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内河码头】

中环机铁站上盖项目,刚刚落定,港府又宣布对‘内河码头’进行公开招标,各大财团顿时磨刀霍霍!

此时,九号货柜码头尚且没有‘花落谁家’,虽然中英关系已经好转——大家觉得再吵下去也无济于事,不利于香港后续发展;但是,对于九号货柜码头的归属却争吵不断,甚至欲对1~9号的泊位重新进行分配。

事关各家的利益,又何止中英双方在争吵,港商、英商、中资纷纷卷入,在葵涌货柜码头上交锋。

林志超并不担心——事情结果对他不利,毫不客气的说——他就是香港的地头蛇,而且这个地头蛇影响力是非常非常大的,远超前世的李家成。

由于九号货柜码头在当初没有走招标方式,招致香港舆论的纷纷讨伐,故这一次内河码头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决定花落谁家?

虽然,九号货柜码头暂时没有进度;但,林志超对内河码头的招标是非常重视,决定再次展现实力,一举拿下。

内河货柜码头专门处理运往珠江流域(内河)的货柜。货柜往返珠江三角洲,既可走水路,又可走陆路。水运大户是中资中运集团,占内河货柜吞吐量的1/9;陆运大户是环球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环球集团占股50%,该公司的内河货柜占有率约1/4,其余均由各公司拥有的货柜车自运或承运。

据1995年4月港府公布的资料,1994年香港货柜年吞吐量为1205万个标箱,比1993年净增194万个标箱,增幅20%。

三大作业方式中,葵涌货柜码头吞吐量为828万个,年增长25.5%;中流作业是281万个,年增长1.6%;内河运输吞吐量为96万个,年增长52.3%。

三者中,内河运输增幅最大,反映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强劲,对货柜运输的需求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决定兴建屯门内河货柜码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批出合约。

长实集团。

郭炳湘、西门·凯瑟克登门造访,林志超、林瑞寰父子接见了两人。

正所谓,在香港只有扯‘超人尾’才能赚大钱,这是香港流行的一句话。

中资扯‘超人尾’,纷纷站稳脚步在香港上市,中信景丰更是刚刚晋升蓝筹股;

郑裕彤扯‘超人尾’,去年林志超介绍他买下两家英资手中的‘现代货柜’股分,一举成为‘现代货柜’大股东,占股30%。

李兆基扯‘超人尾’,去年打进香港中环,坐拥机铁中环站上盖发展权45%股权。

目前,香港第二大货柜码头公司——现代货柜,持有二、三、五号葵涌货柜及八号货柜码头的两个泊位,股权分别是新世界发展30%、九龙仓20%、招商局20%、太古17%,其余为汇丰、捷成洋行等所有。

其中新世界发展手中的股权,原本两家英资公司——马斯基、铁行是准备出售给林志超的,但林志超也担心被人说太过垄断葵涌货柜码头,以及现代货柜本身是一家‘公众企业’,不是九龙仓集团旗下企业,所以没必要再去增加控股,干脆便宜郑裕彤,连贷款都是恒丰银行放了一部分。

这样一来,现代货柜实际上还是一家多个财团组成的联营公司,谁也不是真正的控制者。

而国际货柜,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去争夺九号货柜码头、内河码头!

郭炳湘见面奉承的说道:“林生还是那么年轻,比我们这些晚辈都看着精神很多呢!”

他的年龄,比林瑞寰还小一岁,但郭德胜比林志超大了足足17岁。

可见,林志超家族在传承上,做到了让人羡慕的成绩。

林志超说道:“只要每天心情好,人就活得年轻!”

郭德胜、西门·凯瑟克顿时心中一突,这位话里有话啊!

几十年来,林志超家族所向匹敌,无人可挡,杀得英资、华资、外资落花流水,当然心情一直很好啦!

“你教育的对!”

郭德胜姿态放得很低,显然是想扯‘超人尾’。

西门·凯瑟克迫不及待的说道:“林生,关于这次内河码头招标,我们两家公司很希望和你合作!”

