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攀扯

“可不是,看看,不仅咱们县的县太爷到了,其他几个县的县太爷也到了,还听说,有知府老爷也赶过来了,啧啧,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儿。”

“知府老爷也来了,不会是假的吧。”有人不相信的问道。

“怎么不是?听说,要不是因为赶不及,来的知府大人不止这么少呢。咱们赵家庄那位当官的,听说比知府老爷的官还要大呢,你说这个时候不上来巴结,什么时候来巴结?”

“这倒也是,说起来,也是咱们赵家庄的风水好,出了这么个大官,不然就是几辈子也见不到这样的事儿。”

要说赵家从京城回来,最兴奋的人,应该是赵家庄的人。

赵家庄的人或多或少都和这赵家有些关系,不说别的,虽然知道人家现在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可是如果能入得了赵家人的眼,那么到时候差事和银钱都有了。

只是到底赵家不是以前的赵家,连宅子门口都有人守着,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就串门的。

老百姓对当官的天然就有一种敬畏,更何况,还是当大官的,听说连皇上都见过呢。

这皇上可是天底下最大的官,赵家的人那更是高高在上了。

就是无赖也不会不长眼的非要过来找赵家的麻烦,没有听说,连知府都过来见赵大人了吗?

这样的人物,可不是无赖能惹得起的。

赵家这边,七天之后,抬了老赵头的棺木上山,大事情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深居简出的守孝了。

赵水生已经明确的跟找他的几个县太爷说了,这三年,他不想被人打扰,要好好的守孝。

意思这些人也明白,谁家守孝也不希望人频繁的过来拜访的,这样不是把关系弄亲密了,反而是会厌烦。

不过,既然赵大人在这赵家庄要留二十七个月,那么逢年过节的,送礼也不会少,这也是拉进关系的好机会,所以这几个县太爷也并不着急,人在这里不会跑,三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赵家庄这边的宅子,是根据以前李梨花他们这边的老屋子慢慢的修起来的,总共有四进,四四方方的,没有什么假山流水。也是因为大家不常在这里住的原因,所以主要还是房子。

再有,赵家庄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致。

因为是三房人,虽然已经分家了,可是也没有分开住,就在这房子里,各家选了一处院落住了下来。另外赵琪已经成亲生子,所以也有单独的院落。

这样一分下来,房子不多也不少。幸亏带的下人不多,不然还得给下人另外找地方安置。

虽然有原来大房住的那个老宅子,可是分开住到底不方便。

就这些人,在外人的眼里,看起来就是很多人了。

大家更深刻的认识到,赵家和他们的不同了,不是那十几年前的穷的不得了的赵家了。

看这赵二叔家里,听说光是送的绫罗绸缎都成批成批的送,看得人眼红的不得了,他们怎么就不是赵家的亲戚呢?

人进不了赵家看个究竟,可是赵二叔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如今还在村子里过日子,和赵家庄的百姓们关系也不错。

所以来赵二叔家的人比以往多了起来,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赵家的事情。

赵二婶不喜欢别人说这些事儿,就是她几个侄子有权有势,可是那也是他们自己个的,这些人弄得好像自己不多找几个侄子要东西,那就是不对一样。

“二婶啊,听说赵二老爷的大儿子现在也是个官?比县太爷的官还要大?”有人问赵二婶。

这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反正知道了这个事儿,啧啧,那赵二老爷的大儿子才多大啊,就已经当官了,这还得了?

有在丧事上见到赵二老爷的两个儿子的样子的,看人家两个少爷长得那么好看,虽然是穿着孝衣,可是和这周围的人一比较,就看出很不同来。

真正是天上的仙童一样的人,哪里像他们家的小子们,都是泥里来,泥里去的,一天下来,衣服都脏的不成样子了。

赵二婶觉得说出来这些人更不会打什么主意,就说道:“是啊,是宫里的皇上给我那侄孙官当的。”

众人听了都啧啧的赞叹,这赵二老爷家真的和他们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那些还有仗着和赵家有些年轻时候情分的,这下子都知道差距了,自不量力这样的事儿,干都不能干啊。

赵二叔和赵二婶对几个儿子说道:“现在你大伯家的几个同兄弟们都在守孝,你们可不能仗着亲戚情分,就给别人办什么事儿,要是真的那样做了,你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脸!”

赵木生忙说道:“爹,那种事儿,我们沾都不沾的。”

他知道,现在外面的人知道水生他们回来了,不好直接找水生他们,反而想着找他们这些堂兄弟办事儿,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通过他们找到水生他们,然后让水生看着他们的面子,把事情给办好了。

这样缺德的事儿,他是不会干的,这些年,因为水生的关系,他们过着地主的日子,做人不能太贪心,不然,眼前的日子都保不住。

收了别人的好处,就要替人说好话,可是他们本身就是凭着大伯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的怎么能因为贪心,就做出这种帮着外人的事儿呢?

