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华夷之争

赵铭的话,让准备离开的众人,又停下了脚步。

阎应元微微皱起眉头,不快道:“进了江阴城,博安以为还能活,不闻头可断,发不可剃吗?”

赵铭愣住了,他看向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曾化龙、书生许用等人,见他们的神情,立时明白这群人就没想着能活着。

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就是他们的态度,是他们的宣言,江阴是准备全城殉道了。

一般而言,生存的欲望是人的本能,可是这群人却是在对局势绝望的情况下主动寻死。

清军渡江,占据南京,皇帝被俘,文武大半投降,整个江南都落入了清军之手,以江阴一城,几万乡民,怎么可能与清军对抗,最后必然是个死字。

这点陈明遇清楚,阎应元决定出山,接下江阴城防时,他心里也清楚,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要站出来,因为头发不能剃,这不仅是明清两个政权的斗争,还是华夷之争,关系崇祖的信仰。

他们早就知道了后果,可是依然选择了抗争,没人打算活着走出江阴。

阎应元看着赵铭,态度冷淡了许多:“如果赵守备想活命,现在可以走,阎某不会拦你。”

虽说陈明遇一再给阎应元说,赵博安是个人才,是个豪杰,但是阎应元依然不太喜欢赵铭。

这个人行事太标新立异,而且大敌当前,他还有心情去杏春堂调戏良家,让阎应元对赵铭没有什么好感。

赵铭听出阎应元话里的讥讽之意,心里很不舒服,他这么问,也是为了江阴城的百姓好。

抗清而死,为衣冠发服的信仰而战死,自然是值得钦佩,但在赵铭看来,活着无疑能为华夷之争,做更多的事情,况且郑森还在城里了。

“阎总制,我赵铭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赵铭眉头一竖,眼睛瞪大,“我提出请援、突围,也是为了江阴,为了天下考虑。”

阎应元冷声道:“如今局势,哪里还有援兵,清兵围城,又往何处突围?江南以入敌手,坚守江阴,尚能杀虏明志,突围无疑让建奴屠杀尔。我不知道赵博安你,是如何为江阴和天下考虑?”

陈明遇见此忙道:“总制,博安他不了解情况,你不要怪他。我相信他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才说出这样的话!”

陈明遇一片好心,可话入了赵铭耳朵里,却让他更加不舒服,他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于是一抱拳,“阎总制,陈先生,我问你们一句。我们在江阴不惜以死抗争,为的是什么?”

阎应元看向赵铭,“为一口气,为祖宗不受辱没,为了身上的衣冠发服和脚下土地不被玷污。”

“既然如此,总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建奴赶出中国。”赵铭说道:“而不是战死在江阴!”

阎应元一愣,陈明遇也有些惊讶的看着赵铭,一旁郑森忽然一振臂,“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博安说的好。赶走建奴,头发不用剃,祖宗不会受辱,脚下的土地也不会尽披腥秽!”

阎应元沉着脸,不得不承认,赵铭说的有道理,他的目的不是求死,而是为了保护一些东西,为此可以去死。

阎应元沉着脸,“你说的没错!”

阎应元作为总制,即便是自封的,也是江阴城内名义上的统帅,而赵铭只能算他的下属。

现在赵铭顶撞他,让阎应元心里不快,不过他却认可了赵铭的话语,叹道:“然而哪里还有什么援兵,清军大军围困,乡勇无力突围,最后的选择依然只有死战。”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叹息,他们对明朝,对天下已是失望至极。

赵铭有些明白了,正色道:“阎总制、陈先生,戚公曾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才勇。这天下间,想要抗清的义士,又岂止我们这一伙呢?剃发令一出,天下必然鼎沸,我想外面反清之势,或已燎原。再者,弘光皇帝虽被俘虏,大明藩王还有不少,或许已经有藩王监国,重新竖起大旗了。”

郑森抱拳道:“总制,大家的志向,都是驱除鞑虏,保一方平安。若是无路可走,森愿与江阴共存亡,以死明志,但若是有一线生机,森认为我们应当争取,全都战死于城中,江阴之地,今后还是会落在建奴之手,这里的百姓还是会被逼迫剃发,而只有活着,我们才有机会恢复中华。因此卑职建言,请总制不要放弃机会!”

