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

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

“葱虽然成不了主菜,是非常常见的佐料,但君臣佐使,谁又能缺了谁呢!”李泰说道。

实际以现在大唐千万级别的人口,若说靠葱创造出百万贯以上的产业不太现实,但只让几个荥阳周边的郡县,靠这葱过上不错生活,也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荥阳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

只要华夏的政治还是以长安洛阳为核心的东西对峙模式,那荥阳这地方就衰弱不了。

因为整个大运河都是要先汇聚到荥阳,然后再从荥阳到洛阳,这荥阳地理位置的意义,自然是可想而知。

说实话,荥阳在唐以后的地位越来越低,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华夏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宋朝后,基本上也就只剩下南北对峙了,而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又修建了新的京杭大运河,那这荥阳自然没什么特殊意义,也就只能成为黄河边上的一普通城市了。

李泰一行人吃好了饭,便离开酒楼便向农学社过去,走到了门口,这农学社中传来了朗朗读书声,读得是《千字文》。

李泰弄出来的农学社,多少兼职着启迪穷苦百姓家蒙学的义务。

主要也是以《千字文》为主,只不过李泰表示必须要让文科学子多弄出一些故事读物,作为《千字文》的配套启蒙读物,并且这些故事读物多多跟农业有关。

“那就说说差的地方!”李泰看着孙三倒是道,“别废话,基层干活,哪有不困难的!”

毕竟整个农学社也就三五个人,这样的话,自然也就变成了谁给钱多,先去谁那里。

“所以,我们这农学社,倒也不知不觉,已经养起了四个孩子了,都是女孩子。”

这种事情在长安见多了。”李泰不由唏嘘的说道。

相反这些人虽然敏感但也坚强,尤其孔雀的织布行业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的熟练女工也越来越多,她们长大了也不用怕没工作。

李泰想道这里不由向孙三看了过去,开口道:“除了人手不够呢,还有别得吗?”

“我记得,每一个农学社都会有三至少三名农业学府的学员吧。”李泰看着孙三说道,“说起来,今日进来倒是只见到了你?!其他几人呢?”

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学府的人被逼得每次必须要跟着租借耕牛的人一起去耕地,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自己的耕牛不会被别人滥用。

自己那种以女工为主题的纺织工厂,实际上在跟这样的家庭抢夺生产力。

“这样以后再出租耕牛,那些小田亩怕是很难租用到我们的耕牛,相反那些有连成片耕田的村中大户,会优先享受到我们农学社的耕牛。”李泰理解的点头道。

对比起耕田成碎片化的小农小户,那些有田的大户不但人对自己等人更加的亲切,而且工作起来也容易多了。

你们只要确保租用出去的耕牛能够安然无恙的回来,否则让租借的村长赔钱。

但对农学社的人来说,他们是需要对所有的耕牛负责的。

“这还算好的,有个村子的百姓,把耕牛租借过去,然后在我们不知道时不知道转借了几手,等我们找过去时,这耕牛已到一个村霸的手里。

“祭酒!”孙三听到了李泰这般喊着自己的名字,倒是感觉一股热流,涌上大脑。

说实话,李泰虽然有开青楼,但却也不是把自己培养出来的孤女送到青楼里面去,而是让他们去医舍成为女医者或者被孔雀打发的去织女。

“诺!”听到李泰的命令,孙三也不敢有太多耽搁,便坐了下来小心陪着。

不过,很快孙三便注意到有人来到了这农学社,这让孙三略带着几分疑惑。

“你把她们的资料都填写详细吧,发给洛阳之后,孔雀会来处理这些事情的!”李泰挥挥手道,“若你没什么问题,倒是我有问题了,这个东西你认识吗?”

而加了人的话,那么原本较为低廉的耕牛租借,自然就便得贵起来。

李泰道,“我知道这样有些不近人情,但我们没必要让他们的亲生父母伤害他们两次,这算我们所能够给她们做到的最好保护了。”

“魏王……”孙三听到李泰的话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无奈的点点头。

等到女娃长大了,就会过来要回去,说是自己亲生的,然后去认亲,然后转手就卖了当地的青楼!

