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儒生文法吏

第814章 儒生文法吏

朱桢自始至终也没有说过,国子大学排斥儒生的话,反而是儒生一直在抵制国子大学。

因为他们将国子大学视作文法吏复辟的阵地。这勾起了他们记忆深处,曾经被文法吏支配的恐惧……

正如太子所言,西汉时,政府的官吏是分为文法吏和儒生两个泾渭分明的团体。

文法吏负责治国理政,儒生负责轨德立化。

在当时,前者无论人数和地位,都占据绝对优势。萧何曹参这些汉之名相,清一色都是文法吏出身。

而后者只是占据一些文翰礼仪方面的官职,譬如博士、文学侍从、太子舍人之类,无关紧要,地位低下。受尽文法吏的打压和排挤。

这种局面在汉武帝时期开始得以扭转,随着儒术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儒生的地位开始大大提升。

而且至圣先师的子弟,善于吸收学习,也开始学习文法律令,积极参与到治国理政中来了。

尽管东汉儒生仍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的抱怨,但那也是因为其政治期望值较之西汉已大为提高。

在当时,儒生的上升通道已经完全畅通,那些兼有‘优事理乱’能力的‘通儒’,更能得到皇帝的青睐,比单纯的文法吏拥有更优越的仕途前景。

最终儒生彻底压制了文法吏,将其打为吏员,令其永远沉沦下僚,再无上升通道。从此官吏殊途,判若云泥。

在儒教不遗余力打压和掩盖之下,知道文法吏昔日辉煌的人都不多了,官员们毫不羞耻的将吏员们的功劳据为己有……以至于绝大多数人,以为历朝历代都是靠儒生在治国,离了他们国家就无法运转一样。

当完成了对政治资源的彻底垄断,儒生们不可避免的怠惰起来,没有人愿意再辛苦学习治国理政的本领,反而将其视为俗务,不屑一顾。反正有卑鄙低贱的文吏来处理,何必被这些蝇营狗苟的俗务,玷污了自己高洁的思想?

于是通儒越来越少,耽于典籍、不谙政事的腐儒越来越多,他们也丝毫不以为耻,反而习以为常,反正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谁知却出了个不懂事却还较真的朱老板,非想用科举选拔出能治国理政的读书人。

这就像非要从一群狗里挑几只狼出来,根本就是缘木求鱼,怎么可能挑的出?读书人是不学治国理政的,懂吗?

要是单独一个朱老板,也还好应付,毕竟他懂得不多,找不到症结所在。儒生们挨上几年,他没办法还是得捏着鼻子回来,跟儒教搭伙过日子。所以大家起先并不慌……

可偏偏又出了个朱老六,给朱元璋道破了儒教一直以来掩盖的真相——国家一直是靠吏员运转的,走马灯似的文官,不过是上传下达的监工。跟太监没有本质的区别……

一旦勘破了儒教的障眼法,文官和士林在朱老板心里的分量大降,所以朱老板才会毅然决定支持老六,推行三项改革。

但朱老板也没有要动摇儒家正统地位的心思,那会动摇老朱家的统治根基。所以他想的是改造儒生,让他们重新成为掌握行政技能的通儒。甚至老六口中的技术官僚,在朱元璋看来就是通儒的代名词,而不是什么学了经学的文法吏……

其实哪怕老六本人也知道,以儒生可怕的学习能力,一旦放下抵触,开始学习‘庶政’,未来国子大学还是他们的天下。

所以能体系化的培养出通儒来,他就谢天谢地了。根本不奢求什么文法吏重振雄风……各方面差距太大了,实在强求不得。

~~

所以能让儒生不再抵制国子大学,踊跃成为大学生,学习行政能力,朱元璋当然求之不得了。

他反复寻思,让宋濂到国子大学任教,确实是一步妙棋,原本坚决的态度不由有些松动道:“那老儒的影响力可是极大,你就不怕大学生们都听他的?不听你的了?”

