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强渡鸭蛋洲

皇明癸未崇祯十六年五月十六,史载张献忠大西军破武昌。叶风的记忆里,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掩藏着很多东西。

比如此刻自己眼前的武昌鸭蛋洲防线,便碰上了一个骨气颇硬的明朝将领。

鸭蛋洲江水甚浅,用向导的话来说,这里浅处仅仅水淹到马腹而已,但兵凶战危,自己如今作为大西军的最高统帅,自然不可能纵马过江。临时安排的一条座舰上,先锋张可望部大将冯双礼正一脸愧色的向自己介绍对面的敌情。

对面的统兵将令名叫崔文荣,乃湖广都司一名参将。统兵千余许,却硬是将孙可望率领的一万余人渡江部队足足阻了一个时辰。其他三个干儿子的部队均已从其他方向进展顺利,惟独自己眼前的这鸭蛋洲主力渡江部队,偏偏被这崔参将的千把号人生生阻在了这里。

眼前的场景也很是慑人,远处几千人如潮水一般向不长的滩头冲去,但一轮轮的箭雨迅捷的迟滞了进攻的势头,随即便是对方那位看上去很是神勇的主将率领数百骑兵飞骑而至,震天的杀声中,生生的将登陆的势头遏制。如此一轮轮下来,滩头上倒下的,绝大部分都是自己麾下的那些老底子士兵。

再这么打下去可不行。这一路老底子骑兵不多,而且即便是有,在对方布好的防线前也没有多少发挥的机会,对方弓箭手与骑兵的搭配很是合理,己方的军队刚上滩头,身上潮湿既冷又重,躲避弓箭又耗费体力,到了对方骑兵冲击过来的时候,确实是难以抵挡。

身后的孙可望显然很恼怒,见自己还不表态,在身后对着一个浑身是江水混着不知道是敌方还是己方的鲜血的大将抢先咆哮道:“马元利你真是给咱们老营的人丢人!给我张可望丢人!父王亲临,难道便是要听你说这些屁话的?你他妈的不会是想给李鸿基留着武昌吧?还不拿了那崔文荣的人头来见!不然的话,你自己割了头来吧!”

边上胡兴汉脸色一变,眉头就是一皱。叶风不太了解这里面的关系,并不说话,便这么看着。

这支部队是大西军精锐中的精锐,统兵将领全部是陕西骑兵时的旧部,谁也不比谁资历浅多少。马元利听了这顿喝骂,脸上便有些挂不住,月光下黑着脸垂下头去,拱手对叶风做了个手势,便要回身再去指挥进攻。只是刚走了一步,终是忍不住怒火,转过身来两眼直盯着孙可望怒吼起来:

“大少帅,你骂我马元利无能无所谓,他妈的我打完了这一场回去就斩了我那婆娘,打小的媒摊上了是李自成的侄女老子认倒霉!你少在大王面前夹枪弄棒!”说着,恨恨的啐了一口就要跳下船帮。

看着他战袍上的斑斑血迹,叶风知道他不是个偷懒的主帅。而这一路上他也正好在思索着进城后如何处理明朝的楚王,以及地方朝廷官员的问题,可以说,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得好,足以影响到将来很多年的事情。像历史上那样不爽的一概杀头,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这一路之上,他已经有了个初步的计划。但如何实施,细节怎么谋算,一切还没个头绪。如今正好对面出了个崔文荣,正好拿来先做个样子,也好给属下们一点心理准备。

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手下尽是些什么货色,尽管自己对李自成部的了解还多过对张献忠部的了解,但他可不至于乐观到会认为李自成部下那种土匪习气在己方势力中不存在。也许,还要更严重些。

四个干儿子中,除了张定国也就是后来的李定国还有些头脑之外,也就是这孙可望奸猾些了,但他性格也格外的残暴,而且,看上去也有点马屁精的感觉。

身后的军师中,胡兴汉算是个搞斗争的行家。倒是徐以显,毕竟是文士出身,还值得自己高看一眼。但从今晚这场谈话来看,胡兴汉显然不是个对同侪很好的人。

这么脑子里转了一下,心中便有了些主意。朝正要开口回骂的孙可望打了个手势,召唤马元利道:“老马回来——”

马元利似乎没有想到叶风会如此称呼他,身子一震,缓缓转过身来低沉着嗓子道:“大王放心,若不取那崔贼狗头,为大王雪耻,为将士们报仇,我姓马的定然提头来见!”

