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

令东条平八郎没想到的是,在他面前的火铳长枪阵却突然露出一个缺口,东条平八郎毕竟一愣,却马上冲进了那个口子,虽然不知道这些明人的意图如何,不过留在这一定会被后面那些家伙砍死,冲进火铳长枪阵还有一线生机。

松前公广也没想到魏进忠居然会庇护东条平八郎,不禁走上前来,说道:“魏大人,此人是我家将,此时反叛,理应有我正法,还请魏大人行个方便!”

魏进忠听得舒服,平常人都管他叫“魏公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太监似的,这突然一听到“魏大人”,这个舒服那就难以言表了,魏进忠满脸堆笑说道:“这是自然,我们不过是将此人擒拿,并无他意!”

松前公广和他已经控制住的这些武士都不进放松下来,却听到魏进忠突然喝道:“预备……开枪!”

那些火枪兵的弹药都已经装好,这些重型滑膛枪经过改进,下面都指着安装着可以九十度转动的木支架,平时这根木架就跟枪身一起折叠起来,此时放开之后,正好可以承担起枪管的重量。

“轰!”一百柄滑膛枪几乎同时喷射出明亮的火焰和黑烟,震耳欲聋的的声音在刹那间将天地之间的一切声音都掩盖住了,在这种距离之下,松前藩的那些武士根本无法抵挡重型滑膛枪的射击,任何大铠当世具足都没办法抵挡,很多武士胸前用来抵挡弹丸的铁板都被击穿了。

日本的战国时代,士兵也是战时召集,平时耕作,此时这里只是一个村子,加起来也不足二百人,对于大名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也都懵懂不知,因此倒也没人会来救援他们。

烟雾散后,留下满地的尸体,一个士兵突然发现一个人还在那里哼哼唧唧地**,不禁叫道:“魏公公,还有活的!”

魏进忠骂道:“小崽子,这还用我教你?活的,再给他一刀不就行了,你腰上挎着的不是烧火棍!”

有些时候日本人的忠诚还是可信的,松前公广因为被一个死忠的武士挡在身前,虽然肩膀被弹丸打碎了,却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当一个士兵拨开他身前的那个武士的时候,松前公广突然大叫一声拔出肋差,想那个士兵猛刺过去,只听当的一声,那个士兵被这一刀刺得连连后退,差点跌倒,不过那把锋利的肋差居然没有刺进去,反而肋差都被崩掉了一个口子。

北海现在的钢铁那是极其富余的,不光有钢铁厂生产的钢材,更有朱由崧通过联合式采矿飞船开采来的各种型号的钢材,现在这些士兵穿着的毛呢大衣里面,都穿着防弹背心呢,那种防弹背心样式倒是跟后是很像,不过朱由崧暂时没有制造凯夫拉材料的能力。

那些防弹衣其实就是钢丝和钢片连掇起来,再在外面包上一层棉布构成的防护具,因为北海的钢铁质量有保证,所以甲片都是冲压得很薄的合金钢片,而且这些钢片都是“关键防护”,其他地方就是靠致密的钢丝网了。

若是刚才松前公广那一刀往别的地方刺,或许还能够刺穿钢丝网,不过刚刚那一刀松前公广刺得准,正好往胸腹要害上去刺,也正好就被钢甲挡住了。

那个被刺倒的士兵,也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军绿色的毛呢大衣也被此开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钢甲和钢丝:“恁娘的,找死!”

那个士兵爬起来便抽出腰刀,要往松前公广的脑袋上砍去,魏进忠连忙叫道:“慢着,小兔崽子,以后小心点就是了,这位可是殿下的贵客,松前藩现在的藩主!”

松前公广看着魏进忠眼睛都要冒出火来,叫道:“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我对你们可是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背叛的意思!”

魏进忠好整以暇,摇了摇头说道:“为了权力可以弑父,说明了你心狠手辣无情无义,为了生存可以向敌人卑躬屈膝,换取信任,说明了你毫无尊严能忍别人所不能忍,像你这样的人,洒家都看到心惊啊,洒家在宫里都没怎么见过像你这样厉害的人物。殿下曾经说,你与现在在东瀛呼风唤雨的德川家康相比,都不遑多让,这样的人在我们大明也不是没有,就在嘉靖朝徐阶可就是靠着这份隐忍搬到了曾经的大奸佞严嵩,殿下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你要当徐阶,不过我们可没有做严嵩的打算!”

松前公广不禁默然,他虽然处处卑躬屈膝,但是过犹不及,他的表现令朱由崧也不寒而栗,这样的人,朱由崧怎么可能留着让他给自己添麻烦!

魏进忠冷笑道:“小崽子,既然刚才松前藩主没有刺死你,现在也该你报仇了,希望下辈子你能学点中庸之道!”

