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云台千尺尽功臣

第441章 云台千尺尽功臣

张飞李进一分南北,不问进退,注定要随着二人的成就而演化为一段逸事,正如之前陈国傅韩拓拼死一烧粮仓,硬生生的用自己一条命逆转中原局势,迟早会被人记住一般……有些东西的宝贵, 可能会因为时代的混乱与随之扬起的浮尘而被人忽视,但等到时日渐长,雨打风吹,终究还是会显出它原有光华的。

当然,话反过来说,建安二年的夏日, 却是正处于一个扬尘四起的时代。

就在南阳战火重燃,中原四强合一之际, 六月初, 天下至强的卫将军公孙珣在青州解散、安顿好了部分兵马以后,却又西走兖州,一边算是继续巡视新得之地,并做妥善安置,一边却是准备从苍亭渡河,往邺城而去。

毕竟,河北平定,这位卫将军的地盘重心将会大大倾斜,没有比邺城更理所当然的统治核心了。而此番公孙珣除了设置州牧,分立将军外,还专门将高顺、徐晃、张辽、成廉、赵云、田豫、杨开、宇文黑獭等得力下属,外加被他留下的太史慈、杨秋,连带各部精锐一起抽调到了邺城,直属卫将军府司马韩当, 总数约两万,万骑万步, 是为中心禁卫之军。

“这么说河内已经大局无碍了?”这日下午,苍亭浮桥处,无数兵马正在北走渡河,而公孙珣的伞盖却停在了南岸桥头金堤之上。

“应该是这个样子。”吕范在旁缓缓而答。“按照顺大河传来的军报,乃是张杨不欲降,又不欲战,他手下杨丑实在是忍耐不住,便暗杀了其主试图举郡而降,而张稚叔虽然软弱无能,但平素里对下属还是好的,有一个黑山降将,乃是刚刚降服的,唤做睦固睦白兔的,复又暗杀了杨丑,试图聚众抵抗……结果镇西将军大军进入河内后,张稚叔旧部离散降服无数,只有那个白兔引两三千山贼降兵在射犬城试图抵抗,却被前锋牵子经与沮公祧二人督军上前,一战而下了。”

“射犬得白兔吗?”天气有些闷热,坐在金堤上的公孙珣若有所思,却又一时摇头。“张稚叔虽然有些自不量力,又软弱无能,但到底是个难得懂得保境安民之人,也是可惜了……而如今既然出了这种匪夷所思之事,而其人到底未曾与我们直接交战,何妨给他个好名声?”

“喏!”吕范会意颔首,却又赶紧再问。“此事既罢,河内却如何安置?还有河南那边,因为耽搁太久而青州这边又太快,程镇南和徐长驱早已经领兵溯河而上,二将一路西行只在镇西将军身后不远……河南、弘农之事是不是要吩咐一下?”

“程德谋与徐伯进俱是我家故吏出身,有阿越在,不用担心他们会抢功,只有一句话给他们三人……”公孙珣只觉得天气愈发炎热起来。

话说,公孙珣之所以拒绝迁都于邺城,并非是说到了这个地步,天子对他就无用了,恰恰相反,此时的天子与汉廷对他而言反而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步,但这种重要却已经是双刃的了,当日常山定策时所言的那个‘取天子而不为他人所令’也已经贯彻到了一个新的地步:

往后数年,公孙珣一边依然需要控制天子和公卿,保证这些人不会落入‘他人’之手,让自己丧失大义……尤其是中原联盟事实上成立,而这个联盟与之前袁绍不同,它汇集了大量真正的英雄豪杰之余倾向汉室的政治色彩也太过于浓厚了!

“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公孙珣立在堤上,一时不解。“之前为引诱袁绍,所控之地狭长,故家人与幕属那里也跟着来往奔波辛苦,时而昌平、时而长安,时而常山、时而太原,而如今河北既平,却是可以让他们在邺城安顿了……”

众人齐齐一怔。

“有什么话?”公孙珣走了两步,无奈回头。

“元皓所言极是,天子不动!”公孙珣终于不能再装糊涂。“公卿也不动!”

