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航运初丁】(求月票!)

第84章 【航运初丁】(求月票!)

11月5日,星期五,宜搬家、搬新房。

跑马地的‘蓝田雅苑’私人屋邨迎来了交付的日子,整个屋邨一片喜气洋洋。

“门口的安保很精神啊!乍一看,还以为是军装警察呢!”

“是呢!那些清洁工也是统一的服装,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替我们打扫一下房间。”

“你想得美呢,别人只负责外面的公共环境。”

随即住户纷纷搬进,这些香港的有钱人也不由得感叹‘私人屋邨’的优越感。

除了安保和清洁工,还有物业的管理人员嘘寒问暖,非常的热情周到。

这样一比较,哪怕是半山的骑楼、洋楼,也未见得有‘私人屋邨’住得舒服。

殊不知,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待大家享受三个月后,物业就要收费了。

当然了,对于这些有钱有身份的人来说,区区一年200元的物业费,也不算很贵。

而且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哪有卖房子的,还当你一辈子的保姆。

“门口有家餐厅和商店,生活也便利不少呢!”

“听说餐厅的二楼是物业公司,那里还提供一些健身、休闲的会所活动,屋邨业主可以免费体验。”

“这想得也太周到了,长江置业果然了不起。”

整个私人屋邨都是在讨论新家的优越性,一时间好评如潮。至于餐厅的二楼,确实是长江置业买下来的一层,面积980平方尺。

除了拿出一间180平方尺的房间,作为物业办公室外,其余都开辟成会所形式。

在林志超看来,物业公司一年运营费最多1.5万港币,但可以收物业费2.6万港币,利润非常可以;更何况,两间商店也是物业公司在管理,每年收租亦是不菲。

整体来说,搞物业是个很赚钱的事情。他并不担心业主不交的问题,蓝田雅苑的业主一般不会那样做,毕竟一旦撤掉物业公司,整个蓝田雅苑的价值立马贬值。

傍晚,林志超下班后来到唐仲源家,在唐彩芸的带领下参观起来。

两家都是购买的980平方尺,即108平方米,设计的是三室两厅、两卫一厨、一工人房。

所谓工人房,就是佣人的房间,仅38平方尺。

“你们两姐妹就不能买个上下床,干嘛非挤在一块呢?”参观唐氏姐妹闺房的时候,林志超故意说道。

唐彩英立马挽着唐彩芸的胳膊,说道:“我们从小就睡一块,干嘛要换上下床。姐夫,伱还没有将我姐娶进门呢,这就开始吃醋嘛!”说完,故意亲近的靠在唐彩芸身上,好像向林志超示威。

林志超心里顿时升起涟漪,从小就睡一块,那以后岂不是也好睡一块?想想就瓷激!

唐彩芸此时已经‘叛变’,自然是心向林志超多一点,笑着打趣妹妹。

“她呀,看着胆子很大,实际上小时候怕黑,总往我的房间钻。”

“姐姐!”

两姐妹打闹起来。

回到客厅,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新家。

宋巧玲感叹道:“总算摆脱租房的困境,虽然这套房子小了点,但总归是自己,多踏实。”

她的感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林志超笑着安抚丈母娘,说道:“没事,晚点我们再搬回半山区,到时候一家买一幢楼。”

此时他也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钱都要用到刀刃上,再加上粤省JF、半岛战役发生后,半山区的房价自然也会跌一跌。不说跌多少,但至少也不像目前如此紧俏,你想买,房东都不愿意出售。

从林志超的话音里,房间里的所有人都明白,林志超并不是空头说大话,而是他有这个实力;同时,此话也透露出,唐氏的东方纺织也会和长江实业,一起发展下去。

唐仲源最近贷款不少,压力比较大,便说道:“东方纺织的第二座工厂建好后,我还想搬到荃湾去住呢?”

搁以往,宋巧玲自然会明事理,如今有女婿撑腰,便无理的说道:“荃湾那片荒凉得很,我们才不要去住!”