郑森不是死脑筋,因此他才从南京跑了出来。

众人眼睛一亮,阎应元沉默不言。

赵铭继续道:“派人出去求援,联络各处义军,对江阴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大木是福建郑总兵的公子,我们还可以向福建求援。突围的事情,也可进行准备,大家都活着,才能为华夷之争,为驱除鞑虏,做更多的事情,才有机会,赶走建奴,保护家园。”

陈明遇已经被赵铭说服,派人去求援,了解江阴之外的情况,对江阴并无损失,反而会带来一线希望。

不过,阎应元才是总制,陈明遇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阎应元,等他来决定。

阎应元目光注视赵铭,这件事让他感到不快,他依然不喜赵铭,但是得承认,按着赵铭的建议去做,并不会有什么损失。

阎应元沉着脸,微微颔首,“但愿天下真如博安之言,如此江阴尚有生机,大事尚有可为。那就派一人出城联络吧。”

南京朝廷的迅速崩溃,五十余万明军,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一个多月的时间,多铎就从河南打到南京,彻底摧垮了江南有志之士的信心,他们对局势都感到悲观和绝望,对明朝更是失望透顶。

剃发令一出,江阴、嘉定、昆山等地绅民,都是在绝望中,不计后果的自发反清。

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相互间消息也不通,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孤军,就没想过挽回大局,只是你守江阴,我聚集于嘉定,他坚守昆山,各自守着自己的家乡,以死抗争。

听了阎应元的话,陈明遇这才道:“既然总制决定,当选一熟悉地形,了解江南之人,出城求援。”

赵铭抱拳建议,“不如让大木去请援,他是福建郑总兵的公子,必能请来援兵。”

阎应元承认赵铭的话有道理,做事便不拖泥带水,不过他却摇了摇头,不想放郑森走,“大木已经被委以重任,我觉得有一人,熟悉江南地理,更加适合出城请援。”

阎应元很清楚江阴的情况,他此前认为江阴就是个死地,现在听了赵铭的话,同意他的看法,不过他认为,江阴即便能得到援助,也不会是陆地上的援助,没有哪支军队,有能力穿越清军控制的江南,来江阴解救他们,只有从长江水路,赶到江阴北面长江,才有一线可能。

因此阎应元不想放郑森走,江阴与郑芝龙素无交情,只有郑森在江阴,郑家水军才有可能来援。

阎应元继续道:“此人叫程璧,虽是一介商贾,但知大义,且对江南地形熟悉,有他出城救援,应无问题。”

陈明遇显然认识程璧,“要是由他出城,此事能成。”

正说着话,一员将领闯了进来,抱拳道:“总制,有满兵进抵城下了!”

堂上众人闻语,心里立时一凛。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

第513章争复金陵第676章就这家了第852章就想为殿下效力第六章侥幸逃离第352章方士衍惨死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991章萨尔浒伏击上第274章占据福京第831章宋应星第409章清军突袭第518章多尔衮之死中第146章何腾蛟堵胤锡第455章北进战略第740章开战!开战!第1058章边境冲突第一一零章请封储君第569章路遇阻拦第324章收购生丝第八十九章困敌金牛岭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144章祭拜孝陵第275章军火生意第1094章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第512章光复楚赣第674章孙可望兵败第282章连江会战第1103章视察大学第204章震动江浙第433章信心崩溃第826章淮南矿脉第141章爆破城墙第597章辽东风起第642章何腾蛟慌了第956章援兵赶来第六十六章金塘岛种田第867章人心以乱第1051章前进达瓦里氏第六十三章不容乐观第720章江北生变第1054章铁幕初临第654章接受条件第260章击溃西班牙上第一零八章赵铭被抓第三十章生擒屯齐第867章人心以乱第589章荷兰必败第338章豪格南征第476章天意如此第910章大人时代变了第810章退两路大军第368章清军撤军第927章金陵冬之阵下第三十五章吴江县群英聚首第706章满清内讧第965章西方山寨货带来的危机第344章攻下城池第886章再议攻城第1020章河东名门的陨落第396章锡澄防线第877章例行招降第561章战后格局第636章镇江会师第467章朝鲜宰相第345章谋取吕宋第535章负隅顽抗第529章问计洪承畴第三章好为人师第458章施琅避战第298章闽南大捷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18章臼炮轰击第499章出城决战第八十一章图穷匕见第403章消灭清军斥候第353章湖广求援第369章苏松常三府第864章攻心为上第250章可恶的西夷第474章前锋覆灭第203章博洛惨死第九十章富阳阻击第493章俘虏施琅第233章击败满达海第254章存在差距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难题第1015章进入战场第993章威服群胡第417章如何报捷第124章赵博安一入长江第692章突袭辽西第412章破釜沉舟第812章敌在灵谷寺第290章多铎进退两难第301章救援隆武第517章密议第426章赵杂毛来了第九十七章沿江对持第711章河北大战第252章打上门来第702章政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