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

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

就在李泰意外了挖薛大鼎的墙脚,让薛仁贵进入到自己的锦衣卫,还没有高兴几天。

这时候的岑文本却已经回到长安,此刻的他却连自己家都来不及回,第一时间,却是向李世民汇报他在幽州的见闻,他必须要把自己的见闻,最快的汇报给李世民。

“景仁?今日这么急切吗,需要一回来便是过来回宫报告?”李世民听到岑文本来找自己汇报,不免略感几分茫然,他的确没想到,岑文本这般急切,那真是一天都等不了啊。

而在一旁的魏征听到了李世民的抱怨,却是对李世民道,“岑侍郎忠于职守乃陛下之福。”

李世民点点头,却也回过神来,开口对内侍道,“让岑景仁进来吧!”

很快的,岑文本来到李世民的面前,先是恭敬的行礼,然后看了看左右的侍女与内侍,倒没第一时间把自己手中的奏章交出去,毕竟在岑文本看来,这一件事不得不让自己谨慎啊!

“你们先行下去!”李世民便让周围伺候的宫女内侍离开,只留下了贴身的太监,以及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魏征,然后把目光看向岑文本道,“如此卿可是满意了!”

“臣请圣人御览臣在天津沧州两地的见闻!”岑文本说着便把手中书信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让自己的贴身太监王德把这奏章递到自己面前,然后便是一脸郑重的打开了奏章。

李世民看着岑文本这般严肃的态度,原本还以为李泰去幽州后胡作非为。

所以李世民心中多少有几分的准备,只当李泰还有不为自己所知的一面。

不过吕才麾下的那些农民,所掌握的掌控天赋是为了掌控各种农具,甚至还有牲畜。

他们在这些人种田的时候进行演奏,居然真给弄出了掌握天赋!”

吕才这种人肯定是不能杀的,要知道吕才编写的《二十四节气歌》都在京畿道上流传呢!

岑文本在旁边看着魏征的从容姿态倒有些理解,为什么这个老家伙每天在李世民的身边喷口水,但李世民就是没有舍得把魏征踹掉,因为这家伙是真能解决事情啊!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倒是一愣,倒略带着几分怀疑,道,“这计划真成熟了?”

先不说李泰自己弄出了天津城,并以天津城为契机,不论是对外开设了天津港口,对内建设了天津津口,可谓是完全打通了海内外的沟通,使得天津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毕竟对李世民而言,这计划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培养牛马,而是要让异族改变生活方式。

一直到李靖写到郑白渠之内的事情后,李世民皱起了眉头,抬起头,对李靖道,

“吕才以练兵之法在郑白渠内耕种田亩……”

因为后来者哪怕想要像吕才一样拥有把战部天赋改成乐曲,那少说也要类精神天赋起步。

正因为自己吃过当年的苦,面对同样优秀的李泰,自己不想这么处理。

但李泰就这么做到了。

因为当初自己就是因为太会打战了,结果太上皇想解除自己的兵权,闹出了玄武门之事。

“燕王当初提提出的《种子计划》,经过一年育种,两年实验,两年推广如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不论组织力,还是纪律性都比那些一个个独立的府兵靠谱太多了。

别得不多说,单单第一个足够宽广的耕种土地本身就很不容易了。

当然,这件事情对李世民来说,到底也是一时之间,难以下达决定,便让魏征与岑文本两人离开,并没有马上下令让李泰回来。

而事实却也证明了燕王提出的计划没有什么问题。

但李泰太能干了!

轻松用政治手腕把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给笼络了,这种事情自己想都不敢去想。

现在除了农业学府,除了郑白渠,其他人想要通过这种办法掌握战部天赋几乎不可能。”

这样跟不信任李泰有什么区别,这种事情李世民是不会去做的。

李世民则看李靖写的奏章,虽然也有什么贪官污吏什么的被写到里面去了,但李靖写得最多的却还是以军事的目光去写见闻。

真见了血,适应了战场环境,怕就是能成为在战场上嘎嘎乱杀的精锐了,

可以说,至少在岑文本的奏章中,李世民没有见到任何的折损之词,相反的每一次的落笔,多得都是对李泰的赞美,甚至遮掉了姓名,谁都不会怀疑这一份文章是岑文本写得。

“臣研究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足够宽广的耕种土地,能让五百人以上人员进行协同耕种。二就是农业学府的毕业的乐师了。