“姓崔的是条汉子。”叶风看他的眼神,便知道这崔文荣已经与己方麾下的将领结下了多么大的深仇大恨。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那条不长的战线道:“咱不要他的头。不过老马,这么打下去可不是办法啊。”边说着,边回头看了看如今的头号军师胡兴汉,以及一脸忧色的徐以显。

“大王说的是。”胡兴汉一怔,慌忙搭腔道:“若是对方箭枝储备得足的话,一时半会还有些难处。”

说的自然是有道理,也说到了点子上。叶风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欲言又止的徐以显,开口道:“胡军师,你与可望孩儿一同去吧,帮老马一把。”

“是,大王,不过——”胡兴汉显然已经有了定计,狡黠的一笑道:“兴汉想借大王亲卫骑兵一用。”

亲卫骑兵向来是孙可望统带的,如今派他去了,自然点头应允。

对了,这才有点军师的样子嘛。不过到底这样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啊。这军师也不是没什么能耐,就是个武大郎开店的脾性,这怎么成?真正有智慧本来就少,碍于胡兴汉,徐以显却还要瞻前顾后的不能畅所欲言,叶风只有这样先支开胡兴汉。

“大王!”却没料到这却叫马元利拧起脾气来了,一声吼声之后,噼啪撕开自己的战袍,半跪在地上拱手道:“求大王再给我一炷香的功夫!”

“元利——”叶风理解他的心思,无非就是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无能,便开口宽慰道:“咱不是那个意思,你莫想岔了。你的人冲杀了这一阵,歇息一阵也好,咱八大王还指望着你给我去楚王府提亲呢!”说着,回头看了看孙可望,示意他帮着忙低个头,冯双礼是他的部将,总比自己要了解些。

孙可望此时已经有点后悔了,赶紧搭腔道:“是啊……老马,刚才是我张可望的吃了屎到处喷粪,你老马别跟我一般计较——”不太习惯的唤了称呼,认了句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是大王体贴你娃子呢!”语气中还带了些嫉妒的口吻。

唉,叶风在心里叹了一声,这个孙可望,指着你去做思想工作呢。结果还是把这挑子撂给了我。这最后一句话你不说会死啊!

看着有些喜气的胡兴汉和孙可望气势汹汹的踏上船板,叶风回头对徐以显道:“徐军师,我想留那姓崔的一条活路。”

“大帅——”徐以显面露讶色,瞥了犹自气鼓鼓的马元利一眼,迟疑起来。

“是条好汉子啊。军师你也晓得的,老那么杀下去,咱大西大不起来啊!”转头对马元利招了招手道:“老马,咱八大王是真的想叫你歇息一阵。明天楚王府就交给你了!”

马元利见已经无可挽回,加上眼前的大王这么好声好气的说话,这才不情不愿的拱了拱手,退了下去收拢残兵休息。

“大王,你也看见了,姓崔的手上人命太多,恐怕活不成啊。”徐以显这才把话说了出来。

叶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他何尝不晓得这崔文荣定然没有活命之理?他的目的只是点出个引子,给这徐以显一个进言的方向罢了。你是读书人,身上文人气息很浓,与那些狗头军师不同,自然知道要成大事,应该怎样。

“活不成便也罢了。只是进了武昌城之后怎么办,徐军师你要拿个说法出来。”叶风朝脸色明显发生变化的徐以显道:“在老何庄子上说咱八大王要走刘玄德的路,咱也要学学刘玄德的样子啊!你是读书出身,自然知晓我张献忠的部下——”拍了拍徐以显的肩膀道:“闲话少说,我看一阵孩儿们打战,待上了岸,你须与我分说。”

徐以显脸上泛起微笑来,似乎十分欢喜,点了点头。

这夜的月光很亮,叶风迎着江风踱步到船头,望着那江滩上再掀的杀场。

胡兴汉与孙可望的加入,果然效果比起马元利独力指挥的要好。大西军的战法已经有了变化,再也不像之前那样一味蛮干吃大亏了,胡兴汉想出一个主意,冲在前面的小舟不到江边便下船,十几个人把小船横着抬起来,猫着腰一步一步往前挪,挡着前方弓箭的同时,也为后继骑兵登陆部队提供了一个集结整合队形的空间。

这时候不住有探子回报,其他各路大军均已顺利抵达武昌城下。

今夜明晨,武昌城便要改姓张了。叶风看着江对岸的南方,心里生出些许感慨来。可惜,这地方好是好,但自己却不能长期的占据,为了避免与李自成直接发生重大冲突,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被迫放弃。

