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征讨高昌

第398章 征讨高昌

唐俭在李泰的协助下,开始有序的对整个大唐人口进行全面普查,推进得相当顺利。

李世民对李泰能识大体,没把他一手打造的农业学府体系当做自己的私产,在国家需要时没遮遮掩掩,反而很配合的这点还是非常满意的。

只不过,李世民的好心情只是持续了一会儿。

因为高昌那边终于回信了,高昌王文泰面对着李世民的诏书,居然称病不来朝见。

这就对李世民来说,就或多或少有点给脸不要脸了,简直就是给自己狠狠打了一巴掌啊!

李世民沉声说道:“高昌王曲文泰跋扈骄横,不识天数,如今更是要欺瞒朕,看来我们大唐需得在西域重立威望,以承秦汉之志!”

“臣愿为班超,协助圣人扫清西域魑魅魍魉!”侯君集见到有战打了,不由两眼放光。

上一次与吐蕃交手,对侯君集来说,实在不尽兴,尤其威风全部都让王玄策给抢走了。

现在高昌的鞠文泰跳出来,至少对侯君集来说,总算轮到自己去刷战绩了。

李世民看着侯君集点点头,他对侯君集的实力,还是相信的。

然后把目光投向了房玄龄,毕竟这次可以说是劳师远征,对后勤是相当大的考验。

禄东赞很快便回来了,脸色不由带着几分严肃,道:

突出得就是跟别人交手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不这样的话,李泰是本能的不放心。

或许没有想到,怎么自己一直认为是忠臣的你,也开始替太子说话了。

只不过,李承干不学好啊,反而有几分越长越偏了。

而禄东赞却是摇摇头说道,“如果换了其他的人,那我还未必有着把握。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点头道:“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西海州都督王玄策为西海总管,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

就上次李承干的表现,不能说李承干有什么错,但也没表现出什么决定性的军事能力。

不论怎么说,虽然李承干是太子,更是自己的嫡长子,但这不是还有李泰这个替代品嘛。

不论是人员训练,后勤保障,甚至甲胄兵器,李泰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做好准备。

不过,想想李承干近来的表现,别人不敢多说,张玄素那是真的非常操心。

说实话,禄东赞在语言学上的天赋,还是相当不错的,汉语掌握得很不错了。

而桑布扎在印度的佛教,印度教,甚至婆罗门教混了一圈,自己的舌头还好好的,足以见识到桑布扎的实力。

虽然这一次征讨得是西域,但距离完全不能阻拦将士们的踊跃热情。

就算当初埋伏吐谷浑的丧家之犬,都恨不得选择最优越的地形,哪怕没有自己制造也给制造一个。

大唐显然想借助这次的机会,彰显大唐的权柄,把大唐在西域丢掉的权威重新拿回来。

“这些唐人看起来十分的兴奋,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

虽然在桑布扎活着并没见到自己收获的成果,但无可否认,正是桑布扎这样的人存在,佛教才会有机会在吐蕃落地生根,甚至在未来干掉了本教成为了国教。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玄奘了,他也在印度转悠了一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辩论,但最后舌头也还好好的回大唐了,这说明玄奘也没输过的,舌头就是最好的证明。

桑布扎听到禄东赞清晰而理智的话语,神色却是变得郑重得多了。

如果是吃热食时用烧开来的水冲一冲那就是一碗很不错的热汤,就算紧急点就着凉水,这些东西也不是吃不下去。

“侯君集,被我阻拦在了东女国的家伙!”禄东赞听到桑布扎的话平静道。

“我们吐蕃也终究有一天,也会变得如同大唐这般的强盛的!”

仅这点,李泰在战场上不说有多么的出色,但至少也算得上是良将了。

但这些从这种神仙局中出来的高手,任何一个来到大唐的佛家环境中,那都是鱼塘炸鱼。

“既然伱已经有所决定了,那么我就不多说了!”

桑布扎看着大唐,一路走来,他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大唐的繁华,以及吐蕃的落后。

尤其是一路来到长安时,桑布扎能清晰感受到吐蕃与大唐的差距,至少此刻吐蕃的首都,就算是连陇右道里的秦州都未必能够比得上。

毕竟跟一身硬得能做铠甲的锅盔来说要好很多了。

而李泰虽然也没展露出比较直接的军事天赋,但经过李靖的提醒,李世民再看李泰也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再看看李泰挑选的王玄策,当天与吐蕃交手,当天就结束了战争,突出一个简单干脆。

