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马杰不记得中午自己是怎么从张倩处出来,不知道怎么又来到了这里,不记得时间过了多久。

马杰记得最后一次来这里是弟弟马也出国走时。

两人在这里谈了人生,也看了星星。

很早,两人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五千年来,和西方比,国人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能力太弱。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抛开思想哲学,单就科学理论科技发明上来说,抛开感情因素,国人几乎找不到一件可以和西方文明相匹敌的东西。

人猿揖别后,东西方应该是同时进入文明社会,在那时,可以说,国人远超西方。有传说为证,那一时期,东西方同时洪水泛滥。西方采取的是办法是创作一个上帝,让上帝再造一个大船来救万民于洪水,其原理和《三国演义》中创造的那个近人似妖的诸葛亮借东风一个道理。有的人可能还不服气,单看看到现在还有多少无聊之辈还在研究木牛流马和诺亚方舟就明白了。而国人在那时就聪明的多了,先鲧,用堵,九年不成,后禹,采疏,三过家门不入,而治。有名有姓,時间,地点,方法,结果,证据确凿,明眼人一眼见高下,因为有理论,国人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在防洪上领跑全球。

然而之后,工具学科,除了勾股定理和圆周率,从黄帝开始一直到一二十年前还在搞一加一的那位,国人能拿出手的还真没有。

更不要说,从毕达哥拉斯之后,像塔塔格力亚,纳皮尔,牛顿,费马,欧拉等西方不计其数的数学界奇才怪才,历史的天空,真的难见国人的那颗星。

天文学中,国人仅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学家忧天的杞人和王朝最后一跃升天的万虎,而西方从伽利略将两个镜片对准月亮到笔尖上跳动的海王星,前赴后继,名人辈出。

物理化学生物,国人能拿出手的除了火药和阉猪的,即便这也多是经验的积累。就像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原理和桌子上倒放个啤酒瓶一样,就这也没理论,还搞的神乎其神不说,到现在还失传了。而西方那就不用说了,光,电,波,引力,磁场,元素周期表,和电有关的一切发明,完整的西方医学,小到铅笔头,大到航天飞机,等等等等,头顶的繁星颗颗耀眼,没有这些,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高度繁荣的文明社会。

总之,国人强的是实践与模仿,缺的是理论和原理。

两千年前,西方阿基米德在澡盆里写下了密度,四百年后,东方的曹冲在河边称过大象,如果不是十三岁就夭折,马杰兄弟真敢肯定其一定能发明微积分。

而曹操有可能是离成功最近的一个人,其看到的梅子比牛顿发现的苹果早一千多年。

其东临碣石时,也不知是点背还是眼瞎,竟然没有发现大海上的帆船远离时最后消失的是桅尖,否则,大明王朝的宝船也不会彻底败给伊比利亚半岛的两条破船。因为人家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且坚信当船行驶到脚下的另一面头朝下时,人不会掉下去。

国人的宋朝,有一万个战胜蒙古骑兵的条件,但全被那个混蛋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给毁了,而乞丐朱重八之所以能一扫蒙古铁蹄很重要的一点是将宋朝的火药装到了铁蹄营的炮筒里,和拿破仑大炮上刺刀有的一比。然而,历史没有然而。

当然,马杰兄弟从来没想贬低过国人,一是上面的是拿国人和全世界相比,再者,根据存在即真理,从国人能繁荣昌盛到现在来看,国人自有其非常优秀的东西。

不过在自然科学上,国人确实对原理重视不够。

就拿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来说,火药,指南针是经验的总结,其原理是西方人一千年后告诉我们的,造纸术其原理和制凉皮一样,活字印刷其实和刻章一个道理,不是说四大发明作用不大,而是说就这么简单的原理,我们就是说不明白。而爱迪生就是根据声音能产生振动那么振动也应该能发声这么简单的原理来发明留声机的。而国人很少出现根据原理发明东西的。

为此,兄弟俩想唤起国人的理论意识,唤起国人对自然学科的崇拜和重视。

两年来,马杰兄弟搜集了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在数学和自然学科上,为人类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一百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兄弟俩想,有朝一日自己有钱了,就将这一百多个人物用黄金铸成其真人大小的雕像,按中西将其分别排列在自己母校从进校门到教室的林荫小道上,以后出现一个塑一个,以此激励国人和全人类为科学而奋斗。

目标已定,兄弟俩只剩为钱而奋斗,因为两人坚信,穷的连裤子都买不起的孔乙己即便能想到没有能力做出,张衡那个那么精致的铁疙瘩。

然而,今天中午,马杰见过了传说中的独龙,很是震撼。

马杰没想到独龙的妻子是张倩,马杰没想到独龙那么英俊年轻,马杰没有想到独龙在研究原始码,马杰没想到独龙瘫了。

对于独龙,马杰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传说中神一般的人物,在网络上厉害无比,传说其书写了不少常用的免费软件,对于这些软件,马杰相信,即便独龙不写也一定会有人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免不免费的事。

不过今天当张倩告诉自己,独龙在研究原始码的时候,马杰确实很是惊讶。

自打马杰接触电脑开始,马杰就一直有一种感觉,谁发明的电脑,真它乃乃的难学,特别是对于那些代码,现在虽然自己也已将这些代码运用的炉火纯青,但当初初学时那种烦人的记代码的阴影,依然不时闪现。

今天听了张倩的话,马杰一下子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