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圣人有云

李清慌忙解释:“大宋将军误会了,我没有丝毫不利将军的意思……”

“其实造反也……”李二本打算说出“造反也不错”的话来,忽然打住,这样的话绝对是大逆不道,轻易可出口不得。

李清是何等样人,自然看清楚了李二的念头,满是诱惑的说道:“定难五州之地最是险要,若是掌控在手,秦风诸路,永兴六路,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尽在眼前,金明、塞门、承平、平戎三百七十余砦,屈丁、安定、定远、安塞三百五十余堡随时可控,便是大宋朝廷亦要对将军另眼相看……”

李二的心思在一瞬间转了几个来回,要是真的得到这定难五州,再加上自己后世人的优势,说不准还真的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转念一想,满不是那么回子事情,到时候夹在宋、辽、夏之间四面受气不说,自己那杀猪的老娘,不懂事的喜儿妹子,还有怜爱无比的春娘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只怕都没有好日子过。何况定难五州之地虽然险要,却是地贫物瘠,根本没有争雄称霸的资本,到最后闹不好就是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结局。

“财不足用于上,兵不足威于外”便是定难五州的最好写照,定难五州除非成为大宋的地盘,有了大宋雄厚财力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不是随便有个地盘就可以称霸的!何况这块地盘还只是镜花水

想通了这个关节,李二做出义正严词的高姿态:“我这人懒散的很,不求文达显贵。两国若是真的能够罢了兵戈,也是我辈日夜期盼之事。到时候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民共享无穷之福,岂不为美事?”

李清本想着诱惑的李二单独成为一股力量。到时候就算是真的把定难五州给了大宋,也是在李二的控制之下,堪为宋夏之间地缓冲。眼下看来这个李二却是没有什么野心,颇为丧气的奉承道:“将军大人忠诚之士,到时自然是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有无穷享用的……”

刘十三鄙夷的撇了李清一眼:“我家将军本就是大宋的驸马,妻子便是当今官家的妹子。早就是富贵无比,哪里还用得找甚么封妻荫子?”

“看将军年纪,莫非就是风云南朝震动天下的驸马李二李神使?”

神使?李二暗笑,神棍还差不多:“想不到我地名声竟然有这般的响亮,便是彼国中人亦是知晓的。

李清嘿嘿一笑:“既是于李大将军合作。自是不能隐瞒的,便是在汴梁亦有我国中细作,汴梁的大小事情我们俱是知晓。”

国于国之间互相派遣细作奸细自古皆然,这话虽然说地真诚,却是空话一句。和没有说一样。

李二这才开始仔细思考所谓的“合作”事宜:时下,自己带的人马虽说是暂时脱了困境,却仍然在西夏大军的包围之中。稍有疏漏便是满盘皆输的局面。若是和西夏地反对派联合起来,起码能够壮大力量,把西夏搅的大乱是不在话下,不过指挥权是要控制在自己手上才放心。想好了这个关节,李二笑眯眯的说道:“扶助夏王也不是不可,只是我手上本就有数千地俘虏,这夏周又新添两万降兵,我总要把这些俘虏送到我国境内以示功勋才好。带着他们忒也累赘……”

两万多的俘虏要是送到宋境,一来一往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时日,李清急道:“将军所俘我国军兵……这个……我可以去劝说他们勤王,若是他们肯终于王事,将军平添了许多军力。岂不是美事?”

“你不是说这些俘虏都是群梁一党的么,若是他们不肯勤

李清恨恨说道:“若他们不肯。便是附逆,如此犯上作乱之贼子,就地格杀更好,省却许多的麻烦。”

对于自己的同胞,李清的心肠比李二狠毒的多。

干系到皇权的事情,莫说是同胞,便是亲如兄弟密如父子,也一样是要杀地血溅成渠,眼前西夏母子之间的争夺便是最好的注脚。

其实李二心里很清楚,身后那十几万西夏大军很快就会尾随而至,这三万的宋军绝对不是对手的。所以绝对不能在一个地方久留,必须不停地移动,把运动战的精髓完全地发挥出来,这才是生存的根本,若是把西夏帝派的力量捆绑在身上,自然是多了几分希望,若能把逃难中的西夏皇帝控制住,便是大赞。

“兄弟你去看着那李清,那些个俘虏要是肯归顺便罢,若是不肯也说不得了,该动刀子的就动刀子。咱们身在敌境,仁慈不得。”

“得令。”刘十三愈发的感觉自己这个驸马兄弟威严日甚,还真的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架势,欢喜的飞跑下去。

以霹雳雷霆手段砍了十几个脑袋,西夏俘虏尽皆“愿为勤王出力,愿为皇帝陛下效死忠”。李二顺势命宋军中的校尉统领这些人马,兵发宥州。

宥州距离夏州不近,未到宥州之时便听得西夏后派那十几万的人马追赶到了夏州。这些人马好生的奇怪,明明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却不攻打,而是驻扎在夏州城外也不退去。

用李清的话说,格杀梁王给他们震慑不小,这些人是在“观望”,亦或是“各拥兵自固”,准备在看好了风向之后再有所行动。

虽然前线大多是后党,亦有忠于皇帝的“忠义之士”,大家都不敢冒冒失失的先表态做那出头的椽子。

后面的追兵忽然不再追赶,着实的叫李二放心不少。

一路无话。

宥州的城防和兵力比夏州要差的太多,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竟然能够成为嘉定军司的军镇之地。更为惊奇的是李清能够调动的宥州军马不过六七千,就这么点人马竟然敢于“大兴勤王之师”,李二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李二哪里知道,那李清本是西夏皇帝的亲党,受太后党排挤才是个小小的镇军使,要不然封个王爷也是不在话下的。

“叫你们那个逃难的皇帝来见我,再商议商议诸般的事宜。”李二大剌剌的坐下,,舒展酸累的筋骨。

“我皇金贵之躯,这个……还是大将军亲自前去拜见的好呐。”

李二嘿嘿一笑:“他是夏皇,我为宋将,互不统属,说什么拜见不拜见的。眼下是你们的皇帝有求于我,自然是他来见我的,你说是也不是?”

