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六户之首,宁海禅归

“黎远?给少爷打过兵器的黎师傅!”

老刀嘴角噙着笑意,他离开伏龙山,不再做赤眉大当家后,唯二称得上“故交”的人物。

大概就只有义海郡打铁的黎远,黑河县打渔的梁老实,都是彼此脾气对胃口,喝过几顿酒的“老友”。

“黎老弟,早几年前,你就把火窑搬到黑河县,跟通文馆算是挨着的邻居,却也没见你上门。”

老刀起身,大步跨过洒扫干净的前院,迎上那条顶着风雪而来的雄伟身影:

“还以为咱俩情分生疏,自创鸿鸣号的黎大匠,瞧不上我这个曾经落草为寇的土匪头子了。”

黎远面露惭愧之色,赶忙回道:

“刀兄说得哪里话。我是知道宁师傅他喜欢清静,不愿被人打扰,再者,似我这等凡俗,岂配踏进通文馆的大门。”

老刀哈哈一笑,将其引入正厅,白明乖巧提起铁皮炉上烧着的热水壶,踮起脚尖给两位长辈倒茶。

“黎老弟你言重了。少爷他并非厌恶交际来往,只是觉得世情牵缠,徒增烦恼,懒得搭理身外之事,身外之人罢了。”

老刀把茶杯推过去,拉出旁边的圆凳,让白明落座。

小七爷的这个弟弟,瞅着性子柔弱,实则心细聪慧。

就是身子骨太差,不似练武的好材料。

至于道艺之路?

待在黑河县恐怕也难走通。

龙庭统摄万方灵机,除非学山泽野修的旁门路数,不然这辈子都没法往上攀登。

“刀兄,多亏你当年指一条明路,让我随着数百号匠人投军,远走天水府。

平心而论,那时候觉得此去生死难测,没成想侥幸熬出头,因祸得福,入了赵大将军的帐下。”

黎远仰头把滚烫的茶水一饮而尽,喝出几分饮烈酒的豪气。

“黎老弟一身过人的本事,放到哪里都能受看重。”

老刀摇头笑道。

匠行当中,百人学艺,一人成材!

千材当中,能做大匠的也不过二三数。

其中竞争之激烈,绝不比武道这条路差。

一口普通的十炼钢刀,想要铸造成功,都得经过无数道繁杂工序。

烧料,锻打,抛钢,淬火……这一门门手艺好坏,没个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浸淫磨练,根本不敢说登堂入室。

匠行的师傅往往只负责领进门,掌握多少真东西,全看自個儿的悟性与天分。

黎远则是那种极为突出的好苗子,寻常人学三年都难精通的炼铁法,他数月就能用得炉火纯青,甚至可以推陈出新,改进刀枪形制。

故而飞快崭露头角,名震百胜号,被视为下一任接替大匠的候选人。

“我那个师傅好面子,最不爱听徒弟青出于蓝这种话,加上小人谗言,煽风点火,一次锻刀大比夺魁后,我有些狂悖,令他大为不悦,公开呵斥我锋芒太盛,需要压一压,不再让我掌锤。”

黎远提起陈年旧事,不似以往满腹怨气,反而透出唏嘘之意。

“我自恃手艺不弱旁人,何必受这份窝囊气!

于是甘愿勾销百胜号匠户的身份,直接破门而出。

而今一想,其实也有些冲动了,如果服些软,让师傅他有台阶下,也许不会闹成后面水火不容,反目成仇的僵硬关系。”

匠行,乃是手艺称王的门当,与武行一样,都很重视传承延续。

许多手艺一脉单传,只教给儿子、孙子,外人休想学到半点。

因此才有“三年学徒、三年帮工、三年出师”的说法。

等啥时候把师傅当成亲爹孝敬,一门手艺才能落地,得知里面的各种门道。

换而言之,匠行的师徒,几如父子,日后要给养老送终,抬棺守灵的。

“一晃眼,十年过去。许多恩怨,扯不清楚,只能算一笔糊涂账。”

老刀深有同感,纵然隐姓埋名成了通文馆的门房大爷,他也放不下伏龙山中的赤眉,最后干脆把曾经拜把子的兄弟伙,所犯下的罪业因果一肩挑了。

“黎老弟,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个寻我,不单单只是叙旧吧?”