李泰不由叹了一口气,说实话,很多东西明明自己一开始设计出来,是打算为底层谋福利的,但事物发展下,现实会把这些不合时宜的东西给淘汰掉的。

“……”孙三面的嘴角不有抽搐了一下,差点忘记了,这位爷才是大唐最有钱的主。

“诺!”孙三也马上给李泰找了位子,还用袖口擦了擦深怕上面有什么不干净。

“看起来,你们应该出过了什么事,所以必须要有人看着才能租赁!”李泰若有所思。

孙三不由道,“这以后,我们也不敢随便乱借了,每次耕牛出租出去都要有人去守着。”

这些孩子们便拿出自带土碗,高高兴兴向食堂跑过去,对他们而言吃饭是最喜欢的事了。

“魏王您好记性,如同您所说,我被分配到农业学府后,就一直干到现在。”孙三道。

而是人们对于非自己的公共用品,肯定不会用心维护,所以租借耕牛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样的原因。

“就是开设蒙学后,因为我们农学社会给上学的小孩吃一餐午饭,所以周围的百姓都会把孩子塞过来,另外也会有些活不下去的人家,把孩子偷偷塞过来。”孙三说道。

说实话,自己想要农学社真正的扎根到基层,但现实却是真做不到啊。

李泰听到孙三的话,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说实话,这并不是说什么穷得人天然就有劣根性,所以他们并不值得得到帮助。

“这些孩子,有的也许是真的养不起来,但也有的只是百姓单纯的见农学社会养人,所以故意把女孩丢在农学社。

别说是死了,哪怕过年时过来称重发现牛瘦了,那至少也要写上一万字检讨书的。

哪怕大唐未来灭了,但是汉文化不要被困在东亚一域,不说主导世界,但至少成为亚洲主导总归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是自己的目标。

“都好都好,这日子还有什么不够好的!”孙三倒是说道,倒也没有讲什么困难。

“魏什么魏,叫祭酒!孙三!”李泰看着孙三道。

李泰说着便拿出用纸张包起来的柿饼询问道。

因为李泰所说的人,简直超出了他对人性恶的想象。

但我们如果没派人看着,那些租借过去的人根本就不珍惜耕牛,让牛往死里干活,根本不管牛干这么多活受不受得了,若牛慢了下来,还拿鞭子抽。

“已进入到二月,前来租牛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都带着牛群出去了!”孙三叹息道。

因为只要进入工业化,或者进行利益的追逐,那这些女人必然会把大量时间放到工作上。

这就让不缺钱的大户,更能够享受到农业学府的学员与耕牛带来的好处,至于那些小农小户就没办法了。

而李泰则道,“你来荥阳,至少有五年了吧?我记得你是贞观八年毕业的。”

说实话,对这些孤女,李泰倒也没有太大的歧视。

随着读书读完,农学社里面的年青先生敲响了钟。

李泰说道这里,也不由感觉到了几分无奈。

“柿饼?”孙三看着柿饼倒是带着几分的意外道,

而孙三看着孩子们离开,脸上倒也流露出几分欣慰,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课件了。

“你也坐着,我们就聊聊天,不会吃了你的!”李泰看着孙三说道。

“在长安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只不过那家青楼也是我开的而已!”李泰感叹道。

“这未免太过分了!”白鹤听到孙三的这话不由皱起了眉头。

等到全部都做完了,这才让李泰给坐下来,至于他自己,则兢兢战战的实在不敢坐下。

“嗯!”孙三点点头说道:“启禀魏王,一开始我们自己也出身普通百姓,把牛租用给当地百姓也乐意。

因为牛不是他们的,只要干完他们的活就好了,下个人用不用跟他有什么关系。

因为封建时代经济的组成说到底是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又是男耕女织所组成的家庭成为最小的经济单位。

孙三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愣愣,想要拒绝,但看着李泰的目光明白自己拒绝不了。

当时为了拿回耕牛引起械斗,还是官兵过来,甚至荥阳郑氏出面,才把这耕牛给夺回来!”

毕竟女工这种东西,实际上并不好招募。

再看向李泰,顿时恍然说道:“魏……魏……”

“就是这样的。”孙三点点头说道,“现在每次到了年初,那时间就是排得满满的,就算是一些人家我们也知道他们需要帮助,但那些大户给钱了,我们总不能放下来吧!”

“这东西荥阳这里有很多,大王也喜欢吃吗?我这就去拿!”

“这样的话,你们人手再多也是不够的!”李泰摇头说道,“明年的话,你让当地的村长出面跟你们签订契约。

孙三听到李泰的话,只能憨憨的笑了笑道,“要说困难也有,就是人手有些不够!”