说实话,房玄龄不得不承认,魏王研究出来的茶叶加肉干,虽然费钱了亿点点,但真到战争时,这东西不论储备,还是运输,都相当方便。

而很快,大唐开始征兵去打高昌鞠文泰的消息,从长安开始传播出来,一名名府兵怀着自己能去大发一笔的心思便去做好准备,开始踊跃报名。

“是高昌王鞠文泰违逆了唐皇,所以唐皇下令带兵讨伐西域。”

毕竟很多的将领连谨慎两个字都未必能够做到啊。

但现在已到了吐蕃最危险的时候,至少松赞干布认为,自己需要向大唐学习让吐蕃成长。

“这怕只是借口!”桑布扎听了后摇头道,

“我大唐军需充足,虽然此行有七千里,但大军出玉门关前有仓储补给,出玉门关之后,则可以带上茶叶与鸡肉,纵然出现断粮,有这些东西在,至少能坚持半个月时间。”

自己就想看看承干还能怎么样刷破自己所认识的下限来。

需得把高昌国王给送到我大唐来,朕说了他要奉诏而来,那他就必须奉诏而来!”

说实话,这社会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在摆烂的时代,一个组织往往发挥的并不是一个组织的上限,而是一个组织的下限。

正如此,哪怕西哪个是桑布扎这样的人物也被派遣到大唐过来学习,毕竟以桑布扎对语言的掌握力,实在是太合适了。

“嗯!”桑布扎并不反对禄东赞的话,反而很认真的对禄东赞道,

桑布扎想要成为一代高僧,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他本身就是一代高僧。

不过,真正让李世民看中的还是李泰那一种未雨绸缪般主动做好各种军事准备的能力。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泰直接在战场上的表现,那是谨慎又谨慎。

很多准备至少在李世民看来是没必要的,但李泰也都能够一一的想到,并且把准备做好。

总而言之,桑布扎若搞外交,或者在某个政治体内搞人际关系,能很好的起到润滑剂作用,减少组织内部的摩擦,让整体实力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在语言学的天赋上,至少整个吐蕃,没有谁是桑布扎的对手。

“且先放一放吧!”李世民挥了挥手,表示这次就不让李承干做监军了。

而桑布扎便是这样纯粹的人,他曾经游历印度地区的佛寺,学习佛法后,回归自己的国家编撰拥有佛学智慧的蒙学书籍,以给自己家乡的吐蕃人开智之用。

所以,李世民虽然还逼迫李承干学好,但也不是那么的逼迫他了,要是这儿子真废了,那自己也不是没有第二考虑对象啊!

而随着李世民这么稍稍一放,李承干就更肆无忌惮了,反而让李世民更失望。

说实话,桑布扎感觉对比起吐蕃那受尽了本教打压的地区,大唐这对佛教的环境,让桑布扎看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佛家所谓西方极乐,想来也不过如此。

“臣遵旨!”侯君集听到李世民的话,马上便兴致勃勃的应答下来。

这些府兵们想要升官发财的道路从来不多,如今好不容易能有一次,怎么能放过了。

比如医疗营虽然自古以来有战场救治,但谁又真正独立将其成为兵种,但青雀去做了。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看向自己的目光,也只能站出来恭敬道:

“我去问一问!”禄东赞思索着对桑布扎道,跑到人群中询问。

总而言之,青雀总是能未雨绸缪,哪怕战争降临也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好秩序。

“那么你呢?”禄东赞听到桑布扎的话,倒是略带着几分郑重的说道。

“那你还敢跟着他一起去?!”桑布扎听到禄东赞的话,不由愣了愣。

“领军的人是谁,你打听清楚了吗?”桑布扎听到禄东赞的话不由问道。

“大唐占据了青藏高原,拥有了居高临下俯视西域的资格。

但侯君集的话,实际上是个挺傲气的家伙,他要得是把我堂堂正正的击败,而不是用阴诡手段将我处死。

“这次太子是否为大军监军!”岑文本站出来对李世民问道。

两相对比之下,就算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李承干好像没继承自己的军事天赋啊!

“正如此,我们今天才会来到了长安,长安的繁华真的璀璨的令人张不开眼啊!”

如果一两年前,李世民还想要扶持一下李承干,希望李承干能争一口气。

这种铁疙瘩,自己那是想都不敢去想,但现在看着一个个铁疙瘩,不自觉的笑开了花。

这时候吐蕃的使者,经过千难万阻,爬过千山万水,总算千里迢迢的来到长安。

李世民听到岑文本的话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岑文本。

桑布扎自信,自己就靠着堂堂正正的辩论佛法,绝对能获得一个佛教大家的地位。

高昌王鞠文泰只不过是一个靶子而已,而且他还自己跳了出来!”

