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冲突

徐松元在驿站查看西夏送来的文书,半晌他皱起了眉头,“我觉得不太对。”

身边的幕僚郑重忙上前,“老爷是不是觉得西夏是在敷衍我们?总在文书的细枝末节的地方提出问题。”

徐松元点了点头,“按理说,我们送来了国书,两国和谈也算有了结果,西夏皇帝赐了国宴之后,就该让我们拿着通关文书回大齐,现在却因为这样几处文书的细节反反复复地拿过来修改。”

十几年前他到西夏面临的根本不是这样的情形,西夏人对文书之类的东西都不是很在意,当时他就是觉得文书上有问题,让西夏人修改,结果招来了西夏人的怒气,将他和翰林院的官员一起绑缚起来随随便便扔进了驿站的柴房。

多亏柴房的看守趁机灌醉了西夏人,将他放了出来,还告诉他身为大王的平昭皇帝准备起兵夺位,大齐应该趁着西夏内乱收回被西夏霸占的十五座城池,他因此立下大功。

这次和十几年前不一样,驿站的守卫看似不多,但是身上却有种骁勇的气势,应该是久经沙场的士兵。

两国既然已经和谈,为何还要这样防备。

“西夏人会不会怕老爷像十几年前一样,打听到了什么要紧的消息带回大齐。”

徐松元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草药那边怎么样了?”

郑重面色不虞,“我可不是要说那顾家的坏话,不过那顾家人到了大夏之后,竟然给夏人四处看起病来,逢人就夸赞自家药铺的药材有多好,收了不少回鹘的草药,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就像老夫人说的那样,这个顾家一门心思想要赚钱,否则绝不会来西夏。”

徐松元是越来越看不透那个顾琅华。

如果说她是个唯利是图的商贾,却什么在镇江时拿出家中所有粮食资助朝廷,难不成有意演给韩璋看,让韩璋将她收为义妹?

商贾都懂得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早在先帝的时候,很多大商贾就已经将手伸进了朝堂。

徐松元道:“顾大小姐身边的人都不一般,胡仲骨这样的郎中能够在顾家坐堂,可见顾家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刚才就有消息传来,胡仲骨为西夏皇后诊治后,皇后的病情立即有了好转,最让人惊奇的是,因男女大防的礼数,胡仲骨竟然隔着皇后的中衣进行了针灸。

就因为胡仲骨的医术,现在西夏人请东平长公主暂时留下来帮忙治疗瘟疫。

郑重道:“我觉得,所谓的治疗瘟疫,也是顾家人想要出名,老爷您想一想,这次治好了瘟疫,谁能获益?自然是顾家,从此往后在这西夏的边境,恐怕人人都要认顾家的草药。”

这是明摆着的事。

外面传来喧哗声。

“胡先生真是神技,这下让西夏人都瞧一瞧……”

“先生,外面又有求诊的了,听说是什么司谏,来请先生过去赴宴。”

胡仲骨道:“宴席就不必了,今晚我还要去御史大夫家中……”

伙计道:“让他们排排官职,哪家官职高我们就先去哪里。”

徐松元听得这话,立即皱起眉头,站起身向外走去。

郑重见势不好,跟过去劝说,“老爷别跟这些乡野村夫一般见识,您……”

徐松元当做没有听见,走到了院子里。

顾家的伙计捧着一只匣子得意洋洋地站在院子里,胡仲骨坐在石凳上喝茶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

“胡先生,”徐松元道,“你过来,我们说两句话。”

胡仲骨将茶杯放在石桌上,“徐大人找老夫有什么事?他们都是顾家的伙计,不需要避讳他们。”

郑重脸上露出一抹冷笑,这就是他不让老爷出来说话的原因,这些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规矩,与他们说话如同对牛弹琴,白费口舌,老爷明明是要给胡仲骨留些脸面,胡仲骨却不明白。

“胡先生,”郑重忍不住道,“您是送药材来西夏的,既然事情办好了,不如先回到银州,等到我们大人办好了文书,再一起启程回京城。”

胡仲骨站起身看向徐松元,“这是徐大人的意思?这是要撵我们回大齐吗?”

郑重看了看顾家伙计手中的匣子,“我们是来做什么的想必你家大小姐已经吩咐下来,既然如此,就不要节外生枝。”

顾家伙计顿时不平起来,“什么叫节外生枝?”

