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节:三策退曹

周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思绪,继续说道:“今将军掌朝廷法器,依兵戈之利,或可攻一城、略一地,

然若欲平复天下,当以军辅政,瑜以为,将军当‘奉天子而令天下’!”

“啊!”管彦惊呼一声,猛然站起来,脑中思绪汹涌。

在后世中记忆里,管彦对于曹操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印象最深的一个政策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是曹操手下一个名叫“毛玠”的谋士提出的,原话为“奉天子以令不臣”,为了刻画曹操的奸诈,褒义词“奉”也演化成了“挟”。

在演义里,毛玠之出场了一小段看,就是赤壁之战中接替张允出任“水军副都督”。其实曹操对于毛玠评价很高: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周瑜所说的“奉天子而令天下”虽然字有不同,但是含义和目的是完全一样的,真的难以想象,如此经典的集团政治方针竟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提出来的。历史中英年早逝的周瑜,除了留下“火烧赤壁”的经典之作,上天便没有给他更多的展现机会,如果管彦的到来,却看到了周瑜不仅仅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更是有着极为优秀的政治才能!

看着管彦惊讶的样子,周瑜心中打起了鼓:是我提出的谋略有问题?还是我谋略的方向与骠骑将军的追求方向相悖?

其实周瑜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的正确性还是有信心的周瑜怕的是自己提出的这个政策理念不符合管彦的政治方向。

要知道,大汉虽经多难多灾,但气数尚在,“奉天子以令天下”听起来还算客气,但是实质上已经逾越了传统的“忠君”理念。周瑜之所以敢提出来,一则是因为管彦的诚恳,二则是通过揣摩管彦以往的形式风格并不像那种“迂腐”之人。本是信心满满的周瑜,被管彦的一声惊呼吓得心里没有底了;毕竟是十几岁的孩子,纵是经天纬地之才,但还是缺少着人情世故的锻炼。

“是否瑜所言欠妥?”周瑜小心翼翼地赔礼说道:“瑜年幼,望将军勿要怪罪!”

“不不不~”管彦忙摆手:“公瑾所言,吾深以为然,方才失态,乃彦心中惊叹公瑾之才耳!汝细说之!”

得到了管彦地肯定,周瑜地信心又足了些,整理下方才打乱地思绪,继续分析道:“曹操势大,数月间得陈留、濮阳、许昌等地,兵多将广,此次攻伐徐州,看似报其复仇,实则掩而欲夺其地;然陶公主事徐州多年,治下民富粮足,为人宽仁,颇有威望,故徐州有难多又英雄相助;若曹操强攻,鹿死谁手尚未得知也!”

周瑜简单得分析,条例清晰,管彦闻言点点头,表示赞同。

周瑜得到鼓励,进一步说道:“将军若欲使曹操罢兵,可三策并使!”

“好好好!”管彦鼓掌大笑,他就喜欢这种有条理得分析而且又有策略选择得感觉:“公瑾大才,速速讲来!”

“第一策,曹操出兵,是以张闿杀父之仇为由,若陶徐州能擒此贼献于曹操,可使曹操师出无名,此乃义谋!第二策,闻温侯吕布为将军所逐后辗转青、徐二州,募兵近万,早有夺城自立之意,将军可以朝廷之意,命其为兖州牧,其必攻濮阳,此乃间谋!第三策,渤海太守袁绍、汝南太守袁术多对曹操不满,万不会坐看曹操得徐州!将军再若以朝廷之名许以官职,陈兵与野,曹操必有忌惮,此乃兵策!有次三策,不出一月,曹操必然罢兵回守!”

若是以前,管彦定然兴奋地鼓掌叫好,不过经过这几年地锻炼,管彦早就做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

管彦用满面的微笑来掩盖心中的波涛汹涌:“甚合吾意也!公瑾,依你所料此三策有多大把握?“

周瑜思索一番:“第一策或有运气所在,二、三策所行之意正是‘奉天子以令天下’!谋之必成!”

听完周瑜信心之语,心中豁然开朗,再无阴霾。此事有了解决办法,管彦看着还略显稚嫩得周瑜,心中又有了另外一个自认为更重要得想法:“公瑾啊,陪我到后院走走如何?”

周瑜微微一笑:“恭敬不如从命!”

二人一出门,守在门口的典韦便走到管彦身后,开始行使自己的护卫职责。但管彦想要给周瑜施展“计谋”时却不希望有第三人在场。

“典韦,勿须跟随,我与公瑾在后院走走。”

“喏!”

