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下马威

真的皇帝要保护一个人,不会不派自己的人手看着的,而这位梁贵人确实是被禁足了,皇帝这边也没有暗地里派人守着。

他自己也是做皇帝的,如果真的重视一个人,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

没过几天,赵水生的任命就下来了,果然是留在了京城,是去了吏部,吏部还缺一个侍郎,正三品,刚还赵水生补了空缺。

至于原来的右侍郎,因为饮酒过度,直接中风偏袒了,这样的人自然不适合再去当官,所以皇上就允许原来的右侍郎致仕了。

空缺出来的位置,被很多人盯着,毕竟这个位置很重要,可是最后却被赵水生这个从外任上回来的人当上了。

虽然很多人心里不福气,可是在知道皇上让赵水生赵大人给皇子们授课后,心里的打算就打了退堂鼓了。

毕竟能给皇子们当先生,教的还是几个皇子,那么以后不论谁当上下一任的皇帝,赵水生都是人家的先生了。

何必平白无故的得罪了人呢?

只不过赵水生到了吏部,才知道,原来这吏部也不是清静的,就是那位原来的右侍郎喝酒中风了,都是有原因的。

吏部尚书前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有些想隐退的意思,这二位左右侍郎都极有可能是尚书的人选,可是尚书的位置只有一个,一个当选,另一个以后就要在那位的手底下讨生活了。

正因为这样,这两位侍郎就暗中用起了手段,结果那位右侍郎不信中招,贪喝了杯中酒,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他自己中风了,说话也不利索,可是心里却把左侍郎恨得不行。

所以想尽了办法,私底下把他们之间的恩怨告诉了赵水生,还让赵水生小心,别跟他一样,中了那位左侍郎的招。毕竟如今的右侍郎是他,也是会成为左侍郎的眼中钉肉中刺的。

李梨花听了说道:“这么说,两个人为了一个还不不确定的消息,就这样相互残杀了?”

因为那吏部尚书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哪里像生重病的样子?

这二位就为了这样,弄得一个中了风,一个说不定也中过什么招。

这位已经中风的右侍郎,倒是想的好,把事情告诉赵水生,是希望赵水生继续跟这位左侍郎斗起来,然后他才能解恨吧。

说不定心里还怨恨赵水生抢了他的位置呢。

赵水生却知道,他现在没有和那位左侍郎争的必要,一来是因为他才刚到吏部,就算是吏部尚书大人现在都没有了,他在吏部的资历也比不上那位左侍郎,所以在那位左侍郎的心里,他恐怕不能成为一个对手。

二来,吏部尚书向来是皇上和内阁大臣任命的,别的人还真是不能做决定。

争这些还不如干出点成绩来,他要是现在就和这位左侍郎争锋相对,那肯定很多人会在私下下笑的,何必呢?

因为赵水生任命为吏部右侍郎,所以京城各家来恭喜的人就络绎上门来了,这些年和他们走动的人,也没有见少,不过还有很多是已经不走动的,大概是觉得赵水生外任了,想要回京也不容易,没有走动的必要。

不过谁知道赵水生在外面几年后,竟然回来了,不仅回来了还当上了让人眼红的吏部侍郎呢?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的是他给几个皇子要授课了,以后成为皇子们的先生,那前途不可限量啊。

而且,大家都打听了一番,几个皇子都派人送来了贺礼,一个也没有少,另外几个皇子的外家也趁着几个机会送了东西过来。

这以后的人情走动,那就更广泛了。

所以不管以前有关系没有关系的,这次竟然都送了贺礼来。

而田大人则是回到了自己原来呆的地方,大理寺,不过这次的位置却不是可以同日而语了,直接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除了大理寺卿,也就是他最大了,在大理寺。

不过,在这大理寺,管的事情就很繁琐了,有时候还遇上那些皇亲国戚的私密事儿,也是不可避免的。

像什么忤逆不孝之类的,闹上了大理寺,就够人喝一壶的了。

田家这边送贺礼的虽然没有赵家多,可是也算不错了。

毕竟大理寺只是个断案的衙门,比不上礼部可是关系到官员们升迁的地方,每个官员的考核,到了最后,都会送到吏部来,这可关系到官员们的前程,一个吏部侍郎自然是比一个大理寺少卿来的重要的多。

不过,田夫人一点儿也没有嫉妒的意思,她和赵家是姻亲关系,自然是盼着赵家越来越好,这次宴请人,赵大人还把自己的长子带在身边应酬客人,那也是对自己长子的认可。

说明赵家看重这个女婿,也是向外人表明,楚楚这丫头已经是有人家的人了,大家就别打她的主意了。

另外当岳父的把女婿带在身边,也是提携女婿的意思,田夫人能不高兴吗?

田夫人今天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儿,她家老爷不是当了大理寺少卿了吗,所以知道的消息就比一般人要早一些。

他们衙门里的人去那码头办案子,结果碰到了刚好到岸的一户人家,说话很是嚣张,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宫里娘娘的娘家人,是皇亲国戚,弄得这些办案的人有了兴趣,要是有人冒充是皇亲国戚,那么正好抓了,也是功劳一件。

“结果一问,竟然是梁贵人的家人,我猜着这个时候也是该到了,不然只能是留在船上过年了。”田夫人说道。

没想到这梁家人在到了京城,还不知道收敛,这京城里,那么多的皇亲国戚,你一个贵人的娘家人,真的算什么呢?

