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生活的滋味

洞房之后,结束了十九年处男生涯的俞敏,跟糯开始了崭新的婚后生活。

俞敏是个好小伙,对人实心实意,既然娶了人家,自然就好好过日子。

糯也是个好女子,对他一心一意,而且十分的勤劳,把简陋的吊脚楼收拾的干干净净,还会采摘各式各样的鲜花,装点他们的新房。

俞敏虽然木讷,但人还挺细的。每天下工回家的路上,都会顺道给她摘一些花回去。云南就这点好,鲜花繁多,四时不绝,一采一大把。

看到丈夫带回来的鲜花,糯的大眼睛就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儿。

她会高兴的亲他一口,然后接过花来,插在花瓶里。那花瓶,其实是他们婚礼时喝完的酒坛子……

接着,糯会给他倒一大杯凉茶,然后打盆水让他洗刷。

待俞敏站在阳台上,把自己身上的泥土洗干净,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上桌了……

起先糯还有些惴惴,担心自己只会做白夷的饮食,丈夫会吃不惯。而且两族的饮食习惯不同,白夷喜食生、冷、酸,汉人却爱吃热汤热饭。

一个秋风呜咽,寒星寂寥的夜里,糯怯生生告诉俞敏,其实自己阿爸根本不是什么火头。她娘家只是去年兵荒马乱时,举家逃到山里避难的普通人家。

糯这才松了口气,不过她还是很认真的,跟那些随军来的汉人军属,学习各种江南饮食。她心灵手巧,很快学会了米线、饵块这些原本云南没人会的做法,把餐桌上的饭菜,渐渐的改成江南的样式,好让丈夫满意。

但很快她发现自己多虑了,俞敏根本不挑食。吃惯了军中的猪食,她做啥他都觉着好吃。管它什么冷的酸的生的,端上来什么都吃的干干净净。

而且语言不通还有好处,就是两人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吵架。非不想,实在是没那个本事啊……

但吊脚楼的火光熄灭后,整个屋子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剧烈摇晃声。这也是小两口重要的交流方式,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交流方式。

靠着新婚燕尔的蜜月期,他们愣是渡过了最初的磨合期,渐渐变得默契起来。也许是因为‘无声交流’的缘故,他们现在看一样对方的表情,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彼此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做什么。

他们也在努力学习对方的语言。当然主要还是以糯学汉语为主。几个月下来,糯已经能磕磕绊绊跟汉人简单对话了。

其实每天下工回来有人知冷知热,有热汤热饭吃,俞敏就很知足了。这日子比他从前好太多了!

摆在这对小夫妻面前的首要难题便是语言不通。两人基本只能靠手势和眼神交流沟通,有时候整个晚上,在塘火熄灭前,吊脚楼里都几乎不会传出任何动静。

当然,小夫妻的婚后生活也不是毫无困难。

而且小两口之前就建立了默契,现在加上简单的词汇,交流的内容更是上了个台阶,甚至可以开始谈谈心了。

她阿爸跟那阿切是旧相识,才在对方的照拂下在山里安了家。

但山里头土地贫瘠,又没有部族依靠,全家日子过的十分艰难。

这时阿切找到她阿爸说,自己那在明军当大官的妹夫,托他给手下的年轻军官,物色个门当户对的媳妇。

阿切告诉她阿爸,那年轻军官虽然比不上她妹夫,但也是正经的朝廷命官,靠上这样的靠山,还愁吃穿?

她阿爸是亲眼看到阿切成了军官姻亲后,在各部的地位直线上升的。现在,整个嵩盟州的火头里,就属阿切风头最盛。 她阿爸十分心动,就答应了。

但阿切却担心,人家嫌她家没地位,看不上她。便说服她阿爸,故意夸大了他家的身份。

她阿爸担心会露馅。但阿切说,不会的,汉人最好面子。等迎亲的时候发现不对劲,也会自认倒霉,不会把事情闹大的。他们认为那样更丢人现眼。

~~

“是我阿爸……太想结这门亲了,所以骗了你。你生气就休了我吧……”

糯鼓足勇气说完心事,白皙的鹅蛋脸上已经流下两行清泪,那楚楚可怜的样子真是我见犹怜。

“不管你怎么处置我,我都毫无怨言……”

俞敏听完,却丝毫不以为意,搂着妻子说:“俺看上你是因为你这个人,可不是因为你的身份,只要你对俺好,那些都不重要。”