只不过,到了第二天,李靖这位总巡风使,主要负责的是京畿道的调查,而他见到岑文本去交了作业,那么自己也就是去找李世民报告去了。

岑文本的话到这里却已满头大汗,但即使如此,岑文本还是把这话说了出来。

毕竟自己连外姓武将都能信任,李泰有什么不可以信任的。

说实话,李靖去郑白渠考察那边粮食的生长势头,尤其是小麦要丰收了。

同时,李泰又加大了对幽州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的修缮幽州之内道路,建立众多的配套设施,让百姓们也能够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好处,使得幽州的民心大定。

“幽州上下,俱为一体……”李世民马上明白了岑文本这么一大段的话语,却最终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听到了这话,再回想刚才岑文本的文章,李世民明白了为什么整篇都是赞扬。

而没这能力,那还是乖乖做农业学府的弟子,抄写吕才反应过来的乐曲吧。

更大问题还是在这个幽州上下,俱为一体上,就连高季辅都没给自己信息啊!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不免思索了一下,倒的确觉得这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既如此,那这种方式能不能进行推广!?”李世民直接对李靖询道。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岑文本道,“幽州上下具是支持燕王的所作所为吗?”

说实话,就算是成为李泰的地盘那就成为李泰地盘,自己无所谓。

毕竟在种田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差过大,组织力没有办法很好的体现。

而且,吕才这件事情也明显不是吕才能够想出来的。

但吕才他乐曲演化的军团用来种田了,臣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事情,便写入到了里面。”

说实话,农业学府的这批农民,在李靖看来已经是合格士兵了,顶多就是没有见血而已。

所以推行这么重要的计划,又怎么能缺少了燕王作为助力呢!”

毕竟这个世界的基础制度是府兵制,每个府兵都是有田的,这就注定了华夏大陆,大大小小的土地至少在当前阶段都是那种自耕田的模式,每个人都有田,但每个人都不多。

单是需要一个吕才这种拥有类精神天赋进行改曲子的人,就足以把一大堆不拉不下脸来的音乐大家给卡死,甚至连开分校也做不到。

“景仁,你上奏之内尽是赞美之词,却又为何这般的小心,可是有什么问题?”

至少作为正统的音乐人,如果没有李泰授意,吕才是不可能把音乐跟种田联系在一起。

“掌控天赋,最上掌握四方恒宇,再次掌握自身体魄,最差才是掌握器具,我没想到,掌控天赋居然还有这一种的用法,用来种田?!”

至少这时候李世民没想废掉李承干,同样李世民更不想把李泰给囚禁起来当猪养一辈子。

李世民却有种茫然的感觉,自己应该是要教训吕才不务正业,还是应该要夸奖吕才居然开发出了战部天赋的新用法。

若真能投入实践,完成对异族的改造,李世民感觉自己必会名垂青史成为千古一帝。

毕竟李世民觉得,让李泰在幽州待上三年时间,等时间满了,再让李泰回来推行改造异族的计划,那想来也就差不多了。

“嗯?”李世民倒是没有想到,魏征在这时候居然插嘴了,这倒是让李世民意外。

“是!”岑文本咬牙道,“幽州世家具支持燕王所为,甚至燕王招募亲兵时,幽州大小世家多有嫡系子弟报名,燕王亲卫锦衣卫有一部分人便是幽州世家子。”

毕竟这群家伙,起步就拥有精锐天赋,哪怕平常是拿镰刀的,上了战场拿唐刀,至少有个精锐天赋保底啊。

“是什么军团天赋?”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话,倒对李靖直接询问道。

很是显然,这时候的魏征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

但实际上,整篇内容看下来,李泰在幽州干得很是不错,甚至好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但这样就让李世民很头疼了。

这时候,坐在一边的魏征看完李泰在幽州的表现,倒平静的对李世民道。

魏征神色严肃的说道,一脸推心置腹的样子。

这让自己怎么处理,好像都有几分不妥当啊!

“圣人,可曾记得燕王曾经提出的《种子计划》!”

