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握手相别去

第487章 握手相别去

数日后,当公孙珣率四万骑兵,试图绕行鸿沟走官渡突袭陈留之时,意外的被历史的荒谬性和必然性给弄得有些疑惑起来。

原来,这一晚,当他走到乌巢泽北面, 距离官渡只有半日距离以后,晚间宿营之时,提前出发的斥候回报,官渡那里果然有一大四小五个联排营垒早早相候!

其中,后方那个最大的营盘之上,隔着鸿沟遥遥可见,俨然正是曹操本人的旗帜!

换言之,曹孟德早有准备, 非但提早立垒于官渡,更是在公孙珣试图绕后之后,立即警醒,然后一声不吭从濮水南岸直接移动到了官渡。

这似乎让公孙珣的绕后包抄提前宣告了失败,也让公孙珣不免多想了一些东西,然而他想来想去,也不觉得自己和曹操哪里真的有不对劲的地方。

话说,和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不同,公孙珣的底气明显比袁绍更足,他牢记自家老娘口中那些几乎要磨出他耳茧的典故,没有丝毫犹豫,异常坚决的发动了这场战役。相对应的,曹操也获得了与历史上截然不同,远超他本人实力的超强力军队,使得其人能够全面布防。

然而, 战役的走向却总是殊途同归,偏偏又让人反驳不得。

譬如战役第一阶段, 也就是濮水北岸的白马-延津之战,和历史上官渡之战爆发的战场一模一样……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

因为这年头中原河北之间, 黄河上就那五个可以让大军从容渡河的渡口,延津、白马、濮阳、秦亭、苍亭!而从邺城出发,最近的两个渡口就是延津和白马,再往东的濮阳却是天下名城、坚城,难道要他公孙珣放着近路不走,反而要强行跨河去碰乐进驻守的濮阳城?!

要是打一年打不下来怎么办?!

没办法的,邺城是河北的政治经济中心,这是汉室四百年政治经济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两个最近的渡口也是客观存在,强行跟时代的客观产物对抗,只能说明公孙珣脑子进水,没有第二种解释!

所以,白马和延津这一战没有任何问题,最起码从战场选择上而言没有任何问题!

曹昂赶紧点头:“所以如之奈何?”

一时间,不要说公孙珣和麾下诸将了,便是贾诩也都一时严肃捻须,无言以对。

“殿下!”

这不是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更不是他们小瞧了公孙珣,说到底,他们对这种级别的骑兵运用缺乏认知与理解。

“喏!”

公孙珣心中猛地一动……话说,他刚刚看曹军大营失神并不是因为曹操早有准备而感到挫败!实际上,昨日晚间得到斥候回报,想透了一些事情后的他早就有了在此地长久对峙的充足心理准备,而之前贾诩那番谏言更是让他早早下定决心,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曹操!

他刚刚盯着曹军大营不动,仅仅是因为出于战场经验与直觉,觉得对方营盘有些不对劲而已,但是看了许久却一直没想明白哪里不对,再加上满脑子官渡之战持久对垒不可避免这个念头从昨晚一直到现在都没消失,所以才最终准备同意田畴的建议,就地立垒。

“这就有问题了啊!”公孙珣突然间在马上恍然大笑。“若曹操亲率大军来援,朱治、黄盖、陈到、吕岱四名客将何德何能分据前面四营?鲁肃何在,不该独据一营吗?便是鲁肃以全军副贰之名留守濮水,刘晔、刘磐、曹仁、周泰等将又如何?只要有一个随着曹操到了,总得专据一营吧?”

夏日中午,烈阳当空,云气高散,蝉鸣不断,一切都是那么躁动和闷热,但片刻后,当万骑奔涌,铁戈横出左右之后,这一切的一切却被瞬间压了下去,以至于让人产生了一种整个天地忽然寂静一片的错觉!

而于夫罗与须卜居次,则立刻率匈奴骑兵上前分左右遮蔽公孙珣本阵,兼监视中间尚无动静的二营。

张辽、成廉二将自两翼齐出,绕左右直扑曹军后方大营,骑兵凶猛,几乎是瞬间便震动原野,压到了敌营跟前……而就在这时,几乎是同一时间,前方四营的外侧二营,也就是黄、陈那两面旗帜所在营盘内,瞬间营门大开,无数步卒蜂拥而出,试图出营截断这两股骑兵。

话说,曹操立营的地方并不是官渡这个鸿沟上的渡口本身,而是渡口偏北的一处要害路口,更应该称之为官渡地区。此地地形平坦,西面顶着邙山,东面牵着汴水,身后有鸿沟斜着滑过,是一个宽约足足三四十里的交通要害汇点,从这里出发往南就是颍川,往东就是陈留,往东南就是陈郡。

“其实这也是必然之事。”田豫见状忍不住插嘴言道。“想要直扑曹操腹心之地,官渡是必由之路,曹孟德没有理由不在此准备,而此地在董卓乱后实际空废,更在程镇南能控制的洛阳各处关卡之外,反而临近曹操腹地一些,其人在此有所准备本属寻常,殿下不必在意。”

贾诩自然没有多话。

“喏!”

