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

在赵彦和亓诗教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的压迫之下,苗家宋家基本上都同意了,孔家虽然有恃无恐,不过也不会贸然得罪二人,他们作为巡抚,可都是封疆大吏,仔细考虑了一下,这种农业机械若是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用牛马来代替人力的工作,的确是一种十分划算的买卖,他们孔家自打大明建立,南宗北迁便在山东经营,与德王一系的人拥有着山东近一半的土地,若是都用上这些农业机械,那么节省的费用可就十分可观了。

考虑到这里,孔贞干也表示同意,反正若是不真,他也能从其他省份招收佃户,这时节最不缺的就是人。

这些人同意之后,宴会的气氛也进一步地和谐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彦笑道:“诸位,这次请大家来,参与赈灾之事,也是为大家积阴德,那么多百姓若是在山东忍饥挨饿,饿死了是你们造孽,若是别人煽动,激起了民变,我这个巡抚自然是在所难逃,不过你们可都是有家有室的人,那些人造起反来,可不管你是什么人,照我说,这次让那些饥民离开,也是为了大家着想!”

孔贞干冷哼一声,其他人却只能随声附和,对赵彦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现,都十分不满。

“当然了,这次让大家来,灾民迁移的事情只是小事,诸位都是我们山东士绅当中的佼佼者,今天有一位贵人要跟你们谈些生意!”亓诗教笑着说道。

亓诗教的话倒是让这些人起了兴趣,亓诗教不但是登莱巡抚,更是如今首辅的高徒,前程似锦,他口中的贵人会是谁?

一个身着明黄直裾白色轻薄大氅的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笑道:“赵大人、亓大人,诸位先生,这次是小王来往了,各位或许不识小王,在这里孤就自我介绍一下,孤就是皇爷爷前不久封的北海王!”

这个年轻人自然是朱由崧,他的话却让周围几个人吓了一跳,明朝对藩王的控制极严,不过朱由崧却是个例外,有着万历皇帝的放纵,他可以随意做事,锦衣卫不但不会阻止,反而会暗中帮助。

这件事情朱由崧知道,但是眼前这些人却不知道,一听是个藩王,还以为像宁王那样要拉拢他们造反呢。

亓诗教也琢磨出了眼前这些人的想法,不禁笑道:“诸位不必惊慌,实际上王爷其实也是福王世子,铁路公司的事情就是由王爷负责,所以只要是商业上面的事情,诸位尽可以与王爷商谈,不必担心其他!”

“福王世子?”孔贞干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小王爷,你就是那个辅佐福王殿下建立联合矿业,开设证券交易所,然后由开辟海外沃土北海的福王世子?”

苗世东不禁叫道:“福王世子,那个小财神?”

朱由崧不禁摸了摸鼻子,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财神了?原本说北海王,这些消息不灵通的人根本不知道是谁,这么一说福王世子,这些人都明白过来了,在大明的商界,若是还有谁不知道联合那一系列的公司,还可真是落伍了,若是谁没办法在北京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谁就没资格说自己是商场成功者。

孔贞干也热切起来,连忙说道:“王爷,您这次来见我们,难不成有什么生意要照顾我们?”

苗世东的眼睛也红了,说道:“我们是不是能入股铁路公司啊!听说京津唐那边的铁路可是赚了大钱了,我们山东这边的铁路远比那边的铁路长,应该更能赚钱吧!”

朱由崧摇摇头笑道:“铁路公司的股份基本上已经分光了,若是想要股份,只能等到上市的时候购买股票了!我这次来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石油。”

“石油?那种东西有发展前途吗?”孔贞干不禁有些丧气:“石油在陕西也有,我们大明都是用来炼制猛火油的,我们要那多么猛火油做什么?”

朱由崧心中不禁鄙视这家伙,石油工业没有前途,朱由崧还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更有前途的东西了,他是不知道后世中石油和中石化那两个家伙的霸气侧漏,才会这么大放厥词吧!朱由崧笑道:“石油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炼制猛火油,现在我们的蒸汽轮船,若是改用重油专烧锅炉,速度会更加可观,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石油来制造化肥,日后的尼龙有机材料就不用说了,说了你们也不懂……”

朱由崧的话,让这些人听得懵懵懂懂,连亓诗教都不禁问道:“王爷,您说的化肥,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由崧说道:“化肥就是为了补充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元素而施加的肥料,不同于有机农家肥,化肥的浓度大,更容易被吸收,对作物增长的作用也更大,要是不出我所料,稻麦之类的装甲若是用了化肥,可以增产一倍!”