管彦、周瑜二人一前一后地走在后院里,忽然一行鸿雁飞天而过,管彦仰头看了片刻,忽然问到:“敢问公瑾之志为何?”

冷不丁地的一句询问,让周瑜措手不及,周瑜立刻思索起来,但是仿佛以前的所有畅想在这一刻、特别是在管彦面前都无法形容出来,或者形容的总是很乏力。

一直等着鸿雁飞离视界,管彦才回过头来看着还在思索的周瑜。管彦看着周瑜的样子不禁笑了笑:“公瑾,我先讲一讲我的志向吧。”

周瑜一听,立刻把思绪从刚才的事情中脱离出来,饶有兴致地看向管彦:“瑜洗耳恭听!”

“黄巾之乱时,彦随家师攻破广宗,手刃贼首张梁,以立头功!”说道自己当初地光辉事迹,管彦还很自豪:“贼首得灭,家师犒赏三军,吾乘兴狂饮百杯,席间忽起兴,以剑抒情,以歌咏志,公瑾欲听否?”

周瑜这种还处于“躁动”的青年,一听此话立刻头如捣蒜,眼睛发光。

管彦哈哈一笑,微闭双眼,回想着那一段狂放不羁的时刻,“仓~”的一声,太阿神剑应声出鞘,随着管彦“太极剑”的舞起,《英雄歌》再次唱出:“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第一百四十六节:冀州王芬第二百二十一节:李傕求官第三百零九节:东安西乱第二百三十二节:再谋冀州第一百七十节:挟帝出逃第五节:路遇官差第一百七十四节:吾剑不利否第一百四十六节:冀州王芬第一百七十八节:春风得意第一百一十五节:蔡府佳句第一百四十四节:蔡邕发怒第二百三十四节:府中质问第二百五十五节:众将回朝第一百四十三节:蔡府佳人第一百七十五节:吕布反之第三百一十七节:见龙卸甲第三百一十节:管彦做媒第二百零一节:司徒相邀第十八节:管彦为官第二百五十一节:助谋徐州第一百四十三节:蔡府佳人第三百一十三节:典韦之威第二百八十节:白马将军第四十一节:刘备求官第七十六节:双雄之约第三百零三节:大佬会谈第一百四十五节:王芬之谋第四十七节:山虐第二百七十三节:依依在目第二百五十节:糜竺之托第一百零一节:夜袭狄道第二百七十七节:袁绍突围第一百四十二节:支走管彦第一百二十六节:猖狂贼子第一百五十节:三英战吕布第四节:购粮之计第二百七十六节:河北高览第一百六十六节:新帝继位第一百三十四节:八校之主第二百零三节:王允送礼第一百八十八节:休谋废立第二百八十六节:此生不反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二百七十四节:再起烽烟第三百一十五节:初见张绣第一百五十节:三英战吕布第二百七十四节:再起烽烟第十节:糜家小姐第二百三十二节:再谋冀州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九十八节:高顺出山第一百二十节:大宅门第二百七十四节:再起烽烟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四十五节:十常侍郭胜第二十六节:回敬秦扬第一百七十五节:吕布反之第二百八十六节:此生不反第一百三十八节:蹇硕之谋第二百二十二节:冀州烽烟第一百六十六节:新帝继位第二百二十四节:围魏救赵第一百六十二节:王芬之死第一百七十节:挟帝出逃第二百四十六节:问计周瑜第二百五十三节:周瑜自荐第一百九十节:计定杀贼第二百一十二节:吕布败走第七十五节:满江红第一百一十七节:灵帝相召第二百二十六节:论功行赏第二百二十三节:计延三路第一百零三节:夯货周仓第一百四十一节:再起烽烟第一百九十节:计定杀贼第一百八十六节:洛阳有变第七十四节:阴差阳错第四十六节:受命借兵第二百一十九节:曹操告辞第一百八十三节:陈留祭祖第二百六十七节:周仓之死第一百二十五节:匠作坊第二百零八节:约法两章第六十节:出山第一计第一百六十九节:何进身亡第二百九十七节:掳子为质第一百零九节:恭候多时!第一百八十五节:恶来随行第六十二节:又遇牛人第一百一十三节:女子何人?第二百零九节:谋除管彦第二百六十五节:袁隗之计第二百七十六节:河北高览第七十一节:大佬之争第二百零三节:王允送礼第二百三十七节:沮授出计第二百四十二节:天元楼第二百四十四节:兵助陶谦第三十八节:刘备出走第二百九十五节:洛阳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