所以,战役的第二阶段,必然,也必须在官渡一带展开!

倒是荀攸不慌不忙,从容在马上答道:“区区智计,其实可以强力破之,而区区强力,又可以性命阻之……殿下,曹孟德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但总归不会远,此战未必能成。”

不用公孙珣再下命令,准备妥当的田畴、田豫、杨开、宇文黑獭四将也即刻按照之前命令,各将所部,奋力分左右前突,去攻击这两支部队。

“旗帜……后面主营是曹字大旗和天子节杖!”成廉手搭凉棚,远远望去。“是曹操不会错!而且曹操毕竟路比我们近,又不用渡河,比我们先到也是合乎情理的……而前面四个营上旗帜分别是朱、黄、陈、吕……这朱……”

“你二人为先锋,各引五千骑,分左右两路绕过前面四营,直扑后方大营!”

“必然如此!”田豫也兴奋了起来。“此地左接陈留右下颍川,所以前面四将两个孙策所属,两个刘备所属,或许正合负责驻守此处,照理说也该足够防备突袭了……但彼辈焉能想到我军一次绕道突袭便可动员四万骑兵?所以后面那个大营必然是虚张声势,说不得只是一个假的节杖与旗子,营中全是民夫也说不定!”

节杖是真的,是曹操让曹纯提前带来的,用来节制朱、黄、陈、吕四将,兼安人心;曹字大旗更是没有作假,这座营垒本就是曹昂在此常驻,一边负责输送粮草,一边监督加固营垒……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子修与孙策关系极佳,又要马上迎娶孙氏女,而此地连结陈留、颍川,本身就有孙氏援军屯驻不说,南面颍川更是孙策主力所在,所以曹昂在此,最合适不过。

众将瞬间振奋起来。

“国主与军师的意思是……只有前面四营是真的,后面大营中是空的?曹操没来?!”宇文黑獭咽着口水勉力相询。

而想要占据此处,唯一选择便是驱除身前的曹军营垒,可对于只带了四万骑兵匆匆至此的公孙珣而言,眼前如此坚固营垒又怎么可能轻易突破?

公孙珣先是微微颔首,却又微微摇头:“不管他了,事已至此,我等既已抓住战机,又已主力尽出,多余的想他作甚?无论如何,便是攻不破敌方营垒,也要杀两只牛狗以祭官渡如此要冲。”

战事骤然爆发,三万骑兵尽出,端是排山倒海之势。面对如此情形,片刻失神之后,曹军大营之中,也就是最后面最大的那个营盘之内,因为战事耽搁了婚事的曹昂忍不住看向了并不比自己大太多的叔叔,昨日下午才赶到此处的虎豹骑统领曹纯。

公孙珣摇了摇头,然后忽然一声嗤笑:“我不是在震惊这个……事已至此……既然躲不掉这个官渡,那便在此处决战,胜过他便是!就按照子泰(田畴)所言,一面立垒,一面遣人绕行轘辕关,试探一下孙策那里……”

“曹孟德早有准备!”半晌之后,随行将领资历第一的田畴在旁蹙眉以对。“怪不得子伯先生言语中对此番绕后并不看好,却又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他应该早就猜到曹操会在如此关键之地有所准备,但将战场转移至此却是必然之事。殿下,事到如今,咱们是不是也该立垒,在此地针锋相对?然后让程镇南出轘辕关以对孙伯符,钟雍州出武关以临南阳,务必求多线作战,寻求突破?”

白马旗下,公孙珣立在马上,扫了一眼有些骚动的曹军大营,意外的一言不发。

众将轰然应声,之前在酸枣犯了错的于夫罗自然也无话可说,须卜居次更是不敢多言。

另一个时空中,真正的官渡之战持续了足足一年有余,曹操早在前一年十二月就已经亲自在官渡立垒,与袁军大规模对峙,然而依旧中途回身消灭了下邳刘备,扑灭汝南叛乱,阻止了袁绍派骑兵绕后(袁绍不听许攸的建议是有原因的,他之前一次大规模绕后并未成功),最后双方相持了一整年,兵马全都到极限后,才忽然让曹操穿插成功。

以前夏侯渊率着几千骑兵,经常能够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但那只是几千骑兵。所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即便是几万大军,当部队全是骑兵的时候,当这支骑兵部队临时扔下一切辎重,试图急行军的时候,速度会有多可怕!

