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吃里扒外】

第369章 【吃里扒外】

新的一年来临(1971)。

元旦节这天,林志超带着两个女儿林婉珠(16岁)、林慧珠(14岁),后面还跟着许彩英带着林瑞诚(13岁),一家的五口人来到铜锣湾逛街。

目前,林志超有四个儿子在海外工作和留学,分别是林瑞寰(22岁)、林瑞江(20岁)、林瑞海(19岁)、林瑞楷(17岁),这四个儿子今年寒假和春节都不回港。

还有两个儿子本来就是海外的,林瑞东(16岁)、林瑞南(12岁),今年也没有回港。

随着孩子们的学业重了以后,林氏家族一般只有暑假才会聚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亦或者几年当中的寒假聚一次。

总体来说,兄弟们的感情还是非常好,毕竟妈妈们的感情好,影响到子女之间的感情。

林志超是‘龙生九子’,正好九个子女,当然他也不确定,以后会不会有私生子(大概率会有)。

“爸,那家‘优衣库’是不是盗用了我们家公司的名字?”大女儿林婉珠指着新天地购物中心三楼的一家门店,好奇的问道。

林婉珠虽然是许彩英所出,但却和唐彩芸性格更像——典雅聪慧,对自家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就是平常也更喜欢唐彩芸这个‘妈’;而唐彩芸所出的林慧珠,是家里的小公主,则更喜欢许彩英。

最后唐彩芸、许彩英都不强调,谁是亲妈,导致两个女儿也不分了。

“不是盗用,本来就是我们家公司开的,正好我们也去逛逛,看看怎么样!”说完,林志超就要带着两个女儿走进去。

反倒是林慧珠调皮的说道:“跟着爸爸出来逛街,你的眼神和思想都是‘生意’,好无趣喔!”

林志超顿时有些尴尬,小女儿说的话他无法反驳,他是一个脑子里总是想着生意的人。

见爸爸脸上露出抱歉的表情,林慧珠立马挽着林志超的胳膊,说道:“爸,我给你开玩笑呢!只要爸爸陪我们出来,我们都好高兴!”

林志超莞尔,笑着说道:“你这丫头,古灵精怪的!”

两个女儿算是他的开心果啦,很讨林志超的喜好。正因为如此,将来也会将她们视为接班人之一。

“布鲁斯李”儿子林瑞诚在后面惊喜的指着优衣库的海报。

林志超看着门口的海报,那是李小龙为优衣库品牌的代言海报,身着牛仔裤,开胸衫的李小龙还挺时尚的。

据说是每年8万港币的代言费,共签约了三年。这个价格并不高,李小龙自去年暑假后,身价便已经大涨。

走进优衣库后,服务员笑着招呼道:“欢迎光临!”

林志超点点头,随后自顾自体验起来,里面的店员也并不会跟着之类的,整个购物比较倾向自助式。

和其它服装店比较明显的地方非常多,这里的衣服很多都是叠在一起拜访的,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摆放更多。一种款式的不同尺码,叠在货柜里或者显眼的地方,有海报和模特展示,非常显眼。

说是‘快销品牌’一定是没错,不过说完全是快销品牌,又有些偏颇。因为这个时代,还不适合做快销品牌,因为时尚元素传递、供应链还没有后世那么方便。

“老板”女店长邱月终于发现林志超的身份不简单,不就是见过一次的老板嘛,连忙上前打招呼。

林志超回过头,笑着说道:“咦,伱不是鳄鱼恤的店长邱月嘛?”

邱月顿时备受鼓舞,仅仅是见过一面,那时候她还是副店长,没想到老板还记得那么清楚。

“嗯,总公司让我来这里任职的。”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那正好,你来替我讲讲,优衣库定位怎么样?香港人能不能接受这种模式?”

邱月顿时受宠若惊,随即说道:“优衣库定位男女服装和儿童服装的西式风格,比较受年轻人喜欢,我们的牛仔裤卖得很好只是短时间内,香港人似乎接受这种定位和风格的还不多.”

