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覆灭高昌

第402章 覆灭高昌

曲智盛焦急在宫殿中走来走去,目光看着自己面前的医者,很关心的问道:

“医者,我的父亲,情况怎么样。还能不能活,哪怕只留下一口气就好!”

医者很同情的看了一样曲智盛,无奈摇头道,“老朽尽力了!”

曲智盛忍不住的扑到曲文泰身上,嚎啕大哭,“父王啊父王,你怎么能死啊!父王!”

曲智盛这无比悲催的哭喊声,让人听到后着实是闻者伤心,听着落泪啊!

谁都相信曲智盛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哭泣,因为大唐军队就已经到达碛口,再过一段时间,怕就要来到了高昌城下了。

这个时候最不希望曲文泰死得,怕就是曲智盛了。

就在这时候,他的亲弟弟曲智湛带着高昌的大臣在外面等着。

等到医者确定自己的父亲咽气,第一时间冲出来,便抱着自己老哥的大腿痛哭道,

“兄长,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父亲蒙难,您可一定要坚持下去带领高昌渡过此次危难。

臣弟,拜见王兄!”

不过,在这样的劫掠盛宴中,倒有两支军队没加入这饕餮狂欢中。

但只要这些士卒三年驻守青海的任务结束,他们退回原籍,那李泰就会主动断了联系。

我麾下学府兵多年以来受典籍熏陶,也只在军令下勉强遏制心中的贪念。

而更不要说,更有着唐军的精锐,能依靠着军纪抵挡住劫掠的诱惑,恪守自身。

而侯君集知道王玄策与阿史那杜尔两人的军队没参与到一起洗劫高昌城,不由撇撇嘴,

毕竟在大唐,被征召过来讨伐异族,不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发财。

“吐蕃想要强大,必须要进行军事改革,否则现在的高昌,未必不会成为明天吐蕃啊!”

这位异族统帅见到王玄策,也是恭敬的先行礼说道:“阿史那社尔见过王总管。”

但问题是高昌面对着唐军连说十天都撑不过去,那自己去救援有什么意义。

禄东赞此刻看着依旧还在燃烧的高昌城,心中所想得是。

如果将领是个强调军纪为人清廉的人,那士卒就算看着面前的家伙们去抢钱,但只要王玄策没有下令,那他们就不能够动,否则违反了军纪,就会被一脚踢出军队去。

说实话,经历了一起看着其余的军队在高昌城之中发泄着内心的暴虐,再看看自己两人的军队在高昌城之外秋毫无犯。

他们就只是为了打胜仗后,能从敌人手中获取财富而已。

“王总管,夸赞了!”阿史那社尔看着王玄策,解释道:

“只不过我等奉旨讨伐异族,却没有奉旨劫掠高昌,所以无胆劫掠而已。

“该不会是高昌国,为了认错,直接把自己的国王给绞杀了,让我们没了出兵借口吧!”

不过王玄策转过身来,却没想到异族中,居然也有支部队,居然没参与到大唐对高昌的洗劫。

王玄策听到阿史那杜尔的话,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我正是束缚了麾下劫掠高昌的想法,才知道此事之困难。

说实话,这些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是天天受着忠君爱国,遵守军纪之类的课程洗礼。

高昌这种唐军没来各种跳,唐军来了直接把自己国王弄死让对方没有出兵理由,从而增加己方凝聚力的操作,着实是刷新了唐军将领的三观。

而田城这一座小城,以为自己能够抵挡大唐的军队却是封闭四门抵挡,然后成功抵挡了半日,被侯君集带着军队攻破了下来。

说实话,在禄东赞的眼中,王玄策与阿史那杜尔两人所率领的部队则更是精锐。

“真是假清高,也就只能统领一军之将,将来想成为一军统帅,怕是不用想了!”

因为又不是所有人都跟王玄策一样,这大军之中,想要劫掠敌人的将士才是绝大多数。

“自己绝对不会允许逻些城遭受如此的灾难,今日的高昌就是给与吐蕃最好的警告。”

这时候的薛万均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免有几分惊愕。

但曲智盛能够怎么办,自己父亲做的孽,做儿子的再怎么不甘心,还是要出来收拾这个乱摊子啊。

所以,高昌城被侯君集率领唐军非常顺利的攻下来,然后侯君集倒也没束缚麾下将士,甚至自己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到了高昌城城池中掠夺高昌。

但紧接着亲弟弟带来的这些大臣,不约而同的跪下来,对曲智盛大声的喊道:

接下来,侯君集便给了曲智盛最后的通牒让他打开城门,出城受降。

这不由让王玄策感觉到了几分兴趣拍着马匹上前而行。

毕竟对于府兵来说,自己唯一的优势也就只是避免服役而已,若是不靠战场上升官发财,难道靠做梦发财不成。

牛进达倒是想要快点打完回长安,毕竟这一路走得实在太远了。

而侯君集已经看明白了,莫看王玄策踩着自己上位,但王玄策若是无法改变自己心里上的洁癖,那王玄策也就是成为驻守一方的边将,想成为自己这样统领一军的统率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因为这样的行径,其余大唐军队看着王玄策与阿史那杜尔的部队带着几分迥异。

至于所谓高昌城的城池坚固,侯君集派遣工匠建造了巢车,士卒在上面能够对城内的士卒调度看得一清二楚,然后又是打造了一波攻城武器,直接一波攻下了高昌城。

所以在募兵制制度下,士卒受到将领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别得不说,单是那一身重甲的战士,结果灵活的像是轻步兵,西突厥可汗觉得自己的脑袋没问题,就不可能带着自己的军队往这样唐军身上撞。

“没有想到突厥人之中,也有谨慎高洁之士,能约束部下不被欲望所支配!”

因为哪怕是李世民想要指挥军队阻止攻城后对城市的劫掠,也只有自己掏钱赎买。

毕竟府兵制制度下,士卒跟你打战,若说一个个为了出人头地成为将军几乎是不现实的。

听着他们整齐划一的声音,曲智盛毫不怀疑,这些家伙说不定都是排练过的。

马上便派人写信给了侯君集,表示自己的父亲曲文泰受到天谴死了,要不这件事情就请大唐高抬贵手,就这么算了吧!

说实话,当曲智盛把这份信件送到了大军军营中时,哪怕打了一辈子战争,表示自己什么战场都没有见过的侯君集,此刻都有几分发愣:“我靠,什么情况,曲智盛死了?”

曲智盛看着自己的亲弟弟情深意切的样子,都还来不及说出口自己不想要当这个国王,更不想要被钉在高昌国的历史耻辱柱上。

否则临战弄死自己的国王,他们就不怕自己国家的政治势力直接四分五裂吗!

再说,大军都已一路来到高昌,你说不打那就能不打了吗?这一路物资你们高昌报销吗!

更不要说,这时候的唐军就指望着抓一波高昌人,带回长安去发一笔横财。

“阿史那社尔?处罗可汗之子?”王玄策看着阿史那社尔,欣赏的看着阿史那杜尔道,

今我主是因高昌无礼,故兴兵讨伐,自古以来师不伐丧,在人家陵墓前发动袭击,这不是正义之师,而是趁人之危的小人。

毕竟也就魏王掏得起这钱,要换了太子,怕不是应该要思考是不要卖东宫了。

自己唯一能够做得就是约束自己的军队,不要跟这一些家伙同流合污。

侯君集也没有客气,让学府兵穿着甲胄打前锋,十几万大军齐动,高昌城前面的沟渠几天时间就填了。

说实话,侯君集对王玄策与阿史那杜尔做出的判断实际上是非常准确的。

所以全部就交给李泰,以募兵制形式解决掉驻军的问题,多少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在西突厥看来,高昌如果能挡住唐军三个月,等到唐军疲惫后,自己再动手也不是不行。

这是死个国王就能摆平的事?肯定是要灭高昌国的啊!

“这个……我们是不是借着这机会,直接把高昌灭了就好了,就选那高昌王曲文泰出殡的那天如何!”

他们的强大绝对不仅仅只是他们那一身的钢铁甲胄而已,从均田制让士卒拥有田地,府兵制让士卒渴望战争,以及战胜对手之后对于败者的疯狂掠夺,以及在这样的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精锐将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大唐的军队来得极为强大。

“臣等拜见大王!”

曲智盛认为,自己靠着高昌城的城坚渠深,以及西突厥的来援,一定能打败劳师远征的唐军,到时候自己也就能坐稳高昌王位,彻底成为新的高昌国王。

毕竟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跟着唐军拼一拼也就是了,但为了高昌,那怕不是有病。

对这种事情,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做李泰为朝廷养兵了。

这种事,大唐军队几乎都是如此,当初进攻吐谷浑,唐军也是洗劫过吐谷浑国都的。

一时之间两人倒是不自觉的的腾升起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

这时候的西突厥看着强盛的唐军,感觉自己就算从侧翼冲锋出来,也在唐军身上占不到任何便宜。

一直以来干得也都是保家卫国的活,突然让他们放开去抢劫,学府兵也实在下不去手啊!