黎远开门见山,并未藏着掖着兜圈子:

“我在瓦岗村见到了白七郎,不愧为通文馆的传人,做事很有宁师傅的风范。

姓祝的小子犯他手上,还未隔夜就被打死,连带拉着火窑、何家,把人收拾的明明白白。”

老刀嘴角噙着笑意,这种毫不拖泥带水,结梁子当场了结的果决性情,确实像宁海禅,只可惜少爷没在黑河县,未能亲眼目睹。

“按理说,是我欠他一份人情,本打算铸一口千锻的好兵器偿还,但见七郎对打铁颇感兴趣,便暂且搁置了,想着再观察一阵子,如果七郎当真有成匠人的天分,干脆传授他乱披风锤法。”

黎远娓娓道来,他的锤法学自百胜号,烧瓷、烧砖的手艺,则来自于天水府军中。

“你倒是大方。乱披风八十一锤,乃百胜号的绝艺,非正经拜过师敬过茶的衣钵传人,万万学不到手。”

老刀打趣说道。

“反正我破门而出,没啥讲究。百胜号当初欲要废我一双手,还是刀兄伱出手相助,让我逃过一劫,如今把乱披风锤法还给通文馆,也合规矩。”

黎远眼中浮现一抹感激。

匠行的规矩森严,欺师灭祖,破门自立者。

轻者被废,追回一身本事;重则结仇,不死不休。

若非为宁海禅打过一次兵器,有些香火情分,加上老刀热心肠,暗中庇护几次,他那双手不一定保得住。

“是百胜号得理不饶人,黎老弟你把铸造听风刀的手艺,以及压箱底的淬铁水调配秘方,统统交出,足以偿还授业之恩。

他们先拿了好处,事后再追着不放,太过了。”

老刀摆摆手,屋外大雪正紧,捧着热茶与当年故交再谈往事,难免感慨,不知不觉间,少爷离开义海郡竟这么久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宁师傅的徒弟,不仅习武超拔脱俗,打铁亦有极高的天分!他当着我的面,亲手锻出百炼钢!”

黎远神色郑重,一字一句道:

“我所收的几个徒弟,老大耐心足,能烧瓷,老二做事稳,能烧砖,唯独打铁……原本老三是人熊腰,勉强算有禀赋,可他性子太黏糊,日后难成大器。

今日,我见白七郎,就如当年我的师傅,初次见到我一样!”

老刀两条眉毛微微拧紧,咂摸出黎远话里话外的意思。

这是要争徒弟?

“黎老弟,这桩事儿,我不好做主。虽然说通文馆前几代祖师,都曾吃过百家饭,学过百家艺……”

老刀沉吟片刻,有些哭笑不得:

“少爷他本身也兼修钻研过一阵子,易容藏形、制毒下药、暗器操使……可打铁,不在武道行列啊。”

黎远正色以对:

“刀兄,此言差矣!宁师傅常言,武道,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百般武艺,打铁亦在其中!

我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九焰回浪锤,既能锻钢,也可杀敌!”

七少爷的打铁天分当真好到这种地步?

瞅着黎远言辞恳切,无比殷勤的模样,老刀心中不由诧异万分。

能让性情暴烈,倔得像牛的黎师傅再三相求。

绝对是稀罕事儿。

“匠行不单单是徒弟巴望好师傅,师傅也想遇到好徒弟。

因为锻炼铸兵,并非一人就可以做完的简单活计。

十炼、五十炼、百炼、千锻,这些对我而言不难。

可万锻的宝兵,就得有徒弟替我掌副锤,打下手。

至于传说中的神兵,更要看天时地利。”

黎远自知不可能跟宁海禅这种人物争夺亲传苗子,沉声道:

“师徒名分,都是虚的,只要七郎愿意跟我学艺,我必定把九焰回浪锤法倾囊相授。

就连义海郡的那座鸿鸣号,往后也交予他掌管!以他的天分,绝对能成大匠!”

六户当中,以匠为首!

这个匠,不是工匠,乃受龙庭钦封的大匠、神匠!