听这个店主的意思就是,优衣库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毕竟此时欧美一线品牌都没有进驻香港,香港服装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交错时机。

哪怕是牛仔裤,其实五十年末期美国才真正流行起来,六十年代才是西方流行的时候,披头士比较喜欢。

但李小龙的代言,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一时间香港购买牛仔裤的人也多了起来。

林志超最后点点头说道:“要有信心,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期只要加强宣传,香港一定也会学西方大都市的服装。”

邱月说道:“老板说的对!明星代言广告,还是很有效果的,总经理说开业能有目前的水准,已经很不错了!”

林志超看看周围,还是有不少年轻男女选购的,便说道:“好好做,又要好好学习,将来这个企业品牌的潜力,不会输给鳄鱼恤。”

邱月顿时激动起来,老板意思是优衣库潜力有,她以后也有晋升的渠道。

“是,老板!”

一圈下来,林志超和家人也都有收获,虽然林志超穿正装更多,但他也不介意年轻一回。

而对于优衣库,林志超充满信心,七十年时就探索期,八十年代才是发展期。

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林志超来到环球集团,和高层们召开了一个会议。

鲍比·布莱尔等外籍高管,也纷纷参加会议,整个会议室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外籍高层,会议当然是以英文召开的。

而目前,环球集团控制着252艘船(其中含50艘VLCC和ULCC,总计1200万吨),总计约2280万吨,比苏联的商船还多一倍多,占全球商船的4~5%,占全球油轮的8~10%左右。

毫不客气的说,林志超掌握着全球经济的命脉。他要是哪天脑子发冲,将旗下商船全部停在港口,世界航运的运费立马暴涨。

与此同时,环球航运和寰宇航运的债务,最多半年时间将全部‘理论性还清’。从去年初开始,环球航运也几乎停止了造船,今年(1971)下半年交付剩下的10艘VLCC/ULCC后,以后很少有属于环球集团的下水仪式了。

“从今年开始,只要是十万吨以下的油轮合同到期,都将其出售。毕竟油船太小,运营费太高,显然不太划算。”会议期间,林志超做出部署。

环球集团大概有两艘七万吨油轮、八艘五万吨油轮、两艘三万吨油轮,总计约近70万吨的小油轮。

至于林志超为什么不套现10万吨级别的油轮,是因为没有必要。环球集团大概有50艘10~15万吨油轮,总计吨位550万吨左右;这些船只林志超都在筹备签约长期合同,争取跳过1973~1974年的‘空闲期’;与此同时,他还会留一些十万吨油轮,打算炒石油现货。

冯永发说道:“这批船几乎都是这两年到期,若是出售的话,考虑油船的寿命,价格不会太高。”

油船的寿命一般是20年,少有超过30年的,而货船的寿命是30~40年。这一批油船几乎都是五十年代中期造的,所以实际上已经不值钱了。

冯永发的意思是,若是经营,也许比出售更划算。

他是大管家的性质,所以比较喜欢算经济账。

但另外一位副总裁鲍比·布莱尔却说道:“及时淘汰是对的,这些油船继续运营成本高,且风险系数也高除此之外,集团应该在散装货船、集装箱货船之间,该做出一个选择我个人觉得,应该再清理一些散装货船,购入一些集装箱货船,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策略。”

两位副总裁‘较劲’起来,冯永发接着说道:“集团从去年初已经停止造船,仅偶尔有需求造一艘,这已经是老板在控制风险.今年,集团的债务方面,也将做到零负债,这样集团危险极低不管是小油轮,还是散装货轮,实际上都可以通过长租来避开风险”

林志超听着大家的讨论,示意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很快大家各抒己见,都是在讨论事情,并没有意气之争。