徐松元咳嗽一声,郑重低下头不再说话。

胡仲骨冷着脸,“到底要怎么做,我们听东平长公主的,如果长公主让我们走,我们立即启程去银州。”

顾家伙计听得这话都挺起了胸膛。

“是啊,我们听长公主的。”

徐松元沉下脸来,顾家人竟然搬出了东平长公主,他没想到顾家人会这样不服管束。

朝廷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此次出使西夏,所有人员都要听他管制。

“来人,”徐松元吩咐身边的百长,“送顾家人去银州。”

驿站里一时剑拔弩张。

顾家是一副不服气的模样,徐松元一声令下让旁边的士兵都纷纷按住了腰间的长刀,准备上前驱赶顾家人。

“徐大人,”西夏驿站的官员忙上前,“您这是要做什么?有话好好说,方才听陛下说,要留住胡先生,帮助我们大夏治疗瘟疫,陛下已经让人去劝说平昭皇后……您要是送走了胡先生,我要怎么向陛下交代。”

徐松元眼睛中不禁流露出诧异的神情,他立即遮掩了过去,吩咐百户,“你们先等着,我去求见长公主。”

……

东平长公主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这是大齐特有的烹茶法子。

“长公主,陛下吩咐微臣将皇子和公主迁移到先皇身边,这样……也算是父子团圆了,陛下说,要请法师来为皇子、公主诵经,您瞧瞧这绣了经文的被褥和用具都是为皇子和公主准备的,只要您点头答应,微臣立即让人去办得妥妥当当。”

“不过是两个稚儿,”东平长公主眼睛中闪烁着泪光,她努力地一笑,“用不着这样大的排场,陛下太客气了。”

“这不是客气,”李常显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紧接着他大步走进来,“说到底这都是朕的过错,朕向嫂嫂赔礼了。”

东平长公主一行眼泪,划过她的脸颊。

…………………………………………

今天第二章奉上。

马上要过零点了,求保底月票,请大家投给我吧~

这个月的成绩最终应该是第九名。

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开心开心!

第三百二十二章 责骂第七百六十九章 屠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示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后威武第六百零四章 不回去第六百九十六章 狼狈的一家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了结第四百八十二章 骂醒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个战俘第二百六十章 讨人喜欢第六百四十四章 保护第五百九十八章 不能释怀第二百四十一章 瘟疫第一百三十六章 超度第三百九十八章 放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仓皇逃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求亲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法第八十七章 爱恨第六百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九十八章 上下一心第三十七章 吃瘪第二百二十六章 后悔第三百六十二章 羞愧难当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合礼数第六百九十一章 凭什么第五百七十六章 换子真相第六百一十六章 催妆第三百三十五章 相像第一百六十六章 喜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支持第五百八十九章 护妻第一百三十一章 方向第三百零三章 争取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很受伤第八章 主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官家作风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须演下去第六百八十五章 逼迫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武第五百四十六章 灵验第六百五十九章 打赢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逃得最快第一百五十四章 伸冤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慰第六百三十章 谁是主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正邪之间第六百二十二章 感动第三百二十九章 走投无路第四百九十五章 巧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官家作风第四十四章 守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证据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战第六十章 监视第三百六十五章 还你冷漠第九十五章 谨莜第六百六十八章 进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身死第四百三十章 隐秘之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将嫁第六百一十三章 她这样的结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和离第七百一十六章 团聚第三百九十四章 意想不到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配为妾第三百五十一章 官家作风第七百三十七章 乐极生悲第五百零一章 自找苦吃第一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一百八十六章 愧疚第四百三十章 隐秘之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说动第三百二十三章 求生第三百九十六章 靠山第四十二章 留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相信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辱斯文第七百五十六章 逃得最快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长的代价第六百四十四章 保护第三百四十六章 退婚第四百八十三章 醒悟第八章 主意第四百九十九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二十二章 找上门第三百四十七章 证据第四百章 不可自拔第十九章 愤恨第三百八十二章 连哄带骗第六百一十六章 催妆第四百三十一章 惹得一身腥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魂一刻第二百一十一章 引荐第二十章 坦诚第七百五十二章 涌动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腔委屈第六百九十六章 狼狈的一家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