“所以留了贾文和!”公孙珣当即应声。“还有什么事,不是两件吗?”

“更是怕仲德不去营州,彼处无人为我尽心。”公孙珣抬头恳切而言。“仲德……人到用时方恨少,我仔细想过,我大兄既然去了长安,那能为此任者无外乎是你与几位军师了,可田元皓长于大略,兼有正气,我准备让他在我幕中为御史事,行言官之实;公达明澈,我准备用在身侧咨询不决之事;志才忠心可靠,我准备依旧用他掌握情报,监察诸将;至于子衡与正南就更不用说了……不用你,你让我用谁?”

“要快刀斩乱麻!”公孙珣颇显严肃道。“河北之战,袁绍覆灭,兵威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带着这么多兵到处耀武扬威……段煨、李蒙若识相都可以给个好结果,若不识相也不要犹豫,无论如何一定要快,这么多兵马摆在这里,不需要吃饭用度的吗?速速结果,然后各自归所处解散多余兵马,让士卒归乡……就按之前说的办,徐荣那里让他留五千兵马便可,屯驻华阴,属王叔治;河南、弘农特殊,可以让程德谋接手段、李二将兵马,组织军屯,两地太守之名也可以给二将保留以慰人心;阿越折返并州后,更要解散大部队,将重心放在协助陕州和北面防御、收拢鲜卑部落身上!至于河内太守……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而另一边,这位卫将军既然要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体制,却也需要开始防备天子和旧汉诸臣们的干扰插手……毕竟,虽然遭遇打压,可那些自诩汉臣之人的能量却依旧不能忽视,而天子和公孙珣的长子长女年纪相仿,又极为聪明,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也已经渐渐懂事,更要小心二者结合闹出事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喏!”董昭立即称是。

吕范等人立即微微俯首听命。

吕范等人心中齐齐一动。

“程仲德不行。”公孙珣瞥了一眼程昱,却干脆摇头。“仲德文武兼备,兼有刚气,我准备委其为营州牧……河内让牵子经去做,沮公祧去上党!”

“关中好啊!”公孙珣不得不再解释几句。“重重锁钥不说,尚书台、未央宫尽在,何须专门迁移?迁都这种事情是动摇国本的,如无必要,不能乱来……而且,如今河北白茫茫一片,咱们若不能完成新政,如何好让天子来此战后混沌之地?”

公孙珣心中微动,他自然知道审配、田丰与沮宗之间是有私交,也知道他们算是乡党,但审正南和田元皓此举却也光明正大,因为沮宗无论是资历还是忠诚都没有任何问题,而接下来几年,最重要的便是推行新政,河内这种大郡要地用沮宗这种出身可靠之人比什么都重要。

公孙珣打开信封,借着灯火去看,却又不禁怔住……原来,此信乃是贾诩以自家母亲名义传来,其人信中自承,因孙文台江东猛虎、刘玄德卧淮之龙,而曹孟德天下英雄,今虽卫将军势大,然一旦三家并势,全取中原、荆襄之地,则未必可制!

故此,其人早在五月初在长安闻得三家结盟后便下定决心,表吕布为南阳太守,让其率八百旧部,悄悄出武关去了。

是夜,雨打军帐,卫将军一夜难眠。

这一日匆忙且不提,待到公孙珣渡过黄河,正逢夏日暴雨,不得已于河北稍作安歇,然而当日晚间,又有人不顾大雨倾盆从邺城方向送来急报,却是之前长安传出的一则消息,邺城收到后不敢怠慢,连夜送来的。

众人见公孙珣心中稍躁,皆不再言语,而是随公孙珣伞盖一起准备下堤上浮桥而北走。然而,未及来到桥边,却闻得前方浮桥上惊呼不止,片刻后更是有义从曲长刘璋抱着一个乱动的物什从桥上飞奔来报:

“主公,河上有鲤鱼跃至桥上!”