回到眼前,此时此刻,前方四营中不过是战兵、辅兵混编的一万八千之众,后方曹昂所处大营内,干脆只有曹纯的三千虎豹骑,其余满营皆是民夫!能拉开弓箭手臂不抖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至于许攸当时叛逃的契机,也未必是袁绍训斥了他并关押了他的家人,因为那只是原因,而非时机。真正的时机,真正让许子远有了叛逃底气的,必然是粮食正‘经过’乌巢这一绝密战场动态!而非粮食‘囤积’在乌巢这一战场静态!

更荒谬的是,公孙珣脑中稍作思索,发现自己如果被曹操堵在官渡,然后再想发挥骑兵的机动性绕后包抄的话,就只有按照已经死掉的许子远的建议,从轘辕关去包抄颍川颍阴、许昌一带了。

而曹纯也同样面色煞白,不知道是在畏惧,还是在恼恨什么!

原来,正如荀攸提醒,公孙珣所猜度的那样,曹军主力并未到此。

“末将在此!”张、成二将兴奋上前。

事实上,亲自引兵走一遭以后,让公孙珣感到尤其荒谬,却又恍然大悟的还不止这些!

比如说,他发现如果自己要在前方官渡那里与曹操对峙的话,那么运粮道必须要从此刻脚下的乌巢泽北面通道经过……这同样是地理的必然性!

不然呢?难道要强行从乌巢泽南面,从曹操眼皮子底下经过?

荀攸与贾诩闻言对视一眼,便都不再做声。

“或许如此,或许曹操真的带他仅剩的一万余骑兵早早提前赶到,或许晚上才能到只派了曹纯或曹仁、曹洪提前带节杖过来接管大营。”公孙珣冷笑一声。“但何妨一试?文远(张辽)、居正(成廉)!”

“其余全部备战,矛去套,刀出鞘,箭上弦,若前营出兵阻拦,则后面大营必然空虚无误,届时除白马义从与匈奴骑兵外,全军即刻自发向前,以歼敌夺营为要!刘、张二校尉(于夫罗、须卜居次)则引本部匈奴弓骑为我左右遮挡。”

许子远所汇报的军机,应该是新的一批军粮正由淳于琼押送着经过乌巢!

白马旗下,已经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公孙珣见状摇头失笑,却是忍不住看向了身侧的荀攸,然后开口称赞:“文和直指人心,公达临阵百出……天下智计焉能出两位军师之外?”

“末将听令!”

实际上,坐在乌巢泽畔,公孙珣也已经对一些所谓历史细节有了更充足的认识:

另一个时空中,许攸向曹操告密的,绝不可能是什么袁军粮食堆积在乌巢,因为乌巢是必由之路,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那是袁绍的粮道所在,袁绍也不可能将命根子一样的军粮放在主力部队视野之外一直不动。

“朱只能是四牛之一的朱治,孙策副贰!”田豫接口而对。“而黄不是四虎之一的黄忠便是四狗之一的黄盖,至于陈、吕,应该便是吕岱、陈到多一些,吕布或吕虔就不大可能了!”

换言之,一旦越过这里,以河北骑兵之盛大,完全可以肆意驰骋入中原腹地了,任意包抄分割,届时曹操除非能变成百万兵来,否则是不可能建立全面防线的……然而,话虽如此,若是不能占据此处,又怎么可能去肆意驰骋中原呢?

当然了,公孙珣的心理活动是建立在自己亲自走过一遭后对战场地理的认识之上的,也是建立在自家母亲那些言语之上的,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家老娘那个二把刀对官渡之战的理解也是绝对肤浅的。

实际上,曹军上下虽然发觉了燕军从濮北大营出发的行动,并即刻断定对方很可能是要绕行官渡,却有些误判了公孙珣的决心与速度……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公孙珣会来的如此快,而且来的那么多。

同样的道理,官渡是中原腹心之地的掩护所在,是中原地区面向北面、西面的必由要害,只要曹操的地盘还是在中原,只要他还有一点点抵抗的心思,都没有理由不在官渡设垒……否则就不是什么脑子进水的问题了。

而此时荀攸的提醒,却是让他瞬间警惕起来。

“子修。”大营将台之上,披挂严整的曹纯远远看了眼营盘外的战事,只是思索片刻,便立即喘着粗气看向了自己身侧的侄子,俨然是下定了决心。“你父亲还有你子孝叔叔带着主力大军估计夜间才能到……是我错了,没有听你父的叮嘱,着实不该闭门以对的。”

一大四小五座营垒,全都严防死守,人影幢幢,俨然其中士卒不少。

而反过来说,如果公孙珣与曹操此战依旧要定名为官渡之战的话,战役实际上也已经最少持续了小半年!

