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新财路

第533章 新财路

行辕花厅里的气氛愈加融洽,简直要好到蜜里调油。

“你们的心意,本王完全明白了。”朱桢还就是这种顺毛驴的脾气,你越是捧着他,他就越不能让你吃亏。

“借来还去的,确实有些生分。但是本王怎么能让自己的朋友吃亏呢?那就太没面子了!”他寻思一会儿,一拍大腿道:

“要不这么着吧,本王再给伱们个发财的机会。”

“这个好,殿下请讲。”众大户对‘神奇的老六’期待可是极高的。

“你们不觉得,眼下我们出口的商品,稍微有些单调吗?”朱桢先问一句,又问沈荣道:“你是市舶司的副提举,这个问题你有发言权。”

“是。”沈荣忙点点头,恭声回答道:“眼下市舶司出口商品中,生丝、各种丝绸、以及丝绸制品,加起来占八成以上。确实太依赖丝绸了。”

“剩下的两成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扩大份额?”朱桢问道。

“剩下的两成,主要是瓷器、松江棉、宣纸湖笔之类的文具文玩,以及一些工艺品。”沈荣沉声回答道:

“至于为什么占额这么少,有的是因为产量有限,比如瓷器。有的是因为销路一般,比如松江棉和各种药材。海外是产棉布的,我们的松江棉质量再好,他们也不愿意花几十倍的价格购买。”

“嗯。”朱桢点点头,沉声道:“看来只有我们独家生产的商品,而且还得广受海外各国追捧的,就像丝绸这样的,才能量价齐高,让我们赚到大钱!”

“殿下说的太对了。”沈荣重重点头道:“只是这样的商品并不多,大明能出口的商品中,目前符合这两样条件的,算来算去也只有丝绸和瓷器两样。”

“……”有的大户动了动嘴唇,没敢说话。其实原先他们向海外走私军火,也赚噱了。不过考虑到殿下的身份,这桩买卖想都别想。

“茶叶不行吗?”朱桢有些不解的问道。在他印象中,传统海外贸易,还有茶叶这一样拳头产品。与丝绸、瓷器组成外贸三驾马车。

“茶叶在海外的销量很有限,主要是因为海外之民,很少有能喝的惯的。”沈荣答道:“倒是北边和西南那边儿,茶叶是最硬的产品。”

“茶马生意不是我们能碰的。”朱桢皱皱眉,沉声道:“茶马互市是朝廷控制蒙藏的重要工具,你们不要掺合,不然本王也保不住你们。”

“是是,我等牢记殿下教诲,绝不越雷池半步。”已经吃够了牢饭的大户们,忙纷纷表态。

朱桢又问道:“那瓷器呢?这是可以敞开卖的,为什么销量还这么少呢?”

“因为我们进不到货啊。”众大户讪讪道:“江南瓷器产量本就有限,仅浙江龙泉一带有开窑。”

他们不会说,是因为粮票只能买到丝绸……所以他们才不会费心开拓别的产品。一心一意就想赶紧把粮票花出去。

“江西也是江南。”便听楚王殿下淡淡说道。

大户们昨天听曾泰说过同样的话,但今日听来却如闻仙音、茅塞顿开,齐声问道:“殿下说的是景德镇?”

“没错,就是景德镇。”朱桢笑着点点头。

大名鼎鼎的景德镇自然不用废话,到元朝时,景德镇瓷基本就已经统一天下,行销海外了。

到了本朝,景德镇的地位继续上升。洪武二年,朝廷在景德镇设‘御窑厂’,让景德镇瓷成为皇家御用,遥遥领先全国。

景德镇烧的瓷器,质量也是独步天下的。景德瓷在海外,甚至比丝绸还抢手。但一般就近从福州广州出口,很少舍近取远,从江南出口的。

江南去日本高丽倒是更近,但棒子和倭奴懂什么瓷器?随便从本地搞点民窑卖给他们就够了。卖给他们景德瓷,纯属浪费。

所以,别看大户们家里摆的都是景德瓷,但很少有打出口它的主意的。

~~

听了众人的解释,朱桢颔首道:“原来如此。是因为太远啊。”

“是啊。”众人也点头道:“景德镇的瓷器要想运到江南,要先走昌江入鄱阳,然后从鄱阳湖入长江,顺流到太仓。路途遥远不说,江南离着南洋也比闽粤远得多,所以人家大头就不往咱们那边卖。”

“那要是,把景德镇的工人,迁一部分到咱们那边开窑呢?”便听楚王殿下幽幽问道。

“那感情好啊!”众人一听就激动了:“要是咱们能自己开窑,生产出跟景德镇差不太多的瓷器,那可就赚大发了!”