唐仲源顿时不高兴的看着妻子。

还是林志超打了圆场,说道:“主要是弟弟妹妹上学不太方便!”

唐仲源一听,有了接阶梯下,便说道:“我说我平常在荃湾工厂住,那边条件到时候挺好的。”

确实,很多沪籍纺织老板,一般都会带领家人住在荃湾工厂,毕竟是创业阶段。

林志超却不干涉岳父母的决定,只是调和一下。

随后,两家人便开开心心起来,今天是搬新房的日子。

西环的码头,林志超前来参观‘福和行贸易’装船和发船。

李高福为林志超介绍合伙人和船东,道:“林生,这三位是我的合伙人黄廷贵、李福炳、杨志强这位是我们租赁船只的船东陈泽熙先生.”他的语气很恭敬,但不再叫老板。

众人纷纷主动向林志超招呼,大家都没有想到,林志超居然会亲自前来;心里想到,李高福和林志超一定不是简简单单的关系。

林志超则谦虚的和每一位人交谈,话里话外也透露出他和李高福的关系匪浅。毕竟能亲自前来参观,便已经说明。

此时,码头正在繁忙的装货,装的正是李高福等人创立‘福和行’的货物——轮胎、汽油、水泥、化学品等,此批货物将运往鲁省的威海卫石岛。

本月初(11月),那边便传来消息,JF区专门开辟的一个贸易港口。

机会来临!

当然是李高福的机会!

而且可以说,李高福差不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找了个机会,林志超颇有好感对陈泽熙说道:“陈生有几条船?”

陈泽熙马上谦虚的说道:“林生看得起在下了,我那里有几条船,就这一条1200吨的旧船。”

一条1200吨的旧船(30~40年龄),售价大概在70~80万港币;若是半岛战争开始,远东便会闹船荒,同样的一条船,可能价格就是100万。

林志超随后问道:“那陈生一定是一位老船东吧,我观你的船员质素比较好,一定是管理有方。”

实际上,他只是在‘拍马屁’而已,压根他看不出什么。

这个时候,陈泽熙便露出得意的表情,说道:“若说实力,我肯定在香港的船东算不上什么。但若说经验丰富,我觉得不会认输,我从15岁就开始行船.最高的时候拥有两条船,只是后来RB人一来,结果什么也没有了.战后好不容易重新爬起来,自然是倍加努力。”

这时候,林志超听得很认真,一副谦逊的样子。

时机成熟,他拿出自己的名帖递上,并说道:“陈生,我对这个航运有些兴趣,要不我明天做东,我们坐下来聊聊。”

陈泽熙顿时恍然,感情这位巨富盯上了航运,随即接过名帖,又将自己的名帖递上。

“林生,行船风险着呢!”陈泽熙叹道。

“有思想准备,就是想多想陈生多讨教些,看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不敢当,林生既然想了解,我也不吝啬。”

“好好,我明天大同酒家摆宴,不知道陈生是否有时间?”

“一定到”

见林志超盯着船东聊,李高福等人自然也明白情况,没有进行打扰。

一天后,李高福站着船头,眺望着大海。

既兴奋,又紧张!

他深感机会来之不易,特别是有准备的机会,所以在对林志超感恩的同时,他发誓一定要做好。

与此同时,他也明白林志超也会进入航运业,而自己算是一个先头部队;所以他必须亲力亲为,然后将一些经验积累下来,以报答林志超的扶持。

“高福兄,你怎么想起亲自跟船的,找几个亲戚和信任的伙计,自己也不需要趟这个危险!”黄廷贵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李高福回过头,认真的说道:“我又不是你这样的少爷和富家子弟,机会只有这么一次,如果不好好珍惜,岂不是出头无望。倒是你,为什么同意跟船?”说完,好奇起来。

