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

“他是烧给咱们看的,还是对咱老张不放心啊。”叶风略一细想,便感慨道:“一来算是兑现了条款,二来也是要提点咱们,他老李不怕咱船多渡江。”用火箭对付木船,本是应有之义,其实这方面倒也不是什么大的威胁。但他那边毕竟人多,号称五十万之众,大西军自保有余,但要渡江进攻。李自成这么一个隐含威吓和诚意双重意味的动作,便顿时连消带打的告诉了你——我有防备。

反正也没打算跟他硬来,这件事虽然有些叫人意外而且不舒服,但毕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为它多费心思。望了望王自羽道:“自羽这一趟辛苦。去了三四天,赶明儿放你回武昌享两天福。李闯那头算是有些平缓下来了,咱们如今是要把左良玉这块提上来。水师要分一部到黄州去帮衬着你们二殿下,这事给王复臣去办吧。水战上头你是行家,湖广一带水脉多,水匪也不少,回武昌后你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多弄出些人船来?还有这湖广的水脉勾连,都弄清楚些,往后有好处。咱们是要在这片地上生根的。”

王自羽恭敬的领了命,想起什么似的,有些惊诧的道:“大王,自羽这一趟出门,也听到不少风声很是奇怪。这一路上多有听到传言,说是咱们克日就要入蜀?原来也没觉着什么,但大王方才说要在湖广生根这才想起来,这谣言是打哪儿起的?”

他这么一说,叶风也有些迷惑了。关于日后的根据地大本营的问题,早些日子他确实是跟胡兴汉等人讨论过,也兴起过入蜀走史上老路的念头。几个军师对此也各有不错的见解。但对于王自羽这样的中层将领来说,却从来没有宣传过这样的意思——毕竟进了武昌之后,各种措施安排下去之后,朝廷对己方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果说那时候是不得已要入蜀的话,那现在来说,这个不得已已经不存在了。

那这个流言从何而来?自然不会是几个军师泄漏出去的,尽管几个人有着各式各样的私心,但说到底他们都是在争做自己这个系统下的头号而已,还没有谁说要叛出这个体系去。而且散播这样一个流言,于他们自身也毫无好处。所以,这个流言的主角定当不会是己方阵营中人。

那么会是谁呢?

看出叶风的迟疑,汪兆麟在一旁插言问道:“王头领没问过这谣言缘起何处?”

“都说是夔州下来的流民所言。说是秦良玉已经领了她白杆兵到了夔州府巫山县观音岩一线,便是要防着……防着咱们大西军的。就是不晓得这消息是不是他秦良玉军中传出来的。不过也听有人说起,秦良玉没到的时候便有这话了,她是应着这个谣言来的。”

叶风看了看汪兆麟,他这一问,王自羽这一答,立时便叫自己心中已经有点数了。这消息九成九是李自成放出来的,甚或秦良玉也是中了他的谣言计了。

朝廷已经与己方有默契,要说他们会行文叫秦良玉来防大西军入蜀是不可能的。而且此时从北京到蜀中的驿路九成九已经断了,否则秦良玉这一番调动若是出于朝廷的安排的话,即便是她因为往日的旧怨不愿意合作的话,南京方面也会通知一二。毕竟眼下算是个友军。

这么一说的话,秦良玉到巫山,便绝不可能是此次对李自成用兵大计划的一部分。只能说是她又或者她的上级巡抚四川的陈士奇误信流言,形成了这么一个兵力调动的局面。这便于南京方面交给大西军的任务——牵制李自成入蜀有了冲突。

李自成散播这样一个谣言的用意何在?为了对付大西军?这也太牵强了点吧,如今大西军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入蜀的意图,旁人不晓得,叶风才不信他李自成看不出来自己的着眼点如今就在湖广。

“大王——”汪兆麟再次发言道:“闯逆恐怕要入蜀!”

叶风心里一动,先是有点不能置信,但很快便看向汪兆麟,缓缓点头苦笑了笑。呵,自己是被思维定势所牵连了这才没想到吧?一直以来,他针对李自成的所有动作的目标,都是要将李自成赶到北方去打北京,但如今形势便在眼前,按照朝廷如此一个规模庞大的会剿的动作,李自成在缺少湖广粮草的情况下再要贸然北上,只怕九条命都不够他死的。须知如今从朝廷方面得来的消息,满洲人如今内部不稳,正是朝廷全力安内的大好时机。一旦满洲人发生内乱,没有战备压力的关宁铁骑随时都有可能分出一部分来南下支援孙传庭。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是换作自己做了李自成的位子,在南方大西军居心叵测频频算计,内部远未安定罗贺事件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又面临上朝廷两大主力军系的联合进剿,据守无险可守的荆襄之地,又或者北上直面孙传庭的精锐之师,那都是犯傻的行为。这放在常理来说,并不难想到,但偏偏自己就是限于记忆中历史事实所带来的定势没有想到罢了。

点头道:“如此说来,他必有另外欺瞒陈士奇的动作。这也简单,只要派人冒打咱老张的旗号硬攻一攻秦良玉,声势打出来之后,不愁他陈士奇不上当。”

汪兆麟笑着点头,蹲下身来在捡起一根柳枝在地上画着,一面笑着说道:“难怪田见秀高一功李锦这些嫡系中的嫡系都带人去了南阳。这不是怕他们对大王念旧,这是绸缪着要打旁边的汉中啊!”