不过,这个人选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审正南等人本来也只是尽公之心之余方才稍微照顾乡党旧识,所以一时居然无法驳斥。

“沮宗沮公祧如何?”审配昂然上前,主动说起一人。“沮公祧忠心耿耿,才德兼备……”

“君侯忠心体国。”停了半晌,别人倒也罢了,董昭却不得不应声。“臣也只是担忧老夫人来此,王叔治纯臣,钟元常受制于公卿,关中或有乱事……”

——————我是颇感无力的分割线——————

“昔太祖平河北,分州建制,过苍亭,立浮桥过大河,有金鲤自桥上跃,化为金龙而去,是为吉兆二也。”——《旧燕书》.五行志

再说了,沮授父子皆死,虽然不至于感到惭愧,可公孙珣心里对沮宗却也是多有些讪讪之意,若其人回到幕府,日后见面多少有些尴尬……甚至再想一想,此时沮宗恰好正在公孙越军前效命,都不用挪窝的。

反正,审正南这个提议不说处心积虑,却也是极妙。

“臣不是这个意思。”董昭压低声音言道。“臣是说……”

众人不敢再言,刘璋也赶紧扔下手中鲤鱼跟上。

“你是冀州牧,这种事情自己看着办吧!”公孙珣实在是有些无力了。“赶紧渡河!”

众人一时表情各异。

“明公!”程昱此时闻言忍不住插话道。“既然说起泰山盗匪,那无论如何,这次都不能再让于毒跑了……这厮从黄巾之乱随东阿县丞王度起于东郡,复杀东阿令闻人生而走算起,已经喧嚣天下八九年了!其人狡诈野蛮,死不悔改,且多行大事,已经成了天下盗贼的招牌了。”

但几乎是瞬间,董公仁第一个反应过来,俯身称贺:“主公神武英明,一载讨董功成,两载覆灭袁绍,如今荡平河北,故有此兆!”

程昱也随之而笑:“将军是怕我这个刚气名士留在东郡,此地不好整顿吗?”

“且观之吧。”公孙珣负手望河倒是不以为意。“乱世混沌,龙蛇并起,于毒能屡屡成事不是因为他本人如何,而是因为为政者总是不能安定地方……你看,他昔日横行河北,拥众许多,甚至趁我和袁绍交战能轻易袭取邺城,而如今我一朝规大河以北,河北哪里还有他的立足之地呢?这种人,杀了简单,但若不能安靖地方,总有其他人取而代之的。仲德,当年的事情你也清楚,便是于毒也只是代死掉的王度那些人为此事罢了,你莫忘了此处河底有多少白骨累累,这才是于毒的气运所在。”

“放屁!”公孙珣终于忍耐不住了。“这是要下雨了,将鱼扔下水中,速速渡河!”

“臣之前在黑山贼中伏了一个暗子,后来邺城一事他趁机进了袁绍麾下,再后来随郭图一并降了,虽未有功勋,臣却想为他求个前途……”董昭尴尬而言。“还望主公恩准。”

听公孙珣说起往事,程昱倒是只能一声叹气,无话可说了。反而是董昭,见到公孙珣起身准备渡河向北了,却忍不住欲言又止。

这下子,河内太守的空缺立即无话可说了,倒是营州牧……

而就在公孙珣一时犹疑之时,吕范目光转过在场诸多人士,却是忽然上前:“沮公祧忠心可嘉,唯独度田之事未免须用重典,臣以为,程昱程仲德更佳!”

公孙珣立即点头,却是在金堤上站起了身来:“如此……再加上于文则两次抽签不死,便让他回济北,协助云长扫荡泰山盗匪,而东郡暂时直属冀州,这些事情也算是大略清了。而泰山郡的事情,等泰山匪乱平定后再说!”