如果能够坐稳匠行的头把交椅,打出传世宝兵。

便可以把名字登进黄册,进入营造司,吃上一口官家饭。

“黄”通“皇”,即是升为御用的意思。

老刀很清楚小七爷乃上进的性子,迟早要去义海郡闯荡。

若有营造司的官身护体,也许能避免很多麻烦。

“黎老弟一登门就想拐走通文馆的传人,此事不急,等开春后,少爷归来,咱们再谈。

其实吧,少爷多半不在乎,主要看小七爷他的态度。”

老刀乐呵呵指点道:

“他若想学你的九焰回浪锤,承你的衣钵,我和少爷还能拦着不让么。”

黎远讪讪一笑:

“总要知会一声宁师傅,征求下意见。”

……

……

五百里道,龙坎山。

滴水成冰的严寒时节,也有猎户或者采药人冒着大雪进山,期间路过狐王庙,往往会上一炷香,求个平安。

他们刚踏进还算宽敞的泥砖土庙,便觉得暖烘烘,再无彻骨冷意。

诱人的香气散成丝丝缕缕,飞快地钻进鼻子。

再定睛一看,桌上摆满美酒佳肴。

许多披戴薄纱肌肤白嫩的二八佳人,娇笑着翩翩起舞,大好春光若隐若现。

这辈子只晓得半掩门暗娼的猎户、采药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当即被迷得神魂颠倒,沉浸享乐,不可自拔。

片刻后。

大雪依旧。

只是狐王庙里。

平白多出好几条赤身**,活活冻死的僵硬尸身。

“龙坎山待不得了!本娘娘得赶紧搬家!”

庙中所供奉的狐王塑像“喀嚓”裂开,随后刮起阵阵阴风,凝聚出一道妩媚妇人的妖冶形象。

“那头老虎倒霉,撞到活阎王的手里,也就罢了。

就连前阵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妖王大人,都被凶人打死了。

足见龙坎山乃是非之地!吃完最后一份香火,趁早跑远点!”

山神有灵,各不相同,多为精怪化身,吸食民间香火。

这头约莫快六七百年气候的大红狐狸,便是其中之一。

它最开始救过几个陷在深山的猎户,又指点采药人寻得灵芝,种种事迹口耳相传,这座狐王庙就立起来了。

可随着时日长久,香火驳杂侵染念头,使得这头大红狐狸七情六欲越发明显,像是凡俗沾染瘾头的烂赌鬼,迷恋人身阳气。

好好的山灵,渐渐快变成“狐妖”了。

“人吃我等血肉,却也没见谁‘入魔’,偏生我等喝几口人血、吃几口人肉,便容易‘成妖’。天公好没道理!”

大红狐狸收拾家当,等到天色一暗,倏地化为阴风,卷动多年积攒的几分财货,向着伏龙山去了。

“以本娘娘的姿色,做妖王的压寨夫人绰绰有余。届时寻几个同族的攀亲戚,扎下根,再认些干哥、干爹,往后我便也是伏龙山的大妖!”

阴风穿林过道,如同烈马狂奔,几炷香的功夫,便离开黑河县境内。

生有两条尾巴的大红狐狸,就这样昼伏夜出,兼程赶路。

纵横义海郡三千里的伏龙山,很快近在眼前。

“窝在龙坎山那样的小地方,吃几个猎户,吸几口阳气,都要担惊受怕,睡觉都不踏实。生怕哪天运气不好,撞见凶人。”

大红狐狸卷着阴风,发出杠铃也似的娇笑:

“还是搬家最明智……”

大团阴风托举躯体,忽地经过积着厚雪的宽阔官道,月明星稀的大晚上,竟还有人孤身行走。

“嘿嘿,正好讨个封,借他几分阳气!”

大红狐狸似是馋了,连忙显出原形,人立而起,候在道旁。

但凡精怪,多半都有讨封的能耐。

这是一种结缘之法。

至于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全看造化。

曾经有樵夫在山中遇到大蟒,无意说了一句“头上长角,如龙真种”。

竟然封蟒为龙,使其成功渡劫。

也有半夜逢着黄皮子作揖求问,像不像人。

若答“像”,就能顺利化形。

若答“不像”,便容易结仇惹祸。

待得脚步近了,大红狐狸瞬间跳出,拦在那人身前。

“你……哦豁!”

对面是个胡子拉碴的青袍男子。

瞅见那双刀眼。

大红狐狸全身血都凉了半截,两条蓬松的尾巴炸开,像是被冻得硬邦邦,杵在那里。

“有点眼熟。”

宁海禅伸手抓了一把气流,嗅出驳杂的香火、晦暗的血光、虚弱的阳气,成分颇为复杂。

“打黑河县来的?我正要回程,你说巧不巧?缘分,当真妙不可言!”