入蜀的门户东面自然是夔州府重庆府,北面便是与河南南阳府毗邻的陕西的汉中府了。陈士奇若是一旦上当,将兵力集中到夔州府一线去防备他从东路入蜀,那北面必然空虚,陕军因为袁时中在河南的缘故,自然要去河南境内合兵,这便给李自成腾挪出了一条相对顺利的入川路线。

拿下汉中这座坚城据守北面门户,以他的庞大兵力南下扫荡被调动来去的疲兵,据有全蜀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清楚了这么个套路之后,叶风顿时清醒起来。什么他娘的送七十条船给你,什么他娘的给我五十万石军粮,全都是安我张某人的心,甚至想借我张某人的口,去骗一骗朝廷那帮人吧?

这一节一通,诸事皆通,宋献策确实是有可能去了左良玉军中,毕竟左良玉军在黄州,如果率先发动攻击的话,襄阳不过几日的功夫便要变成前线,那么留给李自成腾挪的空间和时间便不多了。总不能一面打个迂回线路入川的时候,身后吊着左良玉大股人马吧。

“边看大王如今的定计了,要闯逆身首异处,今日正是大好时机。”汪兆麟在一旁鼓动着,一面借着商议大事,唤了亲兵去通传孙可望,但并没有叫向来有些念旧情的王应龙。

没想到这个问题转来转去转了好几天之后,又一次摆在了自己的面前。叶风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翻起了涛浪,凭着自己后世对李自成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的恨意,如今大好机会摆在眼前,剐了他都是该的!

只是如今毕竟身份不同,自己不再是后世一个旁观的历史看客,而是身上担负着数十万人存亡的大西军首脑。做任何决定,都不能想想以后。李自成势败之后会怎样?

见他没做表态,汪兆麟继续鼓动道:“大王若是为誓约发愁的话大可不必。咱们只消将他的心思报知南京,朝廷。顺便参他左良玉一本通敌。汉中那边有了防备,万事笃定。”

“不行。”叶风断然摇头,这个做法不能解决自己所担心的问题,如果己方不参与对李自成的进剿的话,那么荆襄之地只是落入左良玉还是孙传庭之手的问题。无论是谁拿了荆襄,再加上满洲那边可能的乱子,朝廷在大捷之后信心膨胀,大西军必然是下一个目标。届时之前自己所作的那些水磨靠功夫,对诸王府的怀柔手段全部没有任何用处,在实力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大西军只有覆灭一途。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四川的驿路基本已经断了,朝廷似乎无法在短期内与四川方面形成有效的通讯,而得地利的己方在李自成的谣言攻势下,也很难取得陈士奇秦良玉的信任。

“咱们要么就由着他入蜀,要么就得往死里打。”叶风看了一眼兴冲冲进来的孙可望,转过头来道:“传令下去,准备收兵回武昌!问清楚何腾蛟如今在何处,叫他即刻回城!有天大的事!”

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归第七十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八章 恃宠生骄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十五章 只为求财?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五十九章 拉拢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七章 强渡鸭蛋洲第四十一章 士绅纳粮第三章 骑虎之难第三十七章 冒险应变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七十二章 倾巢而出第四十二章 惊荆州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第四章 李闯有信第二十四章 五个条件第三章 骑虎之难第四章 李闯有信第十七章 老子来做十五第三十八章 恃宠生骄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四十六章 与官斗第四十三章 襄京乱第五十六章 择日再死第四十六章 与官斗第四十二章 惊荆州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七十一章 决心第三十八章 恃宠生骄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十六章 需防备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万历年伪楚王案第二章 惊悉我为谁第三十一章 捷报正是当时第五十二章 窝边草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五十七章 大决定第十章 相约楚府前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二十三章 且自归帐下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三十五章 黄州之失第五十六章 择日再死第五十一章 东南事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十六章 需防备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第七十一章 决心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二十三章 且自归帐下第八章 嫁祸有计万历年伪楚王案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十五章 只为求财?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二十三章 且自归帐下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话第五十一章 东南事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六十九章 四路经略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六十一章 打他娘的!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别第三章 骑虎之难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章 暂且广积德第二章 惊悉我为谁第二十四章 五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