同时这些百姓掌握战部天赋的过程,也是乐师自己掌握掌控天赋的过程,算是相互成就。

因为只有吕才有能力把战部天赋改造成乐曲,把这乐曲传授给相应的乐师进行奏乐。

李靖倒是对李世民道:“跟圣人的玄甲卫一样,都是掌控天赋。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把自己手中奏章交给魏征,然后有几分疑惑的看着岑文本说道。

“不论成熟不成熟,想来燕王是最了解的。既然已能在幽州进行一定程度的经营,那么这个计划至少有了去尝试的资格,至少这是个把燕王调度到朝廷来的好办法。”魏征说道。

至于第二点,那就更要命了,学音乐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自命不凡的艺术家,他们追求得是阳春白雪,而不是下里巴人,就更不要说吕才这种歌颂农民的歌曲了。

真正要面临这问题的是李承干,若李泰不服李承干,那大唐怕是会出大问题。

纵然是臣,怕也需要以六镜花的军阵想来才能加持上军阵,但吕才安排了一队乐科学子。

只是现在看起来不能让李泰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太久了那这地方真的成了李泰的地盘。

毕竟政治上的事情,他不为人先,不畏人后,过着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所以才选了第二个来交报告。

李靖看着李世民的样子,还以为李世民担心的是,吕才练兵造反,便道,

“吕才音律通神,有演化军团天赋之效,只不过相对于臣等将领,把军团天赋演练出来之后,作为自己的亲卫,以方便将来府兵聚集时进行征战。

结果农业学府的居然展现出了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技术来,看得李靖目瞪口呆。

李世民知道,李泰是不会反自己的,甚至怕是连这个念头也没有。

“……”李世民听到这话,忍不住的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说实话,李靖第一次看到这操作时,自己也想要进行普及,但现实是这东西真没想象中来得好普及。

“回圣人,臣未要弹劾燕王,但臣只是把臣的所见所闻记录。燕王英明,手腕绝世,幽州上下,俱为一体,所以臣恳请圣人能让燕王右迁朝廷任职!”

李世民倒是一点了解自己老爹李渊的苦楚了,嫡长子比次子差,而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从这些人掌握掌控天赋的娴熟程度来看,他们掌握起来连一年时间都没有。”

“臣也是见到后,感觉无比的震惊。

但自己也不可能让李泰把什么事情都在幽州做得好好的,然后因为岑文本的怀疑然后就把李泰给调走吧。

现在,战歌跟种田联系在一起,整个大唐怕也就只有青雀这家伙的脑袋会想出这点吧。

“青雀是时候回来了!”李世民知道,不能再让李泰再在幽州待下去了。

再待下去过个一两年,青雀怕是连兵都给自己练好了,说不定自己就去挑衅高句丽了!

“啊秋!”远在幽州的李泰,看着天天空炙热的太阳,喃喃道,

“这么大热的天,自己怎么感觉背脊上阵阵凉意呢?”

(本章完)

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72章 集装箱第135章 历史性的突破第80章 达成一致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230章 李世民很头疼第535章 钢铁冲车第1章 贞观蝗灾第433章 三个天赋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391章 结社率的野望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148章 乐谱第146章 挖墙脚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第398章 征讨高昌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252章 围城打援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3章 初见窦静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11章 李世民的无奈(今天一更)第136章 幽州的交换生第158章 张玄素的见闻第399章 桑布扎与辩机第128章 开启的郑白渠会议第1章 贞观蝗灾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482章 平静的高句丽(今天一更)第288章 医行走第167章 尽心国事第365章 我们才是最强的第256章 李靖的碾压第150章 军乐师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赋第40章 旱灾将临第165章 坠马第138章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第337章 廉租房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444章 儿子,时代变了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82章 李泰的请求第15章 冬日将近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492章 战争会议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计划》第346章 接收物资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43章 开会中第73章 李承乾的锋芒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360章 各显神通第280章 阎家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362章 爆发的松州之战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们第53章 捕鱼第548章 成为太子(大结局)第86章 心黑第513章 学府兵的未来方向第524章 交锋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297章 解读第181章 河东卫家第518章 军功经济第440章 各自谋划中第413章 薛延陀进击中(这个月接下来可能都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嘱托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521章 各自的应对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394章 松赞干布已到达战场第57章 不能笑第4章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275章 杜楚客到来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49章 孔雀的尝试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284章 自适应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