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头疼的李世民

第323章 头疼的李世民

袁客师带着卑路斯,有着杜楚客私人参军的名头,这一路倒也是畅通无阻。

尤其袁客师基本上居住的还是当地的农学社,自己也需要从农学社获得相应信息。

一路走来,一切对袁客师习以为常的事,但对卑路斯来说,看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卑路斯到底是来自萨珊王国的王子,而且是为了一个可能,就愿意赌上自己性命不惜跋山涉水来到了大唐前来求援的人。

说实话,他这般的觉悟,比较起玄奘去求取佛法也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就是,玄奘也许成功了,而他到底没有求来属于大唐的援军而已。

而这一件事,当他穿过西域诸国时,理智就告诉了他,想求得大唐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实在太艰难了。

因为大唐与萨珊间有着山川、沙漠、以及漫长得令人绝望的空间距离,更不要说路上形形色色犬牙交错的势力了。

大唐就算真想支援萨珊,但路上这些势力不清理干净,几乎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

但即使如此,卑路斯的心中却也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知道自己不如自己兄长般闪耀,但他要让他的父王知道,哪怕自己只是最平凡的人但也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萨珊尽可能的想办法去拯救。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从群臣中挑选了张玄素这个硬邦邦的臭石头去管教太子。

这让卑路斯却是有几分的坐立不安,更然卑路斯有几分的羞恼。

但这人忠直,看问题也有见解,最重要得是,作为李泰在御史系的头号大敌,在京城时弹劾李泰的奏章有一石,怕其中有八斗都是他写出来的。

袁客师丝毫没有把卑路斯放在心中,也不认为自己会去萨珊。

当初让杜正伦任免为太子府左庶子时,李世民便嘱咐过杜正伦:

“太子有足疾只是小事,但却好狎昵小人,以致没好名声,你要时时规劝。如果他不听教导,你就来告诉我。”

尤其有的事情,写好布置后,还详细些了这件事情的意义,希望下次翻阅日记时,不要自己因为利益而忘记自己做这一件事情的初心。

袁客师则出面把卑路斯送到鸿胪寺,让鸿胪寺的人关照,鸿胪寺与李泰多是亲善,有袁客师出面自然没有话说。

而青雀还巴不得世民多要点人安插在自己身边,像每次干活,都主动从世民这里要人。

因为整个国家上下都非常清楚,那种派援军到千里之外,为其他国家打一场抵抗性质的战争,会干这种事的要么是危及自身的唇亡齿寒,要么是令人胆颤的泼天利益。

所以李世民还是选择了以泄密罪名流放出去,思索了一下,原本打算丢到石州,但后来想了想,还是去交州啃甘蔗吧。

虽然从病症之中脱离,但长孙皇后到底不如当初那般的健康,每天都离不开药,脸色也比原来苍白了几分。

与之相比,青雀倒让自己感受得贴心多了。

像是自己的立政殿就有好些,像青雀身边从自己能从李世民处讨要来青雀的日记,就能知道世民在青雀极其亲近的人身边安插了人。

“愿圣火照亮您前进的道路,感谢您这一路对我的帮助。

李世民能怎么办,难道跟李承干说,这件事情就是自己命令得杜正伦,就是自己让他做间人来监视你太子府的,那自己还要不要脸了!

与之相比承干什么都端着,反而更像李建成!

毕竟丈夫在儿子身边安插人这是正常的事情,也许未必是处于监视,更多的还是关心。

你就不能学学那一片赤诚的李泰吗,真是越长大让自己越是放心啊。

更重要得是,你这杜正论连这么点事都担待不起,就算再有才华能力又有何用!

所以张玄素不论是能力还是品性上,李世民都是信任的。

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决绝,卑路斯来到了大唐。

只不过,李世民却没耐心召见外面的使臣,这时候的他正在处理杜正伦。

但很可惜,终归四百年时间过去,这般繁华王朝也到了终结,需不远万里来大唐求救。

袁客师与卑路斯告辞,便启程前往洛阳,而卑路斯则留下来耐心等待李世民召见自己。

只有萨珊从安息帝国覆灭,到阿尔达希尔在安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萨珊王朝,重新唤醒了波斯人的自尊心,成为当时那个时期二世纪四大帝国唯一维持了统一帝国。

或许是天生的自命不凡,又或者是天生的高人一等,但不知道为什么,当他看着大唐百姓生活的样子,却不自觉的的产生一种生而为人,我很惭愧的感觉。

至少在李世民看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承干跟着这些品德高尚之人身边,多少……总会长进的吧!

