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

额托克巴克连忙说道:“寨桑兄弟,别光再在那里杵着,有什么事情就在这里说吧!”

寨桑和吴克善此时才想起自己的正事,连忙说道:“殿下,科尔沁部希望依附大明,得到大明的庇护!”

朱由崧冷笑道:“我可是记得,万历四十二年,寨桑你父亲莽古斯可是将你妹妹哲哲送给了黄台吉为妻子,莽古斯甚至称努尔哈赤为‘神武皇帝’,既然他是你的皇帝,怎么现在又来找大明了!”

中原王朝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草原上无论是称王称霸,都不妨事,可是你要是敢称皇帝,那可就是挑衅中原王朝的威严,因此莽古斯当年称努尔哈赤是“神武皇帝”这件事情,莽古斯现在也是忙不迭地遮掩,寨桑等人也不知道朱由崧怎么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寨桑此时禁不住开始流泪,道:“殿下,我们科尔沁部当年也是大明治下的卫所官员,我们也是有自己官职的,当年永乐之时,还跟着大明皇帝远征大漠,立下了功勋,只是自从大明放弃奴儿干都司之后,连带着我们朵颜三卫也都是放弃了,我们就只能变成了草原部落,我们可都是心向大明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可是都没有入寇大明。只是草原上林丹汗是恃强凌弱,努尔哈赤又野心勃勃,我们科尔沁部就夹在他们当中,要是不择一而侍,恐怕马上就要面临灭族之灾啊, 这都是逼不得已,我们都是心向大明的,还望殿下宽宥!”

朱由崧也只是敲打一下寨桑而已,毕竟他们想要进军蒙古,只靠军事手段是不够的,也需要有那么一个代理人,毕竟如今蒙古人虽然已经退化成了原本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的野人状态,不过他们的高层还是有着自己骄傲的。

而科尔沁部的实力不错,而且还控制着富饶的科尔沁草原,如果能够跟他们合作养育细毛羊,可比一个小小的扎鲁特部要强得多了,而且科尔沁部如今的确是四面环敌,他们自称是黄金家族的后代,这让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非常之不爽,与此同时,临战投敌,后金人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好脸色。他们投靠了大明,可就没什么后路可走了。

寨桑看到自己哭得稀里哗啦,而吴克善却在身边若无其事,狠狠地捏了吴克善一把,吴克善却没明白寨桑的意思,吃痛之下,忍不住叫了一声,这让朱由崧看得不禁笑了出来,说道:“好了,寨桑,你也别这么哭丧着脸了,既然你们是迫于无奈,大明也不会怪罪你们,况且也是因为大明这些年来,国势不振,才让你们这些忠于大明的人受了些委屈!”

寨桑一听朱由崧温和的劝慰,马上又开始流泪了:“只要殿下能够理解小臣的苦心,小臣就算是受再多的委屈,那也没什么!”

朱由崧摇摇头,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要不是前线的军队争气,把努尔哈赤打得进退两难,你们科尔沁还是满蒙一体的代表呢。日后进军中原,你们科尔沁的部队也是急先锋。

朱由崧不愿意再听他腻歪,直接说道:“寨桑,吴克善,你们这次内附,有没有什么要求?”

吴克善马上说道:“殿下,我们希望殿下能够给给我们火枪火炮,我们可以用银子买的!”

寨桑怒道:“大人说话,你插什么嘴,还不赶紧退下!”

寨桑可知道,明朝跟蒙古的交易,就算是茶酒粮食之类的民用物资都在限制之列,吴克善马上向朱由崧要枪要炮的,人家会答应才怪,这种事情,按照汉人的说法,那就是“太阿倒持”。

朱由崧摆了摆手,笑道:“寨桑,不用在意,既然你们想要枪炮,我自然可以给你们!”

“什么?”寨桑不禁一愣,什么时候明朝人这么好说话了?

不是明朝人那么好说话了,而是如今包括朱由崧在内的大明军火商,必须找到一个军火倾销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力开始应用,电气时代的来临让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了,这让军火的生产开始过剩,仅仅大明朝的军队已经没办法消耗掉他们所生产的军火,卖给西洋人有技术泄露的危险,毕竟西洋人可不是野人,而是有着自己文明体系的,不过卖给这些蒙古人那可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了,蒙古人可没有什么工匠,卖给他们也是打打杀杀的,弹药也需要向他们购买,这样做的话,蒙古人刚刚卖羊毛赚的钱马上就能够流回到他们手里。

至于说是什么边患,只要把铁路修到那里,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得偃旗息鼓,现在可不是骑兵为王的时代了。

朱由崧笑道:“寨桑,吴克善,你们算是好运,最近刚刚从京城运了一批新式的骑兵专用的武器,如果你们想要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朱由崧看了看寨桑,说道:“寨桑,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不勉强!”