第九十三章 练皮秘法,水火仙衣第八十二章 香引,洗髓第二百零七章 家师姓宁,登仙铁令第七十三章 众生如牛马,如何成龙象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波定,静夜思第二百三十九章 坐金銮,无敌手第五十五章 武艺炼体,道艺炼神第三十章 福星白阿七,介绍出头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百日抱胎,黄泉道种第一百七十三章 开识,谛听第七十章 龙吞珠,山珍宴第二百三十七章 组织决定,派你潜伏第五十三章 黄纸,方术第四章 突破小成,得获水性第八章 内功外壮,合以养身第二百三十八章 殴师百拳,孝顺徒弟第三十四章 天公震怒,一了了第八十五章 纷纷突破,一夜长明第四十二章 一块黑匾,义海藏龙第二百二十六章 果真是白阳教余孽第七十一章 认义子,叫干爹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阳火符,六甲神将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需后来人,上三籍仙师第六十五章 鱼群赶潮,浪里白蛟第一百四十三章 须放胆,杀精怪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宗威风,龙庭威严第四十六章 玉树挂宝衣,灵堂上柱香第五十三章 黄纸,方术第三十七章 换册改户,挣开枷锁第八十一章 雀仙,夜游第一百七十二章 见面收礼,事不过三第二百零五章 此时的我,强的可怕第二十八章 捡来的,大渔获第一百一十六章 县城外,进窑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少东家,玉蚕甲第四十六章 玉树挂宝衣,灵堂上柱香第八十一章 雀仙,夜游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阳火符,六甲神将第七十九章 认干亲,拜柳神第二百一十二章 百日抱胎,黄泉道种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大纯阳,童子之身第二十八章 捡来的,大渔获第四十九章 初次药浴,穷鬼白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阳火符,六甲神将第七章 八段功,赶浪如丝第一百五十一章 丁阿蟹,牙行冯第五十三章 黄纸,方术第九十六章 放下屠刀,成佛还是成魔?第三十一章 教头快刀,熊鹰虎豹第一十三章 命贱,凑数第八十六章 匪气,杀气第二百一十章 我与我,周旋久第二百四十四章 宁海禅不是真无敌,世间犹有白七郎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情债,最难还第七十二章 庙会前夕,秋狩之邀第六十五章 鱼群赶潮,浪里白蛟第九十一章 七步之外,箭比拳快第二百零七章 家师姓宁,登仙铁令第二章 宁作乞丐,不为人奴第七十章 龙吞珠,山珍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砍树得宝,内景机缘第一百六十八章 下乡收税,倒反天罡第一十九章 打铁自身硬,晋升“哥”字辈第二百四十三章 龙虎丹,对半分第一百零六章 黑水河,改姓白第七十三章 众生如牛马,如何成龙象第九十六章 放下屠刀,成佛还是成魔?第一百五十六章 捞尸,摸尸第一章 黑河县,白水郎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家灯火中,新年胜旧年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印,偏印第二百二十六章 果真是白阳教余孽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大纯阳,童子之身第七十二章 庙会前夕,秋狩之邀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高六尺,命属五行第二百四十章 乾阳众雷,道号常明第一百八十三章 持戒,点香第七十三章 众生如牛马,如何成龙象第四十八章 通文馆中,约法三章第二百零三章 义海郡第一白吹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爷回县,两个师傅第五十章 破关一练,妖鱼远遁第二百三十八章 殴师百拳,孝顺徒弟第四十六章 玉树挂宝衣,灵堂上柱香第一百二十四章 风波定,静夜思第三十五章 一家哭丧,户称快第二百四十一章 少东家,玉蚕甲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七爷,晋升前第五十八章 冤有头,债有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护身符,不老药第一百七十四章 灾气,横祸第二百三十六章 千锻神兵,南明离火第一百零九章 十年前,宁无敌第四十八章 通文馆中,约法三章第四十九章 初次药浴,穷鬼白七第一百零一章 生死由己,不由天第五十四章 符水治病,鱼竿开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单手锤杀宁海禅第六十三章 浅水不养蛟龙,东来楼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