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皇炮锤

朱由崧将她的缠足布慢慢解下来,说道:“胡说,国朝开国皇帝的马皇后便是天足,谁敢嘲笑她?”

此时新蕊的脚刚刚开始缠,而且她还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还是有机会复原的,朱由崧用胖乎乎的小手捉住新蕊白玉一般的足踝,揉了揉,幸好是刚刚开始缠足,还没有伤及筋骨。

新蕊叹道:“马皇后那是天生贵人,我们这些奴婢岂能相比。而且要是不缠足,就算是等宫里遣宫女回家的时候,也没人肯要我们啊!”

朱由崧笑道:“新蕊,你还要打算回家吗?我看就算了吧,等我长大之后封你个王妃不好吗?那些臭男人怎么比得上我这个皇孙,以后的王爷?”

新蕊叹道:“皇孙殿下现在才五岁,我现在已经十三了,等到皇孙殿下成年,封王,我恐怕已经人老色衰,

“你也知道你才十三岁,小小年纪想那么多做什么?新蕊,你放心,你跟我一起长大的,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了,到时候,等我封王之后,拟定封你为王妃!”说完朱由崧已经将她另外一只脚的缠足布解了下来。

“对了,新蕊,你们家为什么送你进宫?”

新蕊的脸色一黯,说道:“我们家是在陕西米脂,家里的除了我还有五个孩子,孩子虽然多,靠着二十几亩良田,日子过的还不错,只是这些年连年旱灾,很多人都聚啸为匪,我们家里糟了匪灾,结果我们那边的大盗不沾泥带着几个抢匪,杀入我们家里……”

朱由崧叹道:“西北的干旱一时半会儿恐怕好转不了,朝廷赈灾剿匪不力,皇爷爷当政以来,几次战事已经将国库消耗殆尽,结果到头来遭殃的却是普通地老百姓!”

新蕊看到朱由崧小大人一样的姿态,不禁笑了起来,朱由崧奇道:“你笑什么?”

新蕊笑道:“我笑殿下小小年纪,却像是朝中那些老大人一样忧国忧民,那是国家社稷之福啊!”

朱由崧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在笑我装大人装得煞有其事,看我不好好罚你!”朱由崧双手伸到了新蕊的咯吱窝里,新蕊忍不住大笑起来,却也去咯吱朱由崧,二人玩闹了一会儿,朱由崧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道:“奴婢李进忠,叩见皇孙殿下!”

新蕊连忙整理了一下乱蓬蓬的头发和衣服,问道:“外面是什么人?”

朱由崧说道:“是一个太监,我看他有点聪明劲,就从太子大伯那里把他要了过来!”

新蕊奇道:“居然有你看上的太监,我倒要看看这个李进忠有什么能耐!”

朱由崧不禁苦笑,他把李进忠弄到他这里来,倒不是看上了这家伙什么,关键是想把这个祸害调离朱由校身边,朱由校现在七八岁,正是成长的关键阶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信在李庄妃身边成长起来的朱由校,日后也不会是历史上那个昏庸的天启帝了。

至于把李进忠弄到这里,让他做点什么,朱由崧还真没有想到。

新蕊看着外面那个年轻英俊的太监,不禁说道:“怪不得殿下会把你从太**那里要过来,长得倒是一副好皮囊!不过来了这里,便要守这里的规矩,不要指望着蒙骗皇孙殿下来爬上高位,而且姚妃娘娘可是经常来看望殿下,你的那点手段,也翻不了天。”

李进忠知道这是朱由崧的身边的宫女,忙向新蕊说道:“多谢姐姐提醒!”

朱由崧看了看这位李进忠,长得倒是不错,一米八的身材,也没有其他太监那种或是臃肿或是干瘦的体型,如果不是太监,勾引女人那是足够了。

朱由崧灵机一动,问道:“李进忠!”

“奴婢在!”

朱由崧点点头说道:“听说你会武功?”

李进忠连忙点头说道:“奴婢在进宫之前,曾经是北直隶三皇门乔家的入门弟子,曾经在三皇门修习三皇炮捶拳法,倒是有些心得!”

“哦?三皇炮锤?这门拳法听说是一门内家拳,而且我听说那些拥有拳法的家族都是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婿的,你怎么学到的这门拳法?”朱由崧可是知道,明朝末年,这些拳法大部分都是家族的珍藏,绝对不会传给外人,清朝之所以出现了那么多拳法流派,就是因为清兵入关之后,杀戮太重,许多家族被破之后,许多传人不得不向外姓之人传授技法,而导致了清朝武术发展繁盛的情况。

李进忠尴尬地说道:“那时我跟乔家的小姐两情相悦,乔家小姐偷偷将秘传的拳谱偷出来给我看,再加上我不时会去偷看他们练功,于是就学会了这门拳法!”

