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君权相权,你站哪边?

第231章 君权相权,你站哪边?

旧吴王府,花厅中。

片刻斟酌之后,魏国公还是说出了李善长的名字。

他听说皇上跟韩国公这半年闹得很不愉快。

据说连皇上过寿辰,李善长都没上贺表,也没送寿礼。

皇上当然也没惯着他,派天使去凤阳把李善长臭骂一顿,骂他‘恃宠自纵’、‘极大不敬’。

到了这一步,李善长依然拒不认罪,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

气得朱元璋将他的年禄削去一千八百石,并命其铁券上的‘免二死’减为‘免一死’,作为惩戒。

李善长这才上表请罪,表示自己正在被韩宜可问罪,觉得自己是不祥之人,没资格上贺表、送寿礼云云。

朱元璋便下旨抚慰老李,说咱没给你定罪,你就还是大明的韩国公,以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云云……

就在朝野以为君相矛盾要趋于缓和之际,谁知韩国公却放了大招,直接让前线的军需断供,北伐也泡了汤……

~~

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耿炳文也好,徐达也罢,都笃定幕后黑手是李善长呢?

李善长这条老狗,真有这么吊吗?

他真就这么吊。

准确的说,不是李善长吊,而是中书省吊炸天。

前元以中书省总领百官、总理天下政务,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此外,元朝又于各路设置行中书省,分掌地方军政。而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也归于中书省管辖。

所以中书省的权柄极重。元朝丞相也都大权在握。诸如铁木迭儿、脱脱、燕帖木儿这些有名的宰相,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他们垄断了所有朝政,还拥有自己的军队,可以左右皇位继承,甚至到了随意废立皇帝的地步。

都说过元朝百年而亡,至少一半是因为争权夺利、激烈内斗导致的混乱局势有关。而丞相独揽大权、皇权不振,便是导致内斗的结构性矛盾……

而本朝虽说是尽去胡风、恢复汉制,但政治制度有其强大的惯性,所以还是因袭元制,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领辖六部,管理地方行省。

六部的尚书,地方各省的长官,大事小情全都要向中书省汇报,然后由中书省禀报皇帝。

皇帝做出决策后,再由中书省向六部和各省下令执行,并进行监督考核,最后向皇帝禀报执行结果。

这就是大明开国以来的权力运行流程。可以清楚的看到,皇帝与中央地方的衙门之间,要有中书省才能联系起来,才能上传下达。

而皇帝没法直接接触六部,更接触不到地方衙门,只能向中书省发号施令,来间接管理自己的国家。

如果中书省与皇帝团结一心,就像开国前和刚开国时那样,皇帝自然感觉不到不便,反而能从繁琐的政务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方针大计上。

但一旦中书省出了问题,哪怕只是撂挑子,皇帝都会瞬间失去对国家的控制,就像现在这样……

所以朱元璋知道,肯定是中书省出了问题。

~~

其实现在已经比从前强多了。

最初,甚至连军事都归中书省管。徐达最重要的官职,就是中书省右丞相。其余公侯也都在中书省任职。

后来朱老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军权全都转移到大都督府。又让武将也脱离了中书省体系,终于实现了军政分开。

但勋贵武将基本都是李善长的老部下,而且老粗们都信任李善长的脑瓜子,大事小情都听他的,所以老李对军队依然很有影响力。

其实朱元璋将都卫改成都司,主要不是为了收拾那些勋贵武将,而是为了收回地方行省的军权,继而尽量削弱一下中书省!

这一点,李善长看的明明白白。

只有那帮没脑子的勋贵,才会以为皇帝要搞的是他们,结果被韩国公轻而易举当枪使。

而所谓开中商人,不过是淮西勋贵的白手套罢了。

加上中央地方、满朝文武,包括现任的右丞相胡惟庸在内,都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

所以瞎子也能看出来,今日困局的症结,不在别处,就在韩国公身上。

~~

“没错,就是老李。”朱元璋对徐达的回答很满意。

朱老板之所以要给徐达续弦,还要把旧王府赐给他,就是怕徐达也不站在自己这边。哪怕他只是顾左右而言它,保持中立,对今日的皇帝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这说明文武两巨头,都不站在他这一边,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幸好,徐达坚定的站在他这边。也不枉朱老板这番放低姿态、掏心掏肺……

朱元璋庆幸的自嘲一笑道:“咱都想好了,如果伱也不帮咱。明天咱就会把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叫联姻也好、叫和亲也罢,总之是痛快认输,然后韬光养晦个几年,再徐徐图之。”

“臣唯皇命是从。”徐达轻声而坚决道。

“好,很好!但就算你不帮咱,咱也绝对不会放弃的。”朱元璋仰脖干掉一杯烈酒,重重摔碎酒盅道:

“咱早晚要把那些以为法不责众,胆敢要挟咱的狗贼,全都砍掉狗头!”