这么一想心事,战场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胡兴汉的计策影响下,崔文荣的那套防御战术果然便不太有效了,而且也叫胡兴汉说中,他的箭枝果然剩的不多了,箭雨一阵疏过一阵。但不知道是他不知道变通还是已经得到了其他战场的消息无心再战一心求死,他居然没有进行任何改变,最后一轮密集的箭雨之后,依旧是那三四百骑冲出防御线,向已经完成集结的张献忠亲卫骑兵队两千骑冲来。

“大帅,他这是求死了。成全他吧。”徐以显怜悯的注视着远方马上那个悲壮的人影,忍不住出言恳求。

“我跟可望他们先头说的,只是留全尸。”徐以显听到叶风如此一说,似乎意识到什么,朝叶风一笑,便又退后两步想事情去了。

月光下,大明参将崔文荣一骑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长矛,身后三百余骑疲兵紧紧跟随,抱着赴死的心态,冲向张献忠大西军孙可望率领的人数六倍于己的生力军。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叶风看着这令人钦敬的场面,不由得一声长叹,若是大明朝军人人人都像这位崔参将,那还会有建虏涂炭神州吗?只可惜岳武穆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如今全部倒过来了,文官皆爱钱,武官全怕死。这大明朝不亡,哪里还有天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才,只可惜那么老大个酱缸,那么脑残一个皇帝,腌也腌透了你。一刹那间,叶风想起志大才疏的袁某人,明末第一能臣洪承畴,当然,还有那位活活给自己人逼死,叫人哭都哭不出来的卢象升。唉,这样的朝廷,扶他倒还不如灭了他,自起一套炉灶!

月光下江风里,张可望一骑当先,马蹄声中,数个照面之后,崔文荣被一柄长矛破胸而入,紧接着数柄长矛攒刺入胸,一腔鲜血喷薄涌出。月光下叶风看的很清楚,兵器如此轻易的穿透整个身体,这参将果然是一心求死,连罩甲都没穿上。

“嗷!嗷!嗷!”孙可望率领着登陆部队,发出了胜利的吼声。

唉,这崔文荣也算死得其所,进城之后,要风光大葬他。这时候叶风对于这场胜利的到来,没有任何的喜悦。

“大帅,要人心的话,进城后,要风光大葬这崔将军。”身后的徐以显也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一言戳中叶风心思,长叹一声道:“大帅,以显有主意了。”

叶风淡淡的哦了一声,从先前那种郁结的情绪里解脱出来,长长叹了一口气吩咐道:“说说——”

————————————

注:此战场应是在武昌武胜门下,崔文荣在交战之前上书云:守城不如守江,守江不如守汉,磨盘煤炭诸州,浅不过马腹,纵之飞渡,而婴城坐困,非策也。但决策者不赞同他的意见。后在武胜门下力战,被农民军攒刺,洞穿而死。

第十章 相约楚府前第五十一章 东南事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三十九章 展露强势第六十九章 四路经略第三十八章 恃宠生骄第四十七章 当出击第五十七章 大决定第五十七章 大决定第十七章 老子来做十五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第五十七章 大决定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六十章 好差事关于“舒愤懑”第七章 强渡鸭蛋洲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五十章 显手段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七十章 步步为营第四十一章 士绅纳粮第六十一章 打他娘的!第六十八章 再面抉择第四十六章 与官斗第三十八章 恃宠生骄第三十三章 算计总有差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四章 李闯有信第三十七章 冒险应变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四章 李闯有信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六章 月夜终决破江城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十七章 大决定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关于“舒愤懑”第四十章 士子请愿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第七十二章 倾巢而出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六十一章 打他娘的!第十八章 诸事艰难第二十五章 两路同传佳讯第三十五章 黄州之失第二十二章 卧龙凤雏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三十六章 迫你划江而治第二十七章 营声造势第五十八章 阅兵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第二十八章 将欲揽民心第三十九章 展露强势第二章 惊悉我为谁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万历年伪楚王案第六十九章 四路经略第八章 嫁祸有计第二十四章 五个条件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万历年伪楚王案第四十八章 伤兄弟第六十五章 刺猬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八章 嫁祸有计第三十章 终要战第二十四章 五个条件第五十六章 择日再死第八章 嫁祸有计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五十九章 拉拢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别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叶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第九章 武昌微乱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四十九章 子易子第十三章 书生造天命第六十一章 打他娘的!第三十七章 冒险应变第四十四章 新学堂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关于“舒愤懑”第三十七章 冒险应变第五十一章 东南事第一章 风波骤起农家乐第六十二章 赤壁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五十八章 阅兵第三十五章 黄州之失第三十二章 计中有计第七十一章 决心第六十九章 四路经略第五十章 显手段第五十五章 血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