越是李清这般心机深沉之人,越是能够隐忍,一言不发的去叫西夏皇帝。

“这便是西夏……夏国皇帝?”

来者一袭斜襟的蓝边筒子袍,头上扎块子方巾,还不是特别寒冷的天气便披了外翻毛的银狐大氅。眉毛弯弯,眼角细细,若不是脸面上满是愁苦之色,分明就是个眉清目秀的俊俏少年。李二看这少年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从这少年身上看不出丝毫的天皇贵胄的威严,反而有几分书卷之气。

“朕便是大夏国君的,大宋将军远道而来,以为朕之奥援朕心甚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那少年开始子曰诗云的掉书包。

“好了好了,咱们现说正事紧要。”要不是李二及时把这书呆子皇帝的话头打断,只怕他真的便要把通篇的论语诵将出来。

李清也是满头大汗:“圣上勤修儒礼是不错的,眼下还是先说说如何的推翻梁党恢复宗庙社稷吧。”

西夏皇帝神色黯然:“母子相煎,人间惨剧,自太后持政以来,国政不修,朝纲不理,荒降声色犬马之事。宗庙社稷所关,治乱天下所系,非同小可,朕岂得坐视?屡屡劝慰太后……”

一听这少年皇帝又来掉书包,李二立即头大,干系到皇权的大问题,你权几句有个屁用:“你怎不发动宫廷政变?将太后囚禁起来再……”

“社稷虽重,母亦是亲,我怎能行此不孝之事……”

李二真的是无语了,这样的皇帝也太迂腐的过了头。

李清想了半天才说:“太后终是女流,自当整饰宫闱,侍奉巾栉,却是大肆屠戮忠良,任用梁姓,分明就是要毁我李氏宗庙,是可忍孰不可忍……”

“行了,行了,”李二可没有心思听他们君臣在这里慷慨激昂,直奔主题的说道:“你们还是先说说条件吧,我大宋若是助你恢复朝纲,夺回皇权,那个酬劳……”

不等李清说话,西夏少年皇帝便道:“朕方才听李大人说过的,将军是当世无双的大儒,又是勇猛无匹的猛士,圣人云: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圣人又云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圣人还

“罢了,罢了,你就不要什么圣人云了,你想说甚么话儿就直接说吧,老是这么云来云去我便真的要晕了。”(:,

第168章 《驸马传》第29章 大巧不工第178章 整人的机会第107章 一波三折的圣旨第37章 荒唐背后第43章 越狱第一季第21章 中国功夫第106章 再欲抗旨第396章 复仇女神第375章 喜儿之罪第14章 半斤面条第375章 喜儿之罪第99章 大宋报纸第301章 血莲花第10章 公主也爱好这个?第223章 八分舞第173章 珍珠如土金如铁(上)第43章 越狱第一季第116章 力挽狂澜(1)第1章 失败的重生第279章 长平与蕊蝶第43章 越狱第一季第95章 英雄传说(3)第49章 论佛第175章 阳谷飞刀第333章 咿呀学语第224章 李二他姐第87章 刊印无术第257章 拼命书写第257章 拼命书写第41章 《国际歌》第257章 拼命书写第68章 一字千金第243章 门生的开端第160章 还会来吗第279章 长平与蕊蝶第266章 心机第330章 公主姐姐第396章 复仇女神第68章 一字千金第244章 这样的书法第6章 论味第177章 不认识第112章 谁也拦不住第169章 俩驸马俩公主第357章 家园第73章 风云前奏第120章 力挽狂澜(5)第76章 祈天请命(3)第300章 不计生死第19章 麒麟吐玉书第77章 国姓第382章 武星坠落第25章 偷云窥雨第67章 逼宫第125章 圣人有云第148章 洞房里做什么第183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第118章 力挽狂澜(3)第219章 大宋911第144章 若是相逢只初见第343章 蕊蝶本性(1)第304章 逼迫第147章 洞房里的精彩故事第355章 皇帝之死第279章 长平与蕊蝶第39章 外宅第187章 无限恐怖第324章 飞刀之刀第30章 真假风流第73章 风云前奏第245章 抢着怀孕第382章 武星坠落第162章 二十个霸王第268章 快活之聚第161章 真佛在此间第164章 都知道驸马怕老婆第56章 刺客第31章 五花马第66章 表白第47章 你真明白了吗第284章 记忆深处第81章 狂暴之欲第11章 刚舞之舞第341章 虎踞龙盘第312章 先生的手段第386章 紧迫第100章 后人第303章 乱之始第65章 江山易色第379章 提防之心第192章 狮子博兔第392章 雨夜奇观第210章 不想嫁?我也不想娶第228章 捉奸在床第390章 白莲现世第28章 重剑无锋第228章 捉奸在床第283章 疯狂汹涌第186章 死鬼爹爹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