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读书人的风骨

苍劲的核桃树仰望天空,虽老迈却银枝铁画,大雪不能动其心,刘庸在核桃树下静坐,慢慢梳理着毕生所学所历。

青年文学,玄幻仙侠读的最多,却收获最少,文笔生花者不过寥寥,大多商业爽文热血恩仇,又扮猪吃虎异想天开,视为小道,接下来是杂谈浅谈,美文散文,虽然集大成文学于几行里,意境极佳,但读者若无文学底蕴终将沦为肤浅,如果只读此类便是中华文明之弊病。

哲学方面,刘庸首先读的西方哲学,这要感谢小筱,这些学问如果不是有人推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接触。他们先从人说起,从小部落如何成为一个城市进而演化为一个城邦。

两千多年前西方智者以农人,手工者、商人、教师、医生、守护者、军队和领导者开端,一个接一个推演出他们如何出现,最终成为一个国家。

就如一间房屋,住了人以后,桌子椅子凳子,衣柜、厨具碗筷、床铺书桌接踵而至,最后形成一个家庭还有他所必须的所有物品。

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不同,儒家道家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和道家的治世思想又有所不同,而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更具备行而向上的哲学思维,进而出现了道教,家和教一字之差对应的正是入世和出世的思想境界。

接下来是圣人,就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大成者,他们一般处于出世状态,不再受制于红尘俗世,是思想境界脱离尘世的存在。

中国的哲学更注重“德”字,不管是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还是道德经中的无为,其实都注重一个人的德行觉悟。

刘庸心中这些点点片片的思维碎片开始聚拢起来。

资本论则是他原本缺失的一部分,因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刘庸知之甚少,这也就对现在的社会缺乏了解。

资本主义社会,什么是资本,如何形成,社会怎么运转,一本二百多万字的长篇巨著不可以点概面,不可观一丘而概重山。

刘庸没有生活在西方,只能透过文学著作来了解他们从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这个时间还是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成长时期。

刘庸没必要去深究什么,他不像玲珑有专门的学科学术研究。他需要的是自己成长起来,这种成长是他自己定义的。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朝闻夕死是刘庸读书的终极意义。如带有光环的职业,教师医生军人等,他们需要各自的有自己职业的信仰才能感受到那份神圣。

在刘庸看来,读书人更加需要信仰,这种信仰来自于往圣先贤所著所书的千古绝唱,至理名言,人间正道。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庸脑海中一句句一篇篇诗句,都是让人意难平静,不由感叹:“好一个欲辨已忘言!”

看来,论思想格局西方人还是不如中国文人。在他看来读书人的风骨是不为三斗米折腰,是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壮怀激烈;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心照汗青。

这些古人大多自幼饱读诗书,而且不曾间断,中国古人的好学求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的五体投地,他们没有手机电脑,没有互联网,有的就是一颗求学之心。

而现在,人们争名逐利,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是那个游戏不会玩深以为耻,心里没有了读书人的风骨和浩然之气,刘庸自己也曾有一段至暗时刻的经历,那时在浮洲,书架上因为游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游戏玩的很熟练很入迷,如今回想不禁感叹岁月蹉跎。

而成年人把钱放在了第一位,他们自己与人聊天会说,挣钱是他们的唯一目标,这也一度成为刘庸的追求。教育孩子交往朋友都趾高气昂,信誓旦旦地这么说,这么认为。不要问他们有什么想法,如果他们不为钱奋斗了,那是他们累了!如果不累,他们还会站在最高点说,挣钱是唯一的目标。

资本的力量驱动了这一切,但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选择,刘庸想到这里,忍不住轻声叹息,站起身来。

刘庸此时略显消瘦的身躯笔直而立,双手负于身后,一股淡定从容不经而发。

抬起头,他目视前方片片飞雪,又想起那些历史上的读书人,如曾国藩,王阳明,最后一个想到的是陶渊明。曾国藩以文职回湖南建勇创业,一介书生与太平天国战败两次投水自尽,可谓九死一生,最后的经历也多有不尽人意,伴君如伴虎,生活如履薄冰,但一生与读书学问从未间断。王阳明亦多艰辛,少年丧母,被贬追杀,但他认为读书人应立圣贤之志,文章学问几乎通神。

而最后的陶渊明还是那句“欲辨已忘言”,他反复念叨,每一遍都有余音缭绕他的心神,那是一种欲破不破的玄妙之境。

与武侠仙侠小说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正邪难分恩怨,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笼罩刘庸的阴云一扫而空,他白天拿着鱼竿在佘潭做冬日垂钓,夜晚点灯夜读。由于临近过年,他暂时没有出去的打算。

刘升和刘奶奶看刘庸像换了个人一样,不由奇怪,但见他不时呼朋唤友结伴钓鱼, 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也放下心来。

最近几天,园园回到家中,和刘庸两人淋着小雪垂钓。此时已天寒地冻,一种“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油然而生。两个人冻得都直哆嗦。刘庸总是提起园园那封辞职信,笑道:“园园呀!我还是感觉最后一句应该写大笑一声出门去,我辈岂是物流人比较合适!”