这一点,林志超看得很明白。

最终,他拍板道:“小油轮再便宜的售价,到期都要出售。以后,十万吨油轮也会逐渐淘汰,将来我们只经营VLCC级别的油船(含ULCC)。而在散装货船、货柜箱运输之间,我们选择货柜箱运输作为长期发展。但是,货柜箱运输不宜发展过快.所以我打算这两年将华星航运上市,采用上市集资的方式,去发展货柜箱运输.至于淘汰散装货轮的事情,其实我们环球航运也就50艘左右,总计120万吨;所以,这个事情可以慢慢来,在没有长租的情况下,选择进行出售”

整体而言,鲍比布莱尔的言论更符合林志超的意思,但他太激进了,大力发展货柜运输是不行的,毕竟这需要一个过程;三幢货轮也不能淘汰过快、过多,本来环球航运就不多。

而冯永发的讲法也没有错,反正环球集团没有债务,压根不需要考虑风险,如此多的船在手,能多赚一些。

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仅持续半年时间。大概是在1973年11月左右,中东石油不卖给美国和欧洲,但是卖给日本(日本人为了石油,一开始就服软,不支持以色列);到了1974年四五月的时候,欧洲一些国家扛不住,就表示不支持以色列,中东就卖给他们石油了;但是,欧洲的荷兰、以及美国是一直坚持以色列,大概又过了很久才获得中东石油。

整体而言,这一波‘航运行情’低迷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影响非常大。

后期: 日本深深的感受到石油资源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便疯狂进口石油,然后储备,再加上七十年代后期发展核能,所以1978年开始后,便减少了很多石油进口,因而运输力需求也下降起来。

英国重启北海油田的开发,美国也重启自己的油田开发,所以在航运从1980年开始彻底走下坡路,1985年达到低谷。

冯永发并未气馁,而是继续建言:“那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该如何规划?”

他说的是亚洲航运、隆丰国际,目前亚洲航运拥有150万吨、隆丰国际拥有50万吨的载重量。

除此之外,环球集团还有三家合伙公司(占股三分之一),总计也有100万吨的载重出头;这三家公司已经停止发展,只是经营现有的船队。

林志超讲道:“亚洲航运是我们集团培养的一家重要上市企业,这两年要发新股来扩张,主要是建造ULCC级别的油轮,同样也得出售小型船只但整体而言,是集团七十年代培育的对象。至于隆丰航运,亦可以趁着股市旺盛,发行新股,去打造VLCC”

他的想法很简单,从股市集资两亿港币,去发展这两家上市公司;环球集团不供股,任由股份降低,带到石油危机,再低价增持,非常的划算。

两家公司中,亚洲航运又是最重要,预计至1978年时,能培育出一家200万吨的航运企业,以大型船只为主。隆丰国际,也能增长至仅百万吨船只。

当然,两家航运公司最重要的还是,将来购入九龙仓的股票。所以这些年,林志超正在清除原来的洋人管理层,全部换上环球集团的华人管理层,主打一个忠诚。

对于两家上市公司,大家讨论一番,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比如亚洲航运,造两艘ULCC,就最近去造;后期再利用发行新股的方式,去慢慢偿还债务。

从元旦开始,李小龙第二部电影《精武门》就在香港大肆宣传,将作为嘉禾电影的春节档进行上映。

而在去年,嘉禾电影以三部票房过300万(许冠文两部、李小龙一部),一举拿下香港最大电影公司的桂冠。至于邵氏,虽然电影上映较多,但丢了王羽,仅三部过百万的电影而已。

任谁都看出来了,邵老六这个干了一辈子电影事业的人,完全不是林志超这个‘商业之神’的对手,哪怕是在邵老六最熟悉的电影领域。

大家也是分析出嘉禾电影的优势,一共有三点:

第一,采取分红制度,网罗邹文怀、李翰祥等电影专才加盟;

第二,识人之明,嘉禾连续发掘李小龙、许冠文,两人都成为票房保障;

