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邀请冯盎

第143章 邀请冯盎

“那我这就下去安排人员!”吕才对李泰行礼后,便准备去通知。

“另外,安排一批文科学子过去开设农社,另外每季托人把长安书局总结的半月刊与月刊送过去,同时也记得要把他们那边的文稿记录送过来!”李泰深吸了一口气道。

“还要安排农社过去吗?”吕才听到李泰的话倒有几分惊讶。

所谓的农社,实际上算是农业学府内部由优秀学生组成的一个组织团体。

宗旨是为了锦绣大唐,布种天下,实际上某种程度来说,算是个非常初步的政党。

有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时也践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再加上李泰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

因为李泰不希望别人是因为从龙而跟随自己,而是因为跟自己志同道合而选择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社这组织便应运而生,就是为了实现以生产力改变大唐的朴实想法。

同时,这组织又是那种以扎根基层为目标,这里面的人,要么成为书局的负责人,要么进入编制,要么成为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这三种类型从农业学府出来的人才,才能进入农社。

“越王,久等了!”冯盎见到李泰这年幼的样子,目光中也闪烁过惊讶。

但李泰知道,这东西只要跟农官扯上,那等到那些农官成为九品,甚至从九品的官员时,这个原本的农业技术团体,很快就会形成一股政治团体。

“可若越王真要我们帮他夺嫡怎么办!”冯智戴倒是忧心忡忡道。

至于年龄……好吧,只要之有能做稳皇帝资本的人跟年龄又有什么关系。

而看着冯智戴的离开,冯盎倒是笑了笑,但想到李泰神色却又是凝重起来。

只要跟皇帝这个位子搭边的家伙,出几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神童怎么了。

只不过,运营这个农社的成本,怕比在长安附近十个农社加起来怕还要高上一倍,其中最主要的开销就是在道路成本上。

不过,这时候的冯智戴开口说道,“我父刚刚来到长安,并不知晓越王专研农事,越王是否是要在岭南地区建立一个农业学府的分校?”

因为李世民知道李泰喜欢吃甜食,像在茶里面加蜂蜜,加蔗糖,来掩盖茶水的苦味,而不是加酱油,加芥末,甚至加醋来让茶味变态。

所以,农社这种东西,一定程度上承担着联系农业学府的学生,以及发放福利的作用。

然后每年直接砸钱送福利,让周围的邻居们都知道,你从农业学府出来,就有出息了。

“可以这么理解,但岭南地区的环境相信你们比我更加的清楚。

“也许,我平时在长安与越王府并没有交情。”冯智戴道,“但今日,父亲才来到了长安,越王的请帖便是过来了。还指明了带上亲属,想来冲着父亲来的。”

但李泰能怎么办,李泰也很无奈啊。

“呵呵!”冯盎倒是冷笑了几声,自己从隋朝一路爬到了贞观,什么夺嫡的戏码自己没有见到过。

但只要他们有加入到政府体系,甚至公共体系的意思,不论是农官,士兵,医者,李泰都能适当的给与慰问与福利。

后天,冯盎便与冯智戴大大方方的驾驭着自己上柱国的车驾前往观看马球比赛。

“你怕什么!”冯盎说道,“到时,若越王逼你,你直接拿着剑去玄武门自刎。

“若是给了好处,我们就答应?!”冯智戴倒是有几分担心的说道。

“只是越王找我做什么?”冯盎表示自己真的不理解。

要知道这可不是那个知识普遍廉价,师德逐渐堕落,甚至连同学都被利益扭曲的时代。

说实话他是真不想要介入党争,毕竟自己只是一个卫尉少卿,实在不想参与这破事里面。

“冲我来的?”冯盎看着冯智戴的样子,倒是一脸平静道。

冯盎此刻果断大包大揽,反正都是准备吃了好处就走人的,冯盎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泰找自己肯定不可能是为了夺嫡,至少夺嫡来拉拢自己这个在岭南的土皇帝也没任何意义。

如果他们只是单纯的用这些知识种田耕地什么的,那也就算了。

但自己思考是没什么意义的,等到见面了,自然就清楚了。

同时书局出的《马经》什么的这个团体没有什么兴趣,但以《粮食》为名的月刊,不断总结掌握的农业技术,发明的农业工具,甚至一部分未来的农业展望,传播农业学府总结出的知识。

可以说,这些杂志算是凝结了农业学府知识的精华,对那些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来说,只要肯学习,多少能从这杂志上学到一二。

同时,通过这个月刊,书局便成为联系那些毕业学子的渠道,让这些人每一个月,能有那么一两天,能相互间聚一聚,重复认识认识。

“这次邀请二位来,是有事情想要拜托两位,希望两位能够协助在下一二!”

