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问策

第59章 问策

刚回到家四五日就再度出征,隔了一年多又回到卢龙塞中,公孙珣颇有些恍惚的感觉。不过,周围的一切还是在提醒着他——物是人非,不一样了,什么都不一样了!

上一次是冬天,这一次是春天;上一次是北风凛冽,这一次南风是熏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上一次他还需要借助自己那位族叔的名号才能在此处横行,而这一次他却是自己一个人掌握了要塞中的局势!

这真不是开玩笑!

之前数月要塞中管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辽西郡长史,而这位长史前几日接到赵老夫人一行后更是亲自把老夫人护送出塞……换言之,人家十之八九是殉国了。

至于要塞中剩下的几个曲军侯,讲句不好听的,郡守母亲被劫持,上官殉国,这几个人全都是戴罪之身,更别说事发突然,不知所措了。而就在此时,曾经在此地打过胜仗,一度令辽西、右北平两郡侧目的公孙珣却作为最先赶来的支援者,代表着公孙氏与令支县带来了数百精锐……也就由不得这群人把他当做主心骨了。

当然了,这也就是刘虞到来之前的权宜之计罢了——这位现任幽州刺史已经派人快马传信了,他会亲自过来坐镇卢龙塞。

甚至说,都不用人家刘虞到达,那边右北平郡来个朝廷命官也会从容接管局势的。

不过回到眼前,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不是该趁着这个要塞中的权力空白期做点事情呢?

理论上如此,但公孙珣冥思苦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能为力!

首先,敌人兵力太多了。

来到卢龙塞中集合了更多讯息后公孙珣愈发确定,在柳城出现的那只军队确实不下万骑,而以要塞中的这点兵力来说,除非是全军出动,否则任何军事行动都毫无意义。可要是全军出动,万一卢龙塞被破了,河北一马平川……信不信洛阳那里能把公孙珣给夷族?

其次,敌情不明。

“正如我所言,他毕竟是我们兄弟。”公孙珣继续笑道。“总不能因为外人的一句话就把他当贼防吧?所以此行我会将他带在身边,以示亲信,顺便看看他是否得用……”

“阿越。”等到韩当走开,公孙珣却又看向了公孙越。“我还是要你替我留守此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守在门外的公孙越和韩当已经交换了好几次眼神,但每一次都无果而终……而一直到了太阳西斜的时候,大门方才打开。

“请少君屏退左右,或者随我去私室。”娄圭略显紧张的应道。

几名曲军侯面色苍白,甚至有人闻言干脆拔出刀来,但终究还是一脸沮丧的又塞了回去。

又一日,探马飞速从管子城来报,说是敌情已明,此次率领这万余骑入寇的乃是鲜卑新任中部大人,前中部大人柯最阙的侄子柯最坦,他直接留下部分兵马围住柳城,然后尽起大军去阳乐城与赵太守直接对峙去了——貌似是要以赵老夫人为人质,迫降对方的意思!

弄清楚敌情后,公孙珣反而愈发无力了……因为敌人太远了,他不可能领着要塞内的几千步兵走个几百里路去柳城隔断敌军后路的;可要是只出骑兵,恐怕连对方留在柳城的后卫部队都怼不过;而如果等幽州各郡的精锐被刘虞一一调度过来,说句不好听的,送给赵老夫人的那只猫估计都死无葬身之地了!

“兄长,此时想有所作为,只有出奇策了。”卢龙楼上,公孙范小心翼翼的看着站在最中间远眺北方的公孙珣,他是真没想到,这位只比自己大了数月的族兄在这要塞中竟然如此有威势。

公孙越张口欲言,但终于还是微微点头。

两人一声不吭,公孙珣更是盯着穿塞而过的栾水发起了呆。

“少君!”娄圭扭头看了一眼身侧的韩当,赶紧拱手行礼。“不是我恶意卖弄,实在是如今局势险恶,除非出奇兵行险事方能有效,既然要出奇兵,便是要少君去赌命……这种事情难道是能当众说的吗?”

“是。”

“义公兄!”公孙珣忽然回头喊道。“他若是再说一句废话,你便将他从这楼上扔下去!”

“文琪。”娄圭神采飞扬,一上楼对着公孙珣微微一拱手,就立即主动开了口。“我观你坐困孤城,必然是胸中乏计故进退不能,空有余力而无处施展。兵法有云,正所谓……”

“要叫兄长。”公孙珣失笑道。“那是你三兄。”

一时间,楼上只剩下公孙珣与韩当二人而已。

娄圭闻言为之愕然,但终于还是缓缓低下头来拱手告辞,并在公孙越的看送中走下楼去。

“少君!”坐在房中的娄圭看到来人后面露喜色。“我就知道你会来的!当日看你办那义舍我就晓得,你这人终究是和我一样,不甘寂寞!”

