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云南模式

“唉,大哥太辛苦了。”朱桢强忍着笑道:“工作是干不完的,还是要劳逸结合的。”

“干不完也得干啊。”太子无奈道:“每天都有刻不容缓的军国大事,在屁股后面追着你,干不完就要影响国家的运转,你说我又能怎么办?” ωωω●т tκa n●c○

“也是。”朱桢点点头道:“中书省裁撤之后,原本整个中书的政务全都压在大哥和父皇肩上,肯定忙不过来。”

“是啊,眼下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太子叹息道:“废丞相撤中书后,我和父皇也想过替代的法子,先是搞‘三公论道’,后来又弄了个‘四辅官’,全都白搭。”

“……”朱桢点点头,他虽然不在京城,但对朝政还是密切关注的,自然了解这两次尝试失败的原因。

前者‘三公论道’,是因为三公地位太高,老贼让李善长、徐达、李文忠担任三公,这三人哪个的地位都远超胡惟庸。

胡惟庸惨烈的教训在前,不光朱老板不放心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也不敢插手国政,只敢老老实实坐而论道,以备顾问。

但朱老板缺的是有人出谋划策吗?他缺的是有人帮他干活!三公全都袖手高坐,不干不错,根本没有分担朱老板和太子肩上的重担!

所以后来朱老板又搞了个春、夏、秋、冬‘四辅官’出来,命其兼太子宾客,位列公侯都督之次。任职者于一月内分旬轮流值班,辅助皇帝和太子处理政务。

朱老板在设立四辅官的敕书中说,‘朕尝思之,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而辅臣必择乎正士。’

于是他命朝臣举荐全国的大儒名士,将他们由庶民提拔为辅臣,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和太子。但用了他们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所谓的大儒名士,根本就是一群书呆子,只会满嘴仁义道德,军国大事却一窍不通,要他们辅佐自己处理具体的政务,完全就是问道于盲,添乱而已。

于是在今年七月,朱老板取消了四辅官的设置,历时仅一年又十个月……

“最近父皇又要设立殿阁大学士,来协助处理政务。”太子叹了口气,不抱多大希望道:“但愿这回能有点用吧。”

“会有用的。”朱桢安慰太子一句,但他知道,其实在洪武朝设立什么辅政官员都没用。因为本质上是一个集权与分权的问题。

老贼好容易废了宰相,把权力全都集中在手里,又怎么舍得再分出去呢?

不愿意分权,设置什么花里胡哨的辅朕官,又有什么卵用?

只是苦了自己的好大哥,真要被老贼活活累死了……

~~

“所以我是真心实意让你留下来,帮我分担分担的。”太子满脸真诚的看着朱桢:“就当你可怜可怜大哥,好不好?” “大哥,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到了臣弟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留在京城了。”朱桢也真诚的看着太子道:“你知道我留在京里不到半年,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的。所以这二年父皇一直把我往外派,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也是。”太子苦涩的点点头道:“我对大臣们讲过,孤的六弟一片赤诚,绝对不会有非分之心的。但他们总是说,人是会变得,应当按照千百年的规矩来,而不是感情用事。真是荒谬!”

“所以不是臣弟不想留下来帮大哥,实在是各方面都不允许啊。”朱桢苦笑道:“何况云南的事情太重要了。它不光关系着云南这一省之地,能否真正的纳入我华夏版图。还关系着臣弟‘分封海外’的宏伟蓝图,是否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说着他抬头看向满天的繁星,目光坚定道:“所以不管再苦再难,臣弟都会在云南坚持到底的。如果能在云南取得成功,日后我们就可以把云南模式移植到任何新占领的疆域去,真正让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属明土!”

“老六,你对开疆拓土的执念是真重啊。”太子轻声道:“如果只是为了防止将来兄弟反目,我们肯定还有别的法子。大明已经够大了,容得下我们兄弟了。”

“我不只是为了我们兄弟,而是因为开疆拓土,乃是让大明保持兴盛的不二法门!”朱桢却掷地有声道:

“大哥,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所谓的治世盛世,总是出在王朝初创时期,而不是中后期么?”