黄廷贵理所当然的说道:“我既然脱离家族事业,自然也不希望有一天长辈和哥哥们,看扁我、嘲笑我。所以,哪怕是赌上性命,我也要做好这件事。”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大家族里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一时间,李高福和黄廷贵志同道合起来。

在这个年代,想赚钱本来就是要冒险,李高福清楚,自己表弟发迹,绝对也是一场风险,才拿到创业第一桶金。而如今,他直接有第一桶金,虽然是借的,但也是好很多。

不知不觉,李高福已经视林志超为崇拜的偶像,事事都在想如何学林志超,一步步抓住机遇。

聊了几句,李高福便精力亢奋的找上船长,他现在觉得自己是抱着任务来的——那就是学习航运,并结识关系网。

一旦表弟进入航运,他也能给予一些建议或者帮助,以报提拔之恩。

“刘船长,你一定跑过很多次北边吧?”李高福主动搭话道。

刘船长是一位粤籍船长,此时闻言,豪爽的说道:“李老板这次可是租对船了,我十年前就开始跑北边我们船上还有不少鲁省人呢!”

香港的鲁警倒是出了名的。

见这个船长如此豪爽,李高福便继续打开了话匣子。

大同酒家,林志超邀请陈泽熙吃饭,两人兴致都很高。

对于陈泽熙来说,结交林志超也有好处,多一份深厚的人脉;

对于林志超来说,陈泽熙虽然只是个小船东,但却不失为入门级老师。

“陈生,有个比较冒昧的问题,就是这个货运收费,全球都是些什么行情?”林志超给陈泽熙斟满酒,虚心请教道。

陈泽熙打开了话匣子,不用林志超一一询问,全部抖了出来。

“林生,这个收费其实有很多因素,船新船旧都有影响,行情也有影响。当然了,香港大部分船东都是捡二手船现在跑日本一趟,货物按吨收费,也要视货物而定,每吨价格在10美元左右。”

“这次我接李老板的单子,是按照三个航程来收,差不多就是一吨货物28美金,预计要收3万美金。”

听到这些,林志超立马说道:“这么说来,一年出头就可以赚回一条二手船?”

一次3万美金,一年跑八趟就是24万美金,刨除维修费、人工费、港口费等,一年赚15万美金的话,就足够船价八成了。

陈泽熙却笑着说道:“哪有这种好事!旧船的维修费是大头,而且维修还得浪费时间;就连港口的检查,规定每年检修一次,足足需要半个月时间还有保险费.不过按照目前的行情的话,两年是肯定可以赚回一条旧船,就是一年半也有可能。如果碰到‘行情不错’,那就是赚大了。”

他没有讲一个问题,此趟航线由于风险性较大,故收费较高。

‘行情不错’这个林志超熟悉啊!

若真是行情不错,林志超估计,两年都可以赚回一条新船,而且还是八成贷款的新船(多一份利息支出)。

像是‘半岛战役导致远东闹船荒’、‘1956年埃及关闭苏伊士河’、‘1967年第三次中东大战’,都是航运赚到爆的行情,而且是持续好几年。

而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航运又有些稍微不景气,但不算真正的寒冬。

总结起来,二战后的近四十年时间,航运都还是不错的。

第一次见面,林志超没有问太多详细的内容,问的都是一行外行话,以免引起陈泽熙的不满。

相反,陈泽熙似乎很高兴讲,有时候主动倒出一些信息,生怕林志超小瞧了他,毕竟能在这样的大老板面前装一下,内心也是能满足的。

一周后,李高福等人的船只已经靠近威海卫,为了保险起见,李高福决定先用小船去石岛确定交易细节,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李高福和黄廷贵约好时间,便带着一名职员乘坐小船,来到石岛。

“同志,我是香港的贸易商,听说你们这边开了贸易,前来问问!”一上岸,李高福就被士兵抓住,连忙解释道。

士兵看了看海面,说道:“你们的大船呢?怎么就一条小船呢!”