“少君……”良久,韩当终于忍受不住,但却欲言又止。

“喏!”韩当仿佛觉得自己胸口上移开了一块大石头一般松快了起来。

“娄子伯这人的计划虽然粗陋,但我细细考量,竟然真有几分把握。”公孙珣瞥了这二人一眼后道。“而且我已经下定决心,行此险策了!义公,你去请程德谋来,记住只叫他一人。”

“别说话。”公孙珣闻言转过身道。“随我来。”

“没办法。”公孙珣无奈按住对方肩膀解释道。“我能信得过的人实在不多,而娄圭之前在楼上说的那些话未必就不可虑……我今晚就走,而你就在这卢龙塞里替我掌控局势,并静待刘刺史前来。而不管是刘刺史来之前还是来之后,只要那几个曲军侯有异动,你直接想法子杀了就是,反正我们人多而他们又都是戴罪之身,杀完之后安一个意图潜逃的罪名,没人会计较的!”

既然如此,小聪明说不定也是能听一听的。

但此现在不是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因为此时的公孙珣虽然手中已经聚集了数千人马,力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极限,但却依然不能轻动!

“还有这些天一直跟在少君身旁的几位曲军侯。”娄圭干脆是豁出去了。“这一次赵老夫人被掳,郡中长史殉国,他们真能脱得了干系?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此事没有个好结果,恐怕不用朝廷治罪,赵郡守也要将他们一刀一个全都剁了泄恨……既然如此,少君又怎么知道他们中有没有人贪生怕死,会弃家人于不顾,直接投奔鲜卑呢?”

刚刚举荐了娄圭的公孙范目瞪口呆,竟然忘了生气。

“少说废话。”公孙珣板起脸呵斥道。“阿越与义公兄帮我把住门口……我且听一听,你到底有什么奇策?!若还是如之前那般眼高手低,我就在这里杀了你!”

作出回应的不是公孙范,而是公孙越,前者还没有那个资格去使唤公孙珣夹带中的人。而后者拱手离去后不久,就将头戴帻巾、腰跨长刀的娄圭给带了过来。

公孙越缓缓点头,然后又忍不住问道:“那……那公孙范又怎么讲?”

“你莫非以为我真不敢杀你?”公孙珣几乎被气笑了。

“那你有奇策吗?”公孙珣脸黑的如釜底一般,头都没回就怼了回去。

总而言之,公孙珣难得手握一支军队,却发现自己只能困坐于要塞之后!这种感觉太憋屈了!

第二日,辽西其他塞内三城与右北平郡的支援相继赶到,前三者来的都是县吏,所以依旧以公孙珣为主,后者为首的赫然是不知道为什么转为郡兵曹左史的程普……这明显是被降职了!

而且程普自己也直言,他的老上级,也就是公孙珣的那位族叔公孙昭调往辽东后,他的日子其实一直不好过。这次更是因为他的直属上官,郡兵曹椽称病,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才落到他身上的。

娄圭当即闭上了嘴……很显然,他这是又清醒了过来,再度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而等韩当走过来面无表情的下了他的刀子,又束手立在他的身侧以后,娄子伯这才斟酌语句,略显小心的重新开了口:

“兄长!”

卢龙楼上的众人看到此人下去,多是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二人不急不缓的走下楼去,却是去了公孙越的房中。而推开门来,韩当更是瞬间愕然。

“少君,把他们屏退吧!”娄圭看了眼那个拔刀又松手的曲军侯,继续咬牙道。“你的姓命也好,我娄子伯的姓命也罢,是不能交在这些人手……”

公孙珣闻言忍不住长叹一声……他所叹者,倒不是说公孙范如何识人不明,而是自己竟然走投无路到要去听那么一个人的‘奇策’!

没错,公孙珣还是决定要听一听那娄圭的意见——不是他突然改变了观念,觉得娄圭的小聪明又变成大智慧了,而是他这些天从程普问到韩当,从公孙越问到公孙范,从几个曲军侯问到来支援的几个县吏,全都是一筹莫展。

“诸位也散了吧。”又过了一会,公孙珣无奈的摆了下手。“既然没什么好办法,与其站在这里晒日头,不如大家回去好好歇息,静待刺史驾临!”

“唤他来吧!”公孙珣叹气之后无奈的挥了下手。

“少君!”