李世民想到李承干,对自己在他身边安排了人关心他,居然这般的反感不由叹了一口气。

如果这一场战争的对手,还是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顶尖势力,呵呵,怕是谁都要抖一抖。

萨珊很强,真的很强,同样作为二世纪的四大帝国之一的大汉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了整整三百年才被隋朝统一,大唐手中兴盛,当然大唐还算是幸运的。

他看到大唐的百姓用着自己看不懂的机器耕田,他看着大唐的城市没有那种城市大量排泄物堆积而产生的酸臭,他看着大唐的百姓个个都面色干净,甚至能喝上烧开的水。

甚至自己也相信,偶尔世民也会觉得青雀跟自己太像了,就好像大号带小号的感觉。

李世民感觉到烦恼,来到立政殿找长孙皇后散心,而长孙皇后也消瘦了几分。

而从河湟谷地到长安,袁客师这一路边走边停,慢慢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长安。

而安顿好卑路斯,袁客师便对卑路斯道,“卑路斯你先在鸿胪寺住下。

袁客师对这一幕倒是没有什么感触,毕竟在袁客师看来,一个小国王子过来华夏看了一看,有那么几分产生几分自卑的想法,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有机会前往萨珊,那就由我来好好的回报你!”卑路斯对袁客师行礼道。

杜正伦则是见规劝不了,便用李世民所说的话,拿出来吓唬太子。

至于贵霜,最后的绝唱嚈哒人被突厥当做踏上亚洲巅峰的踏板,那是踩得无比踏实。

袁客师说到这里,倒对卑路斯行礼道,“那再见了朋友,我明日便启程了。”

说实话,进入玉门,穿过沙洲,甚至到达兰州时,卑路斯只感觉来到大唐境内变得稳定不少以外,至少路上不再遇到什么马匪,倒也没有其他的感觉。

毕竟这一件事情是自己交杜正伦干得,只不过杜正伦干得不好,没有担当是他的错,但到底罪不至死。

又或者我李泰记得自己乃是大唐皇子,当为大唐崛起而奋斗。

卑路斯听到袁客师的话,脸上不由带着几分迷茫,但还是疑惑开口道:

一瞬间,原本还是太子左庶子的杜正伦,直接被李世民一脚踢出朝廷,基本贞观一朝是不太可能重用了,毕竟这件事说得重了是离间皇家情感,说得轻了那也是宫中泄密。

这种事情不论怎么看都是合情合理的啊,你什么事情都不让阿耶知道,你想干什么!

李世民想到这里不由感叹,为何承干越是长大,越是让自己头疼。

“是活力不是繁荣!”袁客师笑了笑道,“那是只有魏王才能带来的特殊能量!”

又或者父亲不知道是不是还在为国操劳,我虚快点长大,才能为父亲分担一二。

然后李世民尴尬了,李承干生气了,至于杜正伦自然里外做不成人了。

更重要得是,李泰偶尔也会在日记之中加上几句,母后的病情不知道如何,希望她能身体安康。

“承干对朕给他身边安插人手的事有几分的羞恼,不过如今太子妃临产,你与太子妃多走动走动,多多照顾太子妃才是。”

而长孙皇后却也没有多问,只是给李世民轻轻的按着太阳穴,帮他舒缓疲劳。

不过即使如此,李世民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有几分安宁,说实话李世民都不知道,若当初观音婢死了,那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他的日记虽然不是每天写,但至少隔三差五都会把自己所做得事情给写清楚。

简单的说,杜正伦的政治生涯基本上是完了,至少李世民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入朝了。

“长安不就是大唐的首都吗?难道大唐的其他地方,还能够比长安更繁荣吗?”

“你呀!我会去劝劝承干的!”长孙皇后到底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你为你国家求援,这事关国家大事,唯有圣人才能决定,你且耐心等待结果便是。

一会儿,李世民确实对着长孙皇后说道,

而我则要去洛阳参加洛水之弈,若你面见圣人后还有时间,你可以去洛阳看看。

……

但等到他遇到袁客师,跟着袁客师一路向着大唐国都过去时,他逐渐从原来的高傲,一点一点被大唐的生机勃勃所震撼。

这时候的罗马分裂成东西罗马,甚至没所谓的干预,怕这辈子都没有罗马帝国了。

我可以保证,那里绝对是整个大唐最有活力的地方!”