还敢在京城嚣张,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李梨花说道:“梁贵人现在被禁足了,出不来,那梁家人咱们也不用理会,这一路上,恐怕他们得罪的人不少,有的是人想要收拾他们的。”

田夫人点点头,“可不是那样,我家老爷在大理寺听了,就知道是谁了,他也没有说,自己在路上遇到梁家人的事情。就不知道当时在码头的时候,有没有御史家的人在那边,如果在就好了,这不是现成的弹劾的事儿吗?”

嚣张的皇亲国戚,可正是御史们拿手弹劾的好事情呢。

当御史的要是一年到头都不弹劾一件事儿,那到时候的考核,可就是差了。

所以有些御史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成绩,就喜欢盯着类似这样的事儿,因为这样的事儿,弹劾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再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必须要弹劾的,那就一起上书,把人弹劾的都埋到土里去了。

比如查出来谁贪赃枉法,在还没有定案前,绝对有很多御史去弹劾的。

两家人对这梁贵人的家人都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也没有可以找到当御史的朋友,请人家弹劾,只是没想到,刘夫人那边,却当开玩笑一样把路上遇到了的事情,耳环一个当御史夫人的朋友说了,那位御史夫人听了,倒是没有一下子就相信了,而是知道这梁家人还没有到京城,于是就派了下人在那码头守着,结果正让这位御史家的下人看到了这一幕,回去就把梁贵人家人的嚣张说给了他们大人听。

这位御史大人一听,还得了?一个小小的贵人,就敢自称为娘娘,那让皇后娘娘如何自处?

于是这位御史大人洋洋洒洒就写了一篇弹劾的折子,直接递上去了。

再说那梁家人,因为在水面上没有争赢别人,正想着等到了京城,找到梁贵人,让梁贵人给他们报仇的。不然这口气就出不来啊。

他们家以前穷的都卖儿卖女的了,要不然梁贵人也不能进宫当宫女,现在一旦梁贵人飞上枝头当凤凰了,这尾巴就抖了起来,也不知道听谁说的,就这么嚣张起来,丝毫对京城的形势不明白。

所以到了京城码头,又因为和人抢位置不成,就吵闹了起来,让大理寺的人上前来了,才把事情给调停完毕。没想到早就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了。

那梁家人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只认为凭着梁贵人肚子里的孩子,谁还敢把他们怎么样?

更不用说,这梁贵人还让人在京城给他们买了房子住,要知道这可是京城啊,那么贵的地方,梁贵人就能买房子,可见梁贵人是多么的受宠了。

正因为有这个底气,所以一路上他们是什么都不怕的。

梁贵人的娘也准备到了京城,就要进宫见女儿,从女儿手里能弄到更多的好东西,还有就是要跟女儿告状,让女儿给他们做主,以后谁还敢欺负他们?

只是等他们在梁贵人买的房子里安顿好了,却不知道怎么进宫了,按说梁贵人应该派人来接他们,毕竟他们人生地不熟的,来到这边,也只有这房子的看门的在这边,别的什么都没有。

紧接着就有宫里的人来了,他们本以为是来给他们封赏,或者是接他们进宫的,可是来的人却代表皇后,来训斥他们的。毕竟梁贵人的家人没有封号,只能算是良民,也不好按照官员的那样去惩罚,但是皇后乃是后宫之主,有她派人去训斥一个贵人的家人,也是很正常的。

这梁家人一听是皇后派来的人,都有些不满意,这肯定是当大老婆的见不得小老婆受宠,所以才给她们一个下马威的。

第199章 放人第11章 拧着第145章 颠覆第125章 看不清第136章 理解第116章 认回第145章 颠覆第2章 躲懒第131章 热情第24章 睡吧第134章 糊涂第141章 不对劲儿第19章 选择第44章 廪生第172章 发酒疯第8章 租房子第143章 青睐有加第18章 去县里第44章 廪生第33章 效果第175章 谁对谁错第192章 落井下石第158章 不容易第161章 开解第78章 坦白第66章 写字第53章 仲秋第177章 交接第138章 调任第64章 进京赶考第48章 失踪了第100章 反转第88章 明先生第117章 暮春第109章 民生第55章 千金第202章 失望了第140章 新的开始第31章 查探第34章 异想天开第105章 找死第69章 站队的问题第150章 见面礼第181章 琐事第65章 光宗耀祖第8章 租房子第175章 谁对谁错第86章 毒誓第149章 教你个乖第100章 反转第70章 团聚第109章 民生第127章 半途而废第158章 不容易第209章 解决第101章 调任第197章 歇息第158章 不容易第130章 有客来第178章 人心不足第76章 名字第7章 转机第94章 教训第192章 落井下石第128章 女人难为第191章 暗算第136章 理解第84章 塞人第51章 买地第36章 帮衬第31章 查探第99章 意外第119章 认错第183章 祭祖第102章 媳妇难为第136章 理解第193章 绿帽子第207章 讹诈第100章 反转第193章 绿帽子第75章 阴差阳错第117章 暮春第199章 放人第59章 乡试第198章 闲暇第38章 入股第42章 县试第81章 所求第125章 看不清第180章 远客到第134章 糊涂第78章 坦白第119章 认错第114章 通家之好第4章 打算第89章 随意第97章 求情第52章 收成第69章 站队的问题第207章 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