木讷的人说的情话才是最致命的,糯听完全身都滚烫起来,紧紧搂着他道:“一辈子都对你好…”

话没说完,柔软的嘴唇便被俞敏用双唇堵上,她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了。

那一晚,吊脚楼摇晃的格外厉害……

~~

小两口把话说开后,感情更上一层楼。俞敏干脆让糯把她娘家人,全都接到百户所来定居。

这时候,内地来团聚的军属,还有将士们新成立的家庭,已经在百户所军营外安家落户,形成了一片不小的村落。

俞敏岳父这时候把家搬来,还能捞着块地方盖房子。

而且俞敏名下的一百亩地,靠他小两口绝对种不过来。按照都司衙门的规定,土地分下去之后,五年之内不耕种的话,千户所是要收回去的。

所以他还正需要帮手呢。当然,这些生地和荒地,两三年内是甭想正经有收成的。

不过他有津贴和俸禄,勉强能养活一大家子吃饭。

好在糯娘家人也十分勤劳,他岳父和三个舅子没白没黑的跟他在地里忙活,他岳母和四个小姨子则跟着糯一起,从合作社接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

合作社据说是王爷的点子,全称‘军民合作社’。简单说,就是军队后勤部门将所需的军服、鞋袜、绳索、枪杆、箭竿等各种需求量大,但没啥技术含量的物资,通过这么个机构,委托给军属和民众生产。

这样既能大大减轻都司衙门筹措军需的压力,又可以帮将士们和百姓补贴家用,可谓一举两得。

有了这笔补贴,一大家吃饭不成问题。

一家人又在楼下养起了鸡鸭,房前屋后种上了菜。等到秋收时,把地里的黄豆收回来榨油,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这下到过年都够了。

这个来自内地的年轻人,快要二十岁的时候,终于在这彩云之南,头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滋味。

第422章 昆仑第1016章 大板桥第1270章 回马箭第1278章 追亡逐北第1137章 玩把大的第1045章 阅兵第214章 近日流行烟熏妆第824章 双刀王第502章 此钦差见彼钦差第53章 家父朱洪武第946章 楚丁格尔第134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第342章 援兵(上一章序号错了,应该是340,第101章 导演,我也想演戏第1123章 这京城没法呆了第1366章 归来第449章 元首的愤怒第739章 很不满意第681章 官怨沸腾第592章 不偏不倚第401章 卷起来第186章 骑牛的诱惑第785章 蚍蜉撼大树第344章 咱就相信秦王的判断第697章 哪来哪去第852章 打击倭寇,人人有责第537章 王之威慑第1244章 开端第858章 下水啦第9章 杀鸡用牛刀第796章 三天不打第497章 帮主大人第717章 道同道不同第1116章 胜利的代价第274章 血脉压制第619章 这才是人吃的饭第1044章 真好喝第1264章 蓝魔鬼第1043章 王爷的腊八粥第165章 史上最高规格秋收第165章 史上最高规格秋收第1200章 谁是老大第781章 头上一把刀第106章 中都城下第1239章 六王爷造车第809章 京里套路深,俺要回农村第795章 咱不是记仇的人第1341章 圣山之战第680章 大哥牺牲太大了第318章 异想天开第206章 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第917章 老毕摩第738章 国子大学第726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第812章 宋濂有个好学生第1章 楚王殿下第570章 有情人近在眼前第1094章 地狱第471章 四菜一汤,简单招待第625章 读书人的弯弯绕第976章 势如破竹第128章 真正的目标第924章 赢家通吃第1207章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第864章 海王瓷第1063章 王爷的主义第463章 十年苦手终逆转第165章 史上最高规格秋收第493章 魏武遗风第618章 学丞很生气第1168章 冯公公第1304章 谁先绷不住第928章 一片厕纸也有大用第758章 走向未知第954章 选锋第252章 审案日第720章 王之应援第1280章 庆云山中第258章 嫂子的厨艺第24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627章 真相第422章 昆仑第1202章 圣教至宝第1069章 第一封信第346章 天堑变通途第411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1273章 双刀王第329章 重归于好第374章 训爹第1234章 郭桓案起第561章 弟弟长大了第320章 执夷千户第763章 李仕鲁掷笏第458章 粮票危机第1205章 单刀直入第948章 招降第341章 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第994章 云南这么大的么?第35章 大哥真的秀第1211章 朕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