第三,商业手段高,蛊惑邵氏当家打星王羽自立门户,让邵氏人心浮动。

虽然嘉禾电影的总经理是邹文怀,林志超本人也在媒体表示自己很少参与嘉禾电影的事情,之所以成立嘉禾电影,只是觉得香港电影需要作出改变,传统的制片模式已经不利于香港电影业成长.但不少人还是将功劳,一半都按在林志超身上。

农历春节前的一周。

“震惊!《精武门》三天票房150万港币创历史记录”

“连续三天,香港各大电影院场场爆满”

礼拜一,《东方日报》将头版新闻,给了《精武门》这部电影。

实际上从上周五到周末,香港市民都在谈论《精武门》,宣传近半个月的电影,瞬间让香港市民纷纷挤进电影院。

对于这部电影,林志超本人预测的400万票房,但他没有想到是三天150万港币,后面一个月可能是250万。

因为很多市民,已经忍不住第一时间要看,哪怕各大电影院出现人挤人的情况,甚至出现黄牛加价电影门票的情况。

傍晚,林志超来到传媒集团,听取了邹文怀、乔山的工作汇报。

邹文怀兴奋的说道:“老板,台岛发行方已经纷纷上门合作,《精武门》有横扫亚洲之势啊!”

去年的《唐山大兄》,便在台岛和东南亚掀起了很大的票房浪潮。而这部《精武门》的情绪,显然更到位,更能引起整个亚洲的共鸣。

林志超说道:“所以,我让你们一定要重视李小龙电影的海外发行,这部《精武门》比起《唐山大兄》更厉害,你们看着办吧!”

邹文怀马上说道:“是,我们一定重视海外发行!”

《精武门》在前世的新加坡,门票都炒高十倍之高,还出动军队维护秩序;在菲律宾霸占电影院半年之久,这让东南亚的政府都不得不制定‘减少进口电影’的规定,以保护本地电影的发展。

聊了一阵后,林志超才满意的离开。

此时的香港,到处都是李小龙的粉丝,李小龙不管是吃饭,还是上厕所,都有大量的粉丝跟着;以至于,嘉禾电影派了很多人跟着,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邹文怀还想贴身保护,被林志超笑骂一通,总经理要有总经理的样子,保护一个演员成什么样。

总结起来,一部《唐山大兄》、一部《精武门》,可能会给嘉禾电影带来3000万左右的利润,因为这两部电影在日本和美国,都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前世嘉禾电影,就是凭借这两部电影,彻底在香港站稳脚步,并让邹文怀一举成为富豪。

另外一边,邵老六的心情可就不好了!

嘉禾电影同时拥有李小龙和许冠文,这已经就是不可撼动的存在。

“六叔,听说王羽在台岛拍摄《独臂刀》题材的电影,怕是背后也有嘉禾电影的影子。不然他一个演员,哪里来那么多资金?”

一名高层前来告诉邵老六一个事情。

“啪”

邵老六顿时猛拍办公桌,生气的说道:“我什么事情都可以忍,但是王羽刚拍《独臂刀》题材,是绝不可能!好你个王羽,被人耍了还不知道,不管怎么说,我就要拿你开刀!你去请周总经理来一趟!”

高层吓了一跳,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六叔发这么大的火,看来这个王羽真是被人利用了。

不一会,周杜文来到办公室,随后便听说此事。

“老板,你打算怎么做?”

邵老六说道:“给我聘请几位大律师打官司,决不能让王羽的电影上映,独臂系列电影是我们邵氏的版权,他这是严重违法行为。”

周杜文一愣,要知道请几位大律师打官司,费用可能会达到百万港币。这对金钱一向很看重的老板来说,还真是头一遭舍得花那么多钱。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老板是要敲山震虎,明着是置王羽于死地,实则是给邵氏电影其他人看看。

至于嘉禾电影,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反正又不是他们侵权,最多也就损失一些钱而已,但嘉禾可是财大气粗。

“好,我这就去收集证据和找律师。”

邵老六点点头,他当然明白王羽是被人利用了,但他又不得不这么做。

说实话,他是真希望嘉禾电影将王羽招募麾下,然后再拍独臂刀系列;这样一来,他至少也能伤到嘉禾。

如今倒好,嘉禾明明白白的看热闹,真是让他心里难受。

“这个邹文怀,吃里扒外!”