就从最现实的想法来说,从大伯家得到的好处,也比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好处要多的多吧,为了别人的一星半点的好处,而损失了大的好处,这是傻子才干的事儿呢。

只是,世上的傻子还是很多,总以为收了别人的好处,那边也不会知道,两方面好处都得了,不过是说句话的事儿。

岂不知,情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用光的?

赵二叔一家子都是好的,本分老实,也没有说有那种吃大户的想法。

能在赵水生的帮衬下,过上现在的日子,都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这赵家庄上上下下,谁不尊称他们一家子?

所以见过来的人每天都有增多,赵二叔家里也不再出面见人了,他们现在也有下人伺候,一旦有人过来,就直接让下人上茶,反正人不出来见面,渐渐的大家都晓得赵二叔家的意思,来这边的人就少了起来。

也不缺那些背地里骂赵二叔一家子的人,认为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就忘了穷亲戚,可是赵二叔家里却纹丝不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背地里让人骂两句总比让人上门求着办事儿要好。

要说对赵水生他们回老家,最激动的人是谁?那就是赵春花,她听到老赵头过世了,也是流了一会儿眼泪,不过,相比较而言,她更想见到赵水生等人,如今已经和儿子闹翻了,见到自己的几个兄弟,她肯定是要哭诉一番的,到时候几个兄弟绝对会把自己安排的好好的。

但是因为她是除了族的,老赵头停灵的那几天,也没有让她回来祭拜。

这之后,也根本就没有赵家的人上门去见她。赵春花就知道,事情不是和自己想象的那一样了。

而正当赵春花要想方设法的出去见自己几个兄弟的时候,何壮又过来了。

赵春花对这个儿子如今是恨得牙痒痒的,觉得就是自己个这个儿子阻碍了自己去京城的路,那简直不是儿子,那就是仇人了。

“你又过来干什么?”她如今吃的喝的穿的都是何壮提供的,可是赵春花却丝毫没有一点儿感激之情,反而都是满满的怨恨。

何壮对赵春花说道:“外祖父已经过世了,你好好的给外祖父守孝吧。”

何壮表示,这三年期间,赵春花吃的和用的,都要严格按照守孝的标准去做了。

一般守孝,除了前面三个月是热孝,不能吃荤吃酒外,等三个月过后,就不会管这方面了,毕竟这三年不吃荤,那不成了修行的人了?

倒不是说不吃荤不好,可是这人从生下来,就已经吃过肉,让她三年不吃肉,那无疑是痛苦的。

赵春花一听,怒了,她对何壮说道:“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你想让我给饿死还是怎么的?我都已经不是赵家的人了,凭什么要守孝三年!”

当初可是老赵头同意把赵春花给出族的,赵春花见如今老赵头不在了,也帮不了她了,所以就把这个事儿说出来,只是何壮现在根本连和自己这个娘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了。

他现在管着自己这个娘的衣食住行,不给她供荤菜,也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不说别的,外祖父对她够好的了,为了她,把几个儿子都得罪了。

就为了让她能到京城去,难道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个儿好?绝对不是!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她这个当女儿的。

可是,现在只是说让她三年吃素,她就不干了,连出族的事儿都拿来说,这样的娘,他真的是一句话都懒得跟她说了,心里已经麻木了!

第16章 越来越好第31章 查探第199章 放人第135章 难产第212章 祭拜第206章 玩伴第9章 新生第154章 运气第153章 安排第82章 奇闻第139章 意外出现第69章 站队的问题第198章 闲暇第41章 准备县试第48章 失踪了第102章 媳妇难为第124章 陷害第98章 使绊子第36章 帮衬第13章 算清了第210章 分心第214章 亲戚第43章 府试第21章 三十第169章 回程路第157章 族规第12章 进行时第84章 塞人第129章 解脱第96章 到任第23章 事实呢?第118章 花宴第157章 族规第199章 放人第17章 这一跪第203章 告状第167章 执拗第190章 风雨欲来第170章 嚣张第61章 处理第100章 反转第185章 拜年第49章 丧事第193章 绿帽子第64章 进京赶考第36章 帮衬第134章 糊涂第199章 放人第170章 嚣张第156章 考试第59章 乡试第87章 丫鬟的婚事第138章 调任第62章 贺寿第5章 一无所有第98章 使绊子第97章 求情第11章 拧着第197章 歇息第160章 防范于未然第128章 女人难为第193章 绿帽子第47章 谣传第40章 说媒第215章 清闲第125章 看不清第25章 算计第206章 玩伴第38章 入股第210章 分心第131章 热情第61章 处理第36章 帮衬第68章 打马吊第74章 升迁第62章 贺寿第102章 媳妇难为第171章 到家第46章 如意第59章 乡试第214章 亲戚第49章 丧事第19章 选择第210章 分心第160章 防范于未然第56章 量力而行第104章 摆脱第93章 外任第94章 教训第12章 进行时第65章 光宗耀祖第53章 仲秋第82章 奇闻第204章 一把刀第163章 难堪第203章 告状第59章 乡试第158章 不容易第72章 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