林志超爽快的说道:“没问题!当然西门先生如果能给我个理由,我就更开心了!”

西门·凯瑟克笑着说道:“因为和你合组财团,赢面更大!当然,我们怡和是英资,也有一点作用的!”

林志超莞尔,随后开玩笑的说道:“据我所知,新世界发展在牵头另组一财团,以我对郑裕彤的了解,他怕是觉得九七临近,英资在香港影响力已经不足为虑,故没有打算拉拢怡和。”

西门·凯瑟克脸红了一下,他还真知道这个原因,不过他马上调整心情,风趣的说道:“我相信林先生不会这样认为的!”

商业上的事情,可能今天大家,明天就合伙做生意。

在香港就是如此,大家只认你实力够不够,不认你有多‘坏’!

林志超笑着说道:“当然!更何况,我这个人很好说话,大家有钱一起赚嘛!这样,就我们三家财团,再家一个中远,我们集资港中英三个资本。具体的工作,你们晚点和瑞寰谈!”

郭炳湘高兴的说道:“没问题!有寰哥坐镇,我们这个方案一定大放异彩!”

马P拍得不错,看来吃亏几次后,学聪明了!

郭氏三兄弟一开始还想着能不能和林氏扳扳手腕,结果在九号货柜码头和机铁中环总站上盖上,一下子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来。

特别是九号货柜码头,本以为到手的新鸿基、怡和,结果硬生生的从嘴里吐出来。虽然现在九号货柜码头没有决定谁发展,但很显然少不了和记黄埔的泊位,否则就没有必要争论了。

郭炳湘、西门·凯瑟克离开后,林瑞寰来到父亲的办公室。

林志超叮嘱他说道:“这一次你牵头,需要考虑该如何击败对手!”

林瑞寰点点头,说道:“此次彤叔认为九七临近,英资已经不重要,所以没有找怡和。而对于我们来说,港府有意削减我们的垄断地位,所以就需要拉拢英资和港资、华资,大家一起发财。所以,我认为我们占股35~40%合情合理。”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这个你和他们沟通,合作共赢很重要!”

言下之意,股份不要定死,大家商量着来。

林瑞寰说道:“好关于这次投标,我是这样想的,需要做大三点:第一是环保,第二是交通,第三是标价.环保和交通这2个问题,对手很有可能忽视,我们在香港领域主要采取水上运输(拖船、穿梭货船),进入内地领域则多采取公路交通(污染较重),粤省领域少货柜码头,多采用货船运输,香港政府不会太关心内地的污染问题,大概只会关心香港环保问题.至于标价,我觉得反而是最不重要的,港府交班在即,港府官员不会在意标价具体”

听儿子的分析,林志超觉得很有道理,满意的说道:“你做了一些功夫,不错!” “都是和他们沟通的结果!”

林志超点点头,林瑞寰已经参与和记黄埔的事务中,担任其董事局副主席,逐渐接班。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1996)

2月初旬,林志超刚刚从内地参加公务回港,便听见阗省七级地震,随即联合旗下四家公司——长实、和记、港灯、九仓共计捐款2000万港币,聊表爱心和支援。

最近几年,林志超家族旗下的企业纷纷移师内地投资,所以若是有什么灾害发生,都是以企业的名义进行支援。

至于‘林志超基金会’更多的是放在教育、医疗、农业等慈善事业,性质不太一样。一种是‘江湖救急’,一种是‘长远慈善’。

最近四年,林志超家族旗下的企业,纷纷去内地大举投资,海外投资则相对的减弱,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布局。

所以,和内地官方的关系自然要处理好。

九龙仓集团。

“爸,我们在泰国、马来、印尼的地产投资基本上完成撤离,前后一共套现150亿港币回来,在泰国、马来还有将近40亿港币的资产去年(1995)九龙仓集团的正常盈利为58亿港币,非经常性盈利为102亿港币.”林瑞海沉稳的脸上,都忍不住露出兴奋的笑容。