“愿意,小臣愿意啊!”此时再不愿意那就是傻蛋了,寨桑连忙大声叫道,而额托克巴克也说道:“殿下,你不能亏待了老朋友啊,我们可是六七年的老朋友了,有好东西,您不能不想到我们扎鲁特部!”

朱由崧看着额托克巴克,说道:“不是我不想着老朋友,实在是……额托克巴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扎鲁特部可是臣服察哈尔部的,察哈尔部我们做其他生意还不要紧,不过这火枪火炮可是国之利器,要是所授非人,我们大明边界的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额托克巴克咬了咬牙,说道:“王爷,要是我们跟寨桑一样,打算臣服大明,能不能买?”

额托克巴克的心思很明白,只要能够买到枪炮,自己的军队跟察哈尔部铁骑相比也不会太差,到时候还怕什么察哈尔部?

朱由崧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怎么知道,你是拿我们的枪打察哈尔部,还是那我们的枪来打我们自己!”

这是要投名状了,额托克巴克他虽然不懂汉人的黑话,不过他也明白了朱由崧的意思,说道:“王爷有什么条件?”

朱由崧笑道:“很简单,你们部落里我们要筑城驻军,不会太多,也就是一个团,大约四五千人!你们买了枪炮,也得会用才行,有了这些军队,不但能够保护你们,而且还能教你们打枪打炮。”

四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对于科尔沁部这样的大部落,养活四五千人不算什么,不过对他们扎鲁特部来说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了。额托克巴克说道:“王爷,这也有些太多了吧?”

朱由崧嘿嘿一笑,说道:“不多,不多,你们要是养不起的话,我们也可以自己补充给养,不过四五千人的给养也不是个小数目,我们需要把铁路修过去,从沈阳延伸到通辽,也不需要太长的铁路,一年之内就能够完工,你们如果能把你们征伐的部落男子俘虏交给我们的话,相信这个速度还会更快!当然这个不是白给,我们也给钱的,额托克巴克,我们以前也有这种合作,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蒙古人有个传统就是杀死车轮高度以上的所有男人,不过既然这些男人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的话,传统也是能改变的。额托克巴克干这种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反正之前是打女真人,不过最近女真人有些打不动了,察哈尔部看起来反倒是比女真人还要软,打察哈尔部也是一样的。

至于铁路,更没有问题了,他们正愁着羊毛来回运转太过麻烦呢,要是能够在通辽建上一个火车站,到时候他们的牧民直接把羊毛带到通辽来不就行了,无论对谁都是方便。

朱由崧首先带他们来到了一个跑马场,跑马场后面就是马厩,朱由崧笑道:“骑兵首先当然要有坐骑,我们就先看看马……”

吴克善说道:“殿下,马我们科尔沁部可不缺……”

“缺不缺的,你们先看看这里的马再说吧!”朱由崧来到一处马厩旁,旁边的女真牧奴已经将厩门打开,将里面的一匹匹雄壮的马匹牵了出来,一看到这些马,额托克巴克和寨桑就愣住了,他们在草原上养了一辈子的马,也没见过这等神骏不凡的高头大马,单凭个头就比他们的蒙古马高了一个头。

朱由崧笑道:“怎么样?三位,这可是我们用西洋的重型马、阿拉伯马以及我们这里的蒙古马培育出来的新马种,属于温血马,体格高大健壮,抗病,速度快,不过耐力同样长久,最适合作为战马,也是我们大明军队的主要战马类型,我们管这种新马种叫做北海战马,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这个也可以卖给你们!”

蒙古人对于马都是行家,对于这种北海马,自然有自己的认识,吴克善说道:“殿下,我们要是养了这些马,是不是还要卖给你们啊?”

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一章 雨中秋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三十一章 对日本的纵横捭阖第八章 成婚第三章 以权换税(下)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三十三章 献土百万顷(下)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长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三章 道法行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七十一章 诸子重兴(中)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三章 道法行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三十五章 进京面圣(中)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联姻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