因为第二日中午,当公孙珣率大军越过濮济交汇口,亲自来到所谓官渡地区以后才赫然发现,眼前的这五座立在官渡地区的永久性的坚固营垒,绝不可能是在战事爆发后临时建成的,最少也要建设了小半年,很可能是天子一到南阳,便即刻开建的。

就在众将刚要答应下来的时候,就在公孙珣身侧的荀公达忽然勒马向前,低声提醒。“且看敌营旗帜。”

不仅如此,如果把官渡换成鸿沟要冲的话,很多人便会明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也是在这里对峙了四年之久的!

这是汉末客观的地理人文条件所导致的,是董卓掏空了洛阳周边后,想要自北向南消灭一个建立在中原地区的政权的必由之路。

“何谈奈何?”曹纯迎着对方摇了下头,却又忽然伸手死死握住了自己侄子的双手,顺便给了对方一个标准答案。“子修,今日你务必要记住一句话……你妙才叔父可以死,你我当然也可以死,但我死了,你才能死!你死了,这个大营也不能丢!懂了吗?”

言罢,其人不待曹昂回复,便直接撒手,然后就在将台前翻身上马,一挥马鞭,便呼喊传令,要求三千虎豹骑全军出动!目标正是左翼攻势最猛的那个张字大旗所在!

一时间,留在原地的曹昂只能有些恍惚的朝再不回头的叔父点了下头,以示得令而已。

————我是官渡初战的分割线————

“操屯于濮南……察珣西行,知欲趣官渡,乃并兵西下援护,中途虑河北骑兵众,恐不及,乃遣曹纯引虎豹骑万众持节先行,临行告之:‘吾固知公孙文琪也,其用兵果决,唯惜士卒性命,不愿做攻坚事。官渡本有营垒,尓至,当以民夫密植旌旗于内,自开四门,陈兵于阵前,面谒之,只谈谯县故事。彼见营厚垒高,又有战兵前突,必疑之不取。’纯方至官渡营中,未及,珣率十万骑突至,铁马金戈,威吓四方,纯大恐,犹疑不敢出垒。珣见而笑,乃顾左右曰:‘此必疑兵也.’遂发全军猛攻。”——《汉末英雄志》.王粲

PS:祝大家七夕快乐!至于没老婆或者没老公的,可以尝试一下***全家桶,或者养只猫……个人经验之谈,虽然我没有猫。

(本章完)

第359章 但教方寸无诸恶第75章 撤屯(上)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305章 节使三河募年少(还账成功)第73章 辞行(6k二合一)第146章 盛意(下)第54章 见识第467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续)第82章 鸡汤(下)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辽东第47章 软纸第381章 长驱白马向西殿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437章 旧怨平兮新怨长(继续小小2合1)第177章 背德第254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第446章 世间鱼鸟各飞沉第94章 放火第252章 辨声知人心第276章 门前立故友(下)附录9:女频写手日记(下)——sduyiyi关于完本与完本活动第216章 郭公之愿第368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第200章 一意起高楼(上)第523章 又闻子规愁空山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194章 只见旧人哭(下)第400章 河北风清人自知(7k勉强2合1)第489章 枕膝堪入眠(上)第510章 天时怼兮威灵怒第9章 战后第96章 处置(上)(8k补前两天的字数)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428章 文武同旧患第206章 人从河中来第329章第284章 一觞浇不平第45章 莫须有第326章 挥刀断虚繁第30章 花明柳暗第153章 无力(下)第31章 洛阳城外第100章 大事(上)第149章 清楚第3章 请战第342章 旧将须分左右军第196章 不闻新人来(中)第178章 定论第80章 赠刀(8k)第161章 秋猎(下)第298章 星河挂户夜长晓晚上别等第432章 伏盾终起盾(本月153k)第72章 宦游(5.3k二合一)第133章 争言第111章 灾异第384章 西宫东阙何所罪?第206章 人从河中来第476章 保国可保身第197章 不闻新人来(下)(熬夜8k补偿)第347章 初冬登塞山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7章 激战第239章 战左复战右第216章 郭公之愿第160章 秋猎(上)第37章 汝南买士第441章 云台千尺尽功臣第147章 意外第534章 人世几回伤往事?第256章 借问佳人何处有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173章 请降第229章 进退而定第240章 赴前连赴后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第539章 故人送客长江道第237章 铁骑横百里(下)第527章 尽日徘徊浓影下第453章 何敢自矜医国手第260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第105章 渡口第197章 不闻新人来(下)(熬夜8k补偿)第365章 夕阳西去水自流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217章 范阳之枉第169章 献策第132章 伺机第177章 背德第283章 不如持一觞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33章 却陷纷争(5.6k)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21章 崩坏(下)第299章 浮名尚值一杯水(二合一还债)第11章 远方的讯息第129章 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