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最憋屈的战争

ps:先更新了,回头再校对,免得久等的读者再等了。

日本人的登陆地点,是上海浦东地区的南部。

这里的西面与上海的徐汇区、黄浦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五区隔黄浦江相望,北面与崇明岛隔长江相望。

从七月三十一日抢滩登陆开始,到八月一日凌晨,一夜之间,日本人通过冒险行动,先后将四千人的部队送上岸,其间遭遇红军的夜间轰炸和冷枪冷炮以及地雷的袭击,前后损失了四百多人。

1935年的浦东地区,完全是一片落后农村。与一江之隔的租界相比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蚊虫和蚂蟥,湿地,水墉,烂水田,就是浦东地区的乡间特色。当日本登陆军离开海岸线一公里,开始深入内陆时,立刻就感受到了南方中国和东方平原的不同之处。浦东地区的路,全是人类用脚踩出来的泥土路,昨天的大雨过后,一脚踩下,运气不佳时,甚至整个小腿都会深陷其中。

登陆浦东的日本侵略军,凑成了一个步兵联队的编制。他们随着携带的重武器,只是几门九二式轻步兵炮,至于坦克什么的在,取得一个可以御载装备的码头前,这是想都别想的事。1935年的日本,并没有开发出专门的登陆舰,他们想在上海地区有所作为,脑子正常点的人,都不会指望靠这点部队去和红军重点防护的码头地区的守军血拼。

但是,甲午战争时的轻易获胜,东北事变时东北军比猪还要无能的丢脸表现,由此产生的思维惯性,让日本陆军从上到下都对中国轻视到了极点,始终不肯从过度的心理优越感中清醒过来。

我们只有四千人算什么?

东北事变时。关东军只出动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就将二十几万东北军象赶羊一般赶出了东北。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勇士,每一个人都是可以以一当百地击倒百倍的支那人。

登陆部队的指挥山田仁和大佐的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他手下那些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日本士兵同样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在轻松地抢滩成功后十二小时的经历。就当山田仁和大佐开始意识到了对手的与众不同。

红军事前埋在通往滨海镇路上的地雷,先后炸伤炸残了十余位日本兵,这一结果导致日本人后来的前进速度大大减慢。一路上他的先头部队总是不停地触雷,逼得日本人不得不避开大道,专走没人走过的小道。四点登陆,到了傍晚七点才到达滨海镇。

红军使用的地雷十分地缺德,装药都是有意地减弱,务求将人炸残而不是炸死。在通过滨海镇的路上。山田仁和大佐永久性地损失了二十一步兵,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排雷的工兵。他们的伤势全都相似:全部伤在脚掌部分,有的士兵失去了半个脚掌,有的被炸了几个脚趾头,有的被炸掉了脚后跟。伤势全部不致命,却让那些伤兵永久性地伤残退役。

满怀建立业信心的山田仁和大佐,在遭遇了这种“缺德到冒泡”的地雷袭击,已隐隐地意识到,他所遭遇的完全将是一支和中国所有军阀部队都不相同的军队。

有了前面的教训,在进入滨海镇前。他的部队行进的速度变得十分地小心翼翼。很快搜索前进的步兵发现了少量埋好的地雷。工兵起出来后,他们郁闷地发现,这些地雷都是金属探测器难以发觉的陶制地雷和石雷。而且装药出奇地少。

在这一个半月的准备时间里,日本陆军也不是什么准备工作都没有作。东京那边就收拢了大量从上海逃出来的前炮党军官。询问过他们和红军的做战经历,借此了解红军的战术手段。而过去日本军事顾问长期在中国给予南京政府进行过军事指导,那些军官对红军的战斗力有相当的了解。遗憾的是,这些军官由于多是统制派的官员,他们在了解到红军战斗力后,都理性地反对在这个时候对南中国用兵——有趣的是,这些理性派们在1935年六月的大骤变前,却是最激进的全面侵华派。当时他们的看法是。如果大日本帝国不能在红军彻底击败南京政府前就全面入侵中国,那就将会失去最后的侵华的机会。因为一旦红军取得了南京政府的地盘后。实力将再度有一个质的飞跃,那时的他们就不是现在的这种“小打小闹”所能对付得了的。