邵老六愤怒的大声喊道。

一时间,不少邵氏电影的人都知道,老板正在骂邹文怀。

至于骂林志超,邵老六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他本来就认为是邹文怀搞的事情,毕竟邹文怀做得出来。

更何况,邵老六也认为不管是李小龙,还是李翰祥、许冠文,这些都是邹文怀为新东家的献礼。毕竟林志超商业再厉害,电影方面一定没有时间去搞明白。

当然,林志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邵老六也是不敢乱骂的。

(本章完)

第283章 【白宫畅聊】第430章 【再次击败】第318章 【三翼酒店】第398章 【石油危机】第234章 【当断就断】第352章 【吾家有儿初长成】第340章 【货柜码头】第327章 【掉队和赶上】第286章 【少一个朋友】第250章 【零售部门】第202章 【港九震惊】第148章 【麻烦上门】第278章 【1961年】第479章 【再添薪火】第279章 【收获的季节】第29章 【会面港督】第190章 【加强联盟】第554章 【你太小看我了】第259章 【有一套】第433章 【皇子大婚】第562章 【码头之争】第464章 【风水大战】第161章 【使馆大厦的故事】第52章 【筹备炒金】第499章 【杀气腾腾】第467章 【卖卖卖卖】第118章 【要做实业】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11章 【想走捷径,有门无门!】第464章 【风水大战】第40章 【阴谋乍现】第538章 【家族 帝国】第514章 【迁资海外】第568章 【进城收费】第55章 【长江银号】第387章 【大赚特赚】第34章 【与美同行】第254章 【新年计划】第447章 【洋行大班】第154章 【1952年】第179章 【抽半根烟】第486章 【布局日本】第10章 【分层出售】第6章 【第一桶金】第503章 【要连卡佛】第188章 【首涉油轮】(求月票!)第477章 第476张 【亚视崛起】第472章 【红白机畅销】第256章 【关系网】第35章 【工业之母】第180章 【1954年】第317章 【妹妹的婚事】第59章 【大炒黄金】(求月票!)第123章 【感情潇洒】第513章 【强龙vs地头蛇】第499章 【杀气腾腾】第73章 【初试啼声】第455章 【林爵士糊涂啊】第377章 【破腹自尽】第145章 【打压对手】(求月票!)第92章 【收放自如】(求全订!)第262章 【新的集团】第39章 【魅力男人】第58章 【未雨绸缪】第102章 【扬帆起航】第452章 【寻根之旅】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第489章 【进军银行】第390章 【几万人骂你】第544章 【传授儿子御之道】第354章 【打破记录】第65章 【宿命对决】(求月票!)第21章 【阴谋诡计】第548章 第547张 【老将出马】第355章 【发展科技产品】第426章 【顺利拿下】第395章 【石油现货】第180章 【1954年】第28章 【银行提款】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410章 【林家城】第317章 【妹妹的婚事】第459章 【和港灯的合作】第97章 【黄金大涨】(求订阅!)第80章 【制造产业】(加更!求月票!)第149章 【探长抗包】第246章 【钢铁帝国】第17章 【空手套白狼】第466章 【东方不败】第526章 【需求突破】第325章 【暴风雨前夕】第545章 【准备传承】第373章 【太子驾到】第387章 【大赚特赚】第137章 【船王大婚】(求月票!)第98章 【诱敌深入】(5000字加更!求月票!第378章 【青涩的白娘子】第484章 【置地的末日】第13章 【一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