两人齐齐问候。

众人也全都觉得无趣,便纷纷告辞离去。

韩当茫然不解,但却赶紧跟上。

公孙珣的脸色缓和一下,但仍然冷言相对:“你莫非以为这城楼上的人会有人向鲜卑人通风报信吗?”

“讲来。”公孙珣盯着对方催促道。

就像公孙珣教训娄圭时说的那样,从卢龙塞到阳乐足足五百里,鬼知道那一万多鲜卑骑兵的目标是哪里!是去阳乐直面赵苞赵太守了呢?还是学上次,分兵堵住卢龙塞和阳乐,再从容围攻两者之间的柳城与管子城?

“少君,兵事凶危,人心叵测,这二者都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说着娄圭咬了咬牙,再度俯首行礼。“就好像你身边的那位族弟公孙范,据我所知,此人乃是你们公孙氏嫡脉所在,理应为族中翘楚。而如今,却是少君你名震河南,叱咤河北,此行更是受族中、县中所看重,完全以你为主……那么,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没有为此暗怀嫉恨呢?万一此人朝鲜卑人通风报信又如何?”

“混账!”公孙珣终于忍受不住对方再度大怒了起来。“我就不该叫你上来的!阿越带他滚回自己的房间,不然我就让义公兄把他扔下去!”

“少君,我确实有个想法。”

“我是没有。”公孙范继续小心翼翼的答道。“但是之前不是有一个跟兄长你一起从洛阳回来的文士一直喊着他有奇策吗?事到如今,不如听一听。”

公孙越再度缓缓点头:“我去叫……三兄来!”

当晚,公孙珣带着公孙范、程普、韩当、娄圭,一行只有五人,一人三马,连夜轻骑出塞,直趋柳城。

“太祖虚怀若谷,知人善纳……熹平年末,郡中骤遇鲜卑万骑侵入,于柳城虏郡守母,载以叩郡治阳乐。太祖临卢龙,又汇兵数千,当有所为也。然辽西广阔,自卢龙出柳城三百里,出阳乐五百里,所虑尤无能也。时娄圭在侧,献奇计,欲以太祖亲身犯险,左右皆怒,拔刀示刃者数矣。太祖乃排众曰:‘子伯者,弃家来投,千里相随,吾视之为股肱,安可疑乎?’遂行。”——《旧燕书》.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纪

PS:还有新书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第268章 草木黄落兮雁北飞(上)第507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上)第7章 激战第12章 请赏必须要单章感谢潇潇和诸位新盟主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166章 渔夫新书《绍宋》已发,欢迎老朋友们去试试口味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125章 无生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198章 摒除万般事(上)第260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第213章 我独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乐!晚上别等第402章 更觉归可喜(7k勉强2合1)第476章 保国可保身第75章 撤屯(上)第265章 志气方自得第208章 喜怒形于色(下)第327章 战殁尤思过往事第165章 雾气第364章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513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讯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249章 堂舍内钟繇狼狈荐英雄第346章 单于在山西(下)(新年快乐!)第65章 临阵(终)第174章 兵临第538章 故垒萧萧夏如秋(续)第481章 紫气黄旗岂偶然?(上)第515章 谁道天涯知己少第390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第60章 出奇第65章 临阵(终)第378章第339章 河北有义士第118章 大事第306章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辽东第271章 丰年好大雪第48章 务实第261章第385章 受寿永多夫何长?(二合一还账)第88章 巡视(8k)第339章 河北有义士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206章 人从河中来第455章 白云出处从无例(感谢白银大盟江南第333章 伐心在强不在谋第164章 亮旗(还债了)第22章 借刀第483章 违天辄非凯第524章 剑阁峥嵘而崔嵬第396章 中原北望气如山第200章 一意起高楼(上)第47章 软纸第154章 张俭第539章 故人送客长江道第466章 榆中西门逢故人(8k为白银盟加更)第397章 一岁终须有一春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389章 策策芒鞋不怕泥第261章第185章 淡淡夕阳景(还债)第177章 背德第499章 何如沂水舞雩人(继续大章提前还债第44章 医无闾第153章 无力(下)第463章 渭水一竿霜月白第130章 一招一周年总结兼百盟感谢第410章 世间底是英雄物第321章第287章 夫子如何较去留第494章 故人北走临沂水第310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336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第306章第319章 纷纷塞上行第233章 帐中言三策第168章 天命第210章 顺逆藏于心(上)第434章 三面终成围第153章 无力(下)第65章 临阵(终)第225章 不负天下第45章 莫须有第175章 国破第171章 长驱第508章 力尽关山未解围(中)第406章 力障孤城势转穷第402章 更觉归可喜(7k勉强2合1)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