六月攻势后。南京国民政府在不到二十天内就彻底完蛋,中国形势剧烈变化的速度之大,完全超出了所有日本军官的想象之外(其实也超出红军领导自己的预测)。

日本军部中极少数真正了解红军战力,并能视为平等对手重视的理性派,其实在心里已经隐隐地意识到,妄想蚕食或鲸吞中国的时机就已经失去了。

然而这个时代的日本国内,鼓吹侵华是绝对政治的事情,一切反对者都会被认为是国贼而被天诛。而东北事变后,在那些激进的少壮派军官眼中,甚至连“蚕食”这种相对稳妥的“理性”的作法,都被认为是无法接受的懦夫行为。于是,日本军部中这些真正了解红军战力的理性者,他们的反对意见根本连个泡都无法冒起来。而他们对红军战力的高评价,同样也没有得到军部太多的重视。

“南方支那的红色布尔会维克的军队,应当是支那人中最能打的吧.......”

在战前,参战的山田仁和大佐,对即将面对的对手的战力的评价,也就是“应当是”这种打了折的“高度评价”而已。

参战前,山田仁和从逃到炮党官员那儿,了解红军在游击战时期曾经大量地使用过地雷战术,当时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然而在登陆浦东之后,亲身感受到地雷的威力后,山田仁和才发觉。从前被他视为“懦夫”武器的地雷,竟能发出如此“猥琐”的威力。

从登陆点到滨海镇,只有两公里的距离。山田仁和大佐率领的先头部队,所以拖到七点钟才到达滨海镇。另一个因素就是从道两旁的树林或远处的民房建筑里时不时打过来的冷枪冷炮的袭击。

袭击者射击的距离通常都在五百米到六百米之外,山田仁和大佐的听觉更敏锐地听出,那些枪声是由毛瑟步枪打出来的。十三毫米口径反坦克狙击枪虽然能将目标打碎,威力和震憾性十足,但最大的缺点是过于笨重,并不适合野外狙击作战。所以重量较轻,精确度却奇高的莫辛那甘步枪就成了红军最好的选择。

不过上海红军使用的莫辛那甘步枪却是德国版的毛瑟口径,而且是正宗德国原产的。莫辛那甘步枪是二战栓动步枪中射击精度最高的步枪。甚至在在八十年代,中国的某支部队参加国际射击大赛时,使用这种二战时代的老枪和一堆现代步枪同台比武,还取得了极优秀的成绩。身为实用主义者的汉娜根本就没有使用苏式设计的辱耻感,在德国基尔的兵工厂,仗着自己开发出来的高精度机床,同样也开始秘密地制造毛瑟口径的莫辛那甘狙击枪。这两年来总共缓慢地生产了超过万条,其中超过两千条打上苏联制造的标记的送给红军“试用”。

因为德国人追求完美的天性,这批德版的莫辛那甘步枪制造精度高,加工精美。配上2.5倍或4倍数的瞄准镜后,简直就是完美的杀人工具。

在浦东地区,红军布置了上百个狙击小组。他们通常为一个班十二人的编制,分散在浦东各处。

这些狙小组完全是按照林汉提供的“特种作战”的理念组建的,其规模人数视作战目标有别而大小不等,而他们装备的武器则是十分地先进。

一个班组十二人中,拥有三到四把的德版莫辛那甘狙击枪,四把从捷克进口的.zh-29半自动步枪,两到三把mp18花机关枪,此外还配备了步兵用电台等通讯装备。之所以林汉特地花钱从捷克进口半自动步枪而不是使用德版的g32(也就是仿sks)半自动步枪,完全是汉娜防备苏联的原因。她不愿意苏联人过早地得到了sks步枪的设计。

虽然只有一个班的兵力,但这样的火力配制。他们完全可以和一个排的对手进行正面对抗。

日本人在进入滨海镇之前,就遭遇了附近多个狙击小组的袭击。他们仗熟悉地形的主场作战的地主之便。直接用狙击枪干掉派出探路的日本侦察兵,然后再用狙击枪射杀行进队伍中看似军官模样的人——而同样的情形,这时也正在舟山岛上上演。

这些狙击小队并不恋战,打上几枪后就迅速地撤退。如果日本人的大部队的顺着他们的行进路线追击,就会遭遇事前埋在路线上的地雷。如果绕路避开地雷,则根本就追不上熟悉本地地形的狙击小队。

