章 鸡汤(上)第527章 尽日徘徊浓影下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继续大章提前还债第314章 叛军崩殂畏的卢第530章 空看花开满台日(续)第295章 读书万卷不谋食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474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第103章 麦饭第410章 世间底是英雄物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第522章 但见悲鸟号古木第55章 望气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193章 只见旧人哭(上)第45章 莫须有第348章 降虏西击胡第308章 耻令越甲鸣吾军第173章 请降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30章 花明柳暗第153章 无力(下)第7章 激战第419章 诚知匹夫勇(跪谢若冰大佬的白银盟第374章 被驱无异犬与鸡(二合一)第510章 天时怼兮威灵怒第114章 凶淫(9.6k假设群里有人考了700分的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壶第226章 不论身后第77章 撤屯(下)第377章 人言宝刀投烈士第181章 日出东南隅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32章 岂欲万全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