园园身材不高不瘦,坐在小板凳上手持鱼竿,吐着白气哆嗦说:“此言不差!但我还是喜欢那句,就此别过!”他停顿一下,看着浮漂说:“今天这鱼咋还不上钩?”

刘庸说:“换饲料!”

园园说:“我用的就是拉饵。”

刘庸说:“钩大了吧?”

园园说:“一号袖钩。”

刘庸说:“一定是线粗了!钓鲫鱼讲究竿短线细鱼钩小。”

园园闻言嘿嘿一笑,说:“不行以钱做饵,它想吃啥让他买去吧!”

刘庸笑道:“你们钓鱼呀都是这样,钓不到鱼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

说话间,浮漂猛然向下坠去,刘庸大叫一声:“不好!是鲤鱼!”

只见7.2米的鱼竿弯成了一张巨弓,主线发出一声轰鸣,“啪”地一声鱼儿脱钩了!

“这个鱼大!这鱼大!”园园亦叫了两声,见断线脱钩,惋惜说:“看看!我就说有鲤鱼吧!线小了吧!”

刘庸的心情来了个过山车,也拍了拍大腿,说:“换线!”说完大笑起来,刚才还说园园他们换钩换线是钓不到鱼心理作用,这就开始打脸了。

第三十七章 老于笔记第一十五章 情爱昙花间 人无志气铁无钢第四十六章 夜谈变局第八章 风雪戏庸人第六十五章 谋而后动第二十五章 无名怒火 惩人嚣张第六十章 上医医国 其次及人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三章 以文喻武 患得患失第三十六章 关山难越第一十八章 自信生傲骨 拳打小黄毛第八章 风雪戏庸人第六十七章 决定性思维第六十五章 谋而后动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四十一章 破冰第四十二章 无名怒火第一十九章 寸功迷游戏 疲态遇玲珑第八章 风雪戏庸人第三章 傻狗配蠢人第二十三章 以文喻武 患得患失第四十六章 夜谈变局第六十三章 重启烽火第六十七章 决定性思维第一十七章 忠言逆耳利于行 小筱赠书顿悟开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二十四章 柴米油盐 沧海桑田第五十七章 玄冰万丈第三十七章 老于笔记第一十五章 情爱昙花间 人无志气铁无钢第十章 万般皆是命第二十五章 无名怒火 惩人嚣张第六十九章 风雨对床同花醉第五十七章 玄冰万丈第二十六章 绝处逢生第二十四章 柴米油盐 沧海桑田第四十九章 小黑第四十九章 小黑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六章 碎语破人良 刘庸斗铁蛋第六十八章 药性初成第四十二章 无名怒火第一十七章 忠言逆耳利于行 小筱赠书顿悟开第八章 风雪戏庸人第五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五十三章 垂钓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六十六章 和光同尘,若即若离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二十九章 置办年货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七章 又见玲珑第六十四章 屡清思路第六十三章 重启烽火第四十五章 书会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四十五章 浮庸第八章 风雪戏庸人第三十八章 读书悟道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三十一章 误解第二十九章 置办年货第六十章 上医医国 其次及人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五十三章 垂钓第六十章 上医医国 其次及人第二十七章 读书人的风骨第十章 万般皆是命第四十九章 小黑第四章 风雨袭陋檐 香从苦寒生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铁城苏醒第二十九章 置办年货第三十一章 误解第五十八章 祖传中医第四十五章 浮庸书会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四十五章 浮庸第四十七章 生命可燃烧可腐朽第五十八章 祖传中医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铁城苏醒第五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章 上医医国 其次及人第五十章 跬步里第二十四章 柴米油盐 沧海桑田第三十二章 哲学和现实第二十六章 绝处逢生第六十八章 药性初成第二十九章 置办年货第四十七章 生命可燃烧可腐朽第四十二章 无名怒火第二十四章 柴米油盐 沧海桑田第三十一章 误解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来第三十章 勇敢的心第二十二章 浮云游子意 灼灼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