实际上,袁绍倒下,袁术将亡之时,汉室这个招牌对于所有其余诸侯而言都是一个不能松手的东西,这是他们唯一能依仗来对抗公孙珣的大义……至于公孙珣,他也还没到那个翻脸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还早着呢,他才刚刚自起炉灶。

“天子不要动!”田元皓忽然上前插嘴道。

“两件事。”董昭赶紧正色而答。“一个是……一个是主公之前似乎有令给戏军师,让他河南事后不急归邺城,而是先去长安护送老夫人与主公家眷,还有卫将军幕属一起来此?”

“臣以为可以。”田丰也上前联名推荐。

“名字被我改了八九年的降人,谈什么资历呢?”公孙珣顾左右而笑。“再说了,袁本初幕府旧人俱为我发配河朔,总得任用一些降人名士以安天下名士人心吧?”

周围一片沉寂,只有浮桥上士卒过河时依旧呼号振奋,而程昱稍作思索,到底是俯首听命:“昱无才德,唯些许刚气,愿借明公一用。”

一直束手立在一侧的程仲德实在是未想到这两位人物的人事之争会牵扯到自己,却也懒得多言,只是微微张开眼睛,便复又束手而立了。

“明公是要将老朽放在火上烤吗?”程昱也是无奈起来。“我一降人,初来幕下,毫无资历,焉能猝然为一州牧?还是营州这种富甲河北之地?”

PS:继续三件事,

1、继续恳求大佬们随手对大娘比个心。

2、继续恳求大佬们随手对大娘比个心。

3、继续恳求大佬们随手对大娘比个心。

(本章完)

第326章 挥刀断虚繁第85章 首尾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200章 一意起高楼(上)第187章 羔羊临釜鸣第157章 亲厚第374章 被驱无异犬与鸡(二合一)第264章 志气方自得(上)第448章 爱叹非为婚姻故第422章 智士见事迟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第500章 一朝斩龙落田埂(继续大章还债)第485章 南箕北有斗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202章 一意起高楼(下)(四合一还债)第366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续)第116章 惊动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60章 出奇第454章 药方只贩古时丹第240章 赴前连赴后第86章 霜降第423章 赴阵犹遮面第168章 天命第187章 羔羊临釜鸣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99章 小谋第307章第207章 喜怒形于色(上)第121章 崩坏(下)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436章 师生贵礼轻(2合1小小还账)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387章 贵贱不相逾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66章 插曲第150章 明白第406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529章 空看花开满台日第501章 虎啸喧争如窃语第17章 归家第145章 盛意(中)第222章 掷首而还(7.7k)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终)第209章 喜怒形于色(续)第341章 关东起群雄(下)第16章 存问风俗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邺城(万字还债)第66章 插曲第53章 中流击水第139章 劫持(下)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338章 丈夫功业本相依第310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第160章 秋猎(上)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63章 临阵(中)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324章 忽进忽退忽渡河第202章 一意起高楼(下)(四合一还债)第56章 路遇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84章 槛车第536章 今逢四海为家日第419章 诚知匹夫勇(跪谢若冰大佬的白银盟第205章 寒随霞堤去第310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第470章 时亦犹其未央第129章 牌戏第204章 谁问道左人(2合1)第217章 范阳之枉第332章 岂欲万全报天子第413章 强移栖息一枝安(上)第410章 世间底是英雄物第226章 不论身后第275章 门前立故友(上)第431章 漳河连清河第442章 卓哉光武真圣君第381章 长驱白马向西殿第406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第409章 又见猛虎起河东(下)第2章 卢龙塞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79章 远迎第86章 霜降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137章 直下第239章 战左复战右第105章 渡口第94章 放火第484章 猎马敢齐出第310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第437章 旧怨平兮新怨长(继续小小2合1)第419章 诚知匹夫勇(跪谢若冰大佬的白银盟第325章 万里望河源第69章 大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