朱由崧像是听出了兴趣,说道:“那后来呢,你跟那位乔家小姐怎么了,你又怎么进宫了?”

李进忠神色一动,心想,这个小魔星虽然难缠,却也是个小孩子,对讲故事最感兴趣了,看来可以从这里着手,对付他。

李进忠讲起故事来,倒也颇有天赋,将他怎么贫困潦倒,怎么结下深仇大恨,又怎么偷偷潜入乔家,怎么邂逅乔家小姐娓娓道来,最后乔家小姐跟他的事情被人发觉,乔家小姐被逼出嫁,而他则因为要找仇人报仇,错过了最后的时机。

根据朱由崧的判断,李进忠的这个故事融合了现代武侠、言情的特色,几代人的恩怨情仇被他讲得那叫个荡气回肠,而作为主角的李进忠,在其中表现出的善良正气令人不得不同情。而新蕊这个小丫头也不禁为李进忠的机遇抹泪。

朱由崧心中不禁暗叹,这个李进忠若是回到现代,去写小说,只要不太监,那绝对是一代大神,不过他本身就是个太监,恐怕没办法写小说了。

朱由崧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维,说道:“李进忠,既然你原本姓魏,现在也就不必改姓了,就叫回你原本的魏进忠罢了,既然你的三皇炮锤也是偷学人家的,自然不用遵守别人的什么规矩,不如你将这拳法传给我?”

魏进忠心中一横,学了三皇炮锤,反正自己已经犯了乔家的忌讳,倒不如直接传授给这位皇孙,如果这位皇孙真地学会了这门拳法,他就不信,乔家还敢来找皇孙的麻烦,自己在这位日后的王爷庇护之下,也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好,既然殿下想学,奴婢自然不敢藏私!”

朱由崧笑道:“那好,就从今天开始!”

魏进忠做了一个起手式,笑道:“殿下请给我学!”

朱由崧现在的大脑经过智脑的开发,过目不忘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跟着魏进忠做那些动作根本不成问题,但是出手却松松垮垮,根本没有魏进忠的那种似柔实刚的劲力。

魏进忠的拳法的确有些火候,大开大合,却都留有余力,每发一拳,不到着力点,绝不发力,抵达着力之处,劲力崩发,却足可开石裂碑,这种拳法跟人放对的时候,更加灵活飘逸,的确是一门极为精妙的技击拳术,但是朱由崧虽然想要学习这种方法,可惜没有功底和秘诀,根本练不出这种效果。

朱由崧停了下来,皱了皱眉头,说道:“怎么?不对啊,魏进忠,我看你的拳法跟我练的有些不太一样啊,这是怎么回事?”

魏进忠道:“启禀殿下,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拳法招式不过是细枝末节,各门各派的套路虽不相同,却也大同小异,真正不同之处是在这扎马、排打、药浴、呼吸口诀等等这些功夫,只是……”

朱由崧道:“只是这些功夫太过艰辛,你怕我一个小孩子吃不了这些苦,所以擅做主张直接教我套路,哼,你认为这些花拳绣腿有用吗?”

魏进忠一狠心,说道:“殿下要练功夫,奴婢自然会倾囊而授,只是如今文臣当道,特别是那些东林党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殿下就不怕惹出非议吗?”

朱由崧笑道:“我又不是皇太孙,怕个什么?那些东林党反正本来就跟我们福藩不是一条路,即便他们说些什么,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魏进忠见此,也只能如实地向朱由崧传授,从扎马开始修炼武艺。

一整个下午,朱由崧都是在练习扎马的过程当中渡过的,等吃完晚饭,魏进忠马上对朱由崧说道:“殿下,这练功必须勤练不辍,晚上也要练习!”

新蕊怒斥道:“魏进忠,你这是安的什么心,殿下只是个五岁小孩,一天习武两个时辰已经够多的了,晚上应该休息了!”

面对新蕊的教训,魏进忠却不慌不忙说道:“正因为殿下还是孩子,才要勤练不辍,习武的最佳年纪原本就是在少年,少年时不但筋骨柔软,修炼软功事半功倍,而且恢复得快,即便是劳累一天,睡一觉,便能够恢复过来,不如不趁着年少努力,长大之后,想要突飞猛进,那就难了!”

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四十一章 东林贱人(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终)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连三月(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章 风波恶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八章 成婚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二十六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产能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击(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一章 雨中秋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龙(中)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三章 以权换税(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三十四章 进京面圣(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六十章 福王情敌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二十一章 兄弟阋于墙(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