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还得问专家

什么叫说话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到人心坎上。

老六把小马哥的经典台词,用在这两位有相似处境的昔日大佬身上,就是绝杀。

两人果然不再推辞,都磕头表示,愿意加入市舶司。

“哈哈好!”朱桢高兴的站起身,亲自拉起两人道:“从今日起,两位便是市舶司的海运委员了。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把市舶司做大做强!相信我,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们两家一定能重现昔日辉煌。”

“是。”两人自然他说什么都应着。

“来来,坐下说话。”朱桢终于招呼两人就坐。之前他们一直是站着回话的。

他将眼下的情况简单介绍一番,重点提到了即将举行的镇江大会。然后指着韩宜可道:

“但说实话,我和师兄都是外行,二位行家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不用有任何顾虑。”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是殿下在考校他们的水平。哪敢不拿出点儿真本事来?

沉思片刻后,顾元臣先开口道:“恕微臣直言,殿下召集江南大户开大会,有用是肯定有用,但也不要抱太大期望。”

“怎么讲?”楚王不动声色问道。

“因为海上贸易跟陆上贸易不同。路上贸易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而海上贸易,是参与的人越少越好。”顾元臣沉声道:“最理想的状态,是海上只有一家。这时候,利润可以最大,成本可以最低,办什么事也可以最高效。”

“哦……”朱桢登时来了兴致道:“这说法新鲜,还是头回听。”

“殿下,老顾说的在理。”一旁的沈荣也附和道:“因为海上贸易,是建立在暴利的基础上的。海上风波险恶,弄不好就会翻船。还有瘴气、海盗、番夷……都随时会要人命。如果没有暴利,谁愿意冒着重重危险,远涉重洋?”

“有道理。”朱桢点头笑道:“不怕二位笑话,本王只知道海上贸易赚钱,却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赚钱。”

“就以日本为例吧。”沈荣便道:“那个岛夷国什么都缺,却盛产金银。所以寒家以前就是专做日本生意的。

“唐朝时,他们从我国学会了织绢纻锦缎,却不会制生丝。若海上不通,则无丝可织。所以每百斤价银五六百两……”

“多少?”韩宜可震惊的叫一声,赶忙向殿下告罪。

“很夸张?”朱桢问他。

“很夸张。”韩宜可道:“在江南,最贵的是湖丝,每百斤也不会超过银一百两。”

“我艹……”朱桢也忍不住爆了粗口,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而在大明,搞走私可以赚到百分之五百的利润……他们能干出什么疯狂的举动,放开了想去吧!

~~

“但这是我一家垄断的情况,要是有两家一起,我家的利润一定会受影响。因为相对国内的大量生产,海外的市场终究小很多。那么对手为了更多的销售货物,抢占我的市场,就会主动降价。

“那些精明的日本大名也会利用对手,向我压价。最后我也只能跟进降价。这还是只有两家的情况,卖家越多,这种自相杀价的情况就越严重,暴利便不复存在。”沈荣接着道:“失去了暴利,海外贸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而且,海上有海盗,有倭寇,还有不友好的蛮夷国家,这些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去摆平。参与的家数多了,各家都不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都希望坐享其成。结果就是……”沈荣顿一下,寻思该怎么形容。

“三个和尚没水吃?”朱桢接话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沈荣忙点头道:“总之分一杯羹的人越多,海上就越乱,海贸也越不赚钱。”

“所以原先,海商始终维持在六家。”顾元臣道:“任何想要加入的后来者,都会被六家联手拒之门外。”

“好家伙,上车焊死门。”朱桢对这种现象的理解,远比两人预想的好。

他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最初只有葡萄牙人能从亚洲运送胡椒回欧洲时,胡椒价格居高不下维持了近百年,葡萄牙人几代人赚得盆满钵满。

但当荷兰人、英国人相继打破葡萄牙人的封锁,也来到亚洲,也开始往欧洲贩运胡椒后,这种昂贵香料的价格很快持续暴跌,几年功夫便跌成了平价货,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东印度公司’破产……