“因为开国之君无不雄才伟略,是子孙后代无法比拟的。”太子答道:“而且他们知道虐待百姓的后果,所以格外注意民生。”

“这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朱桢笑道:“其实我们不应该夸大人的因素,皇帝再励精图治,也受制于官员队伍的道德和能力水平。而官员作为一个群体,能力其实一直大差不差的。”

“那差距到底来自哪里呢?”太子饶有兴致的问道。

“真正的差距来自于客观因素——即土地和人口比例。新的王朝都是在前朝灭亡的乱世中建立起来的,这乱世短则持续十几年,长则持续百年,自然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所以新王朝诞生时的人口,往往是前朝末年时的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

“而且旧的官僚地主阶层被摧毁,新贵尚未开始大规模兼并土地。这样就出现了大量无主的土地,可以供幸存下来的百姓耕种。这种时候人少地多,大家都有足够耕种的土地,一切欣欣向荣,国家自然蒸蒸日上。只要朝廷轻徭薄赋,鼓励垦荒,与民休息,所谓的治世盛世自然就出现了……这是连司马炎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一点都不稀奇。”

“那为什么后来的皇帝就做不到了吗?因为长达一代人的盛世,势必带来人口激增。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权贵阶层,一刻不停的进行土地兼并,自然导致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少。这下老百姓的生存都成了问题,哪里还会什么盛世?”

“有道理。”太子点点头道:“百姓过不下去,就要起来造反,所以历朝历代莫不亡于土地兼并。”

第821章 第一站第213章 甄姬她爸是个编筐的高手第976章 势如破竹第419章 侧舷向敌第1016章 大板桥第777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216章 有女夜奔第525章 俊杰第753章 不走了第1144章 朱老板又不做人第1355章 分道第326章 叶伯巨第651章 第一状元第1189章 山东多教主第745章 朱老板的决心第108章 中都,伟大与残酷!第272章 又见耽罗第1238章 山东父老真热情第323章 搬家第932章 自知之明第29章 接驾第738章 国子大学第565章 双亲王见大将军第555章 兄弟重聚第1334章 不速之客第276章 没什么好选的第926章 鬼月鬼门开第610章 朱老板怒批严子陵第354章 镇江第95章 小刀拉屁股第1279章 悲喜两重天第233章 小胡,你站哪边?第1079章 微操达人朱元璋第34章 亲兄弟结拜——亲上加亲第1034章 一地鸡毛第595章 我们中间出了个叛徒第825章 有能名将第404章 市舶船队第519章 王弼之问第1238章 山东父老真热情第182章 朱老板的第一刀第1131章 南院放榜第527章 二位殿下要上天第1107章 首战即决战第1091章 你大舅可好?第1064章 云南有好盐第412章 又见宝船厂,为什么要说又?第747章 病友交流第1288章 平平无奇第884章 坑爹第290章 夜宴第646章 另外三件事儿第1245章 不辱使命第1202章 圣教至宝第1236章 过于积极,必有问题第1262章 守门第574章 恐怖降临第1267章 不得不战第1410章 奇才第928章 一片厕纸也有大用第1332章 朕也难第912章 贵州不是省第920章 以身饲虎第221章 庄周晓梦迷蝴蝶第963章 牺牲太大了第612章 大哥高第544章 双刀王所图第396章 该死的胜负欲第1291章 蓝魔鬼出击第669章 忍无可忍第372章 朱老板教子第139章 朕比刘季强第226章 韩国公的报复第645章 辞旧迎新第1398章 普定新貌第771章 天助我也第967章 运去英雄第572章 贞没了第988章 一个师傅教的第164章 御前行走牛第851章 火并天守阁第395章 老六就是花活儿多第411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99章 更大的舞台第651章 第一状元第912章 贵州不是省第417章 父慈子孝第406章 灰太狼精神第813章 救救宋太史第545章 晨练第46章 酒疯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338章 小马哥第472章 我将化身光明,击退黑暗第17章 虎心隔毛翼,人心隔肚皮第495章 天赋第599章 四哥的家庭矛盾第1027章 不白干第587章 规矩比宫里都多第401章 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