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节:魂印天书

清晨,云雾缭绕在鹤峰山顶,将古老的房屋群装扮地如仙境一般。

“咚咚咚~~~”三声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管彦的好梦。

“谁啊~”管彦迷糊喊道。

“是忠叔,公子起床否?”

管彦翻身下床,匆忙地穿戴起来,口中喊道:“来了来了!”

管彦连跳带蹦的跑过去打开了房门,问道:“忠叔这么早,有何事。”

管忠笑了笑:“公子忘了,今早要去管夷堂啊。”

“哦,哦,对对对。”管彦一边应着声,一边走出房间,关上了房门。

管忠先行道:“随我来。”

二人穿行在碎石小路上,不一会,便来到了鹤峰的后山山崖边。山雾茫茫,一丈外的东西都看不清了。若不是管忠提醒,管彦差点踏空摔下去。

管彦随着管忠,像瞎子摸路般地慢慢向前走着。不一会,管忠停步指了指一旁白茫茫的云雾道:“就是这了。”

“这?!”管彦惊道:“要爬下去?”

管忠笑着摇摇头:“你走进看看。”

管彦闻言小心的往悬崖边走近了几步,仔细看了片刻,只见两条儿臂粗的铁索被两个大铁钉深深地钉在石缝中,铁索另一头弯弯地延伸到茫茫山雾中,不知通向何处。

管彦正弯腰仔细地寻找铁索另一端连向何处,一旁的管忠开口道:“别看了,走吧。”

说罢,管忠率先向前纵身一跳,管彦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抢步上前,想伸手去拉管忠。管忠跳出悬崖只是落下三尺后便稳稳站定。

管彦惊出一声冷汗,定睛看去,管忠脚下隐约露出几块木板。管忠笑了笑:“放心,下来吧。”

看着管忠脚下烟雾缭绕,仿若悬浮在半空中,管彦咽了口吐沫,可不敢像管忠那样跳,而是慢悠悠沿着悬崖先探出一只脚,感觉稳稳踩到木板了,这才安心放下另外一条腿。

管忠在一旁看着管彦小心翼翼地样子,笑骂道:“我一个老头子都不怕,你怕什么?”

管彦唯有讪讪地回道:“惧高,惧高,呵呵。”

管忠笑着摇摇头,不再赘言,转过身带着管彦向那铁索另一端走去。

除了手中紧握的铁索和脚下踏着的木板,四周白茫茫一片,没有任何依托感,管彦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空中。铁索桥随着山间凛风的吹动,如无根浮萍般微微左右摇晃着。

管彦双手死死抓着铁索,惊吓不已。管忠回身笑道:“文德莫慌,夷吾堂到了,你看。”管忠说着伸手指向了前方。

管彦努力站稳,眯眼向前看去,只见铁索的尽头处,一座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希望就在眼前,看着管忠的背影,管彦咬着牙跟着管忠继续向前走去。

当离开虚浮的木板,踏上了坚实的石板时,管彦提着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管彦用脚跺了跺地面,长舒一口气,抬起头观察这夷吾堂。

夷吾堂所在的这座山顶,不过三丈见方,楼阁墙壁几乎是贴着悬崖砌起,与外相连的只有这条穿插在云雾里的铁索桥。

管彦不禁赞道:“真乃世之奇观也!”

管忠捋了捋胡须,面带笑容的自豪的说道:“先祖之才,非我等可及也!”说罢,管忠推开了那扇尘封已久大门。

楼内,除了四周摆满书籍的隔层,再没有任何装饰物,管彦环视四周说道:“忠叔,哪一本是啊,我帮您拿。”

管忠摆摆手,没有说话,他慢慢的走到前方,挑了一本书往后一推;又走到左侧推进了一本书;接着又走到另外一边……

如此来回了数十趟,轰的一声,体面中央一个石板慢慢裂开,一座石台拖着一本厚厚的书缓缓升起。

管彦吃惊地心想:这么与世隔绝的地方还要这么复杂的防盗措施?究竟是什么宝贝啊?

管忠慢慢走到石台前,庄重地双手托起古书说道:“文德,这便是先祖传下的《国策二十四篇》”

管彦好奇的走上前,轻轻地翻开第一页,几行似曾相识的字体出现在眼前。

“条碑文!?”管彦惊呼道。

“哦!?”管忠好奇地看着管彦问道:“公子竟识得‘条碑文’?”

管彦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讪讪道:“彦不识,只是在一书中看过。”

“‘条碑文’乃上古奇文,能用此文书写必是奇书,不知公子是在何书上看到?”管忠追问道。

管彦心想:跟忠叔也没什么隐瞒的,说不定还是帮助解读这《太平要术》的含义。想到这里,管彦将贴身收藏的《太平要术》取出放到管忠面前。

“《太平要术》!”不出意料,管忠惊声喊道:“公子从何处得此书?”