“刷”那个士兵早已经等着这句话了,一刀下去,身首两分。

松前公广和松前藩的武士都被干掉了,魏进忠的工作却刚刚开始,朱由崧给他的命令很简单,就是将松前藩完全控制,现在松前藩名义上已经没有了土地,但是还有人口和军队,朱由崧现在需要这些人口充当他的劳工,也需要这些军队去驱逐那些北方的虾夷人。

虾夷人也叫做毛人,现代被称为阿努依人,他们身材矮小,却有着欧洲人的面孔和浓密的体毛,他们的生活方式跟现在野人女真很像,以渔猎为生,这样的民族自然生性彪悍好战,当然日本人也不逊色于他们,而且玩起阴谋诡计来,比他们更在行,这样他们才能够占据北海南部的土地,将虾夷人往北驱赶。

此时松前藩原本的治所当中还带着一股硝烟的味道,不过其中大多数人已经被魏进忠干掉了,只剩下东条平八郎一个人,魏进忠脸上笑容可掬,和蔼地对东条平八郎说道:“东条君,其他人都屈从于松前公广,只有你一个人愿意为庆广公报仇,此等壮志豪情,令人佩服啊!”

东条平八郎不禁笑道:“那是当然,我东条在福山的时候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武士,大名阁下付出了一百两银子将我收归帐下,我自然要报此大恩!”

魏进忠眼睛都快眯成缝了,一百两银子?啧!啧!还真是便宜,自己可是殿下的心腹,曾经见过殿下在北海的大型银库,那里可是足有两亿两白银,买下东瀛所有的武士都绰绰有余了。

魏进忠笑道:“要是我出一千两银子,让你效忠于我们城主,你可答应?”

“一千两银子?”东条平八郎不禁一愣,前些日子丰臣秀赖和他母亲淀殿,也就是浅井茶茶花了两千两银子请真田幸村父子出山,帮助他们抵挡德川家康咄咄逼人的攻势,那真田幸村是何人?那是日本鼎鼎有名的顶级武士,自己居然能够达到他的一半身家。

东条平八郎连忙俯身跪倒,说道:“东条愿向魏大人效犬马之劳,玉碎而后已!”

魏进忠哈哈笑道:“可不是向我魏某人,而是向我们的城主大明的福王世子德昌郡王殿下!”

东条平八郎不禁惊喜地说道:“我的主人居然是天朝上国的亲王世子?”

魏进忠笑道:“那是当然!”

东条平八郎不禁问道:“魏大人有何吩咐,在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魏进忠笑道:“洒家倒是没什么吩咐,不过你们现在恐怕也没什么粮食了吧,如今又是青黄不接,要是不给这些百姓安置,恐怕会饿死大半的人呢!”

东条平八郎对这些政务并不熟悉,他也就是会带着士兵冲锋而已,不过这些天听松前庆广跟那些幕僚商议,他们这里的确是缺少粮食!

东条平八郎应是之后,魏进忠笑得更得意,说道:“你们现在又三万多人口,加上原本的军队,能吃能干的青壮也有一万多人,上天有好生之德,要是让这么多人饿死,殿下也不愿意看到,不过要把土地还给你们也做不到,那些土地可是我们花了钱购买的!”

东条平八郎一想,也是有这回事,实际上当时魏进忠买的地不过就是箱馆这一块,而现在朱由崧的农场牧场都已经延伸到札幌一带了,不过东条平八郎自然不会明白这些事情。

魏进忠继续说道:“所以你们这些人必须要为我们做工,我们为你们提供粮食和衣物,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百姓组织起来,搬迁到箱馆城的外城里去,东条,这是殿下交给你的第一个任务,你可能做到?”

东条平八郎笑道:“我可是有名的武士,大名死了,那些百姓自然会服从于我,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了!”

果然如同东条平八郎所说的那样,他并没有怎么鼓动,这是对那些百姓说了一下,我东条平八郎你们的武士大人,成为了大明亲王世子殿下的武士了,你们现在由我掌管,不想饿死的,就跟我走!于是那些东瀛百姓二话没说,就跟着东条平八郎来了。

而且路上没一个人逃跑,实际上这是正常,若是逃跑那根本就是自己找死,这个时节可没处找吃的,若是碰上虾夷人,恐怕连具全尸都落不下,这些年来日本人跟虾夷人之间的战争可是积攒下了极为深刻的民族仇恨。

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联姻第五十六章 股票涨了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二十八章 来自女真的威胁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三十七章 道法宪法(下)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三章 道法行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六十八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五)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三十四章 进京面圣(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五章 铁路公司(下)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三十三章 献土百万顷(下)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三十三章 献土百万顷(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十五章 徐光启的迷惑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五十四章 山东变局(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