“没事,一来,儿臣只请宋濂一人,戴良、苏伯衡那些人统统不请,要是他一个人能把儿臣一手建立的国子大学翻了天,那我还是老老实实回苏州去吧。”老六笑笑道:

“二来,儿臣还有对冲的法子,我准备把我老师搬到鸡笼山上去养老,两个老友做个伴儿,宋太史有什么苗头,我师父也能及时掐灭了。”

“哦?你师父身体又好了?”朱元璋眼前一亮,这法子确实靠谱,有刘伯温在,谁也翻不了天。

“养了这些年,确实好一些了。”老六很谨慎道。

“要不让他重新出山,来给咱当太傅吧?”朱元璋这些年不知动了多少次请刘伯温重新出山的念头,现在胡惟庸倒台,朝廷急需能镇得住场子的老臣,他对刘伯温的渴求就更重了。

“就父皇这工作强度,我师父不用半个月就得一命呜呼了。”老六却断然摇头道:“我让他去鸡笼山是养老的,听说老人在大学校园里能长寿……”

“一个个都把老师捧在心尖尖上,从来不见对自己的老爹这么上心。”见他这么坚决,朱元璋也没法强求,酸酸哼一声。

“父皇,恁说话要凭良心啊!儿臣搞得这么狼狈,被天下读书人往死里喷,还不都是为了父皇的执念?”老六登时就一阵火大,跟老贼瞪眼道:

“这还不叫对老爹上心?那还能怎么上心?!”

“伱跟我瞪眼干啥?”朱元璋眼瞪得更大,弯腰做脱鞋状道:“又找打了是不是!”

“我瞪眼了吗,我这是最近瘦了显得眼大。”老六立马怂了。

“哼,臭小子。”朱元璋这才直起腰,骂一声道:“发配那帮老儒,本就是为了给你减压的。现在你不领情,那咱也不当这恶人了。”

“父皇好意儿臣心领了。”老六赶紧做受宠若惊状,尽管他知道老贼根本就是在送干人情。“请父皇日后继续爱护儿臣。”

“放心,谁在给这个家拼命,谁在摸鱼当逃兵,咱清楚着呢。”朱元璋淡淡道:“去吧。”

“是,儿臣告退。”

 

第300章 神机妙算楚装王第759章 大的要来了第274章 血脉压制第92章 卖艺第440章 花鸟岛海战第359章 腊八宴第556章 接风家宴第303章 忠!诚!第928章 一片厕纸也有大用第589章 有点东西第885章 楚王上门没好事修改了个bug望周知。第288章 破局之道第571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680章 大哥牺牲太大了第428章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第462章 王府建在哪儿?第1218章 轮到大哥了第1245章 不辱使命第270章 结婚都监第370章 假戏真做第793章 一切为了失败第958章 逃跑要趁早第1009章 大婚第1002章 平滇策第111章 虚惊一场第1262章 守门第1240章 严丝合缝第735章 朱允炆第615章 师生互换第1251章 将星云集第945章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1262章 守门第1159章 陛辞第30章 关门第285章 小神算,预判你的预判第751章 乱世佳人楚海王第1352章 归来第206章 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第189章 为什么要说又?第766章 宋濂进京第392章 空手套白狼第74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1251章 将星云集第565章 双亲王见大将军第859章 将军自闭了第670章 胡相的反击第344章 咱就相信秦王的判断第568章 洪武十二年第1247章 狂澜第596章 当街惩齐王第943章 攻城第333章 夙愿得偿第168章 中秋苦宴(求月票啊)第1325章 神兵天降第1027章 不白干第280章 谜团第740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677章 中秋第210章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儿第20章 大度能容达定妃第1207章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第15章 朱老板的卷王生活第371章 我太难了第1054章 摊牌了第175章 我会一直看着你第1265章 东路第1096章 顶不住了第576章 什么逃学威龙第1005章 岳父第444章 人不如鸟第258章 嫂子的厨艺第441章 尚海也不是吃素的第1290章 不如投降第995章 吃菌子第631章 潜夫哥的猪队友第842章 堵船第961章 驱狼吞虎第19章 请姐姐回宫第883章 抄家第507章 数来宝第408章 天降第383章 都是演员第1045章 阅兵第1199章 孔孟之后第439章 你有过桥梯,我有梯恩梯第334章 有没有信心?第428章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第1113章 破阵第1章 楚王殿下第859章 将军自闭了第1389章 朱老板看着你呢第385章 酷刑第1180章 虎头蛇尾第495章 天赋第1019章 勇士第698章 击晕疗法第194章 到底谁是学生?第446章 以一敌百第125章 太子骂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