在滨海镇的路上,山田仁和派出先头搜索小队百余人,总共只挨了十枪,死伤六人,在鲁莽的追击过程中又触了对手布下的跳雷,死伤数人后什么都没有获得。

在遭遇地雷加冷枪的组合袭击后,山田仁和虽然“损失不大”,却已经惊醒过来,开始真正地全神贯注地重视起面前的对手来。

早在来中国之前,山田仁和通过国内军方的情报系统得知,红军军中拥有一支强大的“神枪队”,据说他们的精英王牌还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在国内的战争中,这支神枪队总是频频地上战场进行射杀对手军官的狙击。据说其最震憾的战果,就是在南昌射杀了前南京政府的最高首脑常凯申。

此次来华作战,“早有准备”的山田仁和也带来了一些精锐射手,在遭遇狙击手后,他立刻命手下的精锐射手寻找目标。

只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光靠会精确射击是远远不够的,伪装和观察,还有对环境变化的强化记忆能力,甚至比精确地射击更重要。由于战争才刚刚开始,前线的红军还是采取简单地麻雀战。打了就跑的战术,双方射手正面对抗并没有发生。

也正是受到了这些狙击小组的不断骚扰,加上的地雷阻碍。两公里的距离,山田仁和的部队却足足走了近三个小时才走完。好在现在是夏季。到七点钟时,天色仍然未暗。

有过前面的教训,山田仁和的先头部队在进入滨海镇后变得更加小心。很快他们镇内的遭遇了精心布置的诡雷,两个倒霉的士兵被炸身亡。意识到这里可能是一个大陷阱后,此时天色已暗,山口仁和下令部队停止前进,放弃了进入民房居住的诱人想法,而是让先头部队在野外露宿。

第二天事后。工兵进入镇内的建筑内仔细检查,几乎在每个房子里都发现各式各样的诡雷。而在排雷过程中,又有一名工兵不慎触雷受伤。当然,象英国人在舟山岛上遭遇的那般,这个夜晚红军的骚扰也是持续不断,从天上飞过的波2夜间轰炸机到地步小股部队的渗透袭击都有。而山田仁和更郁闷地发现,在当地的村庄里,他们没有获得任何的补给,所有的农户家中找不到一粒粮食和有用的物资。而在七月三十一日前的两天,当地红军组织人手。对浦东地区的农田进行了紧急的收割,将那些即将成熟的水稻提前从田中收割完毕打包运走,日本人在浦东地区无法获得任何的补给。

现在的浦东地区。只有两种人在活动。侵略者日本人和保卫者红军。除此之外,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其他的人类。

如此高效地“坚壁清野”,如此高效的组织能力,加上昨晚被红军整夜的袭扰折腾得一夜未眠的山田仁和大佐,此时在心理已完全抛弃了来中国之前对红军的一切轻视感,变得象国内极少数的理性派一般,不再看好此次在南中国的行动了。

可是,借着“干涉”之名侵入长江流域,这是军部大本营的决策。又岂是他样这一个前线的中级军官能决定的。尽管心理上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但是山田仁和大佐。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执行上级提出来的极不合理的指令:带着这四千人的混和部队,沿着海岸线向北前进。彻底控制好黄浦江以东的浦东地区,以便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铺好道路。

不过,山田仁和大佐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开始之前,还要先面对一件昨晚遇上过的事:那就是头上敌机的空袭。

那就是八月一日这天天色已经放晴,来自上海地周边机场的飞机在天色一亮时就全部起飞出动,开始轰炸他们这支趁着恶劣天气强行登陆的部队。与此同时,来自东海方向的三艘航母上的战斗机也开始起飞,开始和红军的陆基飞机争夺上海上空的制空权。

清晨六点整,因为距离的因素,在海军的飞机赶到之前,山田仁中的下的登陆的部队,就先在沿海周边地区挨了一通红军飞机的轰炸。毕竟航母不可能嚣张地贴近海岸线布置,而红军最近野战机场离山田仁和的部队只有三十多公里的距离。

当数十架霍克ii型和hs129攻击机飞临他的登陆部队头上,开始母鸡下蛋一般地狂打燃烧弓单和用机枪扫场时,没有象样的防空武器,也得到海航支援的山田仁和大佐,只能极郁闷地到处寻找可供躲避的防空袭掩体。然而他们的登陆地点附近,潜伏着不知多红军布下的前线观察哨,在地面观察哨的无线电引导下,那些躲进树林里的鬼子兵总能被天上的飞机准确地找到加以重点轰炸。