警惕性非常高,语气也较严肃,脸上淡淡的杀气,显然是雄兵。

好在这个时候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来到几人面前,问道:“什么情况?”

“王干事,这两位说是香港来贸易的商人,但他们却乘坐的小船抵港。”

王干事立马明白了情况,这些香港商人不信任他们,所以将船停在海面上,先派人来接触。一旦他们出现问题,那艘船便开回香港,届时没人再敢来做贸易了。

“这是我们的客人!两位快快有请,到我们的办事处会谈。”

要知道,李高福他们是第一波来石岛贸易的商人,如果不能给予满意的交易方式,那么香港其他贸易商可能就会知难而退。

在被美国和民国封锁经济的情况下,显然这样做会耽误大事。

其实,李高福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是抓住这一点,占据着谈判主动。

商人都是逐利的,此行风险性比一般行业高很多,价格自然也不能低,否则谁会冒着被G军舰炮轰的危险,来JF区进行贸易。

风险和利润是成正比的!

(本章完)

第319章 【圈养超人】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293章 【果断截胡】第512章 【舔狗纪梵希】第235章 【岳父的聪明】第137章 【船王大婚】(求月票!)第229章 【创新举措】第158章 【区别对待】第369章 【吃里扒外】第120章 【三天两头】第422章 【家族办公室】第280章 【盯着他搞】第22章 【金融盛地】第383章 【选址】第34章 【与美同行】第408章 【真是好人】第1章 【初始之章】第414章 【五个儿子】第188章 【首涉油轮】(求月票!)第136章 【船队大增】(求月票!)第153章 【海派船王】第6章 【第一桶金】第37章 【现金奶牛】第437章 【大获全胜】第211章 【冤冤相报】第519章 【让人害怕】第342章 【港九生命线】第339章 【阿才!才哥!】第35章 【工业之母】第386章 【又双叒上市】第352章 【吾家有儿初长成】第190章 【加强联盟】第3章 【初露锋芒】第100章 【初涉航运】第520章 【收购赫斯基】第285章 【银行挤提事件】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414章 【五个儿子】第141章 【调整结构】(求月票!)第397章 【没有规矩】第445章 【互相算计】第153章 【海派船王】第84章 【航运初丁】(求月票!)第286章 【少一个朋友】第198章 【石矿产业】第274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5章 【结束工作】第178章 【做我傀儡】第289章 【我的国王陛下】第111章 【要做船王】第315章 【尘埃落定】第112章 【纷纷到位】第440章 【和记黄埔】第28章 【银行提款】第82章 【商业盟友】(求首订!)第509章 【广场协议】第549章 【刚正不阿】第575章 【退居幕后】第309章 【利益交换】第494章 【豪掷150亿】第265章 【擎天一指】第141章 【调整结构】(求月票!)第325章 【暴风雨前夕】第195章 【林家的城】第493章 【大震士气】第123章 【感情潇洒】第502章 【会德丰收购战】第285章 【银行挤提事件】第434章 【收购九龙仓】第376章 【愉景湾项目】第350章 【不同的模仿者】第455章 【林爵士糊涂啊】第533章 【香港VS星城】第255章 【工业之王】第155章 【扩张扩张】第24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366章 【金马粉马】第170章 【搞定赫本】第446章 【祖坟没有被扒?】第116章 【狂妄自大】第428章 【绝不乞食】第202章 【港九震惊】第342章 【港九生命线】第218章 【大赚特赚】第361章 【被大佬盯上】第286章 【少一个朋友】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222章 【小气的王室】第525章 【手段高明】第367章 【非同层次】第95章 【一切顺利】(首订2400!加一更!)第490章 【目标置地】第278章 【1961年】第347章 【是心动的感觉!】第177章 【送金狮子】第481章 【曾经拥有】第452章 【寻根之旅】第149章 【探长抗包】第531章 【忠臣走狗】第503章 【要连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