尽量把多数的耕牛一次性的承包出去,至于耕牛出租出去之后怎么分,你们不用管。

“不,不会有这么没人性的母亲吧!”孙三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张了张嘴巴,却有几分难以置信。

“所以农学社对于孤女的态度,就是采取异地收养。

那她们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就短了,如果自己有什么需要追赶的目标,那自然是要把人当做矿用,报废了也就报废了,反正收割一批还有一批。

也就只能到达村级别而已,想再沉淀到跟村中的每一户一对一的对接,出于现实的考虑到底还是做不到啊!

或者说以农学社的组织力,到达这种程度,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要更深入,自己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才行。

但现在的大唐只要正常发展就能做到的世界第一,自己需要得也不是有生之年完成大唐社会的工业化,而只是释放大唐的生产力,以及想办法扩张大唐的影响力,完成大唐的分封制度。

只不过这个时代青楼往往成为了小女孩最终的流向地,那些最终留到了青楼的女孩,李泰顶多给她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而已。

李泰知道,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做法,那就是逼得这些小农经济家家破产,然后让他们去打工才是正确的。

“莫要行这些虚礼,我们找个地方坐坐,也顺路跟着你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刚刚想要给李泰行礼,李泰倒阻止了孙三,然后道:

所以,李泰没想逼迫这些织女的意思,只是不断提升这些女工的知识与技能,想办法提升她们的生产力,让她们对未来有选择的机会。

而一般农忙时节,耕牛疲惫也是常态,我们一不注意,耕牛就会出现死亡!”

至于他们要不要寻找自己的亲人,那就等到他们长大之后,自己去做决定!”

从农业产品种类,节气变化,比较著名的农学人物等,总之,你们给我编一些积极向上的农学故事。

但自己却小心的维持纺织工厂的规模,哪怕自己慢慢的培养各种孤女,也不愿逼得这些家庭破碎,从而引发社会面不必要的动乱。

“这些孩子不能在本地养着!”李泰思索道:“送到洛阳来把,你这里不方便寄养。”

至于具体分配的事情你们不用管,交给他们村长去解决,到时候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人,靠着你们的脸面,倒也应该能偶尔帮助一两家,但多了就别想了,你们管不过来!”

他打量了一下领头的李泰,仿佛有点印象但想不起来,但目光放到白鹤身上时,不由打量几眼道:“白鹤娘子?!”

“嗯!”李泰点头道,“荥阳这边怎么样,有什么好的地方,什么不好的地方?”

“不用了,我们吃够了来的!”李泰摇摇头说道,

“以后说不定会派遣一支研究者团队过来专门研究柿子,到时候你来协助他们。

等我回洛阳后会给你拨款,你到时候准备起来!”

“好好好,还请大王放心。孙三一定把这一件事给办妥了。”孙三连连点头道。

(本章完)

第478章 启动高句丽的计划(今天一更,不用第428章 受伤的人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0章 战争将起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第505章 新神农第10章 两文钱第133章 意外的收获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51章 李泰的准备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务第188章 兴修运河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443章 口无遮拦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1章 贞观蝗灾第268章 高原反应第519章 李淳风的推荐(今天一更)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178章 杜楚客的专权第543章 商议兵制第421章 茶叶之利第143章 邀请冯盎第485章 分封第106章 女子织造学府第368章 心态崩了第297章 解读第167章 尽心国事第366章 吐蕃的实力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299章 病来如山倒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第463章 惩处余党(今天一更)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464章 为大唐崛起而奋斗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7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535章 钢铁冲车第408章 与李世民的见面(今天一更)第484章 占城稻第131章 再见长乐第541章 徭役们的福利第340章 李泰的快乐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第46章 收钱一贯第122章 马球场的见闻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59章 棉布第438章 危险的西域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45章 难民出现第447章 交好李治第206章 秉烛夜谈第473章 铜墙铁壁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101章 拿错剧本了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294章 面见李靖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482章 平静的高句丽(今天一更)第71章 漕运税收第130章 教化异族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第150章 军乐师第375章 展现君主天赋第56章 玩真的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381章 广州的发展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86章 心黑第281章 阎家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260章 李泰的决定第324章 飞行的热气球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针尖麦芒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277章 被发现了第489章 各国的举动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82章 巨舰抵达(阳了)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534章 风雪前的准备(继续一更中)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284章 自适应的妙用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第540章 隐藏在计划之下的计划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147章 乐圣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111章 拉拢鸿胪寺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431章 筹谋建设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