而且王玄策看着眼前情景也只撇撇嘴,总感觉自己与这群家伙为伍实在辱没了身份。

一个个心中想着莫非这曲文泰实际上只是高昌的傀儡,在曲文泰下面还有个掌握高昌权利的权臣。

而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为将者想要把自己的洁癖思想强行灌输给自己的将士,一支部队也许可以,但如果成为一军统帅,是不可的。

但曲智盛却选择打算依仗高昌城跟唐军做最后一搏,同时西突厥也到达了可汗浮图城。

若是圣人有旨意允许,我却也不会放过、”

但侯君集的命令,还是很有效的执行下来,就算王玄策听到侯君集的话,也赞同的点头。

但你居然能遏制住你部落战士的欲望,可想而知你治军之严!”

毕竟青海那地方,以府兵制没有什么人愿意过去,轮换起来也很是麻烦。

因为如此违背了大军的意志,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大军的对立面,如此怎么指挥大军。

大唐军队向来如此,这不是侯君集能够阻止的,甚至就算是君集本身更是积极。

正是这次跟随着唐军一起行动,禄东赞才能感受到大唐军队那从里到外的强大。

毕竟既然大唐已经占尽了优势,那给予一定的风范,也是理所当然的。

“莫要胡闹!”侯君集脸色难看道:“高昌国行为不仁,但我大唐却不能不义。

我等先去攻打田城,让高昌国安心出殡!”

牛进达看着侯君集做出如此的抉择,不由嘀咕一句,觉得侯君集那是读儒家书读糊涂了。

一支是王玄策亲自率领的学府军,因为王玄策本人到底是科举出身是一名儒将,而手下也是学府军,他们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以募兵制的形势存在的,李泰每年都是有拨款的。

与此同时,作为随军特使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看着高昌城这一座西域的大城,在唐军进攻下彻底成为历史,心中也说不出的唏嘘。

可以说,大唐的以均田制,府兵制所衍生出来的军制主体,就注定了府兵将士们对于战败对手的城池不可能出现秋毫无犯。

说实话,虽然高昌城被打下来了,但是战争到底是还没有结束。

接下来还需要扫荡高昌的势力范围,但是连高昌城都守不住,高昌其他的城池面对着唐军就更是脆弱了。

侯君集接连数天继续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县、22城,得户8046,人口3.77万,马4300匹,占地东西800里,南北500里,曲智盛与曲智湛等高昌曲氏一族,全部都被俘虏,被侯君集安排一路向着长安送了出去。

这一战,直接宣布大唐势力延伸西域,也让汉人再次君临这片原本就属于汉人的领地。

(本章完)

第34章 逐渐繁荣的高陵第454章 将变第16章 郑凤炽第523章 决战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体面人第542章 回长安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283章 长乐完婚第184章 与幽州世家的交易第282章 令人头疼的材料学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万户第207章 计划书第12章 扑灭蝗灾第193章 杜如晦来访第441章 党仁弘案件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535章 钢铁冲车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523章 决战第385章 与高季辅的会面第184章 与幽州世家的交易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22章 群星汇聚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495章 邀请李靖第124章 萦绕的紧迫感第494章 面见玄奘第12章 扑灭蝗灾第261章 军队的默契第484章 占城稻第204章 八牛犁第380章 年节礼物的发放第237章 胜之不武第238章 吐谷浑来袭第512章 高句丽百姓的安置第448章 李承乾的布置第10章 两文钱第250章 李靖的任务第485章 分封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第339章 传播第484章 占城稻第247章 出兵吐谷浑第221章 观风使至第57章 不能笑第161章 与李世民闲谈第197章 过完年就不消停了第95章 从今天开始就信道了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436章 考进士第203章 沧州的计划书第52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251章 六镜花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13章 奖赏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436章 考进士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529章 攻破安市城(今天一更)第352章 赠妻第157章 张玄素第156章 冬日第252章 围城打援第341章 赌狗拯救计划第231章 准备离开第483章 房玄龄复职第370章 够了!不要了!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来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决策第15章 冬日将近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166章 巴掌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辞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270章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第226章 锦衣卫第547章 春风化雨第27章 曲辕犁第14章 羽绒服与火炕第61章 李靖的伪装第43章 开会中第20章 吕才第147章 乐圣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78章 真正好处第382章 巨舰抵达(阳了)第409章 所谓壮阳特产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第320章 期货商会第44章 好好学习,做好笔记第159章 棉布第227章 农业研发第54章 百年计划的推手第542章 回长安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117章 邯郸学步第191章 第一百九十一 高季辅潜伏中第42章 什么是钱,我没见过钱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计