八月一日清晨,天色才刚亮,这批兴冲冲地从日本赶来的侵略者,在中国连一个中国人的正面脸都没有见到过,就再次遭遇了巨大的杀伤。

忍受着天上飞机不断地投弹和扫射的山田仁和大佐,看着部下在轰炸中血肉横飞的惨状,在心里恶狠狠地诅骂着。

“巴嘎!这是什么样的狗屎战争?”

如此憋屈的战争,是日本自甲午战争后从来没有遇上过的。

皇道派的人提出的“北据赤露,南镇暴支”的设想虽然疯狂,但有一点他们的意见歪打正着是说到的点上的:关东军不入关,本土军不从山东登陆,而是从被红军重点防护的江浙闽三省登陆作战,只会是一场事倍功半的愚蠢行为。

随着航空兵器的大发展,登陆作战的一方在没有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就妄想来一场登陆作战,甚至连象样的登陆舰都没有准备好就强行开战,这本身就是极违反军事作战原则的疯狂行为。

可惜的是,这场英国人发起,日本人“过度”热情参予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干涉。想急着趁红军立足未稳吞并中国的日本,和抱着“趁早”解决中国问题的英国,都是在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开战,所以,第二次登陆上海的战役,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场灾难。()

第400章 轰炸美国本土第189不能打不该打的战争第415章 拦截第470章 阿尔托利亚在亚洲第398全身毛病的海盗第383 三驾马车第300章 前的话第267章 长弓行动(下)第458章 罗马假日第191章 愤怒的山田仁和第403章 杜威访华第124章 战长沙第511章 诈弹第7章 林汉的咆哮第218章 即将吹响的战争号角第132章 生下来的是阿道夫第2376章 戈林的直觉第205章 复兴的德国和崛起的中国第384启动中的美国战争机器第153章 上海遗恨(3)东南亚独立运动的兴起1第139章 没有一个是无辜的第132章 生下来的是阿道夫第1章 马来独立第114章 台尔曼的疑惑崩溃的英国殖民体系第515章 死亡之岛第360 英德修好第174突袭日本舰队第300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第434章 三见斯大林第185章 大上海1935第187章 祈祷吧,赤诚号,加贺号!第106章 胡天胡地第434章 三见斯大林第36章 食堂演讲(二)第270章 无法逃避的决战第506章 蘑菇丰收的季节第349章 中日亲善序章黑德为乐的穿越者第232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上)第206章 林汉一家人和大清洗第397章 空中支援第416章 顺风顺水第170章 败走的第三舰队第404中字路口中的日本第100章 被坑惨的日本人第411章 皇家海军的幽灵第415章 拦截最终章悲剧与喜剧完本第53章 樱花树下(上)第229章 从白色方案到西线空战第469章 反面典型第454章 可怕的美国和恐惧的英国第483章 想要造反的崇仁天皇第256章 陷阱第347章 坤甸谍影第150章 金陵春第507章 第二次核击第79章 舰男舰娘的奥运(1)第154章 卖队友争先恐后第184章 中国泥潭第312章 日不落帝国的搅屎能力第239章 间谍第66章 华盛顿流血事件(下)第73章 奥运狂人第29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86章 连锁反应第276章 鹰和鹰的较量第510章 向全世界宣战?第365章 战略欺骗第366章 日德联手正式完本及新书无限空间第485章 六百万吨的恐惧第56章 从横滨到旧金山第435章 寻找苏联舰灵第317章 进击的日本联合舰队(2)第493章 另一场阅舰式第497章 种太阳第413章 封神第411章 皇家海军的幽灵第218章 即将吹响的战争号角第158章 这一回扔的不再是传单第159章 命运的一分钟第111章 长刀前夜第440苏联英灵现第409章 英国舰灵第251德国舰队中的日本来客第83章 中华楼(1)第347章 坤甸谍影第525章 中东格局第303章 法国天鹅的挽歌(1)第241章 灾难(上)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军发展计划第394 怒雷第38章 迅速结束的中国剧情第458章 罗马假日第404中字路口中的日本第526章 美国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