看来海上贸易的游戏规则,跟自由贸易扯不上半点关系、

~~

“其实六家都嫌多了。”沈荣淡淡道:“每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划分航线,分摊费用,协调利益。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内耗十分巨大。”

“嗯。”朱桢点点头。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最好就吃独食了?”韩宜可皱眉问两人道。

“不是吃独食,而是海上只有我们一家的船。”两人忙向未来顶头上司解释道:“江南的大户和百姓,既可以为我们供货,也可以为我们在国内销货。他们要是想做海上贸易也没问题,但必须坐我们的船,用我们的船运货,按照我们规定的价格买卖,不能坏了规矩。”

“有道理。”朱桢点点头。

“这不就成了元朝的官本船了么?”一直没说话的罗本,忽然内切道:“伱们怎么保证,不重蹈元朝的覆辙?”

前面说过‘官本船’制度,就是海外贸易由官府垄断,实行官商合营模式。其中,船和本钱都由官府提供,并由官府挑选商人进行经营,出海利润七三开。

“唔,看起来,元朝的能人,也认识到了海贸应该由官府垄断。”朱桢点点头道:“而且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办法。但结果非但没成功,还让市舶司彻底一蹶不振。”

“官本船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执行的人太差。派来官员光想着盘剥商人,中饱私囊去了。根本没有垄断海贸。”沈荣答道。

“虽然元廷三令五申,禁止私人出海,为此还好几次海禁。但地方文武腐败透顶,只要给钱,就可以随便走私。私商可以随便出海,官本船怎么可能是对手?”顾元臣也道。

他其实是最好的例子,他本身担任过海道万户府副万户,但顾家却拥有庞大走私舰队……

第137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312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第935章 我答应第923章 孤注一掷第1146章 势如破竹第401章 卷起来第429章 无路可逃第1089章 摇滚大明,即将狂野演奏第470章 少东家和表妹第667章 轻重第862章 告江南百姓书第711章 爱小孩的老六第945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737章 求锤得锤第1180章 虎头蛇尾第557章 朱元璋训子第179章 熟悉的配方第1345章 光练不说傻把式第349章 几度夕阳红第188章 新的历练第774章 太阳照常升起第171章 魇镇案第807章 前所未有的丝滑第341章 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不写了,睡觉了。第454章 王之沐浴,大开眼戒第953章 抽签第837章 好戏还在后头呢第641章 你没资格第604章 密谋第829章 你惹了不该惹的人第879章 真老狐狸第184章 孤自骑牛过御道第645章 辞旧迎新第297章 兵变第1099章 王之决断第898章 羊城暴雨第388章 新姿势第1223章 六郎妙计安天下第1281章 说客登门第360章 约法三章第465章 我这一生没别的追求第1200章 谁是老大第946章 楚丁格尔第92章 卖艺第185章 送礼的门道第793章 一切为了失败第1124章 被害妄想症第806章 废丞相第247章 大索全城第1105章 初战第925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第1091章 你大舅可好?第1157章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第1370章 得意忘形第166章 一个艰难的决定第251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1139章 众人皆罪第191章 拜师第1152章 小甜甜变牛夫人第866章 宴无好宴第1243章 人人自危第1324章 及时行乐第945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796章 三天不打第826章 一发糜烂第180章 朱老板的老板第765章 僵持第707章 反他娘的第789章 以卵击石第585章 同舍皆奇才第1194章 天上掉馅饼第1171章 冥顽不灵第298章 什么是开国之君?第411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177章 帝王术第1310章 监军第441章 尚海也不是吃素的第1268章 谁跑谁是狗第1334章 不速之客第1038章 萝卜开会第313章 茹太素挨揍第1051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94章 穷则思变(求订阅)第380章 死因与包围第601章 丰色遇第870章 有马比无马强第631章 潜夫哥的猪队友第977章 指望破鞋扎烂了脚第1058章 诚意第235章 开业大吉第931章 大块头有大智慧第239章 二相第969章 能者多劳第1330章 化为灰烬第693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第1063章 王爷的主义第1249章 马活了连续三天十更,超级大声求月票啊!第898章 羊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