“增产一倍?”这让这些地主老财们都不禁惊叫起来,他们现在有了那些农业机械,只要再购进大量的牲畜就能够节省七八成的成本,再加上这种能够增长一倍产量的“化肥”,他们已经预感到美好的明天在向他们招手了。

朱由崧笑道:“至少是增产一倍了,按照我的研究,现在制约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氮元素的缺失,所以只要有氮肥就能够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石化工业当中的合成氨技术,最关键的是空气分离装置和铂铑合金,其他的储气罐反应釜什么的都已经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了,不过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纯氧作为助燃剂,因此这种空气分离装置也被北海开发了出来,而铂铑合金对于拥有采矿飞船的朱由崧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合成氨技术都弄出来了,化肥自然不在话下,因此石化工业也应该起步了,对于朱由崧来说,陕西的油田埋藏浅更容易开发,不过陕西现在却不是一个好地方,邪教横行马贼林立,过些年甚至会爆发埋葬大明王朝的农民起义,总而言之,那可不是什么发展工业的好地方。至于大庆油田,开采要比胜利油田更容易,不过如果不把关外那帮子野猪皮给打掉,他可没办法在大庆发展石油工业。

因此朱由崧不得不跟山东商帮合作,主要是为了发展自己的石化工业,顺便也是拉拢鲁商,好为他的大学计划、移民计划和铁路计划服务,毕竟他们都是地头蛇,总有用到他们的地方。

“化肥工业,我可以提供技术,提供原料,你们则提供资金入股,至于我占多少股份,孔先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孔贞干看了看其他三家,他们孔家虽然百无禁忌,不过这种事情也不可能自己拿主意,毕竟朱由崧拿出来的股份肯定是他们山东商帮一起分配的,孔贞干不得不跟他们商议,朱由崧却安然坐在席位上,他可不怕这些人不给他一个合理的分配,毕竟作为一个王爷,来硬的他们还没这个本事,若是不让他满意,他随时可以另外寻找合作对象。

不一会儿,鲁商的四大家族就考虑好了,这些人都知根知底,分配比例根本不需要多说,张树木上前说道:“王爷,我们打算拿出三成股份给您!”

“三成?”朱由崧重复了一遍。

这让张树木还以为朱由崧是不满意,连忙说道:“王爷,您要是觉得不够,四成也是可以的!”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不是不满意,我只需要四成就可以了,不过这里的几块地你必须帮我弄到手里!”

朱由崧在黄河三角洲上划出了几个地盘,那正是胜利油田的分布位置,此时这些地方还都是贫瘠之地,这些地虽然面积不小,不过相比鲁商来说就不够看了,他们一起发力拿到这些地根本不成问题。

他们虽然不懂这些地有什么产出,不过在他们看来,就算是地下有金矿,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化肥,整个大明的财主的钱财都会流到他们手里,有金矿也未必赶得上他们化肥的收益。

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签约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为了让他们放心,朱由崧还附上了条款,若是化肥技术不真实,十倍赔偿投资人。

朱由崧在这上面实际上是坑了他们一把,只是将化肥的生产交给了这些人,而石化工业的大头还是燃料的生产,现在虽然没有内燃机,不过他可以将重油专烧锅炉制造出来,这样他们的轮船动力就更加强劲了,而且内燃机的技术在朱由崧这个大型船舶制造专家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技术,只要基础工业发展跟上来了,他随时都能够将这东西设计出来,跨入电气时代并不遥远。

等到进入电气时代,石油可就成了黑色流动的黄金,山东的石油虽然不多,也足够他完成工业化的技术积累了,到时候去印尼美洲开采石油不过是一件最容易不过的事情。

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四章 九千岁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终)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三十一章 对日本的纵横捭阖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八章 成婚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二章 以权换税(中)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击(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一章 雨中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十五章 徐光启的迷惑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