禄东赞对桑布扎进行安慰,哪怕被大唐重锤了,也不能改变禄东赞的拳拳爱国之心。

“桑布扎,既然这次大唐要征讨高昌,我想要借助这个机会跟随唐军一起行动。”禄东赞对桑布扎道,“至少亲自跟着唐军走一趟,我才知道在军事上怎么改进!”

对底层士卒来说,大唐打到现在就没有输过的,这次只不过去西边打而已。

但随着李承干越大,有了乖乖干活的李泰做对比,李世民反而是选择了放弃。

但这样的差距会让有的人痛恨自己出身在贫穷的国度,但对有的人来说,却会想办法改变自己出生地的野蛮,亲手把自己的家乡送入文明。

桑布扎做出了论断,神色却也变得几分的严肃,不由感叹道:“大唐越来越强了!”

“我应该会先去跟朝廷的官方打声招呼,然后去长安的某一座寺庙挂单,做个传播佛法之人!”桑布扎做出拈花印道,“不过佛陀西来,传播无上法门,交流大唐文华而已。”

至于正面交手,李世民相信侯君集的实力,肯定能把西域的魑魅魍魉给扫荡干净。

所以润滑剂存在时,能很好的提升组织的下限,所以桑布扎对吐蕃的作用自然可想而知。

毕竟禄东赞是吐蕃的人杰,桑布扎从来不认为禄东赞比大唐的人杰要差,只不过吐蕃的底蕴实在是太薄,支撑不起禄东赞这样的人杰。

说到底这是唐国的大将啊,这点气量还是有的,而且我跟着他也最能学到东西!”

说实话,桑布扎去询问更好的,因为桑布扎自身天赋能力的原因,既能给人一种庄严宝象的权威信赖,又有一种和蔼可亲的亲近仁慈。

当然比不了桑布扎,桑布扎那是从青藏高原下来,那是一路的学习,一路的成长,别管是什么言语,对于桑布扎来说都能够很快就学得非常的地道。

青雀构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医疗体系,又或者浑身套着钢铁的重步兵。

没办法,在印度那边辩论佛经是有一种割舌礼的,简单的说就是你辩论佛经辩论输了,那就是要被割掉舌头的。

他们那边是真的在用命去传承自己宗教的教义,一个宗教若是落败,说不定直接就再也传不了教了。

而有着高僧的身份,哪怕他是一个吐蕃人,但如果只是想要来卷抄书籍什么的,行动起来也会方便得多。

桑布扎想要各种不涉及家学的各种书籍,寺庙里面的僧人基本上都会为桑布扎搞定。

甚至官方尤其礼部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后,说不定还会给与桑布扎帮助。

毕竟华夏对喜欢学习自己文华的异族,都是很友好的。

(本章完)

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123章 人口承载极限第289章 青海生风波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辅潜伏中第24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9章 与窦静的合作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16章 佛家律宗第174章 画大饼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88章 长孙无忌的敏锐第537章 高句丽灭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06章 李春第448章 李承乾的布置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5章 行刺第547章 春风化雨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336章 博彩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345章 点金术的力量第181章 河东卫家第449章 考成法第169章 顺水推舟第545章 继续军议中第206章 秉烛夜谈第16章 郑凤炽第349章 医舍的触动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115章 文科的用法第521章 各自的应对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140章 与房玄龄的交易第333章 吐蕃的到来第11章 煤炭与饲料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务第385章 与高季辅的会面第110章 李泰的小实验第62章 突袭第31章 火种计划第248章 许敬宗的手腕第509章 反向伏击第155章 学员入岭南第53章 捕鱼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19章 制作手套第513章 学府兵的未来方向第70章 马周的奏章第434章 六镜花·传承第75章 分校第175章 晒盐法第516章 正面的碰撞第363章 吐蕃的韧性第274章 魏征的建议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专业画大饼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90章 方便之门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235章 李世民的询问第123章 人口承载极限第277章 被发现了第306章 李春第305章 魏王的老师第176章 被腐蚀的苏定方第411章 李世民的无奈(今天一更)第506章 世间良将第322章 萨珊来客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46章 收钱一贯第206章 秉烛夜谈第117章 邯郸学步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92章 战争会议第225章 毕业学生的分配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226章 锦衣卫第173章 封燕王第514章 被劫掠的辽东城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513章 学府兵的未来方向第298章 跪下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48章 尽兴而归第484章 占城稻第383章 冯盎的抉择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60章 意外的麻烦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94章 制约第418章 警告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