看在你是质子的份上,肯定会有人阻止你自杀,实在不行,你自己安排几个人去夺剑!”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在崖州雷州之类的地方建立一农社,并且还要发放每年的福利与《粮食》之类的各种杂志月刊,这就直接让成本飙升了起来。

然后被杜楚客安排到指定VIP包厢中,而李泰则在这里已经准备好了酒席等着了。

吕才见李泰这么说了,那自然也就闭嘴了,毕竟反正又不是他掏钱。

通过技术人员进行农业试验,然后把成果交给书局负责人进行传播,再然后让见到的农官进行本土化推广,最终再进行反馈,进行进一步改良。

很快的,冯智戴便给了杜楚客回信,确定了会去。

因为,自己刚刚到达,至少李世民肯定是派人盯着的。

开玩笑,虽然农业学府已经成熟,开始出货了,但自己依旧是缺少人手啊,这些可都是读过书的高科技人才,谁舍得乱丢。

因为惯性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团体,扎根在基层的团体。

说实话,冯智戴是真没有感觉自己跟李泰有任何的交情。

最重要得是,这种发福利的事情不可能是公事,从而走朝廷的渠道。

“这个办法不够好吗?我觉得岭南跟着长安相隔千里,越王影响不到吧!”冯盎道。

“既然如此,我就多谢上柱国慷慨!”李泰对冯盎道,“我们农业学府,准备安排一批人前往岭南,研究岭南的作物,到时候这批人还需要上柱国多多照应。”

这些知识,基本上只要上了农业学府的学子能看懂,有些选科墨科出身的,甚至能徒手按照上面的讲解捏出相应的工具来。

“原来是为了蔗糖啊!”冯智戴倒没想到李泰找自己的目的居然是为了蔗糖。

“这这这……这不太好吧!”冯智戴听到了冯盎的话弱弱道,真是太没节操了。

“看看越王给什么好处呗!”冯盎毫不客气。

从而让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落地的循环,而农社便是这整个体系的枢纽。

农社虽然在李泰的规划中是政治团体,但在初期规划中,却是个农业技术传播体系。

说实话,冯盎不认为李泰找自己是为了拉拢自己,这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儿子能警惕一点。

“上柱国,我所要的并不是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糖这种东西,是有成为军需的价值!”李泰看着冯盎道,“所以,我想要派人去研究甘蔗,增加甘蔗的产量,增加蔗糖的产量!”

“越王啊……”冯盎看着冯智戴,略带玩笑的说道,“这个越王不会是拉拢我夺嫡吧!”

“还请越王请言!”冯盎客气道,“只要能做到的,我们定然答应!”

“哦?”冯盎没想到,李泰居然是为了这件事情找自己,一时有些没有反应。

莫说同学,就算同校本身在这个时代就是最牢靠的关系之一。

“你在长安待蠢了啊!”冯盎狠狠的拍了一下冯智戴的脑袋,

“好处吃了,至于让我们干什么活,我们在岭南天高皇帝远的怕什么。

我查过典籍,发现这东西好像也只有岭南,甚至江南以南的地方可以生产。”

但不在那里设立一个农社是不现实的,因为李泰是准备在那里埋一个伏笔,不是把这一群人扔在崖州就不管了,然后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我让他们过去,主要还是为了研究种植作物,尤其对可以生产蔗糖的甘蔗十分的感兴趣。

所以每个月月刊到来的几天,相互之间的同学碰个面,一起专研专研新的粮食,甚至哪怕只是简单的说几句话,那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唐朝还短所以举不出例子,但想想大汉,汉和帝刘肇十二岁灭窦宪,汉灵帝刘宏十一岁收政权。

“安排过去吧!”李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一步不可能省的。”