林瑞寰、林瑞海两个孩子,性格都很沉稳,但林瑞寰可能更大方一点,林瑞海更低调一点。当初在新加坡那么呼风唤雨——拿下百丽宫、新加坡置地等,林瑞海更是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

可能,也只有在林志超面前,林瑞海才会放下心中的谨慎,露出心中的‘孩子气’。

“你打算怎么安排?”林志超和善的说道。

虽然九龙仓集团已经完全交给林瑞海(管理权),但林瑞海还是会向林志超汇报和请教。

“投资重点依旧选择在内地,但我打算向欧美延伸!”林瑞海很有主见的说道。

现在的九龙仓集团,在内地投资多座‘时代广场’,以及沪市的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还大举投入到地产开发上来,丝毫不弱于长实集团的攻势。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根据这些年的经济走势、各国情况分析,泰国、马来、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香港和韩国这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泡沫,所以不宜投资。反观欧美,经济已经调整完毕,所以你这样想倒是对的!”

“嗯,我明白了!”

投资什么项目,就靠林瑞海自己了,当然林志超也会参谋一下。

这个时代,很多项目都是赚钱的,只要你不买贵了就行。

一个月后,内河码头招标结果出来:

以11.4111亿港元的批地价,批出标书予内河货运码头公司(长实领衔),在屯门第38区设计、发展及营运内河货柜码头。批地期至2047年3月30日。该地段为屯门市393号地段,涉及面积约 65公顷。中标者需分两期把码头货物处理设施投入运作,初期在土地批出日期起的36个月内,每年的货物处理量不得少于210万吨;而其后的18个月内则增至每年不少于850万吨。码头设计将包括一个3000米长的靠泊处,以应付迅速增长的中国内河货运。

该发言人称,港府合共收到两名投标者, ODELONLTD和内河货运码头有限公司的标书。据招标文件要求和规定,当局认为新世界和恒基为首的财团的标书未能符合几项招标文件内指定的要求。

一时间,舆论哗然!

因为新世界和恒基为首的财团ODELONLTD,标价是23亿港币,是内河货运码头公司的2倍;但获胜的,却是长实、新鸿基领衔的内河码头公司(长实37%、新鸿基37%、怡和15%、中远11%)。

也就是说,ODELONLTD是标书不合格,而非标价的问题!

《东方日报》次日刊文:“备受注目的屯门内河货柜码头争夺战,昨天结果由新地及和记为首的

财团,巧妙以超低价11.4111亿港元夺得。远较唯一竞争对手新世界及恒基为首的财团标价23.8亿港元,低出多达12.999亿港元。反映出今次争夺战上新地及和记‘食桥’成功,以透过购买30艘海上穿梭货船及15艘拖船组成海上运输队成功,虽然该系统需耗资2.85亿港元,但可符合港府对环保及交通之要求:‘技术性,以低出对手标价逾12亿获胜。”

随后的媒体上:

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对这样的结果表示不服气,他声称,该财团的标价亦不算高,如果公开竞投,整个计划标价可达30亿港元以上。

新世界总经理梁志坚一脸不快,声称对揭标结果“不愿置评”。该公司另一位不愿传媒透露姓名的要员,则对此事表示不解和十分失望。

新世界董事总经理郑家纯直言不讳谈了他的评判:“港府公布的屯门内河码头发展权的竞投并非价高者得,将打击新世界未来投标的信心与兴趣,而且日后投标制度亦会蒙受影响。”

传媒道:“郑家纯对港府日前表示,屯门内河码头之竞投,除了标价外,仍会考虑计划对环保及交通等各方面之要求。表示若新世界这次未能以高价投得该项目,该集团对未来以投标形式参与项目之兴趣,肯定受到打击。他并批评,若港府不以价高者得为标准,日后的竞投制度,势将受到影响。”