“只是景德镇那帮人,向来把窑方捂得严严实实,舍得这只下金蛋的鸡吗?”众大户越是在乎,就越是患得患失的问道。

“哈哈,平日里肯定舍不得。”便听楚王殿下狡黠一笑道:“但现在是平时吗?”

“对对对,不是不是,当然不是!”众大户马上反应过来,拍着大腿叫道:“现在可是在大移民。谁敢不合作,就把他发配到湖广去!”

“这话说的,都是大明的子民,本王怎么能那么对他们?”朱桢一脸嗔怪道。

“是是,是我们孟浪了。”众人赶忙道歉。

“不过,景德镇乃是江西人口最密集之处,此番大移民,他们不动一动,未免也说不过去。”便听老六转个话头,淡淡道:

“听说那里土著只有十之二三,七八成都是外来的窑工窑户。这么多流动人口,实在太不合适了。移个一两成人口出去,这很合理吧?”

“合理,很合理。”众人一齐点头。

“只是让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去湖广种地,实在可惜。”朱桢又悠悠道:“本王便做主,将他们安置到苏松常镇一带,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众人彻底明白殿下的意思,兴奋的点头如啄米。

“至于安置的费用……”老六又拿腔拿调道。

“我们负责,我们负责!”众人登时就眼红了,恨不得把那些窑工窑户,全都弄到自己家去。

“但也不能拉郎配。这样吧,赶明儿带你们去逛逛窑。”朱桢便笑道:“能招到多少工匠,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本章完)

第801章 最后一面第190章 迟来的父爱第288章 破局之道第131章 爱的小屋送明王第195章 你叫我小师叔?第799章 胡党核心第1306章 奴儿干都司第137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182章 孽畜,哪里跑?第1011章 蜜月第405章 败军之将第1100章 总动员第1045章 阅兵第647章 避暑第351章 师兄你好第839章 笔谈第818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1063章 王爷的主义第1356章 葫芦岛第437章 双向奔赴第290章 夜宴第1088章 最重要的说服第729章 高手过招第1167章 微山湖是个好地方第556章 接风家宴第782章 大将军第876章 我要打两个第401章 卷起来第201章 三哥带我逛那种地方第556章 接风家宴第193章 这很合理吧?第1376章 卤水点豆腐第125章 太子骂爹第110章 野望第645章 辞旧迎新第727章 刑满释放第758章 走向未知第891章 陈家厝第476章 二舅的公干第216章 有女夜奔第32章 我的怨种兄弟第799章 胡党核心第464章 洪武十一年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第993章 重重有赏第152章 哥儿们不一样了!第1263章 破城第1167章 微山湖是个好地方第1115章 猛虎变家猫第418章 红姐的新武器第1090章 朱孟煵第1250章 徐达的面子第330章 太子第692章 胡公子的奇幻漂流第42章 正旦节第687章 回家第477章 蛤蟆街第274章 血脉压制第134章 仰天大笑出门去第1065章 千屯镇云南第662章 图穷匕见第813章 救救宋太史第258章 嫂子的厨艺第770章 还得看胡相第925章 万水千山只等闲第1209章 老十回京第1015章 第三次选锋第614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第262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561章 弟弟长大了第44章 夜宴武英殿第958章 逃跑要趁早第249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818章 来了就别走了第696章 人坐家中,福祸自招第1377章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1025章 白嫖之王第85章 亲兄热弟第1193章 圆上了第258章 嫂子的厨艺第412章 又见宝船厂,为什么要说又?第1199章 孔孟之后第1257章 雪中行第921章 六下惠第96章 天生的演员第982章 泛舟滇池第837章 好戏还在后头呢第1064章 云南有好盐第534章 扯皮第1028章 一盘大棋第250章 老愤青第416章 死尸与死士第526章 铁拳之下,势如破竹第1059章 王爷实在给太多第721章 韩国公的退休生活第763章 李仕鲁掷笏六天六十更,可以了吧?第154章 中都城变天第408章 天降第107章 知道真相的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