“但现在天德站在咱这边,咱就不用等那么久了。”朱元璋定定望着徐达,给出自己的承诺道:

“明年开春,一定可以北伐!”

“是。”徐达心头一颤,他听懂皇帝的意思是,要在开春之前,跟李善长决出胜负!

“皇上,来得及吗?”

“大不了就全都杀光,重新从零开始。”朱元璋狞笑一声道:“反正咱本就一无所有,岂会害怕把坛坛罐罐都砸光?!”

“明白了。”徐达重重点头,他知道豁出去的洪武皇帝,不可能输了。

便沉声道:“需要臣做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虽千万人,吾往矣!”

“好,需要你的时候,咱自会下令。”朱元璋高兴的给他斟酒道:“现在,咱命令你陪咱喝酒!”

“臣,遵旨!”徐达果然放开酒量,来者不拒,跟皇帝一杯接一杯、一坛接一坛的喝起来。

徐达在军中严厉禁酒,成为大将军后,就更没人敢跟他拼酒了。所以他酒量其实一般。

喝着喝着,徐达发现眼前天旋地转,自己的脑袋有三个沉,便知道自己快要醉了。

可皇帝还是一味地拼命劝酒,徐达也只能舍命陪君子,最终不胜酒力,醉倒不省人事……

(本章完)

卡文了,请假一天。第779章 顶级说客第812章 宋濂有个好学生第342章 援兵(上一章序号错了,应该是340,第695章 胡相的决断第1049章 老潘第537章 王之威慑第487章 隐情第1102章 王爷的信第842章 堵船今天有点卡文第128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第675章第94章 穷则思变(求订阅)第469章 血色预兆第1009章 大婚第880章 何家人第97章 我家真是开印钞厂的第54章 你方唱罢第265章 听墙根第1254章 又见三哥第296章 富贵险中求第824章 双刀王第94章 穷则思变(求订阅)第437章 双向奔赴第4章 摸鱼老爷爷第766章 宋濂进京第1114章 兵败如山倒第434章 两位丞相第1159章 陛辞第205章 刘伯温听了都直摇头第748章 第三支箭第950章 欲去还留第137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687章 回家第1222章 久别重逢第687章 回家第190章 迟来的父爱第765章 僵持第528章 天上交心四天四十更,继续求月票啊!第225章 师父不是骚第1308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第861章 坑谁不能坑百姓第232章 先立于不败之地第380章 死因与包围第1275章 思维定式第627章 真相第866章 宴无好宴第1296章 跳船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733章 小三儿的干爹第423章 行路难第1024章 试验田第940章 奢香第1215章 安丘城的贾队长第1262章 守门第328章 大捷第26章 贵妃之死第60章 父爱如烙铁烫腚第47章 密审德庆侯第474章 过火第617章 新官上任头把火第901章 终于等到这一天第895章 广州热第394章 阶下囚们第165章 史上最高规格秋收第813章 救救宋太史第1248章 岳父出手第261章 燕王大婚第692章 胡公子的奇幻漂流第486章 大记忆恢复术第544章 双刀王所图第1303章 胜第1297章 大势所趋第1051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559章 王的梦想第333章 夙愿得偿第1111章 圆方阵抱歉,刚才第七八零章被屏蔽了。现在已经解第724章 保大还是保小?第24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047章 老刀第1010章 迎亲第403章 铩羽第610章 朱老板怒批严子陵第436章 该来的都来了第412章 又见宝船厂,为什么要说又?第1100章 总动员第175章 我会一直看着你第970章 出关卡文了,请假一天。第360章 约法三章第1086章 当面汇报的重要性第504章 十处响锣,九处有他第174章 又一个讨饭和尚第1100章 总动员第173章 圜丘罪己第932章 自知之明第16章 小明王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