管彦又将如何得到《太平要术》的过程讲了一遍。

管忠听完后,捻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天助管氏!哈哈哈……”

管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道:“忠叔,这是何意。”

“文德即将继任家主,此事我也不必相瞒了。”管忠放下手中的《太平要术》和《国策二十四篇》,来回踱步着说道:“《国策二十四篇》其实并非先祖所做!”

“什么?!”这次是管彦惊叫。

管忠仿佛料到了管彦的反应,并没有说话,继续说道:“公子可知太公姜尚?”

“开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彦自当知晓。”管彦回道。

管忠点点头:“姜子牙曾传下一本奇书,名叫《魂印天书》!”

“那便是先祖的《国策二十四篇》?”管彦抢问道。

“非也!”管忠摇摇头:“《魂印天书》分天、地、人三册,天册为天道,地册为兵略,人册为民论。数百年沧桑,三卷分落,先祖寻到的《国策二十四篇》正是这人册——民论!”

闻听此言,管彦忙问道:“那另外两册呢?”

管忠没有回答,只是眼睛看了看石台山的两本书。管彦心中顿时明朗,惊喜地问道:“这《太平要术》便是那天册?”

管忠点点头:“正是如此。”

“那地册在何处?”管彦忙追问道。

“地册早已传于天下矣!”

“哦?传于天下?我怎不知?”管彦迷惑道。

管忠转过身,走到一排书前,挑选了片刻后,抽出一本放到石台上。

“《孙子兵法》!?”管彦更是惊诧不已,失声说道。

管忠回道:“没错,《孙子兵法》便是这地册!”

------------各位大大,求收藏啊--------------------------

第一百七十二节:偷天换日第一百一十节:怒骂马腾第六十七节:管彦之谋第二百九十五节:洛阳暗流第二百七十八节:典韦当先第一百七十六节:天降大任第一百三十六节:州牧重置第七十八节:追杀第二百八十七节:众使来贺第四十六节:回行青州(求收藏,求一切)第七十一节:大佬之争第一百八十八节:休谋废立第七十九节:穷途末路第二百二十节:陈留起兵第七十节:马屁之王第三百零四节:缚虎第一百七十六节:天降大任第二百五十六节:水调歌头第一百七十六节:天降大任第一百二十五节:匠作坊第二百九十二节:阴毒诡计第一百节:为今之计第一百八十六节:洛阳有变第三百零三节:大佬会谈第八十九节:营外遇事第七十五节:满江红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一百六十五节:龙虎骑第二百三十四节:府中质问第二百九十二节:阴毒诡计第一百零五节:末将管彦候命第二百二十九节:马尿淬火第一百八十四节:己吾典韦第一百七十节:挟帝出逃第三百一十六节:遣子为质第六节:泰山贼第一百八十七节:再言废立第五十三节:糜贞第二百八十节:白马将军第二百一十六节:震慑之势第二百零四节:妻当择妾第二百五十八节:明争暗斗第一百五十六节:反出太行第二百零四节:妻当择妾第二百二十七节:长沙太守第二百七十三节:依依在目第二百六十九节:传国玉玺第二百九十四节:四围濮阳第一百三十二节:人畜之别第一百二十四节:马镫第三百零四节:缚虎第二百四十七节:三策退曹第二百六十四节:出京求贤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二百三十一节:忠义相佐第三百一十节:管彦做媒第一百一十三节:女子何人?第一百三十二节:人畜之别第一百二十一节:分封诸将第三十四节:约定第二百五十四节:党人离心第一百五十八节:风云突变第二百九十八节:高顺出山第二百四十三节:徐州势危第二百六十九节:传国玉玺第三百零二节:双雄再聚第三百一十五节:初见张绣第一百二十二节:受邀第二百二十八节:错打错着第一百四十一节:再起烽烟第二百五十二节:再合温候第十九节:秦杨刁难第一百七十五节:吕布反之第九十四节:请君入瓮第一百八十一节:董卓来贺第一百九十九节:各怀鬼胎第一百二十五节:匠作坊第二百二十七节:长沙太守第一百八十二节:春宵一刻第一百九十六节:天兆之意第一百二十四节:马镫第二百三十六节:心念之将第一百二十七节:袁公路第三十八节:刘备出走第二百七十五节:再聚陈登第一百六十七节:两宫之争第三百零二节:双雄再聚第二百三十节:步军之主第一百四十九节:吕布发威第二百五十节:糜竺之托第九十六节:狡诈韩遂第一百八十九节:复坐帝位第二百八十六节:此生不反第一百一十一节:嫌隙已生第二百一十七节:飓风过岗第二百五十八节:明争暗斗第一百六十三节:冀州之主第二百九十五节:洛阳暗流第二百一十五节:急火攻心第三百一十五节:初见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