从最早的建立农业学府,到现在举行洛阳之弈,青雀哪里缺人了不是主动找世民要。

而李承干把李泰一脚踢出了长安,太子妃怀寻待产,自己又找到了人生真爱称心,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对自己身边时不时劝说的杜正伦又怎么会有好脸色。

但李泰要上位,那就必须要废了李承干,对长孙皇后来说,所谓嫡长子继承还真没孩子平安重要。

以她的见识与格局可以肯定,李承干上去,李泰与李治说不定还能活下来。

除了医行走组织,朝廷是真拿不出人来,甚至就算真培养出来了,这种人放到一些世家豪门之中不好吗,放到底层做医行走真是太奢侈了,也就青雀会这般去做。

简单的说,经过面对李承干的几分尴尬后,李世民到底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李世民看着白鹤陆陆续续从魏王府邸送出来的日记,又想着自己在李泰身边安插大大小小的人手,甚至李泰不论干什么事,都还主动向自己要人,这才是贴心的好儿子啊!

想来自古以来的最赤诚之人,当以青雀为最啊!

再转过头来看了看李承干,自己多嘱咐太子府左庶子几句把你平日的作为报告给自己。

毕竟整个大唐如果头号谏臣是魏征,那么下一个就是这张玄素了。

即使如此,当初查证李泰在冬日时有没有虐待民众,他还是如实禀报,还了李泰清白。

但用李世民来吓李承干,一次两次还行,但李承干被吓唬得次数多了,受不了就直接上奏,把这件事情给揭开来了。

来到了立政殿,李世民倒是娴熟的靠在座椅上,暴露出了他的疲劳与脆弱。

卑路斯原本是萨珊的王子,他的天性中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但不论怎么说,正因为青雀这种既能干又摆烂的态度,让世民对于青雀那不是叫放心,那是叫推心置腹。

当然,把杜正伦的事情处理好,就必须要换一个太子府少詹事。

可真是拳打罗马,脚踢安息,甚至跟北魏还有比较友善的来往,是世界的绝对霸主。

在这本的日记中,除了青雀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让自己一览无余。

但李泰上去了,李承干活着就是个天然的政治风险,所以李承干必死。

而长孙皇后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几个孩子都能在皇家旋涡中活下来而已。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在自己的按摩之下进入了梦乡,倒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不论怎么样,李世民还在,自己还在,只要自己有耐心,终归能好好维持他们间的关系,想来承干到底还是能慢慢塑正的。

(本章完)

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506章 世间良将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54章 将变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81章 大丰收第238章 吐谷浑来袭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154章 耻度第163章 三个人选第531章 辽难运河第285章 你说了,我便相信第280章 阎家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410章 张玄素被刺第524章 交锋第16章 郑凤炽第264章 机会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97章 发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138章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机会第260章 李泰的决定第504章 高句丽的应对第246章 进步神速第228章 回来的岑文本第298章 跪下第56章 玩真的第413章 薛延陀进击中(这个月接下来可能都第378章 新的标杆第259章 向李靖请教第401章 吓死了第23章 汇聚学府第211章 传信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484章 占城稻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512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325章 毛纺织第53章 捕鱼第464章 为大唐崛起而奋斗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479章 亲自动手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295章 自适应的发展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266章 河湟谷地的规划第48章 尽兴而归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427章 看不懂局势了第474章 令人绝望第441章 党仁弘案件第54章 百年计划的推手第118章 与潘师正论道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154章 耻度第63章 阻击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76章 流外官第489章 各国的举动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527章 战争的终结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360章 各显神通第94章 制约第408章 与李世民的见面(今天一更)第90章 方便之门第309章 破碎的计划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315章 钢铁城第343章 大唐的棋圣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务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210章 粮食入河南第162章 巡查体系第367章 大非川之战第226章 锦衣卫第330章 寺庙第476章 进击的吐蕃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408章 与李世民的见面(今天一更)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觉悟第172章 刘神威归来第512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33章 狂热的追星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346章 接收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