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农业革命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全公平的事情,苏致远其实要说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

唐思雨还是最开始理想状态的想法,希望能让百姓都富有起来,但是听过苏致远一番细心的思想开导之后,慢慢的接受了现实。

每个人的环境和条件都不一样,祖上情况也不一样,经历不一样,付出不一样,怎么能指望都是一样的生活水准呢?

有的人天天找活干,有的人天天去赌场,有的人每天在酒馆听书,反正人生百态,各有各的滋味。

随着砖瓦的普及,临安不少木质的房子开始由更方便的砖瓦替代,原来的作坊太小,烧砖太慢,只好在野外搞了一个露天的大型烧制炉,开始练砖。

苏致远虽然也考虑到了练砖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很多时候,发展经济确实要牺牲掉环境作为代价的。

土砖的方便是以前碎石场无论如何也比拟不了的,从乡村到县城,低廉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建材市场,最关键的是,结实!

临安取土也方便,烧砖铺路,盖房子,到处都用上了砖,苏致远也获得了不少的技术分红,心里美滋滋。

往往很多行业是相互促进的伴生行业,举个例子,在学校边上的卖饭的就是一个伴生行业,依托着学生存在,同样土砖的发展,推动了建材的发展之后,也给木材铸铁业等等带来了不少的推动。

苏致远很多事情有点子,但是也只是有点子而已,如果让他亲力亲为去做一些事情并不容易,还不如这个行当的人做得好,不如把技术传播出去,让时代得到进步。

说起了铸铁业,其实在临安这样的小地方打铁铺子就那么一两家,生意很一般,平日里就是打点铁器而已,还是农具,少有打造武器的,技术铁材都差劲不说,价钱也不便宜。

可是临安迎来了发展,尤其是苏致远在临安发布的一条条政令之后,让很多九流从业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行业之间需要竞争才能进步,良币淘汰劣币,行业才能进步,社会才能进步。

以往,一个小小的临安,一个小小的市场,很多东西没有,现在逐渐多了起来,以往很多行业的竞争也多了起来。

这里,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铁物件开始多了起来,各种工具的发展和变化,在苏致远看到的情况下能改进的改进,能创新的创新,从镐头锄头还有耙子等等,一件件的制造了出来。

城建在发展的同时,农业更需要在这个时代迅猛的发展,这是所有行业的支柱产业,人只有吃饱了饭,才能想干别的。

和未来相比,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很低,虽然有了不少耕地农作用具的进步,但是依然不够。

在农业的大船上,只有变得更大,发展才能更快。

苏致远操心着农业的发展,还专门让人从北方高价买回来不少牛,不但用于繁殖,也用于耕作,毕竟在没有机器的时代,用牛代替劳力是很方便的。

临安的牛并不多,很多人只能人力去耕种,苏致远成立的临安耕牛出租,恰好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

加派了专人看守牛棚,每天来这里租牛的人不少,因为价格低廉,很多人甚至在山上的地也开始用牛耕种,大大的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苏致远除了买来耕牛出租,甚至还出售了不少图纸给铁匠铺让其打造农业用具,即便没有牛的情况下,自己耕作也比之前方便了许多。

好在唐玄宗之前,江南一带的灌溉业就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即便是临安这样周围环山的地方也有水渠引进来,河流也是不少的。

传播利用牛羊和人的粪便作为肥料去施肥的知识,人们最开始对于这个事情有些抵触,认为很是不干净。

在某些读书人的眼里,这样的做法简直是贻笑大方的举动,更是写诗词把农民嘲笑的体无完肤。

像因为行业的性质而被歧视的还有衙役,古人因为衙役经常要和三教九流的地痞癞子打交道,不管如何总是会沾染不好的东西,所以衙役往往也不被人看好。

来临安的人不少,除了游玩的,还有就是走亲访友的。

不过,还是有人相信苏致远的话,开始收集牛羊的粪便往田地里施肥,甚至有人把临安公厕的粪水装起来往田地里运,这些东西很快被清理的一空。

很多没行动的人等到没有肥料的时候,心里居然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准备一点,结果这些不要钱的东西让人弄走了。

粪水肥沃了土地,这样的施肥成效很快就显现了出来,人们知道县令说的是对的,再也不顾及什么脏不脏的,开始了农业施肥的起点。

从那之后,鸡鸭的粪便也扔到了田地,化成了肥料,举一反三是人们的本事。

合理的存有种植作物的间距很重要,但是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等着收也是不行的,还要防止鸟类,虫类的侵害,在古代,人们被这两样可害的不轻。