郑裕彤再次处半退休状态,因此,郑家纯的话,既代表新世界,还代表郑氏家族。

面对恒基、新世界的抱怨,长实系总裁林瑞寰也成为采访的目标。

他称:“新地及和记为首的财团致胜之道有三,一是环保,二是交通,三是标价。”

记者问新地及和记,是否在环保和交通上压倒对手。

林瑞寰以肯定的语气答道:

“我不想批评,但事实却是如此。”

凭借这一功绩,林瑞寰这个第二代林氏家族领头羊,再次被媒体吹捧为‘林氏后继有人’。

媒体都知道,林志超现在基本算是退休状态,最近几年交出长实主席都有可能。

所以,如今有林瑞寰如此厉害,长实系股东也纷纷放下心来。

相反,新世界发展的股价则开始下跌;

而跟着长实的中远股价则开始暴涨,据传,将由这家中资公司组织船队,以后香港回归,这家中资可以把内河货柜运输“食到尽”。

第173章 【黄金马车】第99章 【大赚特赚】(加更5000!求月票!)第251章 【电子产业的预想】(求月票!)第452章 【寻根之旅】第68章 【吓倒虾仔】(求月票!)第514章 【迁资海外】第478章 【愿者上钩】第250章 【零售部门】第135章 【君子协定】(求月票!)第438章 【乾坤之力】第210章 【尘埃落定】第177章 【送金狮子】第536章 【拿钱买青春】第457章 【80年代】第439章 【新的一年】第435章 【底牌很大】第380章 【震撼上市】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378章 【青涩的白娘子】第243章 【新官上任】第5章 【结束工作】第112章 【纷纷到位】第504章 【称霸三十年】第564章 【真正退休】第202章 【港九震惊】第146章 【哥哥给你】第527章 【大家要小心】第448章 【商界纵横】第251章 【电子产业的预想】(求月票!)第8章 【筹备事业】第396章 【酒店偶遇】第114章 【都是命数】第369章 【吃里扒外】第319章 【圈养超人】第564章 【真正退休】第401章 【合作共赢】第184章 【女人不香了】第388章 【谁是老大?】第428章 【绝不乞食】第79章 【星岛建厂】第7章 【安定下来】第410章 【林家城】第115章 【财源滚滚】第449章 【收购世嘉】第180章 【1954年】第5章 【结束工作】第551章 【上头条了】第3章 【初露锋芒】第25章 【百倍速度】第67章 【风口浪尖】(求月票!)第14章 【开工典礼】第93章 【订单爆满】(求全订!)第235章 【岳父的聪明】第373章 【太子驾到】第209章 【新油轮下水】第576章 【虎父犬子?】第465章 【错过机会】第498章 【港流文化】第333章 【最好的时机】第365章 【釜底抽薪】第415章 【合作共赢】第65章 【宿命对决】(求月票!)第427章 【科技大亨】第173章 【黄金马车】第513章 【强龙vs地头蛇】第348章 【街机火了】第101章 【年轻梦想】第342章 【港九生命线】第161章 【使馆大厦的故事】第477章 第476张 【亚视崛起】第442章 【航运危机】第359章 【扬眉吐气】第60章 【小赚一波】(求月票!)第297章 【皇长子独立】第519章 【让人害怕】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550章 【抄底中东】第443章 【新三人组】第133章 【再次击败】(求月票!)第179章 【抽半根烟】第260章 【第三代航运明星】第294章 【国际舞台】第337章 【折了面子的置地】第163章 【乐施会】第560章 【抢滩登陆】第326章 【抄底的时机】第153章 【海派船王】第529章 【八七股灾】第75章 【黄金大跌】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353章 【拍照留念】第357章 【预备上市公司】第325章 【暴风雨前夕】第466章 【东方不败】第28章 【银行提款】第169章 【万物复苏】第566章 【喜得大将】第190章 【加强联盟】第441章 【第二代高层】第201章 【将军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