当然,对李泰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自己能通过这些书局找到每一个的学员。

而长安到崖州,这么走一趟就算了,而且以后还需要经常跑,这成本可就高了去了。

几人相互的寒暄了几句,李泰便开门见山道,

而冯智戴带着冯盎才回到了府邸没有多久时间,杜楚客便派人来邀请冯智戴参观后天的马球比赛。

“不,您是在岭南了,但我在长安啊!您吃了好处,我害怕啊!”冯智戴道。

“高陵县丞杜楚客,邀请我参观马球比赛,期望带上亲属。”冯智戴道。

杨勇这个太子被杨广给灭了,李建成这个隐太子被李世民给杀了,多个越王杀太子又怎么了,允许李世民做初一,还不能让他的儿子过十五了。

而李泰从容开口道:“上柱国,卫尉少卿请上坐,这两位,杜县丞你们都见过了,这位是农业学府的吕才吕校长。”

毕竟岭南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人烟稀少,瘴气弥漫,蛇虫遍地,如果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土地,怕是会被人舍弃掉吧。

理由李泰都想好了,那就是当初你们以学府为荣,现在学府以你们为荣,好好为华夏复兴而努力,切莫辜负学校的培养。

冯盎倒是不担心李泰算计自己,因为岭南真不值得这些长安的家伙们去算计啊!

不过,至少现在这个农社还不是什么政治团体,而是技术团体。

“算了,既然是冲着我来的,那明天便去见见。”冯盎大手一挥毫不在意道。

李泰倒是解释说道:

消息什么的肯定是信使被迷路了收不到!”

“我去安排车马!后天去跟越王见面!”冯智戴表示,自己的老爹太不靠谱了。

冯智戴接到这份请帖的时候都有些发愣,自己跟高陵走得不算很近啊!

“发生了什么事情?”冯盎此刻看着冯智戴,有些不解的说道。

所以,冯智戴是真不知道因为蔗糖,他早就被李泰惦记上了,只不过这次正好冯盎来朝见李世民,所以让李泰想起了这件事,否则这件事应该是等到离开长安前才会去安排。

因为从岭南那边送来的蔗糖是交给了少府监的贡品,然后李世民再给了李泰。

如果成为了公事,那其他的政府单位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那就只能够自己掏钱。

“没事没事!”冯盎拍拍冯智戴的肩膀说道,“我的意思是说,越王这种天家血脉肯定是要脸的,但我们这蛮夷之地出来的人,偶尔不要脸一下,也吃不了大亏!”

“越王若是想要蔗糖的话,我让小儿每年进贡的时候给越王您十斤就是了!”冯盎倒从容道,知道了李泰的目的,冯盎表示,自己不慌,不就是糖嘛,这有什么嘛。

“谢谢您啊,亲爹!”冯智戴听到冯盎的话,苦笑回答。

这不是李泰能够控制的,而是等到了那一步,他们自己会跟儒家团体官员形成竞争关系。

“太子贤德,越王都还未及冠,怎可能夺嫡!”冯智戴听到冯盎的话,连忙说道。

“军需吗?!”听到了军需两字,冯盎的神色不由严肃了起来。

没说的时候冯盎还不觉得,顶多把这蔗糖当做是贡品来用,但现在李泰提到了,冯盎却是马上理解了。

因为这东西甜味,能带来热量,最重要的还是固体容易携带,甚至保质期只要保存的长就能储存下来,所以糖本身就拥有成为军需品的价值在。

而军需品就代表着朝廷肯定会加强与岭南之间的联系。

(本章完)

第150章 军乐师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507章 埋伏李世绩第485章 分封第14章 羽绒服与火炕第496章 抵达幽州第165章 坠马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360章 各显神通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70章 马周的奏章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326章 飞梭第45章 难民出现第68章 继续科考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373章 年节礼物第348章 宫里见闻第82章 李泰的请求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526章 高延寿的挣扎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390章 世家的底蕴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99章 杜如晦来访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437章 阴谋进行中第26章 建设商铺第542章 回长安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91章 量化百姓价值第29章 图书馆第127章 长乐来访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5章 李靖的拜访第364章 战争前的雪花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150章 军乐师第376章 草种计划的后续第518章 军功经济第245章 洛阳开发计划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347章 吐蕃的战略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战终结第99章 杜如晦来访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第57章 不能笑第207章 计划书第91章 量化百姓价值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55章 李靖的拜访第508章 李世绩的谋划第143章 邀请冯盎第129章 人力资源第119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第501章 降维打击的后勤体系第94章 制约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15章 冬日将近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15章 冬日将近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470章 光箭雨第167章 尽心国事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510章 李泰的提议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506章 世间良将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226章 锦衣卫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481章 步步推进第489章 各国的举动第349章 医舍的触动第185章 与李德謇的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