最开始的时候,稻草人还有吓唬的作用,时间长了,鸟类也不怕了,下田吃粮食,还有田鼠,要坏作物的根茎,对粮食的收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好在几个月的时间一过去,红薯得到了收获,无论是煮熟还是烤着吃都是相当不错,苏致远在这里的推广红薯,简直是完美的发展了红薯的优点。

红薯作为粮食很是耐饱,而且抗虫害,生长在土地下面,和土豆一样,就算是用来当粮食储存也是相当好的选择,红薯为农业作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参考。

临安的农业发展吸引了不少人来这里贩卖粮食,很多粮商都来这里的农贸市场进货,对于临安来说,农业不仅仅是能够自给自足,粮食多到可以往外卖才是成功。

苏致远提供设计的锄头,搞头,铁锹,耙子都已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为很方便实用,不光是在农业上,很多方面都能用到,销量极为可观。

技术是不可能保存的,对于打铁来说,这样的形状别人看见了,回去一样可以打造出来,苏致远深知是造福人们的大事,倒也没想着利用这个大发横财。

忙活了一天,坐在家里休息,红杉带着小丫鬟去外面采购回来不少东西,其中就有茶叶。

“红杉,这个茶叶我们这里可以种植吗?”

ωwш▪ тt kān▪ ℃o

红杉:“少爷,我也不知道,不过这些茶叶是其他地方运来的。”

苏致远喝了口茶,心里想起了梯田,那些山坡改造成梯田,不管是种植粮食还是茶叶,都方便太多了,我怎么之前没想到呢?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惊讶的作为第一百四十五章 凉山剿匪第一百九十九章 各有难处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到京兆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贬为庶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郊狩猎第一百零三章 三个结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实际情况第一百三十章 年关将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夫妻谈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陇州现状第三百五十章 心腹的建议第十二章 优致木厂第三百六十四章 招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雪上加霜的刺杀事件第三百零三章 自相残杀第三百六十四章 招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藏宝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主病的由来第三百零九章 走出阴霾第一百七十章 名利场第三十章 贵人第七十六章 参加婚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京兆府夜景第一百四十九章 搜查第二百一十七章 雪上加霜的刺杀事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晋州府衙第二百二十二章 整装出发第十六章 有了萝莉的生活第一百章 县令,任性第二百九十五章 印刷工坊第二百一十八章 设套第三百七十五章 劫官银第三百五十章 心腹的建议第二百三十七章 会武功的女人别惹第十四章 抽奖甩货第二十五章 捉奸(2)第二百八十一章 秉烛夜谈第三百三十二章节 不可能的梦想第三百六十六章 诈降第二百一十八章 设套第四十六章 傲慢与偏见第二百四十章 新罗国王的乐宫第三百一十六章 认干爹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机营的成立第十五章 领回一个小姑娘第五十一章 明法篇第二百八十三章 放粮第一百一十一章 热情的百姓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罗王宫第三百三十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五十六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零九章 走出阴霾第三百四十八章 逼宫第十九章 误会第三百四十一章 栽赃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刺客第五十章 注解篇第二百六十九章 杨国忠第四十章 花魁之争第三百章 长安乱第一百八十九章 永远在你身边第一百二十三章 宿醉第二百六十章 寿王李瑁第一百九十七章 两个侍从第六章 能工巧匠第二十七章 浸猪笼第三百三十七章 武林中人第二百六十章 寿王李瑁第七十七章 试演第二百四十三章 针锋相对第五十六章 钱不好拿第六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枣第三十五章 独领风骚第二百七十六章 峡州粮荒第三百六十六章 诈降第二十九章 作诗第二百三十七章 会武功的女人别惹第二百八十四章 没有什么不可以吃第二百四十九章 血流成河第三百章 长安乱第二百零五章 唐思雨的追求者第二百六十三章 偷香窃玉第二百五十八章 要有规矩第二百二十六章 没动你的贞操第五十八章 夜探马匪窝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围第二百九十五章 印刷工坊第三百七十七章 向朝廷请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求助第二百三十七章 会武功的女人别惹第一百三十八章 军营演练第七十三章 斗嘴第五十八章 夜探马匪窝第二百九十六章 峡州之危第三百二十九章 驰骋千里第二百三十九章 抵达新罗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回来就娶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洗脑大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